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次是趕著自家的馬車出行,雙駕的騾車,拉車的是袁末駒母子。
袁末駒褪去幼崽時期的可愛,慢慢展現出成年騾馬的彪悍。
曾祖孫倆跟著往南的商隊,停車住宿都有人打理,也省去不少精力。
這一日停車住宿,到了客棧內袁弘德專程給袁明珠叫了一桶熱水。
天氣熱起來,因為趕路沒法洗澡,袁明珠覺得自己都快餿了。
洗完澡,袁明珠把衣衫洗了掛在窗前晾曬,自己則坐在一旁吹著傍晚風晾頭發。
袁弘德把飯菜端進來,喊她:“別坐在風口裏,仔細吹了風頭疼。”
袁明珠吐吐舌頭,聽話的從窗口下來。
轉身之際,突然看到有一夥人進來投宿。
這一夥人趕著一輛大車,車停在袁明珠他們住的這排房子的後頭,正對著她坐的這處窗戶。
吸引袁明珠注意的,是車上下來的人。
袁明珠的異常驚動了袁弘德,他放下手裏正在擺放的碗盤,問著:“怎麽啦?”走過來查看。
順著袁明珠的視線,一個熟悉的人影映入眼簾,“秦四狗。”
袁明珠之前還不能確定是不是認錯了人,現在確定了。
之後車上下來的女人,讓她更加確定,因為車上又下來一個女人,正是大壯娘。
秦四狗兩口子穿著平常的布衣,看著有八成新,拎行李也是同行的人,看著他們似乎是領頭的,想來混得還不錯。
袁弘德蹙著眉,下意識往陰影裏躲了躲,不想讓對方看到他們。
一低頭,看到他家小寶也正像膽怯的小老鼠一樣,扶著窗台躲在窗台下往外看。
以為她是想起當初三壯和秦老太太燒死的慘狀害怕,扶著她的小腦袋瓜,“別看了,吃飯。”
袁明珠蹦跳著坐到桌前,拿了筷子遞給曾祖父,“吃飯,吃飯。”
袁弘德有些奇怪她突然而來的好心情,看了一眼也沒說話。
接過筷子,夾了一筷子菜在袁明珠碗裏,“出門在外,沒有家裏的飯菜好,將就著吃點,等回家了再讓曾祖母給你做好吃的。”
袁明珠咬了一口饅頭,用力的點頭:“嗯!”
他們輕車簡從出門,也沒有人幫著鋪床鋪,吃了飯袁弘德一邊鋪床鋪,一邊問哼哼著小曲幫忙的袁明珠:“今天這麽高興啊!”
他倒是沒覺得有值得高興的事,反而是遇到秦四狗兩口子,覺得很是晦氣,而且心裏記掛著京城的顧重陽,不知道事情這麽樣了,心情正沉重。
袁明珠:“是啊,我突然覺得很高興,感覺顧重陽的事能順利解決。”
袁弘德被她逗笑了。
他們路過的這處,是京城往晉地的道路,秦四狗是大胡氏的人,這個節骨眼他們出現在這裏,不要說也能猜出來他們的目的地。
看來她讓人送去京城的信生效了,大胡氏已經上當。
也不知道這人是太自信還是蠢,居然用的是她自己的人手。
應該是自信吧,她肯定不會把顧重陽這種無依無靠的小孤兒看在眼裏。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被客棧裏的嘈雜聲吵醒,看到她曾祖父正站在窗戶的旁邊看著窗外。
她也跑過去,偷偷往外看,不過什麽也沒看到,外頭還黑蒙蒙的,隻看到幾輛馬車在往外走。
袁明珠正想問她曾祖父看什麽,外頭有人敲門:“袁先生,起了沒有?”
袁弘德應道:“起來了。”
走過去把門打開。
來人是商隊的人,拎著個布包給袁弘德:“把頭讓給準備的幹糧。”
袁弘德接過去,袁明珠把銀錢遞過去。
“謝謝袁先生,謝謝小少爺,你們忙,我先過去了。”
跟著商隊的散客,一般都是自己準備幹糧,不過袁弘德出手大方,商隊的人也就給他們準備好一份。
再次上路的時候,袁明珠陪著她曾祖父坐在車轅上:“曾祖父早晨看什麽呢?”
