而且他令人昭告天下也是踩著時間節點,並非真個為了打自己的臉。
數日後,南方再度傳來噩耗。
群獸出南疆,殺入中土大地!
南方局勢轉眼糜爛,獸潮所過之處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大批幸存者蜂擁著逃亡北方,而在他們身後就跟隨著數以萬萬計的異族凶獸!
中原大地一日三驚,凡塵俗子時時驚惶,皆是覺著大禍臨頭。
而天下群修卻已正魔兩分。
以青雲門、天音寺、焚香穀為首的正道群修雲集青雲山,打算與獸神決一雌雄。
而以煉血聖宗、鬼王宗、合歡派為首的魔道群修則紛紛匯聚空桑山。
兩山隔著三千裏雲路相望,勢成雙壁,成為了中原大地最後的抵抗希望。
西北蠻荒深處,一行數人頂著漫天風沙無聲前行。
“爹,咱們這樣拋棄同門,舍棄天下人,必會遭人恥笑唾棄,現在回去還來得及,隻要在獸潮之中庇佑眾生,咱們鬼王宗必會聲名大震,統一聖教指日可待。”
碧瑤斜依在幽姬身上,渾身上下都被下了禁製,無法動彈,唯有一雙妙目之中流露著悲傷與哀求。
隊伍中的其他人都在沉默,無論如何,做出這個選擇,便如同背棄了人族,就算是再自私自利的魔頭,在這一刻心中都會升起一些異樣的波瀾。
“瑤兒,鬼王宗數百年的基業不能毀在我的手上,況且這世間終究是以力量論英雄,來日方長,隻要將聖殿之中的那頭燭龍拿下,四靈血陣便隻剩下最後一獸,咱們威臨天下的那一日不遠了,屆時又有何人再敢置喙!”
鬼王走在隊伍的最前頭,頭也不回,被風沙遮掩的黑發下掩飾的是內心的掙紮。
與此同時,東海之上,一艘大船乘風破浪。
三妙夫人站在甲板上,遙望中原大地逐漸隱沒,怔怔出神。
卻是兩位魔道巨擘做出了相同的抉擇,而匯聚在空桑山中的兩宗弟子盡皆成了棄子,也難怪世人印象中的魔道,都是絕情無義,利己害人。
咚咚咚~~~
須彌山上,晨鍾浩蕩,遍傳山林。
當今天下,半個人間已是陷入浩劫,作為北方暫時安寧之地,這裏的人們同樣如頭頂懸劍,不知多少人午夜夢回,夢到自身淪陷獸口,膽戰心驚。
所以為求慰藉,燒香祈福簡直成了第一選擇。
而作為天下正道三大領袖的之一的天音寺自然是首要之選,每天前來上香求佛的香客簡直要將大雄寶殿都擠破了一般,為此寺中知客僧忙的焦頭爛額。
不過這般繁盛的景象,也僅限於天音寺座落的須彌山前山地界,至於後山之中依然清幽寧靜,人跡罕至。
後山,幽穀,斷崖前。
一道飛瀑從崖頂垂落,墜入穀中深潭,伴隨著隆隆水聲,激起一人來高的水花。
水潭邊,一座小小石台上,李承鈺端坐輪椅眺望著斷崖下,哪裏是一片光潔如鏡的絕壁,通體呈筆直垂下,高逾七丈,寬逾四丈,其質似玉非玉,光滑無比,仿佛真個是明鏡一塊,竟是將遠近山景俱都照映在了其中,神奇無比。
這必是天音寺無字玉壁,亦是承載天書第四卷的所在。
“終於找到你了。”
此時此刻,李承鈺再也難掩心頭激動。
原本為了獲取這第四卷天書,他還做好了圍攻天音寺的打算,為此更是做種種布置,沒想到南疆獸潮,一下子就將一個絕世良機擺放在了他的麵前。
正道匯聚青雲山,作為三大派之一的天音寺自然不會落後,在方丈普泓神僧的率領下,寺中高手可謂傾巢而出,如今正是戰力最低,防備最鬆懈的時候。
於是,李承鈺來了。
就在空桑山全軍備戰的時候,他獨自一人來到了這個正道大派的山門駐地,幾日搜尋下來,終於找到了此行的目的,無字玉壁。
遁光升起,來到玉璧前,伸手撫觸,下一刻,金芒大作。
“叮!發現時空道標,解析開始!”
“叮!時空道標融合!”
“叮!發現世界氣運,進行汲取!”
轟隆隆!
