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袁弘德沒準備步子邁得太快,打算著循序漸進,先把家裏安頓好了,一切走上正軌再出去找機會。
他們從晉地帶來的資產雖然不是太多,但是維持幾年的開銷和應付一些突發情況還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看到他們家小寶這樣,他覺得帶來的那些財物遠遠不夠,那些還不足以給她提供閑適的生活。
袁弘德把魚裝到大木盆裏,跟袁務川一起抬到牛車上。
杜氏!拿了一張蒲草墊子墊在車上,把女兒拎到車上坐好,陶氏給她拿了一床被子蓋好。
袁弘德跟陶氏交代:“要是來不及回來今天晚上就不回來了,我們到李家的客棧住一晚,明天一定回來,
我們不在家,你們在家把門拴好了,天晚了就別出門……。”
林林總總囑咐了一通。
袁明珠回首看向送他們出門的家人,他們身後,袁家的院子和房屋都是土坯建造的。
不得不說周大人考慮周詳,給人送謝禮也送得跟收禮的人身份相符。
他若是送一棟磚瓦的宅子,就是給袁家招禍呢。
周圍都是一般的窮苦大眾,家家戶戶都是土坯房,你家住上磚瓦房,不管這房子怎麽樣的來曆,都會讓人認為這家人非常有錢。
現在這樣就非常好,隻屋頂用的瓦不顯眼,不需要年年換草麻煩,還不會漏雨。
就是不知道她讓四哥給周大人畫的那些歌功頌德的畫畫得如何了?
他們這裏離城有些距離卻不是特別遠,牛車一個時辰左右就到了城裏。
在城門口,就有人攔了他們的牛車:“大叔,你們這些魚是準備賣的嗎?”
不等袁弘德回答,袁明珠就把蓋著的被子撩開了站起來:“是啊是啊,是拉來賣的,昨天才打上來的,你看看新鮮的,
有鯉魚,有草魚,有鰱魚,大小都有,大叔想做什麽用的?”
袁明珠問完,從這人身上聞到了魚腥味。
一開始她以為魚腥味是從他們帶來的魚盆裏傳來的,站起來靠近這人,才分辨出魚腥味的來處是這人身上。
這種情況她見識得多,有些人長期處於某種氣溫的熏染狀態,身上的氣味就再洗也洗不幹淨了。
就比如賣臭豆腐的,還有醫院的大夫,中藥店的藥劑師……
袁明珠的笑容就更真誠了。
她前世就覺察了,或許是處於冰河時代的緣故,或許是沒有工業汙染,這裏比現代那一世氣溫低。
冬天裏一米多長的冰溜溜很常見,大小河湖冰凍得上頭可以跑大車。
他們今天進城的時候,就看到故黃河河道裏冰凍得足有一尺多深。
本城雖然不是水鄉勝似水鄉,湖泊多,水多魚多,魚價並不高。
但這樣封河的季節捕撈量減少,又恰逢過節,世麵上需求增加,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袁明珠猜測,這人是魚市的魚販子,賣斷了貨到城門口碰運氣來了。
果然,這人說:“我們別擋著路,找個地方細說。”
袁務川把車往城牆根下的空地裏牽了牽。
那人把木盆裏的魚翻檢了一番,確實如袁明珠說的都是大魚沒有小魚,而且個頭勻稱。
世麵上不是大魚就好賣,得是個頭跟魚盤大小的才更好賣,袁家的魚正好因為捕撈方式的緣故,都是能迎合市場需求的。
這人咂咂嘴,挑剔褒貶的話就一時辭窮了。
隻能說:“這些魚怎麽賣?”
又補充道:“我全部包圓了,給個合適的價。”
袁弘德也不知道啥樣的價格合適,他們還沒去市場看過,以前也沒買過魚,就有點拿不定主意。
袁明珠站在牛車上,說話並不用仰視對方。
怕曾祖父露出破綻讓對方看出來他們是生手,馬上說:“曾祖父,這魚是跟回龍居的掌櫃的說好的,不好全賣掉吧?”
