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馬上遷徙的緣故,本來被壓抑著的本性都暴露無遺,包括劣性根和戾氣都被放大了凸顯出來。


    之前袁鐵栓兄弟幾個索要錢物未成就聚眾搶劫,韓老五殺人越貨……,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即便是往年,這樣潑髒水、扣屎盆子的事都沒人會忍,都得掀開來讓大眾評評理,隻是手段不會這麽過激,會平和些,或者稱之為隱忍一些。


    如今,馬上打散了各奔東西,去個新地界誰也不認識誰,還忍個屁?


    往年或許會忌憚一些媒婆的那張嘴,怕得罪了她被她四處詆毀,如今媒婆子自家都不一定能留下,誰怕她?


    是以,往年的和平解決,協商解決現在不存在,就算是媒婆也照打不誤。


    小滿正跟著她祖母在袁家串門。


    雖然她才十三歲,尚未及笄,但因為她父母也在遷徙之列,兩家就商議著提前把她安置到楊家去,待年歲到了再圓房補辦婚禮。


    許多定下親事又不想悔婚的人家都是這樣操作的。


    小滿家怕她太小,到了婆家有些規矩、習俗和活計不會,就由她祖母帶在身邊教導。


    袁明珠覺得,跟考前補習班一個道理。


    五柳村這種小地方,要數女紅活計還得陶氏首屈一指。


    再者說這些日子袁家正在籌備辦婚事,正是學各種婚禮習俗的好機會,二年娘就帶著小滿到袁家來蹭學習來了。


    跟袁家姐妹的會而不精相比,小滿家對的要求是不僅得會還得精通。


    這些緣於兩家對各自女孩兒的定位不同。


    袁家如今的情形已經在改觀,可以稱為小富之家。


    袁家姐妹以後的婚姻也得在小富之家裏頭選,不說呼傭使婢,雇些長短工是沒有問題的。


    她們就隻需要學會,知道應該如何辦,不使自己被底下的人欺瞞了去就行。


    楊家就是生活稍微好一些的普通農家,還是獨子。


    這樣人家的主婦權利大歸大,卻十分累,沒人幫襯,什麽都得會,什麽都得做到最好。


    楊母為兒子選了小滿,可謂是慧眼如炬、慧眼識珠。


    隻是可惜了,她兒子追求的跟她不一樣。


    這裏頭倒不至於說誰對誰錯,路是自己選的,路是自己走的,人家不喜歡走坦途就喜歡走歧路,也不能說人家就錯了吧?


    楊家錯就錯在管不住自己兒子就把屎盆子往無辜之人頭上扣。


    小滿正跟著袁珍珠學著繡花,袁珍珠在教她該如何走針。


    外頭傳來一陣吵鬧的聲音。


    小滿手裏的繡花針一下子戳到自己的指腹上,獻血在白色的繡布上洇出一片嫣紅。


    小滿一家子都高壯,二年娘也是個又高又壯的老太太,村裏人稱兩腿驢,就是因為她力氣大幹活麻利。


    出來一看竟然是楊家使了媒婆子來說退親,還滿嘴胡唚。


    上前一邊將媒婆薅過來,左右左右幾個大嘴巴子,把人扇得牙嘣嘴裂。


    “放你娘的屁,俺家小滿才十三,能懂個啥你就胡說八道?


    回去跟姓楊的說,想退親就退,俺家閨女也不是離了他楊家就得擱娘家養老了,不過不說出個四六來,想敗壞俺家名聲沒門,


    俺們孫家也不是沒根沒棵的人家,上哪說理俺們都奉陪到底。”


    二年娘之前,小滿娘已經把媒婆子打了一頓了,隻不過沒打臉。


    被二年娘再這麽一頓扇,臉上都扇得沒有一塊好皮。


    媒婆捂著臉,赤著一隻腳,那隻鞋子早在打架的時候就不,知道滾哪去了,指著二年娘說:“你們等著,楊家的銀錢也是好貪的?


    他們家跟舉人老爺是親戚,舉人老爺不會放過你們,老老實實把聘禮還了就罷了,不然,聘禮也得還,人楊家也得要,


    不過當大婆是別想了,隻能當小婆伺候正頭婆姨。”


    說得好像真的一樣。


    雖然是唬人的話,也把二年一家護著唬住了,一家子眼裏都閃過驚恐,擔心真為著些聘禮害了小滿。


    二年娘弓著身子:“她嬸,都鄉裏鄉親的,您可不能跟俺們一般見識。”


    自己朝著自己的臉上扇了幾個巴掌:“都是俺見錢眼開,都是俺不識抬舉,您大人大量……。”


    沒待她說完,人群裏一個脆生生的童音傳來:“按照大昭律,誣人名節者杖十,誣人名節致人死亡者,視同殺人,


    為退親誣人名節者,除上述懲處外,判女子歸宗,不退聘禮。”


    大家看過去,原來是袁家的小女兒在說話。


    大家交頭接耳,倒不以她一個稚齡小兒就看輕她,以為她是從家裏人那裏聽來的,十分信服。


    袁明珠看過大昭律,不過就隨意翻翻,對律條記得也不清楚,說這些就是唬唬人。


    一個媒婆都能扯虎皮拉大旗唬人,她咋就不能嚇唬嚇唬她?


    嚇唬人又不是他們的專利,誰都能用。


    不過這逼裝的有意思,以後還得把律法讀一讀,以後也有用。


    媒婆的伎倆被拆穿,想扯個笑臉,卻扯動了傷處,笑得比哭還難看。


    袁明珠乘勝追擊:“楊舉人對家裏上下管束嚴厲,不會放縱家人欺壓鄉鄰,你們打著他老人家的旗號作惡,我們要去告訴他老人家。”


    媒婆嚇傻了。


    鞋子都不要了,赤著腳就跑走了。


    也沒敢去楊得誌家,跑腿費都不要了。


    小滿哭得一臉淚,給陶氏磕頭道謝。陶氏才知道她家曾孫女又幹了件“好事”。


    也不能當眾訓她,隻等眾人走了,才點著她的額頭笑罵:“你呀,你呀,回頭讓你曾祖父收拾你。”


    袁明珠抱著她的胳膊笑嘻嘻道:“嘿嘿嘿,曾祖父估計會買一套大昭律獎勵我。”


    陶氏想想丈夫的性格,估計是會買一套大昭律,不過不是獎勵,是看她胡謅律例,罰她背律例。


    不過結果沒有差別,都一樣。


    袁弘德回來,聽說她胡謅了律例唬人,哈哈大笑道:“說的也沒差多少,本來誣人名節就要處以杖刑。”


    並沒有買全套大昭律“獎勵”她,還讓袁明珠很是失望。


    “曾祖父,要不要去跟楊山長說一聲啊,這個姓楊的實在可惡。”袁少駒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魚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魚精並收藏第一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