須彌山上風雲突變,磅礴的靈機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形成濃稠靈雲,籠罩斷崖所在,且又彼此摩擦,生發無窮霹靂閃電,雷霆震響,光耀四方。
雷霆金芒交織,無數古拙大字浮現在玉璧當中,最先一行赫然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書第四卷終是出現。
如此異象自然引起了天音寺中僧人的注意,紛紛駕馭遁光朝著後山趕來查探情況。
不過李承鈺早已在外圍做了布置,等到他們破開禁製,來到幽穀中時,已是雲散雷消,異象皆無,至於李承鈺,早已潛行離去,隻留下一麵失卻了核心的尋常山壁。
【宿主:李承鈺】
【壽元:29/800】
【氣運:59鼎99斛99鬥99盞】
【功法:天書(卷一總綱,煉血篇大成,煉魂篇大成,丹器篇大成,煉體篇大成)、戰神圖錄(大成)】
【法器:禦神金塔、三陽一氣劍、力士法符、幻月寶珠】
【諸天穿梭:無】
遁光經天,直奔空桑山。
風聲咧咧,李承鈺消化完係統傳遞而來的訊息,心下亦是諸多感歎。
天書諸卷,卷卷都有不同的側重,第一卷乃是總綱和煉血法門,被黑心老人參悟,結合一身蠻荒魔教所學,創下了“煉血真經”這部魔道法門,更是因此建立了煉血堂,威震一時。
而天書第二卷煉魂之法,則被鬼王宗曆代參悟,創下了無數奇術異法,借此躋身當代魔教四大派閥。
第三卷是闡述丹器陣禁的道理,那引得黑水玄蛇和黃鳥這兩個上古凶獸拚死爭奪的“長生酒”配方便是出自於此,可謂驚歎。
而如今這第四卷赫然闡述了煉體的法門,更是有天音寺祖師參悟此法,結合一身佛法修為創下了‘大梵般若’神功,傳下天音寺法脈,成為正道扛鼎大派之一。
更遑論還有第五卷天書,赫然承載於天下聞名的誅仙古劍當中,根據原著所述,當今青雲門法脈大抵承繼於此。
五卷天書,竟是當今世界一切修行法脈的源頭,不得不令人感歎天道茫茫,造化玄奇。
數日後,南方再度傳來噩耗。
群獸出南疆,殺入中土大地!
南方局勢轉眼糜爛,獸潮所過之處生靈塗炭,屍橫遍野,大批幸存者蜂擁著逃亡北方,而在他們身後就跟隨著數以萬萬計的異族凶獸!
中原大地一日三驚,凡塵俗子時時驚惶,皆是覺著大禍臨頭。
而天下群修卻已正魔兩分。
以青雲門、天音寺、焚香穀為首的正道群修雲集青雲山,打算與獸神決一雌雄。
而以煉血聖宗、鬼王宗、合歡派為首的魔道群修則紛紛匯聚空桑山。
兩山隔著三千裏雲路相望,勢成雙壁,成為了中原大地最後的抵抗希望。
西北蠻荒深處,一行數人頂著漫天風沙無聲前行。
“爹,咱們這樣拋棄同門,舍棄天下人,必會遭人恥笑唾棄,現在回去還來得及,隻要在獸潮之中庇佑眾生,咱們鬼王宗必會聲名大震,統一聖教指日可待。”
碧瑤斜依在幽姬身上,渾身上下都被下了禁製,無法動彈,唯有一雙妙目之中流露著悲傷與哀求。
隊伍中的其他人都在沉默,無論如何,做出這個選擇,便如同背棄了人族,就算是再自私自利的魔頭,在這一刻心中都會升起一些異樣的波瀾。
“瑤兒,鬼王宗數百年的基業不能毀在我的手上,況且這世間終究是以力量論英雄,來日方長,隻要將聖殿之中的那頭燭龍拿下,四靈血陣便隻剩下最後一獸,咱們威臨天下的那一日不遠了,屆時又有何人再敢置喙!”