又對那人說:“我們家裏還有,離這也不遠,你若是給的價錢合適,我們再回去拉來給你。”
那人好容易遇到一戶賣魚的,擔心放走了他們被別人截胡。
“我給的價格絕對公道,既然你們家還有,這些就先給我好了,你們回家去拉來的再給對方送去也一樣,左右不過相差兩三個時辰。”
也不等袁務川趕牛車,他拉著牛就往他賣魚的地方走。
袁弘德巴不得一總兌給魚販子,省得天寒地凍的曾孫女跟著受罪,就半推半就的跟著這人走了。
拿著賣得的錢,袁弘德跟袁明珠都忍不住笑了。
不僅魚賣了,還找了個固定的主顧,年前捕的魚都給這家魚檔送來。
又去送了草藥。
從藥鋪出來,袁弘德把她放到車上:“時間還早,咱們去看看你哥他們。”
藥鋪就在官學不遠,轉過一條街就到了。
還沒到午休時間,他們在官學的對麵等著。
袁弘德先買了一屜包子給袁明珠,“熱乎的,先吃點。”
他自己過了路對麵,跟官學的門子打聽什麽時辰放學。
袁明珠把包子拿給祖父一個,自己也拿了一個吃。
袁弘德走回來,袁明珠用荷葉墊著也拿了一個包子給他。
天氣冷,吃點熱乎的人也暖和些。
“你哥哥他們快放學了,別吃太多了,回頭帶你們去酒樓吃。”
不一會,就有學生三三兩兩的從門裏出來。
袁弘德已經打點了門子,門子進去把袁伯駒幾個給喊了出來。
袁伯駒他們站在對麵就看到了他們,小跑著過來。
袁仲駒問:“這麽冷曾祖父你們怎麽來了?我們馬上就到旬休,可以回家了。”
“我們抓了好多魚,今天是過來賣魚的……。”
袁明珠嘰嘰喳喳把抓魚和今天賣魚的經過給他們炫耀了一遍。
聽得袁伯駒幾個也十分歡喜。
袁明珠財大氣粗:“今天掙錢了,我請哥哥們吃飯。”
找了一家酒樓,點了菜。
等菜的過程中袁季駒拿了一本裝訂好的冊子給袁明珠:“小妹,你看看這樣子行不行?”
袁明珠翻了翻。
這些年在四哥身上投資的錢算是沒白花,他畫的十分生動,可以跟現代的漫畫相媲美了。
未遷徙之前的慌亂、迷茫、恐慌……
遷徙路上被那瓢潑大雨澆在身上,還有人病了,沉到穀底的士氣……
分到土地、耕牛的喜極而泣……
種子發芽了,破土而出的不僅僅是麥苗,還伴著希望。
……
他們從晉地帶來的資產雖然不是太多,但是維持幾年的開銷和應付一些突發情況還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看到他們家小寶這樣,他覺得帶來的那些財物遠遠不夠,那些還不足以給她提供閑適的生活。
袁弘德把魚裝到大木盆裏,跟袁務川一起抬到牛車上。
杜氏!拿了一張蒲草墊子墊在車上,把女兒拎到車上坐好,陶氏給她拿了一床被子蓋好。
袁弘德跟陶氏交代:“要是來不及回來今天晚上就不回來了,我們到李家的客棧住一晚,明天一定回來,
我們不在家,你們在家把門拴好了,天晚了就別出門……。”
林林總總囑咐了一通。
袁明珠回首看向送他們出門的家人,他們身後,袁家的院子和房屋都是土坯建造的。
不得不說周大人考慮周詳,給人送謝禮也送得跟收禮的人身份相符。
他若是送一棟磚瓦的宅子,就是給袁家招禍呢。
周圍都是一般的窮苦大眾,家家戶戶都是土坯房,你家住上磚瓦房,不管這房子怎麽樣的來曆,都會讓人認為這家人非常有錢。
現在這樣就非常好,隻屋頂用的瓦不顯眼,不需要年年換草麻煩,還不會漏雨。
就是不知道她讓四哥給周大人畫的那些歌功頌德的畫畫得如何了?
他們這裏離城有些距離卻不是特別遠,牛車一個時辰左右就到了城裏。
在城門口,就有人攔了他們的牛車:“大叔,你們這些魚是準備賣的嗎?”
不等袁弘德回答,袁明珠就把蓋著的被子撩開了站起來:“是啊是啊,是拉來賣的,昨天才打上來的,你看看新鮮的,
有鯉魚,有草魚,有鰱魚,大小都有,大叔想做什麽用的?”
