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被邀請的基本早都來了,這會來的都是不請自來的,因為得到消息遲了,來得晚。
能不請自來的,也都是自覺臉大肩膀寬的。
就比如這位被大家恭迎進來的本地父母萬大人。
張齊亮聽著此起彼伏的“萬大人”,覺得眼前一黑。
別人都站起來迎接,隻有他坐著沒動。
劉老太爺的臉黑成了鍋底樣,瞪著他大女婿。
覺得女婿太托大了,父母大人來了,其他人都站起來迎接,他都站起來了,女婿居然坐著沒動。
難不成還覺得比他這個嶽丈還尊貴?
剛通過他的門路給任家送了個小妾過去就目中無人了,要是真發達起來,眼裏還能看起誰?
等張齊亮搖搖晃晃的站起來,看在他嶽父眼裏就更是大大咧咧目中無人。
劉老太爺氣得冷哼一聲。
張齊亮這會腦子裏亂哄哄的,根本注意不到他,讓他覺得顏麵掃地。
張齊亮現在就想把麵前放著的裝破硯台的布包給變沒了。
要是一本書他都敢吃了,可這麽大塊石頭,他又沒有克化金石的腸胃,吃了無異於自殺。
他有害人的膽量,害自己?狠不下心!
要不怎麽說對自己狠才是真狠!
萬大人離得近來得算早的了。
還有離得遠的,這樣一會工夫來一個人,拖拖拉拉的直到巳時才不再有人過來。
“咱們開始吧?”李同芳詢問大家。
本來預定辰時開始的,如今已經晚了快一個時辰了。
大家沒什麽意見,前來參加這種活動的,本來就是閑人多,不是閑人的來之前也做好耽擱一天的準備了。
對品鑒會的開始時辰有想法的,隻有張齊亮。
想把時辰往後推遲,真推遲了,推遲的每一刻又像是淩遲。
被煎熬了一個時辰的張齊亮,終於開始接受審判。
最初的慌亂過後,張齊亮強自鎮定,依舊存著想幻想,覺得沒人能發現他手裏的硯台有問題。
他手中的那塊,足可以假亂真。
之前有人拿來的王羲之用過的硯台,他看了,跟他手裏這塊石質相同,他覺得沒有區別。
越想越覺得不會被拆穿。
袁弘德站在李同芳旁邊:“今天為我家小兒之事,勞動各位前來。”
又對張齊亮說:“張員外,那塊破碎的硯台可帶來了嗎?”
張齊亮把硯台碎塊拿到台上。
“就是這塊硯台,也是金星石硯,與王書聖那塊同出一處硯坑。”
布包打開,眾人皆伸長了脖子探看。
果然見墨色的硯石底色上散布著熠熠星輝。
回龍居客棧的大堂裏想起陣陣抽氣聲,眾人紛紛道著‘可惜’。
見此情形,張齊亮的底氣又上來了,把碎硯石按照原來形狀擺放好。
“我這硯台雖沒有名家使用過,也是世間難尋的珍品。”
有人按捺不住,上前細品。
就看到硯石上雕著一隻展翅的鳳凰,鳳凰的周身遍布細碎的金星。
最難得的,鳳口處銜著的那顆大的金星,大而渾圓。
整塊硯石,利用原石的紋理,神形並茂,雕工高絕,觀之沒有絲毫匠氣,渾然天成,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碎成數塊,絲毫未影響其美觀,隻是讓人覺得可惜了。
周大人也隨著其他人上去,拿了一塊硯石觀看。
默默把硯石放回去。
背對著眾人朝著袁弘德做了個手勢。
袁弘德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往後院去的廊道裏,袁少駒和顧重陽把一個小胖子按住,“陳琛,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劉俊熙的硯台明明是他自己摔壞的,我碰都沒碰,為什麽你要替他做偽證陷害我?”
