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如此說,袁弘德也知道有些東西卻不是有錢就能買來的。
這世道還是講究等級。
士農工商,可不是隻說著好聽的。
就拿最簡單的房屋的建造,達官顯貴之家跟他們這樣的布衣之家,按照規格都造得不同。
布衣之所以被稱為布衣,就是按照階級劃分不能穿綾羅綢緞。
雖然武安州天高皇帝遠,管得不嚴有人逾製穿戴,但那也是沒人較真,若真有人較真,也是要受罰的。
袁弘德如果是農家子,沒吃過山珍海味,沒住過高樓廣廈,沒穿過錦衣華服,不曾呼奴使婢,不曾高朋滿座……,他對榮發富貴就沒有這麽多執念。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袁弘德自己對於奢儉雖然無所謂,但是看著陶氏和他們家小寶穿著布衣荊釵,總是耿耿於懷。
袁明珠和陶氏對這些也是無所謂的,少不得寬慰他一番。
旬休這日,袁少駒帶著顧重陽回來了。
是任驛丞差了馬車車夫送回來的。
樊嬤嬤已經過了明路了,他們幹脆使了車夫常來常往。
聽說三個哥哥都去參加府試,最害怕考試的袁少駒嚇得跟鵪鶉樣。
把一家人看得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他是幼子,不像幾個哥哥般被寄予厚望,看他確實不像喜歡讀書的模樣,一家人也不過分逼迫他。
袁少駒讀書不行,看人臉色還行,看他曾祖父神色不似生氣,說:“曾祖父,之前我跟人允諾過請人來家裏做客,這次學裏也有人願意來,
我就想著要不就一撥請了吧!”
之前名硯品鑒會上,袁少駒曾許諾了請人來家做客,後頭家裏事情忙,這事一直未做成。
君子一諾,雖是年少,也不好說話不算話。
端午這幾日學裏放假,他那些新同學要來,袁少駒就跟曾祖父商議在這一日一並把人請到家裏來做客。
看來在這個新學堂適應得不錯,才去了幾日就結交了好友。
袁弘德:“我去打聽一下,端午這日州衙是否有龍舟賽,若是有龍舟賽就提前或是退後一日,免得被人說請客沒有誠意。”
袁少駒聽得眼睛一亮:“若是有龍舟賽我們也去看吧!正好哥哥們府試過了放鬆放鬆,曾祖母和我娘她們難得出門一趟,也歇一日出門鬆散鬆散。”
一句話說得尊敬兄長孝敬長輩,實際就是他想去玩。
聽得袁明珠嗤笑他。
袁少駒被笑得有些羞了,撓撓頭:“我在鶴鳴書院的時候聽同窗說過,往年也曾在雲湖東岸辦過龍舟賽,很是熱鬧,
武安州的大戶出龍舟隊,各家湊的彩頭,拔得頭籌的隊伍有銀子,那天還會有人在湖岸上賣辟邪的絲線和各種香包,對了,還有各色小吃賣。”
說得袁弘德也有些心動了。
雲湖在武安州城南,湖畔有雲山。
袁少駒之前讀書的鶴鳴書院就在雲山山麓,鶴鳴書院看龍舟賽近水樓台,是每年的一件大事,所以有人早早就跟袁少駒說過龍舟賽的熱鬧情形。
不過袁弘德也沒說去不去,隻說:“看看你二哥他們府試考得如何再說吧!”
袁少駒:“若是考試失利,曾祖父該帶哥哥們去散散心,若考中更應該去了,就當慶祝了。”
袁弘德:……,說的好有道理,我居然無言以對!
顧重陽站在一旁,看著被袁少駒的滑頭言論逗得直樂的袁明珠,也張著嘴傻樂了一回。
樂了一會,想起自己的豁牙,又把嘴抿上。
看看袁明珠並未發現他的豁牙,一時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失落。
門外,嚴氏拉著去抱柴火的樊嬤嬤:“你們家真熱鬧,你這是準備做飯呐?家裏來客人了?”
