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然想起來那天他兒子說的話:你看咱們現在改成他們的姓了,好處沒撈著估計還惹惱了咱自家祖宗,就怕祖宗都不保佑咱了,這叫得不償失。


    馮氏疑心生暗鬼,難道真是這樣?


    一轉頭,看到張氏正挺著個比雙胞胎又大了一圈的肚子,抱著個大海碗。


    氣得竄過去把碗給她奪下來。


    “有你這樣當娘的嗎?兒子大喜的日子隻知道吃,啥事都不管。”


    “鐵栓爹說了,俺能管好自己就是大功一件,讓俺啥都不用管。”


    馮氏看著胖得脖子都看不到的張氏捂著嘴嬌滴滴的說話,白眼一翻厥了過去。


    幾天後,陶氏她們才從二年娘的嘴裏聽說了袁鐵栓娶親當日的雞飛狗跳。


    杜氏暗暗想著:多虧著沒去,


    二年娘繪聲繪色的把那日的事說完,看到陶氏驚訝的神情,問她:“你們跟他家出啥事了?”


    結婚這麽大的事都沒去,隻怕事不小。


    陶氏不習慣背後說人,敷衍道:“沒啥,本來也不是真正的親戚,隻是半路認的本家,俺家她曾祖父正好這陣子忙,也沒工夫去。”


    二年娘也不再追問,靠著這些日子聽來的消息,自己就腦補了一出恩怨情仇的大戲。


    問陶氏:“你家當家的去城裏掙錢去了吧?”


    陶氏:“去潛下鎮看看,找找掙錢的機會,家裏孩子眼瞅著大了,哪哪都得花錢。”


    二年娘感歎:找到了大靠山,袁家眼瞅著要改頭換麵了。


    覺著袁大牛一家傻子,居然在這個當口得罪老袁家,隻怕連口湯也撈不著了。


    一時又覷著陶氏的神情,猜測是不是他們要發財了就看不起窮親戚了。


    陶氏看不出來她心裏所想,袁明珠能看出來。


    她趕緊往杜氏的臉色瞧去,看她察覺了沒有。


    就見杜氏眉頭深鎖,若有所思。


    袁明珠知道,杜氏也意識到不對了。


    他們家還得在五柳村立足呢,大哥也得參加科舉,人品上不能讓人詬病。


    世人總是更同情弱者,在分辨不清楚是非曲直的時候,就會簡單的以誰更弱勢來判斷誰更有理。


    跟袁家相比,袁大牛一家看著肯定更顯弱勢。


    許是為母則強,杜氏以前看著並不是太精明強幹的人,自從發生了雷擊事件之後,她突然心思縝密起來。


    人也變得更果斷有主見。


    二年娘告辭的時候,杜氏起身對陶氏說:“我去送送嬸子。”


    農家哪有送客的規矩?


    但是陶氏沒察覺出異常,畢竟在她以前的生活圈裏,送客是常態。


    不僅沒說什麽,還對杜氏說:“你替我送送你嬸子。”


    杜氏送二年娘出門,二年娘客氣道:“又不遠,俺自己走就行了,你忙吧。”


    “哪裏就差這一時半會的?”杜氏笑著說。


    說完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二年娘就是為打聽消息而來,看她這樣,就知道有內幕,腳下馬上跟被樹膠黏住了似的。


    “你也不容易,伺候著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你婆婆又病成那樣,不過你家上上下下對你還算敬重,也算不錯了,


    過些年幾個孩子大了你的日子就好過了。”


    二年娘用推心置腹的話引著杜氏跟她傾訴。


    果然就聽杜氏歎了一聲“唉”,接著說:“誰說不是呢,我這日子就是累點,其它倒是沒啥不順心的,


    俺叔祖叔祖母,俺公公,伯駒爹對俺真是沒得說,幾個孩子也爭氣又孝順,可就是......。”


    二年娘追問:“就是啥?”


    杜氏往袁大牛家的方向呶了呶下巴:“呶,就是那邊一家子,總是沒事就來找麻煩,


    你說要是親戚裏道的,來我也就認了,都不知道他們是哪來的外姓人,改了姓袁就天天來打秋風,搭了東西還得聽他們說怪話。“


    “喲,還有這事,我說呢,你們兩家本來好好地,說斷了來往就斷了來往了。”


    “哪是說斷就斷的?好幾年頭裏老家那邊就說沒有這麽一家人,俺叔祖仁義心腸軟,


    就說不管是不是袁家血脈,既然投奔著來了能幫一把就幫一把吧,都不容易,


    誰知道這家人越來越過分了,進來家裏什麽都要,不給就偷,我是讓纏得沒辦法。“


    邊說著邊連連搖頭。


    二年娘聽得也搖頭:“這是家什麽人呐,你不知道,你家那菜地都快成替他們種的了,隻怕你們家吃的都沒人家吃的多。”


    又問:“他們真不是你們一脈的啊?”


    杜氏:“不是,老家那邊說了沒有這麽一戶人家。”


    二年娘嘖嘖稱奇:“嘖嘖,估計是看你們叔祖人好又大方,冒充來的,這些年他們可從你們家得不少好處。”


    又教導了杜氏不少對付袁大牛那一家子無賴的法子。


    之後才心滿意足的走了。


    這真是個爆炸性的消息,今天來的這一趟收獲不小。


    也就是當個茶餘飯後的話題說說,並不能指望誰在袁大牛家再來糾纏的時候挺身而出幫他們攆走對方。


    當然,杜氏也不是要找幫手,隻是要占據輿論的製高點。


    杜氏跟陶氏商議:“再過些日子袁伯駒就要跟著楊舉人去府城參加府試了,也不知道叔祖怎麽安排的?“


    要不要安排人跟著,還是像縣試那次似的,拜托給楊舉人?


    “別著急,還有些日子呢,這麽大件事你叔祖肯定不會忘,等兩天看看,他要是不捎信來我們給他送個信過去。“


    正如陶氏說的,這麽大的一件事袁弘德肯定不能忘,他正在跟宋宏盛商量這事。


    “伯駒馬上要去府試,現在提親事怕亂他心神,還是等府試完了再說吧,要是取中了,也算是雙喜臨門。”


    宋宏盛點頭稱是,也覺著這樣安排妥當。


    聽他兄弟的意思,並沒有考取就不想結親的意思,反而認為是錦上添花。


    “若真是如此,也是一段佳話。”


    三家的合作也就更緊密了。


    又說:“俺在府城有個同袍,你走之前帶著俺的印信和書信,到了住在他家,吃住都安排的妥妥的。”


    袁弘德知道他為人豪爽,結交的友人都是真心相待。


    此去府城,應試的人定然不少,隻怕客棧都不好找,而且客棧人來客往,嘈雜的很,若是能住到友人家裏,當然更方便。


    不圖省錢,隻圖能省下不少瑣碎事,讓伯駒一心應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魚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魚精並收藏第一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