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沐風甫一下車就認出了給他撐傘的袁伯駒就是那日在稼莘居外看到那群孩子中的一個。


    至今尤記得那個刁鑽古怪的小丫頭說的那句“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敦厚的哥哥隻是包容的聽著,並不反駁。


    當時的情景,他們兄妹像極了酒樓裏的他們。


    對於恒正師兄,他們也隻能包容。


    近日,晉地傳來許多消息,也不知道是福是禍。


    其中有鄭長英父兄一大家子人,被一把火燒死在新建的別院裏。


    那別院建在鎮外,入夜以後行人少,等鎮上的人發現以後前去施救的時候,火勢已經控製不住了。


    那場大火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為?


    眾說紛紜。


    想到此梁學正恍惚了一下。


    回神以後正看到袁伯駒覺著茶盞給他奉茶。


    忙笑了笑接過去。


    那次他從酒樓回來之後,在官學門口意外的再次見到兄妹幾人,他們正想進官學裏參觀一番。


    隻是不巧那時正在放田假,官學閉門期間,門子拒絕讓他們入內。


    作為一個治學者,總是對向學的學子很偏愛。


    於是他就特意交代了門子通融一下放了他們進內參觀。


    他這些日子一直在關注新來的學生裏有沒他們,沒想到真是有緣,在此再次相見了。


    草木蕭瑟的深秋,濕冷的落雨天氣,喝著暖胃的熱茶,雖然剛剛經曆過路途中的小煩擾,也讓人平添一股濃濃的滿足感。


    草棚外頭密集的雨簾都變得詩意盎然起來。


    梁學正跟袁弘德客套道:“麻煩袁先生了。”


    袁弘德:“貴客盈門,袁某求之不得,不麻煩。”


    客套著入了坐,各色菜品相繼端上桌。


    最得梁學正心意的是陶氏坐的那味燒雞,其他人見梁學正心儀,也俱都讚不絕口。


    其中一位,讚的特別有心意,尤顯才思敏捷:


    “借來玉帝禦廚手,烹成仙肴百味稠。猶憶形如鳳凰時,引得諸君酒千鬥。”


    袁明珠站在工棚邊緣,對梁氏說:“要說這拍馬屁的工夫,還得是讀書人,讀書人要是拍起馬屁來,比其他人拍得更得要領,更讓被吹捧的人舒坦。”


    引得梁氏忍不住莞爾一笑,指著她的額頭:“你呀你!”


    不過陶氏的燒雞做得確實好,皮酥骨離,肉質滑軟。


    不過也是托了家裏抓的野雞的福,才能做出如此美味。


    燒雞還是得用野雞來做才更正宗。


    沒有野雞也得用走地的小柴雞。


    袁明珠曾聽說過,正宗的燒雞出自蘇魯豫皖交界處,正是因為這一帶在黃河改道的過程中人口流失凋零。


    這一地區成為適宜野雉繁衍的天然場所,野雉遍地。


    野雉多了,食材取之不盡,就成就了一方特色美食。


    這一餐吃得賓主盡歡。


    天氣也爭氣,待客人酒足耳酣,雨也漸漸止歇了。


    周大人留客道:“剛剛下過雨,路上難行,要不然梁兄在此歇息一晚,等明日天氣晴好再走不遲。”


    “已經十分叨擾了,”梁學正執意要走。


    周大人也就是客氣一下。


    這裏要房沒房,鋪蓋也不足,這麽些人真留下,安頓也是個難題。


    而且出了這裏不遠就是官道,官道是用石灰粉和碎石渣做過硬化處理的,雨天並不會影響行路。


    袁弘德帶著袁伯駒幾個送了梁學正一行上了官道才回來。


    袁少駒一進門就嘰嘰喳喳的開始跟杜氏顯擺。


    “學正大人問我功課,我都答上來了。”


    心裏又暗自慶幸,多虧得拿書看了一會,梁學正問的正巧是他臨時抱佛腳看的內容。


    陶氏忙問:“說沒說什麽時候去學裏啊?”


    袁弘德:“等授衣假過完就去。”


    又吩咐袁伯駒幾個:“這些日子家裏的活你們就先放放,抓緊把書再看看,入學以後應該有一場小考,好好考。”


    袁伯駒幾個齊聲稱是。


    所謂授衣假,就是給學生放假回家去取冬日穿的衣物和被褥。


    梁氏聽了,也不再耽擱,馬上讓袁伯駒幫忙把箱籠找出來打開尋布料。


    袁伯駒看著拿著各色布料往他身上比劃的梁氏,“謝謝你。”


    在心裏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把妻子用掉的嫁妝給補上。


    梁氏知道丈夫說的是給一家人都做衣裳的事。


    抱著布料羞慚慚的低著頭:“都是一家人,咱們是長兄長嫂,本來就該孝敬尊長,愛護弟妹。”


    杜氏她們本來準備過去幫忙的,聽到小兩口在說悄悄話,又退了回來。


    袁珍珠對杜氏說:“大嫂真好。”


    袁明珠悄悄瞥了一眼旁邊的吳氏,她這個大姐真是實心眼又老實,就是覺得大嫂好,也不該當著二嫂的麵誇。


    尤其還是大嫂給全家做衣裳的當口。


    看她的性情,是越來越隨著曾祖母了,真是愁人。


    曾祖母命好,這輩子攤著曾祖父這樣的護著她一輩子,為了她寧可在外奔波也不會家族的庇護之下。


    她這個大姐不知道落到誰家,尋個什麽樣的女婿。


    袁明珠愁,杜氏看她這樣沒心眼的樣子更愁。


    不過這會當著吳氏的麵不能教導她,隻說著:“娘的命好,生的孩子個個都孝順,娶的媳婦也都好。”


    袁珍珠的已經到了該尋婆家的年歲了,杜氏暗自決定以後把她帶在身邊教導她為人處世。


    一時又愁,這裏的人稀少不說,一個個也都不知根知底,家裏的孩子們眼見著一日日大起來,可到哪裏去尋親事?


    一時又想著,顧重陽比袁白駒的模樣雖差了些,不過看著比袁白駒單薄的模樣倒是健壯許多,也不是一無是處。


    就是年歲小了點,要是跟袁白駒一樣大,配給珍珠倒也合適。


    周大人親自把牛家的四個蹦押送進城。


    袁明珠對顧重陽說:“就看看官府怎麽判了,若是從重從嚴,安陽侯還念一些父子情分,


    若是輕拿輕放,你就放下其它幻想吧,你跟安陽侯府這輩子隻怕就隻能不死不休了。”


    顧重陽是安陽侯嫡子不假,但是他承的是老安陽伯的骨血,安陽侯隻怕不把他當兒子。


    心存幻想隻會害人害己,徒增煩惱。


    顧重陽微低著頭,藏在陰影裏的眼眸晦暗不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魚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魚精並收藏第一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