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德領著袁伯駒二人往村外走。
曾祖孫三個一人頭上戴著一頂蘆葦編的鬥笠。
雪地裏任何東西都無所遁形,所以出了村子袁弘德就問道:“馮小毛的屍體你們怎麽處理的?”
最好的法子莫過於挖了坑埋上。
這時候的人翻地不會超過一犁深,蓋房子做地基也不會超過三犁深。
真相會永遠被深埋在地下,再不會有人發現。
但是如今天寒地凍的,挖坑不容易,就是有現成的坑想找點土填埋都找不到。
不能埋,就隻能破冰投水裏,讓他順水漂走。
或者是背了扔柳樹林西邊去或是扔河北邊的山裏。
袁伯駒:“陷阱裏頭的土沒有凍上。”
他的回答是袁弘德沒有想到的。
不僅他想不到,其他人應該都想不到。
袁伯駒他們根本沒有挪動屍體,隻是在陷阱裏又深挖了一個坑,把人就地掩埋。
袁弘德問:“怕嗎?”
其實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埋屍,早在五柳村,就埋過一個韓老五了。
當初韓老五的狀態可比馮小毛的死狀恐怖多了。
就是五柳村那個人販子吳狗子,死狀也比這個嚇人。
經曆過,再怕也有限。
袁弘德想問的其實不是他們怕不怕,而是怕他們遭遇了這麽多事,性情變得暴戾,做人變得沒有底限,甚至殘害無辜。
他不能直白的問,萬一他們兩個有了這樣的苗頭,他問了不僅發現不了問題,還會讓他們隱藏得更深。
他們為了不讓他失望,會把自己偽裝成他希望的模樣。
做壞事也會背著他,那樣的話孩子就徹底毀了。
他希望他培養出的子弟是有大智慧和大抱負的人,不是隻會用簡單而殘暴的手段屠戮生命。
袁弘德呼吸出的氣體變成白霧,靜靜的等待他們的回答。
怕嗎?
有點怕,好像又不單純是害怕。
當初韓老五挾持小妹,那是死有餘辜。
可是馮小毛往日並沒有做什麽天怒人怨的惡事,就隻監視和窺破了顧帆的行蹤就被殺了滅口,死了家裏都見不到屍體,實在殘忍。
袁弘德原本還擔心他們會變得性格暴戾,如今看他們這樣,倒是有些擔心他們婦人之仁。
不過他也沒有說什麽。
這兩個曾孫讀書多了,看事物的標準難免套用書裏的準則。
這樣算不得什麽,誰還沒有過年少單純的時候?
不用教,長大了,見識了世間的殘酷就自然能學乖了。
袁弘德說:“走快點,早點回去吃飯。”
地上的積雪已經有了一些厚度,但是回身看去,身後的腳印已經變得模糊。
河岸上並沒有袁樹的蹤跡,隻有一個白色的凸起。
仔細看的話才能看出來那是一個僅能容下一個人的人字形的草庵子。
許是冰封的日子久了,水底缺氧嚴重,近日袁樹每日捕到的魚更多了。
袁弘德說:“回去吧,把東西收拾收拾都帶回去,我跟收魚的說了就送明天一天,以後不送了。”
爺兒幾個收拾了漁網和工具,抬了魚往家走。
漫天的風雪裏,看到一群人過來。
看到趴在另一個人背上的那一抹紅衣,袁弘德禁不住嘴角上揚。
他們家的小調皮總是能煽動別人跟著她胡鬧。
因為知道叔駒他們都是被他們家小寶煽動的,所以袁弘德也沒有對他們多加指責。
把抬著的裝魚麻袋的鍁杠交給袁叔駒,從他背上把袁明珠給接過去。
把她頭上和身上的雪掃了掃,把自己頭上戴的鬥笠摘了蓋在她的小腦袋上。
“這麽冷的天還往外跑,真是不聽話,再不聽話不帶你趕集去了。”
跟晉地的風俗不同,武安州這邊冬天裏沒有廟會,得等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才有廟會,廟會都集中在春季。
熱鬧的地方就隻有集市了。
不過集市上跟廟會同樣熱鬧,各種雜耍百戲一樣不缺,購物消閑兩不誤。
“才不怕呢,咱們家旁邊馬上就會有一個集市,到時候我不出門就能趕集了。”
哼,本姑娘不接受威脅。
袁弘德:(????v_v????:)
覺得他們家小寶越大越不好哄了。
心塞塞的。
不過頭頂有一雙小手舉著鬥笠,慢慢挪過來擋在他的頭頂,讓塞著的心一下子疏通了。