樊嬤嬤:“是我們家五少爺回來了。”
“我怎麽看著馬車送來的?”語氣裏帶著偽裝的羨慕。
“嗯!我家五少爺的同窗,順道把他們送回來,回頭去學裏的時候也會捎上他們。”樊嬤嬤真真假假的糊弄著她。
嚴氏往袁家大門裏瞥了幾眼,果然看到顧重陽也在。
這幾日沒了顧重陽的蹤跡,現在終於把人等回來了。
回到自家窩棚,對馮大厚說:“小東西回來了。”
又說:“馬車送回來的,以後都有馬車接送,馬車跑得快,你們就是跟著也跟不上,找不到書院啊。”
馮大厚目露戾色,“直接在這裏動手好了,我不想再等了。”
懶惰如牛棒子,在窩棚裏都住不下去了,帶著他瘸了一條胳膊的兒子在打土坯磚,準備蓋房子。
他受夠了,一刻都不願意在這個鬼地方待了。
拿了外衫披上:“我去把小厚叫回來,下次休沐的時候就動手。”
嚴氏六神無主的看著大兒子離開了。
馮大厚這一走就沒有再回來。
他們計劃著等顧重陽離開柳樹灣再動手,排除自己的嫌疑,薑文翰也是同樣的想法。
雲山和雲湖那一片荒草漫天,方圓幾裏少有人煙,是他們為自己挑選的長眠地。
清風徐來,湖水拍打著堤岸,一個人形的物體在湖水裏隨波晃動。
另一處淺灘處的蘆葦和蒲草叢裏,嚶嚶嗡嗡的蒼蠅正在圍著一處地方飛舞。
旁邊,水鳥飛起落下,好一幅動靜結合的水墨畫。
袁仲駒三個都取中了,袁弘德帶著一家人出來出遊看龍舟賽。
因為湖岸的山上有一處涼亭,涼亭裏俯瞰山下的山水,尤其壯美,袁少駒顯擺著要帶大家去看。
山間水畔處處人聲鼎沸,沒人發現在犄角旮旯裏,有東西在默默腐爛。
若是往日,薑文翰的人不會做的這麽粗糙,之所以做的這麽粗糙,是他們在黑礦工裏發現了顧舟的人。
殺一儆百,他們得給安陽侯一個警告。
也順便給插手柳樹灣的事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薑文翰坐在搭建好的彩棚裏,他旁邊的人匯報:“照著風向,屍體應該被吹倒湖東岸,另一處是在上山頂亭子的必經之路上,不過至今兩處都還沒人發現。”
“再等等,時辰還早呢!”
“黑礦工裏有三個人是柳樹灣的?”
“是,他們交代他們姓牛,過年的時候被騙去的,已經查清了,不是安陽侯的人。”
又問:“怎麽處置他們?”
薑文翰:“放了吧!”
今天碼字軟件不好用,打字半天才出來,換了一個終端也不行,估計就一章,大家包涵。
等恢複了馬上補上。
這世道還是講究等級。
士農工商,可不是隻說著好聽的。
就拿最簡單的房屋的建造,達官顯貴之家跟他們這樣的布衣之家,按照規格都造得不同。
布衣之所以被稱為布衣,就是按照階級劃分不能穿綾羅綢緞。
雖然武安州天高皇帝遠,管得不嚴有人逾製穿戴,但那也是沒人較真,若真有人較真,也是要受罰的。
袁弘德如果是農家子,沒吃過山珍海味,沒住過高樓廣廈,沒穿過錦衣華服,不曾呼奴使婢,不曾高朋滿座……,他對榮發富貴就沒有這麽多執念。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袁弘德自己對於奢儉雖然無所謂,但是看著陶氏和他們家小寶穿著布衣荊釵,總是耿耿於懷。
袁明珠和陶氏對這些也是無所謂的,少不得寬慰他一番。
旬休這日,袁少駒帶著顧重陽回來了。
是任驛丞差了馬車車夫送回來的。
樊嬤嬤已經過了明路了,他們幹脆使了車夫常來常往。
聽說三個哥哥都去參加府試,最害怕考試的袁少駒嚇得跟鵪鶉樣。
把一家人看得又好氣又好笑。
不過他是幼子,不像幾個哥哥般被寄予厚望,看他確實不像喜歡讀書的模樣,一家人也不過分逼迫他。
袁少駒讀書不行,看人臉色還行,看他曾祖父神色不似生氣,說:“曾祖父,之前我跟人允諾過請人來家裏做客,這次學裏也有人願意來,
我就想著要不就一撥請了吧!”
