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重陽本來也打算把傷口崩裂,如今為抵禦棍棒傷及筋骨,把傷口崩裂,倒也省了他自傷的行為。


    血浸透初秋的衣衫,從胳膊上一滴滴滴落,落在青石地麵上。


    站在他左側的人看得分明,沒有緣由的心裏發慌。


    他們是被人收買的,要他們在執刑的時候棍棒上移一些,打在顧世子的腰骨上。


    人的腰部不似臀部,那裏脆弱得很,隻要用得勁足夠,一棍子把人打得以後都癱瘓在床絕對沒有問題。


    這些看到顧重陽胳膊出血,心知有異,之後的棍子都規規矩矩的落在臀股之上。


    另一側那人眼看計數隻剩三棍,暗罵他耍滑。


    今日不把人打廢了,上頭也饒不了他們。


    一咬牙,棍棒往顧重陽的腰上狠狠落下去。


    就聽到碦嚓一聲,什麽東西碎裂的聲音,這人心頭一鬆,覺得成了。


    監刑的太監抬眸看了一眼,又耷拉下眼皮。


    嘴裏唱著:“二十。”


    行刑結束。


    皇貴妃寵冠六宮,掌管後宮多年,宮裏遍布她的人,誰也不敢多管閑事。


    再看安陽侯世子,此時趴在行刑的長凳上,已是出氣多進氣少。


    監刑的太監回去複命。


    皇上問:“打完了?”


    “回皇上,打完了。”


    “帶進來。”


    參加執刑的人看著人被架著進了大殿,腳拖在地上似乎已經沒有了知覺,冷汗就冒了出來。


    皇上沒想到二十板子就把人打成這樣,心知有異。


    十分震怒,認為這是中了借刀殺人的陰謀了。


    召了太醫過來。


    顧重陽被抬了下去診治,鄭妃站在一旁勸道:“皇上消消氣,顧世子頑劣不堪,大家有目共睹,不然也不會這麽多人上折子彈劾他,就是打壞了,也是他罪有應得。”


    皇上看著案上的那一摞奏折,笑道:“是,這些人倒是齊心。”


    因為氣喘,那笑聲跟夜梟的聲音似的,似乎帶著不祥。


    太醫診治完畢,拿著一條護腰出來。


    “人怎麽樣了?”皇上問道。


    “回皇上,顧世子腰上戴的護腰,上頭所鑲的寶石被擊碎了。”


    把護腰呈上去。


    “若不是護腰護著,碎的隻怕就是腰骨了。”


    “就算如此,也受了損傷,得臥床休息一些時日。”


    “還有,顧世子胳膊上有新受的箭傷,傷口也迸裂了。”


    顧重陽被送回惟誌院。


    長戟受傷,沒過來服侍,代替他的是原本跟在曲先生身邊的其中一個小廝烏騅。


    烏騅聽到帷帳裏有聲音傳來,忙把帳簾撩起來,“世子您醒了。”


    顧重陽痛苦的哼了一聲。


    這些人手太黑了,是想要他的命。


    烏騅讓人把藥端進來。


    顧重陽趴在大迎枕上把藥喝了,問:“曲先生呢?”


    他這頓板子不能白挨,得關注著後續結果。


    曲先生不久之後就匆匆進來,麵上雖然表情淡淡的,眼睛卻很亮。


    見到顧重陽,先是表示了關心。


    抱怨道:“世子此次實在是太冒險了。”


    不管陰謀還是陽謀,都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護腰用的是牛皮,上頭鑲著的寶石也十分堅硬,即便如此,那寶石也被拍得裂了,顧重陽的腰骨也有損傷。


    這次實在是太危險了。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實在算不得劃算。


    顧重陽:“我心裏有數,而且這回他們好容易抓住我的把柄,總是免不了這一頓板子。”


    曲自鸞也知道是這個理,不再糾纏這個話題,說起正事:“太醫和世子走後,皇上拍著椅子扶手,連說了三個‘好’字,晚間皇上的病情似乎又惡化了,傳了三撥太醫。”


    又說:“給世子執刑的那些人,都被關到景陽宮裏,這次牽連甚廣,景陽宮那邊已經死了三十多人。”


    顧重陽拿手支著下顎,死得這些人裏頭有些是受刑不過,有些應該是被滅了口。


    不管是怎麽個死因,事出突然皇貴妃那邊隻能斷尾求生。


    她這也是權宜之策,不過,被滅口的越多,皇上應該會越震怒。


    就是不知道皇貴妃那邊會不會亂中出錯了。


    當然,她不出錯也可以讓她出錯。


    “皇貴妃跟安定侯府傳遞消息的渠道,想辦法給他們掐斷。”


    曲自鸞:“世子的意思是?”