小胖子不敢直視他們,“我不知道你說的什麽,放開我,不然我叫人了。”
幫他們望風的袁明珠本就對他們試圖說服小胖子沒抱希望,“五哥,算了吧,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袁少駒二人隻得把人鬆開。
他有些頹喪,“我真沒碰他的硯台。”
至今想不通為什麽事情會變成這樣。
慢慢長大,就會看到更多的陰暗麵,會變得圓滑,在光明與暗影之間從容應對。
每個人的成長都這樣,隻不過袁少駒的成長之路是從開滿鮮花的大道直接轉入荊棘遍布的山崖,落差大了些。
回龍居客棧外人頭湧動,互相打聽著消息。
張家的人在往外傳遞著消息,煽動著不明真相的民眾。
“裏頭鑒定了,是難得一見的珍品,跟書聖用過的那款硯台一個坑裏出來的。”
“這些外來的老西兒太無賴了,摔壞了這麽貴的東西不認賬。”
“都是他們,不是他們物價怎麽會漲這麽高?最近糧價又漲了。”
“可不是,什麽都貴,過年買條上供的魚都差點沒買上,俺媳婦罵了俺好幾天,過年都沒過好。”
“官府給他們分地,分農具,分耕牛,為啥不給咱們分?咱們是晚娘養的不成?”
“噓,別說話,聽聽裏頭說什麽。”
是袁少駒的那個小胖子同窗,由他爺爺陳敬仁領著到了前頭。
小胖子緊張的咽著口水。
他爺爺鼓勵著他,“照實說,把硯台怎麽打碎的實情說給大家聽聽。”
小胖子看著屋裏的大人物,再看看外頭烏壓壓的人頭,嚇得哇一聲哭了。
陳敬仁擠出個笑,“這孩子。”
又問:“是不是有人威脅你了?”
對眾人說:“孩子在家說過一遍,我替他說說吧。”
按照張家給出的說辭道:“春假過後他們到了學裏,張員外家的小孫子帶了塊好硯台,他們同窗都爭著傳看,袁家的那個孩子,”
拿手指著袁少駒,“他私下裏說‘什麽破玩意也拿來諞,’第二天夫子授課的時候,大家都在認真聽講,他把硯台給碰到地上摔碎了。”
給袁少駒定了罪:“小小年紀就嫉妒心如此重,見不到別人比自己強,看到別人有些好東西就蓄意損壞,道德敗壞……。”
袁明珠在旁嘀咕了一句:不說不錯,多說多錯,有些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旁邊顧重陽問她:“你說什麽?”
袁明珠附到他耳邊說了一些話。
顧重陽隻覺得耳邊溫溫的。
聽完袁明珠說的話,他走上去把陳敬仁指著袁少駒的手指拿住:“說話就說話,不要指指戳戳。”
能不請自來的,也都是自覺臉大肩膀寬的。
就比如這位被大家恭迎進來的本地父母萬大人。
張齊亮聽著此起彼伏的“萬大人”,覺得眼前一黑。
別人都站起來迎接,隻有他坐著沒動。
劉老太爺的臉黑成了鍋底樣,瞪著他大女婿。
覺得女婿太托大了,父母大人來了,其他人都站起來迎接,他都站起來了,女婿居然坐著沒動。
難不成還覺得比他這個嶽丈還尊貴?
剛通過他的門路給任家送了個小妾過去就目中無人了,要是真發達起來,眼裏還能看起誰?
等張齊亮搖搖晃晃的站起來,看在他嶽父眼裏就更是大大咧咧目中無人。
劉老太爺氣得冷哼一聲。
張齊亮這會腦子裏亂哄哄的,根本注意不到他,讓他覺得顏麵掃地。
張齊亮現在就想把麵前放著的裝破硯台的布包給變沒了。
要是一本書他都敢吃了,可這麽大塊石頭,他又沒有克化金石的腸胃,吃了無異於自殺。
他有害人的膽量,害自己?狠不下心!
要不怎麽說對自己狠才是真狠!
萬大人離得近來得算早的了。
還有離得遠的,這樣一會工夫來一個人,拖拖拉拉的直到巳時才不再有人過來。
“咱們開始吧?”李同芳詢問大家。
本來預定辰時開始的,如今已經晚了快一個時辰了。
大家沒什麽意見,前來參加這種活動的,本來就是閑人多,不是閑人的來之前也做好耽擱一天的準備了。
對品鑒會的開始時辰有想法的,隻有張齊亮。
想把時辰往後推遲,真推遲了,推遲的每一刻又像是淩遲。
被煎熬了一個時辰的張齊亮,終於開始接受審判。
最初的慌亂過後,張齊亮強自鎮定,依舊存著想幻想,覺得沒人能發現他手裏的硯台有問題。
他手中的那塊,足可以假亂真。
之前有人拿來的王羲之用過的硯台,他看了,跟他手裏這塊石質相同,他覺得沒有區別。
越想越覺得不會被拆穿。
袁弘德站在李同芳旁邊:“今天為我家小兒之事,勞動各位前來。”
又對張齊亮說:“張員外,那塊破碎的硯台可帶來了嗎?”