“自己戴著,曾祖父是大人不冷。”
袁明珠把自己的小腦袋靠到曾祖父的頭上,讓鬥笠能擋住他們爺兒倆。
俗話說:雪是賊,無孔不入。
有了曾孫女給擋著鬥笠,依舊擋不住雪打在臉上。
不過,雖然雪粒還是會被風吹得打著旋兒打在臉上,袁弘德卻感受不到,他隻覺得暖融融的。
走到昨晚馮小毛被滅口的地方,周圍一靜,隻剩下雪粒落下的沙沙聲。
袁弘德:“馮小毛一家並非真正的馮小毛一家。”
這話說的象是繞口令,不過所有人都聽懂了。
“馮小毛一家是假冒的,那真正的馮小毛一家去哪了?隻怕凶多吉少。”
許是風吹過,眾人齊齊打了個寒顫。
馮小毛一家是假冒的,遷徙途中袁明珠就知道了,當時也從顧帆那裏得到了證實。
她聽了袁弘德的話並沒有太訝異,對昨晚顧帆幹淨利落處置了馮小毛也沒有多餘的想法。
隻是袁弘德的話讓她靈光一閃,之前想不明白的問題一下子想通了。
眾人就聽到更讓人驚悚的話。
“秦家也是假冒的,他們家應該隻有秦老太太是真的。”
連袁弘德都停住腳步,扭頭看向她。
袁明珠說出自己的猜測:“他們殺了秦家滿門取而代之,但是找不到跟秦家老太太相似的人,又覺得一個病老太太折騰不出他們的手心,而且不定哪會就死了,就把人留下了……。”
昨晚秦老太太身上燃著火說的那些話,都能印證她的猜測基本可靠。
突然間,袁伯駒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十分偽善。
之前的那些道德體係漸漸的在崩塌。
他犯了大多數人一直在犯的錯誤,隻能看到自己遭遇的意外和悲痛,卻對周遭的人漠視。
就好像有些人,覺得自家丟了個小物件,都比鄰居家丟了個孩子還嚴重。
他覺得這些年的書白讀了。
不過倒是沒有偏執的想“書誤我”,而是覺得他把書裏傳達那些思想體會歪了。
誤入歧途!
不過現在反省還不算遲。
袁仲駒幾個也各有感悟。
曾祖孫三個一人頭上戴著一頂蘆葦編的鬥笠。
雪地裏任何東西都無所遁形,所以出了村子袁弘德就問道:“馮小毛的屍體你們怎麽處理的?”
最好的法子莫過於挖了坑埋上。
這時候的人翻地不會超過一犁深,蓋房子做地基也不會超過三犁深。
真相會永遠被深埋在地下,再不會有人發現。
但是如今天寒地凍的,挖坑不容易,就是有現成的坑想找點土填埋都找不到。
不能埋,就隻能破冰投水裏,讓他順水漂走。
或者是背了扔柳樹林西邊去或是扔河北邊的山裏。
袁伯駒:“陷阱裏頭的土沒有凍上。”
他的回答是袁弘德沒有想到的。
不僅他想不到,其他人應該都想不到。
袁伯駒他們根本沒有挪動屍體,隻是在陷阱裏又深挖了一個坑,把人就地掩埋。
袁弘德問:“怕嗎?”
其實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埋屍,早在五柳村,就埋過一個韓老五了。
當初韓老五的狀態可比馮小毛的死狀恐怖多了。
就是五柳村那個人販子吳狗子,死狀也比這個嚇人。
經曆過,再怕也有限。
袁弘德想問的其實不是他們怕不怕,而是怕他們遭遇了這麽多事,性情變得暴戾,做人變得沒有底限,甚至殘害無辜。
他不能直白的問,萬一他們兩個有了這樣的苗頭,他問了不僅發現不了問題,還會讓他們隱藏得更深。
他們為了不讓他失望,會把自己偽裝成他希望的模樣。
做壞事也會背著他,那樣的話孩子就徹底毀了。
他希望他培養出的子弟是有大智慧和大抱負的人,不是隻會用簡單而殘暴的手段屠戮生命。
袁弘德呼吸出的氣體變成白霧,靜靜的等待他們的回答。
怕嗎?
有點怕,好像又不單純是害怕。
當初韓老五挾持小妹,那是死有餘辜。
可是馮小毛往日並沒有做什麽天怒人怨的惡事,就隻監視和窺破了顧帆的行蹤就被殺了滅口,死了家裏都見不到屍體,實在殘忍。
袁弘德原本還擔心他們會變得性格暴戾,如今看他們這樣,倒是有些擔心他們婦人之仁。
不過他也沒有說什麽。
這兩個曾孫讀書多了,看事物的標準難免套用書裏的準則。
這樣算不得什麽,誰還沒有過年少單純的時候?