    “皇貴妃定然想不到皇上會發落這麽多人要求徹查,事出突然,她如今正是六神無主,等著安定侯府給她出謀劃策,


    這時候給他們把傳遞消息的渠道掐了,她會更是慌亂,亂中難免露出馬腳。”


    又問:“太孫那邊有什麽動靜?”


    曲自鸞無奈的搖搖頭。


    太孫是打定主意穩坐釣魚台了,也不好說他是大智若愚還是真愚。


    顧重陽對太孫府的明哲保身有些著惱。


    “不管他,先生先去安排。”


    皇上的這股火不僅燒在後宮,還牽連到官員。


    濟川縣縣令的小舅子強納民婦為妾,被苦主告到京城,因為這事,朝中官員多有牽連,隻要沾上一點的都被嚴懲。


    吏部右侍郎被牽連,隻怕吏部尚書他是無望了。


    袁明珠遠離朝堂,這些似乎都跟她沒有關係。


    不過她也沒閑著。


    她找了袁叔駒和袁季駒說了賀先生查到的西市口的情況,“本家的人被安定侯府的人偷偷帶來了武安府,一直都躲在西市口姚家的宅子裏。”


    她倚靠顧重陽給她幫忙,卻也不會不做其它後手隻走這一條路。


    袁季駒:“安定侯府這是想慫恿著本家的人跟我們打爭產官司?”


    袁明珠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我們跟本家那邊沒有分宗,曾祖父跟本家那邊甚至還未分家,而且,曾祖父娶曾祖母的時候,是自己做的主。”


    最主要的,曾祖父母無嗣。


    袁家本家那邊之所以能被鼓動,就是袁弘德無嗣給了他們莫大的底氣。


    袁明珠把她跟顧重陽求助的事說了,“……,三哥和四哥跑一趟老家,摸摸那邊的底細。”


    袁叔駒:“行,我們盡快過去,看那邊是所有人都這麽打算還是有人有其它想法。”


    拉攏一些能拉攏過來的人,許他們些好長處分而化之。


    讓他們內部先鬧起紛爭,真到對簿公堂的時候對他們也有利。


    袁明珠:“四哥你四嫂一起去。”


    有時候女人比男人更識時務,讓嫂子去做做女眷的工作。


    袁季駒點點頭。


    三嫂懷著孩子不好奔波,而且家裏得留一個人管家。


    袁季駒回到他們院裏,跟邵氏說起去老家的事,“那邊出了些事,出來這麽些年也未回去過,父親身體不好,祖父和曾祖父年歲大了,這回我和三哥一起去處理,你收拾一下也去。”


    邵氏不知道實情,也不問,自以為是的以為是小事,她去不去都無所謂。


    她剛剛接手了一部分管家的權利,她怕一去這麽長時間,等回來鬧不好權利就丟了。


    有些不想去。


    “老家這麽遠,我就怕到了那邊言語不通,也幫不上忙。”


    袁季駒:“沒有關係,小妹會撥一個媽媽跟著,那媽媽會說好幾個地方的方言。”


    “就怕我是個嘴笨的,不會說話。”


    袁季駒:“無妨,怎麽說我回頭會教你。”


    把邵氏氣得,把帕子擰成麻花一樣。


    等她回來,還不得什麽都被三房的人抓到手裏了?


    氣丈夫不爭氣,一點都不為他們這個小家著想。


    一邊收拾著行李,一邊琢磨著該怎麽推掉這次的差事。


    摸摸肚子,一個計謀計上心頭。


    三嫂不用去是因為三嫂懷孕了,她若是也懷孕了不就也不用去了嗎?


    越想越覺得這個方法好。


    晚上吃飯的時候就捂著嘴巴做要嘔吐狀。


    杜氏大喜,喊袁明珠:“給你四嫂瞧瞧。”


    邵氏還不知道袁明珠有一手好醫術,一聽慌了,擺著手不願意,一疊聲的拒絕:“我沒事,不用瞧。”


    杜氏最疼愛袁季駒,愛屋及烏對邵氏也最好,拉著她:“讓你小妹給把個脈,又不費事。”


    邵氏暗自叫倒黴,坐下把胳膊伸出來。


    袁明珠給她摸了脈:“許是月份還輕,摸不出來,再等一陣再把把看。”


    聽她這樣說邵氏放心了。


    回到屋裏摸著肚子對袁季駒說:“我也想去,就怕……。”


    袁季駒想想,覺得她說的在理,萬一有了,車馬勞頓的,對大人孩子都不好。


    說:“你在家吧,我跟三哥去就行。”


    這邊邵氏使了個小心眼,推了回老家的事。


    那邊袁叔駒的院子裏,任氏一邊折著一件中衣往包袱裏放,一邊問丈夫:“不帶女眷不方便吧?”