之前名硯品鑒會上,袁少駒曾許諾了請人來家做客,後頭家裏事情忙,這事一直未做成。
君子一諾,雖是年少,也不好說話不算話。
端午這幾日學裏放假,他那些新同學要來,袁少駒就跟曾祖父商議在這一日一並把人請到家裏來做客。
看來在這個新學堂適應得不錯,才去了幾日就結交了好友。
袁弘德:“我去打聽一下,端午這日州衙是否有龍舟賽,若是有龍舟賽就提前或是退後一日,免得被人說請客沒有誠意。”
袁少駒聽得眼睛一亮:“若是有龍舟賽我們也去看吧!正好哥哥們府試過了放鬆放鬆,曾祖母和我娘她們難得出門一趟,也歇一日出門鬆散鬆散。”
一句話說得尊敬兄長孝敬長輩,實際就是他想去玩。
聽得袁明珠嗤笑他。
袁少駒被笑得有些羞了,撓撓頭:“我在鶴鳴書院的時候聽同窗說過,往年也曾在雲湖東岸辦過龍舟賽,很是熱鬧,
武安州的大戶出龍舟隊,各家湊的彩頭,拔得頭籌的隊伍有銀子,那天還會有人在湖岸上賣辟邪的絲線和各種香包,對了,還有各色小吃賣。”
說得袁弘德也有些心動了。
雲湖在武安州城南,湖畔有雲山。
袁少駒之前讀書的鶴鳴書院就在雲山山麓,鶴鳴書院看龍舟賽近水樓台,是每年的一件大事,所以有人早早就跟袁少駒說過龍舟賽的熱鬧情形。
不過袁弘德也沒說去不去,隻說:“看看你二哥他們府試考得如何再說吧!”
袁少駒:“若是考試失利,曾祖父該帶哥哥們去散散心,若考中更應該去了,就當慶祝了。”
袁弘德:……,說的好有道理,我居然無言以對!
顧重陽站在一旁,看著被袁少駒的滑頭言論逗得直樂的袁明珠,也張著嘴傻樂了一回。
樂了一會,想起自己的豁牙,又把嘴抿上。
看看袁明珠並未發現他的豁牙,一時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失落。
門外,嚴氏拉著去抱柴火的樊嬤嬤:“你們家真熱鬧,你這是準備做飯呐?家裏來客人了?”
樊嬤嬤:“是我們家五少爺回來了。”
“我怎麽看著馬車送來的?”語氣裏帶著偽裝的羨慕。
“嗯!我家五少爺的同窗,順道把他們送回來,回頭去學裏的時候也會捎上他們。”樊嬤嬤真真假假的糊弄著她。
嚴氏往袁家大門裏瞥了幾眼,果然看到顧重陽也在。
這幾日沒了顧重陽的蹤跡,現在終於把人等回來了。
回到自家窩棚,對馮大厚說:“小東西回來了。”
又說:“馬車送回來的,以後都有馬車接送,馬車跑得快,你們就是跟著也跟不上,找不到書院啊。”
馮大厚目露戾色,“直接在這裏動手好了,我不想再等了。”
懶惰如牛棒子,在窩棚裏都住不下去了,帶著他瘸了一條胳膊的兒子在打土坯磚,準備蓋房子。
他受夠了,一刻都不願意在這個鬼地方待了。
拿了外衫披上:“我去把小厚叫回來,下次休沐的時候就動手。”
嚴氏六神無主的看著大兒子離開了。
馮大厚這一走就沒有再回來。
他們計劃著等顧重陽離開柳樹灣再動手,排除自己的嫌疑,薑文翰也是同樣的想法。
雲山和雲湖那一片荒草漫天,方圓幾裏少有人煙,是他們為自己挑選的長眠地。
清風徐來,湖水拍打著堤岸,一個人形的物體在湖水裏隨波晃動。
另一處淺灘處的蘆葦和蒲草叢裏,嚶嚶嗡嗡的蒼蠅正在圍著一處地方飛舞。
旁邊,水鳥飛起落下,好一幅動靜結合的水墨畫。
袁仲駒三個都取中了,袁弘德帶著一家人出來出遊看龍舟賽。
因為湖岸的山上有一處涼亭,涼亭裏俯瞰山下的山水,尤其壯美,袁少駒顯擺著要帶大家去看。
山間水畔處處人聲鼎沸,沒人發現在犄角旮旯裏,有東西在默默腐爛。
若是往日,薑文翰的人不會做的這麽粗糙,之所以做的這麽粗糙,是他們在黑礦工裏發現了顧舟的人。
殺一儆百,他們得給安陽侯一個警告。
也順便給插手柳樹灣的事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薑文翰坐在搭建好的彩棚裏,他旁邊的人匯報:“照著風向,屍體應該被吹倒湖東岸,另一處是在上山頂亭子的必經之路上,不過至今兩處都還沒人發現。”
“再等等,時辰還早呢!”
“黑礦工裏有三個人是柳樹灣的?”
“是,他們交代他們姓牛,過年的時候被騙去的,已經查清了,不是安陽侯的人。”
又問:“怎麽處置他們?”
薑文翰:“放了吧!”
今天碼字軟件不好用,打字半天才出來,換了一個終端也不行,估計就一章,大家包涵。
等恢複了馬上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