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袁明珠催促著,袁伯駒去了杜氏那屋。
杜氏坐在屋裏抹眼淚,眼睛哭得紅腫。
看到他進來,拿帕子把眼淚擦了。
袁樹早讓哭得一個頭兩個大,他站起來:“我去河邊看看。”
匆匆跑開了。
他情願在野地裏帶著受凍,也不願意聽女人哭。
袁伯駒坐到他爹之前坐的位置上。
看丈夫出去了,隻長子在這,杜氏也不好意思再哭,母子倆安靜的坐著。
沉默對坐好一會,袁伯駒才開口說話,他也不敢說雞湯的事,隻說:“曾祖母說的沒錯,姚家大奶奶那人確實看著不行。”
畢竟是長輩,袁伯駒用的說辭含蓄了不少,沒像陶氏那樣直接說曹氏不是好東西。
“娘你不能姚家大奶奶說什麽你就信什麽,她說的話不符合咱們家的情況,銀子不是那麽個省法,
就像今日,若是沒有買這些人回來,隻咱們家自己辦宴席,宴席辦的還能看嗎?不得遭人笑話?”
杜氏不說話,她是無話可說。
袁伯駒舒口氣,他娘不胡攪蠻纏就好,願意聽就能改。
“還有大妹妹的事,曾祖父和小妹說的對,我們家能出得起這麽大筆嫁妝也不能給,沒有這樣的道理,
今日讓姚家得逞了,誰知他們還會不會有其他無理的要求?總有不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時候,所以一開始就不能縱容。”
杜氏:“你大妹妹……?”
袁伯駒:“曾祖父也說了,我們兄弟五哥,姚家也不敢太過分。”
解釋:“娘,我不是舍不得銀子,我是怕財帛動人心。”
姚家那等小人,難保不會為了銀子壞了袁珍珠的性命。
按照昭朝律,出嫁女去世的時候膝下無子,嫁妝返還娘家,但是真正執行的時候能返回來一小半的都是多的。
大多數都被婆家昧下了,隻返還些櫃子桌椅,娘家要這些舊家具有什麽用?大多數都不要了。
膝下有子的,說是嫁妝以後歸孩子。
可是孩子長大得許多年以後了,這麽多年了哪裏還能撕扯清楚哪些是女子的嫁妝?
終歸就是一句話,全看夫家是不是有良心的人家。
姚家看著就不是有良心的人家,所以嫁妝還是寒酸些好,真疼閨女,以後分家了再給也一樣。
“可憐我的珍珠了,都是娘害了她。”
杜氏說著眼淚再忍不住了。
姚家這邊愁雲慘霧,姚家那邊姚家大爺“啪”給了曹氏一巴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壞了我的大事你還有臉哭?”
曹氏捂著臉,嗚嗚哭起來。
姚家大爺指著她:“我看袁家那丫頭就沒說錯,你就是眼皮子淺的東西,袁家有錢了,以他家寵女孩的架勢,你不張口也不會少了銀子,用得著你丟人現眼的巴巴的去討?
你是沒看到父母大人對袁弘德的親切模樣嗎?跟袁家處好了,他們家吃肉我們也能分一口,你這樣得罪他們家,袁弘德一生氣不然我們沾光怎麽辦?”
曹氏:“他家閨女攥我手心裏,他敢有好處不分給我們。”
麵目猙獰。
氣得他丈夫抬手又要打。
曹氏有了準備,躲了過去,“俺還不是為了家裏,因為流民案,家裏這麽大一筆虧空,不弄銀子怎麽辦?”
姚家大爺泄了氣似的坐到椅子上,流民案過去有些日子了,武安州的大戶還沒喘過氣來。
“那你也不能做的太難看,袁弘德也不是吃素的,得罪他總是不好。”
姚家大爺這話,就是默許了曹氏的做法。
曹氏:“俺也不想做這個惡人,讓你勸著二弟,把她閨女嫁去守備府,你又不願意,我今天可看到好幾家子的人都圍著戚老夫人獻殷勤,
那幾家人家,哪家的閨女不比你侄女尊貴,人家都上趕著,偏就二弟不願意?隻要侄女嫁進守備府,還用得著我做這種事,不啥都解決了。”
姚家大爺:“二弟家那丫頭已經定親了,你讓我怎麽去說?”
曹氏立起眉毛:“你還沒去說?”
“這種事怎好開口?”