“沒看什麽,就隨便看看。”
見曾祖父不願意多說,袁明珠就不再問了,不說她也知道曾祖父看的什麽。
不日就到了京城。
進城門的時候,商隊跟他們分開,商隊的把頭過來:“袁先生,就此別過,若是回程還要跟我們一起,可以五日後去客棧匯合。”
“若有需要,袁某就去叨擾您。”
商隊走了,袁明珠說:“我們去哪裏?要不先去看哥哥吧?”
袁弘德把車趕起來,“嗯,先去看你哥哥們。”
他們這邊剛到國子監,那邊安陽侯府和安定侯府都接到了消息。
同時接到消息的還有漢陽公主府。
曹公公稟報:“明珠小姐來了,要不要請他們到府裏做客?”
上次公主對明珠小姐的喜愛他們還記憶猶新呢。
大公主猶豫了一下:“……算了吧!”
顧重陽說的那些話她還記得呢,這件事確實不好再把袁家牽扯進來。
下頭的人卻以為是公主已經不喜歡那孩子了,也就撂開了手。
袁弘德趕著車,跟人問了路,就到了國子監門前。
門子聽說是來找人的,接了袁明珠遞過去的辛苦錢,跑了去給他們喊人。
袁伯駒和袁仲駒很快過來了。
先給他們找了客棧安頓。
進了客棧點了飯菜,袁伯駒:“先吃飯,吃了飯再說。”
看他的表情沒有焦躁,袁弘德也不再追問,爺兒四人坐下先用飯。
吃了飯,袁明珠把從家裏帶來的物品給了哥哥們。
袁伯駒吩咐跟來的小廝侍書先拿著東西回去。
“家裏的信我們收到了,曾祖父說的對,我們隻能證明顧重陽是顧氏托付給我們的,也能證明他跟顧帆是叔侄,但是顧氏的來曆我們也不知道,
顧重陽叔侄也想通了這一節,覺得我們去作證確實沒有什麽意義,就沒在要求我們去作證。”
袁明珠想捂臉,剛一見麵她就要被拆穿了?
袁弘德也納悶:他什麽時候給伯駒他們寫信說這些了?
不過也覺得伯駒的話有道理。
隻是這樣一來,顧家叔侄這事隻怕更說不清楚了。
說:“我不曾寫這樣的信?信是哪裏來的?不過倒是說的有些道理,隻是這樣一來這事怕是更棘手了。”
袁末駒褪去幼崽時期的可愛,慢慢展現出成年騾馬的彪悍。
曾祖孫倆跟著往南的商隊,停車住宿都有人打理,也省去不少精力。
這一日停車住宿,到了客棧內袁弘德專程給袁明珠叫了一桶熱水。
天氣熱起來,因為趕路沒法洗澡,袁明珠覺得自己都快餿了。
洗完澡,袁明珠把衣衫洗了掛在窗前晾曬,自己則坐在一旁吹著傍晚風晾頭發。
袁弘德把飯菜端進來,喊她:“別坐在風口裏,仔細吹了風頭疼。”
袁明珠吐吐舌頭,聽話的從窗口下來。
轉身之際,突然看到有一夥人進來投宿。
這一夥人趕著一輛大車,車停在袁明珠他們住的這排房子的後頭,正對著她坐的這處窗戶。
吸引袁明珠注意的,是車上下來的人。
袁明珠的異常驚動了袁弘德,他放下手裏正在擺放的碗盤,問著:“怎麽啦?”走過來查看。
順著袁明珠的視線,一個熟悉的人影映入眼簾,“秦四狗。”
袁明珠之前還不能確定是不是認錯了人,現在確定了。
之後車上下來的女人,讓她更加確定,因為車上又下來一個女人,正是大壯娘。
秦四狗兩口子穿著平常的布衣,看著有八成新,拎行李也是同行的人,看著他們似乎是領頭的,想來混得還不錯。
袁弘德蹙著眉,下意識往陰影裏躲了躲,不想讓對方看到他們。
一低頭,看到他家小寶也正像膽怯的小老鼠一樣,扶著窗台躲在窗台下往外看。
以為她是想起當初三壯和秦老太太燒死的慘狀害怕,扶著她的小腦袋瓜,“別看了,吃飯。”
袁明珠蹦跳著坐到桌前,拿了筷子遞給曾祖父,“吃飯,吃飯。”
袁弘德有些奇怪她突然而來的好心情,看了一眼也沒說話。
接過筷子,夾了一筷子菜在袁明珠碗裏,“出門在外,沒有家裏的飯菜好,將就著吃點,等回家了再讓曾祖母給你做好吃的。”
袁明珠咬了一口饅頭,用力的點頭:“嗯!”