不用教,長大了,見識了世間的殘酷就自然能學乖了。
袁弘德說:“走快點,早點回去吃飯。”
地上的積雪已經有了一些厚度,但是回身看去,身後的腳印已經變得模糊。
河岸上並沒有袁樹的蹤跡,隻有一個白色的凸起。
仔細看的話才能看出來那是一個僅能容下一個人的人字形的草庵子。
許是冰封的日子久了,水底缺氧嚴重,近日袁樹每日捕到的魚更多了。
袁弘德說:“回去吧,把東西收拾收拾都帶回去,我跟收魚的說了就送明天一天,以後不送了。”
爺兒幾個收拾了漁網和工具,抬了魚往家走。
漫天的風雪裏,看到一群人過來。
看到趴在另一個人背上的那一抹紅衣,袁弘德禁不住嘴角上揚。
他們家的小調皮總是能煽動別人跟著她胡鬧。
因為知道叔駒他們都是被他們家小寶煽動的,所以袁弘德也沒有對他們多加指責。
把抬著的裝魚麻袋的鍁杠交給袁叔駒,從他背上把袁明珠給接過去。
把她頭上和身上的雪掃了掃,把自己頭上戴的鬥笠摘了蓋在她的小腦袋上。
“這麽冷的天還往外跑,真是不聽話,再不聽話不帶你趕集去了。”
跟晉地的風俗不同,武安州這邊冬天裏沒有廟會,得等到春暖花開的時節才有廟會,廟會都集中在春季。
熱鬧的地方就隻有集市了。
不過集市上跟廟會同樣熱鬧,各種雜耍百戲一樣不缺,購物消閑兩不誤。
“才不怕呢,咱們家旁邊馬上就會有一個集市,到時候我不出門就能趕集了。”
哼,本姑娘不接受威脅。
袁弘德:(????v_v????:)
覺得他們家小寶越大越不好哄了。
心塞塞的。
不過頭頂有一雙小手舉著鬥笠,慢慢挪過來擋在他的頭頂,讓塞著的心一下子疏通了。
“自己戴著,曾祖父是大人不冷。”
袁明珠把自己的小腦袋靠到曾祖父的頭上,讓鬥笠能擋住他們爺兒倆。
俗話說:雪是賊,無孔不入。
有了曾孫女給擋著鬥笠,依舊擋不住雪打在臉上。
不過,雖然雪粒還是會被風吹得打著旋兒打在臉上,袁弘德卻感受不到,他隻覺得暖融融的。
走到昨晚馮小毛被滅口的地方,周圍一靜,隻剩下雪粒落下的沙沙聲。
袁弘德:“馮小毛一家並非真正的馮小毛一家。”
這話說的象是繞口令,不過所有人都聽懂了。
“馮小毛一家是假冒的,那真正的馮小毛一家去哪了?隻怕凶多吉少。”
許是風吹過,眾人齊齊打了個寒顫。
馮小毛一家是假冒的,遷徙途中袁明珠就知道了,當時也從顧帆那裏得到了證實。
她聽了袁弘德的話並沒有太訝異,對昨晚顧帆幹淨利落處置了馮小毛也沒有多餘的想法。
隻是袁弘德的話讓她靈光一閃,之前想不明白的問題一下子想通了。
眾人就聽到更讓人驚悚的話。
“秦家也是假冒的,他們家應該隻有秦老太太是真的。”
連袁弘德都停住腳步,扭頭看向她。
袁明珠說出自己的猜測:“他們殺了秦家滿門取而代之,但是找不到跟秦家老太太相似的人,又覺得一個病老太太折騰不出他們的手心,而且不定哪會就死了,就把人留下了……。”
昨晚秦老太太身上燃著火說的那些話,都能印證她的猜測基本可靠。
突然間,袁伯駒覺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十分偽善。
之前的那些道德體係漸漸的在崩塌。
他犯了大多數人一直在犯的錯誤,隻能看到自己遭遇的意外和悲痛,卻對周遭的人漠視。
就好像有些人,覺得自家丟了個小物件,都比鄰居家丟了個孩子還嚴重。
他覺得這些年的書白讀了。
不過倒是沒有偏執的想“書誤我”,而是覺得他把書裏傳達那些思想體會歪了。
誤入歧途!
不過現在反省還不算遲。
袁仲駒幾個也各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