曹氏:“怎麽不好開口?說不定二弟和二弟妹願意呢,你想想,守備大人就隻是喪妻,原本傳的克妻都是訛傳,是被人害的,
前頭兩個死了的又沒留下兒子,以後侄女嫁進去生個一男半女,二弟家就是他們外家,不是想什麽有什麽?”
姚家大爺被說得心動,“我回頭找二弟說說。”
去找了他二弟。
兄弟倆一合計,覺得這事能成。
姚家二爺:“就是跟張家有了婚約。”
姚家二奶奶也願意,說:“不提張家我還不生氣呢,不是因為他們家,我們怎麽會被罰了這麽大一筆錢,前日跟他們家商議嫁妝,居然嫌棄我們家給的嫁妝少。”
姚家兄弟倆對視一眼,嫌棄嫁妝少?有門啊!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交代了姚家二奶奶一番。
姚二奶奶聽完,覺得可行,不過心裏還是不落底:“守備府的夫人還沒死吧?”
人要是總不死,他們家姐兒也沒機會。
姚二:“她活不長,她姐姐那時候不就是找了那麽多大夫看,最後也沒有用,還是死了,你就別操這麽多心了,趕緊把親事退了是正經。”
等媒人再次來商議嫁妝的時候,姚家又變卦了。
姚二奶奶:“我家二爺前行日子說能收回來一筆賬,我算著這筆錢當嫁妝正好,就應下給那麽些嫁妝,如今那筆錢沒有收回來,要不我給他們家打欠條?”
差點把媒人說得笑背過氣去,嫁妝也有打欠條的?
真是聞所未聞。
好說歹說,姚二奶奶就是哭窮說沒有錢,再說就翻舊賬:“要說銀子,我家以前倒是不缺,這不是他們張家作孽,害得大家都被罰了那麽多銀子去,不然我們家用得著這麽艱難嗎?”
媒人沒法,隻能再回張家回話去。
張劉氏聽了,氣得大罵。
罵的話倒是跟曹氏一個娘生的親姊妹一樣:“等她閨女嫁進來,看我怎麽收拾她。”
今日受的氣,都得從媳婦身上討回來。
知道他自家名聲不好了,錯過這門親事再難有合適的人家。
沒想親事作罷的打算,就隻打算著秋後算賬。
杜氏坐在屋裏抹眼淚,眼睛哭得紅腫。
看到他進來,拿帕子把眼淚擦了。
袁樹早讓哭得一個頭兩個大,他站起來:“我去河邊看看。”
匆匆跑開了。
他情願在野地裏帶著受凍,也不願意聽女人哭。
袁伯駒坐到他爹之前坐的位置上。
看丈夫出去了,隻長子在這,杜氏也不好意思再哭,母子倆安靜的坐著。
沉默對坐好一會,袁伯駒才開口說話,他也不敢說雞湯的事,隻說:“曾祖母說的沒錯,姚家大奶奶那人確實看著不行。”
畢竟是長輩,袁伯駒用的說辭含蓄了不少,沒像陶氏那樣直接說曹氏不是好東西。
“娘你不能姚家大奶奶說什麽你就信什麽,她說的話不符合咱們家的情況,銀子不是那麽個省法,
就像今日,若是沒有買這些人回來,隻咱們家自己辦宴席,宴席辦的還能看嗎?不得遭人笑話?”
杜氏不說話,她是無話可說。
袁伯駒舒口氣,他娘不胡攪蠻纏就好,願意聽就能改。
“還有大妹妹的事,曾祖父和小妹說的對,我們家能出得起這麽大筆嫁妝也不能給,沒有這樣的道理,
今日讓姚家得逞了,誰知他們還會不會有其他無理的要求?總有不能滿足他們要求的時候,所以一開始就不能縱容。”
杜氏:“你大妹妹……?”
袁伯駒:“曾祖父也說了,我們兄弟五哥,姚家也不敢太過分。”
解釋:“娘,我不是舍不得銀子,我是怕財帛動人心。”
姚家那等小人,難保不會為了銀子壞了袁珍珠的性命。
按照昭朝律,出嫁女去世的時候膝下無子,嫁妝返還娘家,但是真正執行的時候能返回來一小半的都是多的。
大多數都被婆家昧下了,隻返還些櫃子桌椅,娘家要這些舊家具有什麽用?大多數都不要了。
膝下有子的,說是嫁妝以後歸孩子。
可是孩子長大得許多年以後了,這麽多年了哪裏還能撕扯清楚哪些是女子的嫁妝?