他們輕車簡從出門,也沒有人幫著鋪床鋪,吃了飯袁弘德一邊鋪床鋪,一邊問哼哼著小曲幫忙的袁明珠:“今天這麽高興啊!”
他倒是沒覺得有值得高興的事,反而是遇到秦四狗兩口子,覺得很是晦氣,而且心裏記掛著京城的顧重陽,不知道事情這麽樣了,心情正沉重。
袁明珠:“是啊,我突然覺得很高興,感覺顧重陽的事能順利解決。”
袁弘德被她逗笑了。
他們路過的這處,是京城往晉地的道路,秦四狗是大胡氏的人,這個節骨眼他們出現在這裏,不要說也能猜出來他們的目的地。
看來她讓人送去京城的信生效了,大胡氏已經上當。
也不知道這人是太自信還是蠢,居然用的是她自己的人手。
應該是自信吧,她肯定不會把顧重陽這種無依無靠的小孤兒看在眼裏。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被客棧裏的嘈雜聲吵醒,看到她曾祖父正站在窗戶的旁邊看著窗外。
她也跑過去,偷偷往外看,不過什麽也沒看到,外頭還黑蒙蒙的,隻看到幾輛馬車在往外走。
袁明珠正想問她曾祖父看什麽,外頭有人敲門:“袁先生,起了沒有?”
袁弘德應道:“起來了。”
走過去把門打開。
來人是商隊的人,拎著個布包給袁弘德:“把頭讓給準備的幹糧。”
袁弘德接過去,袁明珠把銀錢遞過去。
“謝謝袁先生,謝謝小少爺,你們忙,我先過去了。”
跟著商隊的散客,一般都是自己準備幹糧,不過袁弘德出手大方,商隊的人也就給他們準備好一份。
再次上路的時候,袁明珠陪著她曾祖父坐在車轅上:“曾祖父早晨看什麽呢?”
“沒看什麽,就隨便看看。”
見曾祖父不願意多說,袁明珠就不再問了,不說她也知道曾祖父看的什麽。
不日就到了京城。
進城門的時候,商隊跟他們分開,商隊的把頭過來:“袁先生,就此別過,若是回程還要跟我們一起,可以五日後去客棧匯合。”
“若有需要,袁某就去叨擾您。”
商隊走了,袁明珠說:“我們去哪裏?要不先去看哥哥吧?”
袁弘德把車趕起來,“嗯,先去看你哥哥們。”
他們這邊剛到國子監,那邊安陽侯府和安定侯府都接到了消息。
同時接到消息的還有漢陽公主府。
曹公公稟報:“明珠小姐來了,要不要請他們到府裏做客?”
上次公主對明珠小姐的喜愛他們還記憶猶新呢。
大公主猶豫了一下:“……算了吧!”
顧重陽說的那些話她還記得呢,這件事確實不好再把袁家牽扯進來。
下頭的人卻以為是公主已經不喜歡那孩子了,也就撂開了手。
袁弘德趕著車,跟人問了路,就到了國子監門前。
門子聽說是來找人的,接了袁明珠遞過去的辛苦錢,跑了去給他們喊人。
袁伯駒和袁仲駒很快過來了。
先給他們找了客棧安頓。
進了客棧點了飯菜,袁伯駒:“先吃飯,吃了飯再說。”
看他的表情沒有焦躁,袁弘德也不再追問,爺兒四人坐下先用飯。
吃了飯,袁明珠把從家裏帶來的物品給了哥哥們。
袁伯駒吩咐跟來的小廝侍書先拿著東西回去。
“家裏的信我們收到了,曾祖父說的對,我們隻能證明顧重陽是顧氏托付給我們的,也能證明他跟顧帆是叔侄,但是顧氏的來曆我們也不知道,
顧重陽叔侄也想通了這一節,覺得我們去作證確實沒有什麽意義,就沒在要求我們去作證。”
袁明珠想捂臉,剛一見麵她就要被拆穿了?
袁弘德也納悶:他什麽時候給伯駒他們寫信說這些了?
不過也覺得伯駒的話有道理。
隻是這樣一來,顧家叔侄這事隻怕更說不清楚了。
說:“我不曾寫這樣的信?信是哪裏來的?不過倒是說的有些道理,隻是這樣一來這事怕是更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