    袁叔駒勸她:“影響也不大,你就別操心了,好好在家等我回來,有事多跟小妹商量著,別累著。”


    任氏可不這麽認為,她娘和宗房的太夫人和少夫人,哪個出去應酬不都是帶著目的去的。


    有時候男人礙著臉麵不好宣之於口的話,也得借著女眷的嘴說出來。


    “要不還是我跟著去吧,你一個人去我不放心。”


    “有什麽不放心的?不是還有四弟嘛!”


    “四弟又不是女子。”


    又說:“天氣正好不冷不熱,出去也不受罪,車上多墊些褥子,也不怎麽顛簸,再走慢些……。”


    拍板道:“就這麽定了,我回頭跟小妹說說,再問問她行不行,有什麽要注意的。”


    袁叔駒嘴巴笨,說不過她,隻能由著她了。


    袁明珠聽了任氏的話,直接否決了,“不行,不行。”


    再沒有比安全更重要的了,他們家還不至於為了錢財驅使懷孕的婦人奔波。


    如今的道路比現代的路況差太多了,醫療條件也差,出點什麽事可沒有後悔藥吃。


    袁明珠拉著任氏的手:“三嫂,我知道你是擔心三哥這次去辦事順不順利,你放心吧,就是不順便我們還有後手。”


    任氏盯著她看,想從她的表情裏看她說的是不是真的。


    袁明珠附到她的耳邊,說了一席話。


    任氏:“真的。”


    袁明珠點點頭。


    她不僅向顧重陽求助,還把今年新采購來的原材料都放到了土山村那邊。


    “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我們家也還有退路,妍玉春的方子握在我們手裏,舍了如今這副身家,我們用不了多久還能東山再起。”


    任氏衝著南邊合十拜了拜,“菩薩保佑。”


    姑嫂二人相視而笑。


    邵氏遠遠的走過來,把她倆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裏,心裏酸溜溜的,覺得這個小姑子對三嫂比對她還多了。


    袁叔駒兄弟倆啟程走了。


    袁明珠開始試製肥皂。


    她得確保萬一官府判了本家那邊贏了官司,他們得又新產品製衡馨桂坊。


    她真正忙著,蕎麥領著吳媽媽進來:“二小姐,跨院那邊休整好了,太奶奶讓您去選選要什麽樣的擺設。”


    袁明珠把手上的手套褪下來,“我馬上就過去。”


    她隻知道肥皂的大概程序和原料,要想做成功還得經過許多次的實驗。


    袁明珠帶著蕎麥過去,就看到小院已經煥然一新。


    廡廊新刷了漆,屋頂的瓦也修補了。


    小花園裏栽了新的花木,院子裏的兩棵七裏香被換成了石榴樹。


    進了屋子,就看到新添了落地罩和一架博古架。


    “家具木匠正在打,馬上就能得了,你看看有什麽要添置的,讓你曾祖父去添。”


    袁明珠三輩子加起來都不是講究的性子,不是陶氏天天監督著,給她住沒裝修的毛牆毛地她都沒意見。


    何況曾祖母的審美在線,她看中的都是好的,根本用不著她操心。


    抱著蓁姐兒裝模作樣的左右看看,“不錯。”


    “回頭那架漆製的屏風擺在淨室裏頭,那架山水屏風放臥室……。”


    這些都是陶氏天天說的,她都記下來了,這會現學現賣說了哄曾祖母開心。


    陶氏見自己的想法跟她一模一樣,果然開心。


    跟她又商議了一番多寶閣上放置什麽,放了她離開。


    陶氏則鉚足了勁喊了裁縫和繡娘進府,給她定製簾帳椅袱門簾等物。


    爭取讓曾孫女天冷之前住進新院子。


    袁少駒那邊不用這麽複雜,簡單修整了一下就搬了進去。


    邵氏看著袁明珠的院子,在心裏直撇嘴。


    對女兒再好有什麽用,將來還不是人家的人?


    摸摸自己的肚子,家裏就蓁姐兒一個孩子,若是三房生的也是個丫頭,說不定家裏的長孫是他們家的。


    就是丈夫不在家,這一耽擱又是一兩個月,也不知道她什侯才能懷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魚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魚精並收藏第一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