張齊亮把硯台碎塊拿到台上。
“就是這塊硯台,也是金星石硯,與王書聖那塊同出一處硯坑。”
布包打開,眾人皆伸長了脖子探看。
果然見墨色的硯石底色上散布著熠熠星輝。
回龍居客棧的大堂裏想起陣陣抽氣聲,眾人紛紛道著‘可惜’。
見此情形,張齊亮的底氣又上來了,把碎硯石按照原來形狀擺放好。
“我這硯台雖沒有名家使用過,也是世間難尋的珍品。”
有人按捺不住,上前細品。
就看到硯石上雕著一隻展翅的鳳凰,鳳凰的周身遍布細碎的金星。
最難得的,鳳口處銜著的那顆大的金星,大而渾圓。
整塊硯石,利用原石的紋理,神形並茂,雕工高絕,觀之沒有絲毫匠氣,渾然天成,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碎成數塊,絲毫未影響其美觀,隻是讓人覺得可惜了。
周大人也隨著其他人上去,拿了一塊硯石觀看。
默默把硯石放回去。
背對著眾人朝著袁弘德做了個手勢。
袁弘德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往後院去的廊道裏,袁少駒和顧重陽把一個小胖子按住,“陳琛,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劉俊熙的硯台明明是他自己摔壞的,我碰都沒碰,為什麽你要替他做偽證陷害我?”
小胖子不敢直視他們,“我不知道你說的什麽,放開我,不然我叫人了。”
幫他們望風的袁明珠本就對他們試圖說服小胖子沒抱希望,“五哥,算了吧,有些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
袁少駒二人隻得把人鬆開。
他有些頹喪,“我真沒碰他的硯台。”
至今想不通為什麽事情會變成這樣。
慢慢長大,就會看到更多的陰暗麵,會變得圓滑,在光明與暗影之間從容應對。
每個人的成長都這樣,隻不過袁少駒的成長之路是從開滿鮮花的大道直接轉入荊棘遍布的山崖,落差大了些。
回龍居客棧外人頭湧動,互相打聽著消息。
張家的人在往外傳遞著消息,煽動著不明真相的民眾。
“裏頭鑒定了,是難得一見的珍品,跟書聖用過的那款硯台一個坑裏出來的。”
“這些外來的老西兒太無賴了,摔壞了這麽貴的東西不認賬。”
“都是他們,不是他們物價怎麽會漲這麽高?最近糧價又漲了。”
“可不是,什麽都貴,過年買條上供的魚都差點沒買上,俺媳婦罵了俺好幾天,過年都沒過好。”
“官府給他們分地,分農具,分耕牛,為啥不給咱們分?咱們是晚娘養的不成?”
“噓,別說話,聽聽裏頭說什麽。”
是袁少駒的那個小胖子同窗,由他爺爺陳敬仁領著到了前頭。
小胖子緊張的咽著口水。
他爺爺鼓勵著他,“照實說,把硯台怎麽打碎的實情說給大家聽聽。”
小胖子看著屋裏的大人物,再看看外頭烏壓壓的人頭,嚇得哇一聲哭了。
陳敬仁擠出個笑,“這孩子。”
又問:“是不是有人威脅你了?”
對眾人說:“孩子在家說過一遍,我替他說說吧。”
按照張家給出的說辭道:“春假過後他們到了學裏,張員外家的小孫子帶了塊好硯台,他們同窗都爭著傳看,袁家的那個孩子,”
拿手指著袁少駒,“他私下裏說‘什麽破玩意也拿來諞,’第二天夫子授課的時候,大家都在認真聽講,他把硯台給碰到地上摔碎了。”
給袁少駒定了罪:“小小年紀就嫉妒心如此重,見不到別人比自己強,看到別人有些好東西就蓄意損壞,道德敗壞……。”
袁明珠在旁嘀咕了一句:不說不錯,多說多錯,有些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旁邊顧重陽問她:“你說什麽?”
袁明珠附到他耳邊說了一些話。
顧重陽隻覺得耳邊溫溫的。
聽完袁明珠說的話,他走上去把陳敬仁指著袁少駒的手指拿住:“說話就說話,不要指指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