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抹額頭。


    這大冷的天她都著急的快出汗了,足可見掌櫃到底有多熱情。


    拿著到手的銅絲,終於可以回家。


    銀樓這邊,前頭那個掌櫃看到一瞬間變得冷冷清清的店堂,欲哭無淚。


    隻希望過些日子大家把這件事淡忘了,能依舊來光顧他們店。


    反觀對麵的銀樓,雖然從前麵那家流失的客人沒有全部都過來他們家,過來的數量也不少,畢竟兩家距離很近。


    大家一進門就看到銀樓裏圍了一堆人,上前一看,原來是銀樓的師傅在教大家自製珠花。


    這個倒是新奇。


    大多數人被勾起了興趣。


    掌櫃的可是說了,京城現在正流行這種自製珠花。


    本身這種形式就吸引人,又有京城傳過來的這個噱頭,大家都爭相購買。


    “快快快,多搬些出去。”掌櫃指揮著夥計把做珠花的材料往外搬。


    又吩咐作坊這邊:“趁著年前還沒歇業,趕緊再去進些貨物備著。”


    銷售的勢頭太強勁了,照著這樣下去,他們的存貨賣不到過年。


    作坊這邊的負責人卻有其它方麵的擔心。


    “這些東西價格便宜利潤低,隻怕銷售的多了會影響咱們高端品類的銷售量。”


    掌櫃聽了也覺得是這個理,忙吩咐:“別搬出去這麽多,把這些留下,這些搬出去就行了。”


    想要利用控製供貨量壓縮銷售。


    正說著,就有一位前頭店裏的夥計急匆匆的跑進來。


    “劉掌櫃,那款白玉蝴蝶珍珠流蘇簪快賣斷貨了,其它貨品也銷售掉許多,得抓緊趕貨,不然就供應不上了。”


    劉掌櫃有些吃驚,隨著夥計跑到前堂,就聽到一位中年婦正跟旁邊的人說:“那些小玩意隻能買了給孩子玩玩,做好了在家戴戴就罷了,出門還是得買正經首飾戴。”


    一邊說著,一邊拿了一隻店裏做好的珠花在一個小姑娘的頭上比了比,說:“這種珠花給我拿十串,用匣子裝起來,我要送人。”


    這些珠花就是用之前劉掌櫃跟袁明珠推銷那批珠子串的,不過師傅們的手藝肯定比太太小姐們的遊戲之作強,看著十分精致。


    不過這也說明賣珠子不僅沒有影響正品銷售,還帶動了正品的銷量。


    劉掌櫃大喜,除了讓作坊裏全力開工,又吩咐再次補貨。


    晚上一盤點,半天的銷售量頂了之前十天半個月的銷售。


    劉氏是本地大姓,據說都是漢室後裔。


    劉掌櫃是本地富戶劉自耕的族兄,讀過幾年書,後來父親病故隻能輟學。


    劉自耕照顧族人,讓他幫著照管這間銀樓。


    可惜他沒太有經商的天賦,管了快兩年了,銀樓的生意始終沒太有起色。


    晚間收了鋪子歸家。


    走在路上怎麽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


    雙腳像是有自主意識似的,自己就走到了城南的南山腳下。


    待回過神來,已經到了劉家大宅門外。


    此地連年水患,南山因靠城近又地勢高,得本地富戶青睞,紛紛來此定居,漸漸成為本城的富人區。


    城南跟袁家居住的城北不同,城北人煙稀少,這裏卻處處透著繁華。


    冬日天黑得早,家家戶戶門外此時已經掛上了燈籠,昏黃的燈光讓隆冬也有了一絲絲暖意。


    劉掌櫃站在劉家門外,自嘲的拍拍自己的額頭。


    他是太在意店裏的狀況了,也太怕辜負族兄的托付,今天生意才剛剛有起色,還不知道後勁如何就匆匆跑來報喜訊。


    想想還是等等吧,帶確定生意是真的好起來再來不遲。


    正想轉身回家,劉家大宅的門被人從裏頭打開來。


    劉管事一看他在外頭,馬上堆起笑臉:“樵二爺來了,真是巧了,老爺正讓去請您呢,快快請進來。”


    親自打了燈籠給他引路:“二爺您小心台階。”


    看得看門的老仆直愣神。


    劉管事是劉家的世仆,還沒見過他對依附劉家過活的哪個劉家族親這麽客氣過。


    他這麽伏低做小,劉自樵也心裏打鼓。


    忍不住打聽:“劉管事,大哥找我什麽事?”


    “二爺折煞奴才,叫什麽管事,叫奴才老劉就行。”


    “咱們家銀樓裏不是新近推出自己做首飾的小物件嗎?”


    “是啊!”


    “知府夫人和小姐也聽說了,讓送些過去給夫人小姐挑選,老爺的意思,讓店裏師傅教會太太和小姐,讓太太和小姐帶了給知府家夫人和小姐送去。”


    從劉家大宅出來,劉掌櫃還有些暈乎乎的,不知道這好運怎麽就砸到他頭上了。


    睡到床上,仔細回想了今天的遭遇,好像好運氣都是從那爺孫倆進門開始的。


    劉掌櫃的妻子:“老爺這是遇上貴人了,我以前就聽我奶奶說過,有些人生來帶財,


    他們不管去買什麽東西,就是買一把小青菜,也能引得一群人跟著買,一下子就能把攤子上的東西買完。”


    劉掌櫃本來對這些怪力亂神的說法不以為然,今天聽了他妻子的話卻深以為然。


    “可不是,那爺兒倆看著就談吐不俗,那孩子長得也喜人,跟觀音座下的善財童子似的。”


    劉掌櫃妻子:“快給我說說善財童子長什麽樣,穿的什麽衣衫?”


    劉掌櫃把袁家曾祖孫倆的外貌衣衫描述了一番。


    袁明珠確實長得討喜,不過他們曾祖孫倆為了方便做買賣,今天穿著粗布衣衫,袁明珠還做男孩打扮。


    劉掌櫃的妻子附和著丈夫的話,心裏卻想,估計是丈夫的眼睛自帶多重濾鏡,才能看出不俗來。


    袁明珠還不知道她的一個無心之舉,在城裏掀起一陣diy首飾的潮流,還盤活了一間半死不活的店鋪,被店鋪掌櫃視做善財童子。


    她回到家,就催著曾祖父跟她一起去放新陷阱。


    豬獾有夜行的習性,晚間放陷阱更容易捕捉到。


    袁弘德砍了粗樹枝做樁,上頭綁了韌性的樹枝做弓。


    準備了一半突然看到他們家小寶在不停的拍自己的頭。


    忙停住手抓住她的手。


    啪嘰啪嘰打了她的小爪子好幾下,訓斥道:“幹嘛呢,哪裏學的規矩打自己的?”


    小孩子自己打自己容易生癩,就是容易不明原因消瘦,怎麽喂都不胖不長肉。


    所以看到孩子自己打自己的時候,就得打她的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魚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魚精並收藏第一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