袁明珠問完,從這人身上聞到了魚腥味。
一開始她以為魚腥味是從他們帶來的魚盆裏傳來的,站起來靠近這人,才分辨出魚腥味的來處是這人身上。
這種情況她見識得多,有些人長期處於某種氣溫的熏染狀態,身上的氣味就再洗也洗不幹淨了。
就比如賣臭豆腐的,還有醫院的大夫,中藥店的藥劑師……
袁明珠的笑容就更真誠了。
她前世就覺察了,或許是處於冰河時代的緣故,或許是沒有工業汙染,這裏比現代那一世氣溫低。
冬天裏一米多長的冰溜溜很常見,大小河湖冰凍得上頭可以跑大車。
他們今天進城的時候,就看到故黃河河道裏冰凍得足有一尺多深。
本城雖然不是水鄉勝似水鄉,湖泊多,水多魚多,魚價並不高。
但這樣封河的季節捕撈量減少,又恰逢過節,世麵上需求增加,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袁明珠猜測,這人是魚市的魚販子,賣斷了貨到城門口碰運氣來了。
果然,這人說:“我們別擋著路,找個地方細說。”
袁務川把車往城牆根下的空地裏牽了牽。
那人把木盆裏的魚翻檢了一番,確實如袁明珠說的都是大魚沒有小魚,而且個頭勻稱。
世麵上不是大魚就好賣,得是個頭跟魚盤大小的才更好賣,袁家的魚正好因為捕撈方式的緣故,都是能迎合市場需求的。
這人咂咂嘴,挑剔褒貶的話就一時辭窮了。
隻能說:“這些魚怎麽賣?”
又補充道:“我全部包圓了,給個合適的價。”
袁弘德也不知道啥樣的價格合適,他們還沒去市場看過,以前也沒買過魚,就有點拿不定主意。
袁明珠站在牛車上,說話並不用仰視對方。
怕曾祖父露出破綻讓對方看出來他們是生手,馬上說:“曾祖父,這魚是跟回龍居的掌櫃的說好的,不好全賣掉吧?”
又對那人說:“我們家裏還有,離這也不遠,你若是給的價錢合適,我們再回去拉來給你。”
那人好容易遇到一戶賣魚的,擔心放走了他們被別人截胡。
“我給的價格絕對公道,既然你們家還有,這些就先給我好了,你們回家去拉來的再給對方送去也一樣,左右不過相差兩三個時辰。”
也不等袁務川趕牛車,他拉著牛就往他賣魚的地方走。
袁弘德巴不得一總兌給魚販子,省得天寒地凍的曾孫女跟著受罪,就半推半就的跟著這人走了。
拿著賣得的錢,袁弘德跟袁明珠都忍不住笑了。
不僅魚賣了,還找了個固定的主顧,年前捕的魚都給這家魚檔送來。
又去送了草藥。
從藥鋪出來,袁弘德把她放到車上:“時間還早,咱們去看看你哥他們。”
藥鋪就在官學不遠,轉過一條街就到了。
還沒到午休時間,他們在官學的對麵等著。
袁弘德先買了一屜包子給袁明珠,“熱乎的,先吃點。”
他自己過了路對麵,跟官學的門子打聽什麽時辰放學。
袁明珠把包子拿給祖父一個,自己也拿了一個吃。
袁弘德走回來,袁明珠用荷葉墊著也拿了一個包子給他。
天氣冷,吃點熱乎的人也暖和些。
“你哥哥他們快放學了,別吃太多了,回頭帶你們去酒樓吃。”
不一會,就有學生三三兩兩的從門裏出來。
袁弘德已經打點了門子,門子進去把袁伯駒幾個給喊了出來。
袁伯駒他們站在對麵就看到了他們,小跑著過來。
袁仲駒問:“這麽冷曾祖父你們怎麽來了?我們馬上就到旬休,可以回家了。”
“我們抓了好多魚,今天是過來賣魚的……。”
袁明珠嘰嘰喳喳把抓魚和今天賣魚的經過給他們炫耀了一遍。
聽得袁伯駒幾個也十分歡喜。
袁明珠財大氣粗:“今天掙錢了,我請哥哥們吃飯。”
找了一家酒樓,點了菜。
等菜的過程中袁季駒拿了一本裝訂好的冊子給袁明珠:“小妹,你看看這樣子行不行?”
袁明珠翻了翻。
這些年在四哥身上投資的錢算是沒白花,他畫的十分生動,可以跟現代的漫畫相媲美了。
未遷徙之前的慌亂、迷茫、恐慌……
遷徙路上被那瓢潑大雨澆在身上,還有人病了,沉到穀底的士氣……
分到土地、耕牛的喜極而泣……
種子發芽了,破土而出的不僅僅是麥苗,還伴著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