鬼王走在隊伍的最前頭,頭也不回,被風沙遮掩的黑發下掩飾的是內心的掙紮。
與此同時,東海之上,一艘大船乘風破浪。
三妙夫人站在甲板上,遙望中原大地逐漸隱沒,怔怔出神。
卻是兩位魔道巨擘做出了相同的抉擇,而匯聚在空桑山中的兩宗弟子盡皆成了棄子,也難怪世人印象中的魔道,都是絕情無義,利己害人。
咚咚咚~~~
須彌山上,晨鍾浩蕩,遍傳山林。
當今天下,半個人間已是陷入浩劫,作為北方暫時安寧之地,這裏的人們同樣如頭頂懸劍,不知多少人午夜夢回,夢到自身淪陷獸口,膽戰心驚。
所以為求慰藉,燒香祈福簡直成了第一選擇。
而作為天下正道三大領袖的之一的天音寺自然是首要之選,每天前來上香求佛的香客簡直要將大雄寶殿都擠破了一般,為此寺中知客僧忙的焦頭爛額。
不過這般繁盛的景象,也僅限於天音寺座落的須彌山前山地界,至於後山之中依然清幽寧靜,人跡罕至。
後山,幽穀,斷崖前。
一道飛瀑從崖頂垂落,墜入穀中深潭,伴隨著隆隆水聲,激起一人來高的水花。
水潭邊,一座小小石台上,李承鈺端坐輪椅眺望著斷崖下,哪裏是一片光潔如鏡的絕壁,通體呈筆直垂下,高逾七丈,寬逾四丈,其質似玉非玉,光滑無比,仿佛真個是明鏡一塊,竟是將遠近山景俱都照映在了其中,神奇無比。
這必是天音寺無字玉壁,亦是承載天書第四卷的所在。
“終於找到你了。”
此時此刻,李承鈺再也難掩心頭激動。
原本為了獲取這第四卷天書,他還做好了圍攻天音寺的打算,為此更是做種種布置,沒想到南疆獸潮,一下子就將一個絕世良機擺放在了他的麵前。
正道匯聚青雲山,作為三大派之一的天音寺自然不會落後,在方丈普泓神僧的率領下,寺中高手可謂傾巢而出,如今正是戰力最低,防備最鬆懈的時候。
於是,李承鈺來了。
就在空桑山全軍備戰的時候,他獨自一人來到了這個正道大派的山門駐地,幾日搜尋下來,終於找到了此行的目的,無字玉壁。
遁光升起,來到玉璧前,伸手撫觸,下一刻,金芒大作。
“叮!發現時空道標,解析開始!”
“叮!時空道標融合!”
“叮!發現世界氣運,進行汲取!”
轟隆隆!
須彌山上風雲突變,磅礴的靈機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形成濃稠靈雲,籠罩斷崖所在,且又彼此摩擦,生發無窮霹靂閃電,雷霆震響,光耀四方。
雷霆金芒交織,無數古拙大字浮現在玉璧當中,最先一行赫然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天書第四卷終是出現。
如此異象自然引起了天音寺中僧人的注意,紛紛駕馭遁光朝著後山趕來查探情況。
不過李承鈺早已在外圍做了布置,等到他們破開禁製,來到幽穀中時,已是雲散雷消,異象皆無,至於李承鈺,早已潛行離去,隻留下一麵失卻了核心的尋常山壁。
【宿主:李承鈺】
【壽元:29/800】
【氣運:59鼎99斛99鬥99盞】
【功法:天書(卷一總綱,煉血篇大成,煉魂篇大成,丹器篇大成,煉體篇大成)、戰神圖錄(大成)】
【法器:禦神金塔、三陽一氣劍、力士法符、幻月寶珠】
【諸天穿梭:無】
遁光經天,直奔空桑山。
風聲咧咧,李承鈺消化完係統傳遞而來的訊息,心下亦是諸多感歎。
天書諸卷,卷卷都有不同的側重,第一卷乃是總綱和煉血法門,被黑心老人參悟,結合一身蠻荒魔教所學,創下了“煉血真經”這部魔道法門,更是因此建立了煉血堂,威震一時。
而天書第二卷煉魂之法,則被鬼王宗曆代參悟,創下了無數奇術異法,借此躋身當代魔教四大派閥。
第三卷是闡述丹器陣禁的道理,那引得黑水玄蛇和黃鳥這兩個上古凶獸拚死爭奪的“長生酒”配方便是出自於此,可謂驚歎。
而如今這第四卷赫然闡述了煉體的法門,更是有天音寺祖師參悟此法,結合一身佛法修為創下了‘大梵般若’神功,傳下天音寺法脈,成為正道扛鼎大派之一。
更遑論還有第五卷天書,赫然承載於天下聞名的誅仙古劍當中,根據原著所述,當今青雲門法脈大抵承繼於此。
五卷天書,竟是當今世界一切修行法脈的源頭,不得不令人感歎天道茫茫,造化玄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