終歸就是一句話,全看夫家是不是有良心的人家。
姚家看著就不是有良心的人家,所以嫁妝還是寒酸些好,真疼閨女,以後分家了再給也一樣。
“可憐我的珍珠了,都是娘害了她。”
杜氏說著眼淚再忍不住了。
姚家這邊愁雲慘霧,姚家那邊姚家大爺“啪”給了曹氏一巴掌:“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壞了我的大事你還有臉哭?”
曹氏捂著臉,嗚嗚哭起來。
姚家大爺指著她:“我看袁家那丫頭就沒說錯,你就是眼皮子淺的東西,袁家有錢了,以他家寵女孩的架勢,你不張口也不會少了銀子,用得著你丟人現眼的巴巴的去討?
你是沒看到父母大人對袁弘德的親切模樣嗎?跟袁家處好了,他們家吃肉我們也能分一口,你這樣得罪他們家,袁弘德一生氣不然我們沾光怎麽辦?”
曹氏:“他家閨女攥我手心裏,他敢有好處不分給我們。”
麵目猙獰。
氣得他丈夫抬手又要打。
曹氏有了準備,躲了過去,“俺還不是為了家裏,因為流民案,家裏這麽大一筆虧空,不弄銀子怎麽辦?”
姚家大爺泄了氣似的坐到椅子上,流民案過去有些日子了,武安州的大戶還沒喘過氣來。
“那你也不能做的太難看,袁弘德也不是吃素的,得罪他總是不好。”
姚家大爺這話,就是默許了曹氏的做法。
曹氏:“俺也不想做這個惡人,讓你勸著二弟,把她閨女嫁去守備府,你又不願意,我今天可看到好幾家子的人都圍著戚老夫人獻殷勤,
那幾家人家,哪家的閨女不比你侄女尊貴,人家都上趕著,偏就二弟不願意?隻要侄女嫁進守備府,還用得著我做這種事,不啥都解決了。”
姚家大爺:“二弟家那丫頭已經定親了,你讓我怎麽去說?”
曹氏立起眉毛:“你還沒去說?”
“這種事怎好開口?”
曹氏:“怎麽不好開口?說不定二弟和二弟妹願意呢,你想想,守備大人就隻是喪妻,原本傳的克妻都是訛傳,是被人害的,
前頭兩個死了的又沒留下兒子,以後侄女嫁進去生個一男半女,二弟家就是他們外家,不是想什麽有什麽?”
姚家大爺被說得心動,“我回頭找二弟說說。”
去找了他二弟。
兄弟倆一合計,覺得這事能成。
姚家二爺:“就是跟張家有了婚約。”
姚家二奶奶也願意,說:“不提張家我還不生氣呢,不是因為他們家,我們怎麽會被罰了這麽大一筆錢,前日跟他們家商議嫁妝,居然嫌棄我們家給的嫁妝少。”
姚家兄弟倆對視一眼,嫌棄嫁妝少?有門啊!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交代了姚家二奶奶一番。
姚二奶奶聽完,覺得可行,不過心裏還是不落底:“守備府的夫人還沒死吧?”
人要是總不死,他們家姐兒也沒機會。
姚二:“她活不長,她姐姐那時候不就是找了那麽多大夫看,最後也沒有用,還是死了,你就別操這麽多心了,趕緊把親事退了是正經。”
等媒人再次來商議嫁妝的時候,姚家又變卦了。
姚二奶奶:“我家二爺前行日子說能收回來一筆賬,我算著這筆錢當嫁妝正好,就應下給那麽些嫁妝,如今那筆錢沒有收回來,要不我給他們家打欠條?”
差點把媒人說得笑背過氣去,嫁妝也有打欠條的?
真是聞所未聞。
好說歹說,姚二奶奶就是哭窮說沒有錢,再說就翻舊賬:“要說銀子,我家以前倒是不缺,這不是他們張家作孽,害得大家都被罰了那麽多銀子去,不然我們家用得著這麽艱難嗎?”
媒人沒法,隻能再回張家回話去。
張劉氏聽了,氣得大罵。
罵的話倒是跟曹氏一個娘生的親姊妹一樣:“等她閨女嫁進來,看我怎麽收拾她。”
今日受的氣,都得從媳婦身上討回來。
知道他自家名聲不好了,錯過這門親事再難有合適的人家。
沒想親事作罷的打算,就隻打算著秋後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