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再綿軟,也能分清杜氏和邵氏之間的區別。
杜氏隻是眼界有限,看不清一些事,不知道世家選宗婦跟普通人家選媳婦的區別。
普通人家的媳婦不需要對外交際,不需要主持中饋,不需要應付族人,不需要應對來自於內外部的危機……。
大家族的宗婦則不然,她們眼界要寬闊,為人要大氣,手腕要淩厲,要能屈能伸,要有果決的判斷……。
找畏畏縮縮聽話順從的小媳婦好找,找這樣能擔負起家族傳承的女子不易。
就如辰哥說的,劉家看中他們家明珠應該是早在那年端午節想把他們哄去幫他們應對張家的時候就有想法了。
之後一直在觀察著他們家明珠。
這一年多明珠嶄露頭角,表現出不俗的才能,劉家怕有人跟他們眼光一樣獨到,怕被別人捷足先登,才在他們家明珠尚未到該定親的年歲就來提親。
對劉家的提親,袁弘德本來是沒想同意的,實在是耐不住劉自耕夫妻倆誠意十足。
再說不管是劉家本身還是劉永昶那孩子,放眼武安州都是數一數二的,權衡過之後他們就應下了。
杜氏隻是不懂這些,對兒女的心還是好的。
邵氏就不同了,難怪辰哥私底下總是感歎“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看鐵官府少夫人那樣精明能幹,怎麽也想不到她一母同胞的妹妹會蠢笨如斯。”
這個邵氏眼界窄還就算了,看她這副等著看笑話的德性,真是讓人厭惡。
難怪世人總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
隻是可憐了他們家四郎,那麽好的人才配了如此蠢蠹。
還有杜氏這蠢婦,還聽著她的挑唆。
陶氏再好的脾氣這會也壓不住了,一拍桌子:“住口!”
對邵氏罵道:“滾出去!”
邵氏有些驚愕,猜不透是自己沒掩藏好看笑話的心態被發覺了,還是陶氏遷怒。
不過她心虛,也不敢爭辯,從正院跑出去。
陶氏按下怒火,對站在旁邊的任氏說:“你也回去歇著吧!”
任氏看看曾婆婆,又看看婆婆,行了禮下去了。
出了門,春梅扶著她,扭頭看看正院的門,“沒事吧,少奶奶?”
任氏用眼神止住她的話:“沒事,回去再說。”
小姑子今日這事可大可小,就看劉家是個什麽態度。
按說小姑子的應對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說是有理有據,有禮有節。
就是無理,也是唐庾吏家的孫女無理在先,明珠隻是反擊她的無禮。
說起來唐家跟任家也是姻親,那位唐泉兒的母親跟她還是族姊妹。
往日她也曾見過唐泉兒,看著就驕橫無禮。
她爺爺是城南糧倉的庾吏,唐家也是城南的大戶。
隻怕真如她娘說的那樣,劉家早早替長孫定下親事,除了他們家小妹外貌不俗又頗有名門望族女子的品格做派以外,也是為了拒絕任、唐兩家的聯姻。
任家就不說了,之前為了巴著守備府,做的事就十分丟人。
尤其跟禦馬街胡家的交易,為了利益絲毫不顧惜出嫁女。
也難怪劉家看不上他們。
至於那唐家,就看唐泉兒今日的的做派,她若是有兒子也看不上這樣的媳婦。
陶氏攆了邵氏,又讓任氏回去歇著,待人都走了,對著杜氏罵道:“你與邵氏真是一對兒蠢貨。”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懂的多看少說,有不懂的多問問大郎媳婦留下的竇媽媽,別總自以為是,
你看看你都幹的什麽?把竇媽媽撂在一邊,還給她分派活計讓她做鞋子去,虧得你能想得出來?
該聽的話你不聽,不該聽的你拿著跟聖旨似的……。”
說了一通道理,也不知道她聽進心裏去了沒有。
晚間袁弘德回來,陶氏又把今日發生的事跟他說了。
袁弘德勸她:“你也別生氣了,這點小事也值當的生氣,實在不行讓他們夫妻倆去柳樹灣好了,
務川在這裏住不慣,總往柳樹灣跑,幹脆讓他們倆去伺候務川,也省得杜氏總惹著你生氣。”
又說:“還有邵氏,等小樹兩口子去了柳樹灣,你就告訴她,要是覺得這邊住不下她,就也去柳樹灣伺候公婆好了。”
拿捏不聽話的媳婦的手段多了,也就隻陶氏不會用,慣得一個個都心大了。
至於劉家的那個表妹,袁弘德夫婦和袁明珠一樣,根本沒當成一回事。
別說隻是給了她沒臉,就是直接打了她的臉,劉家也不會說什麽。
次日上午,劉家就派人送了幾盆菊花來。
送花來的媽媽見了陶氏,見了禮,替他們家太夫人問了好,“昨日二小姐吹了河風頭疼,也沒逛那院子,我們太夫人心疼二小姐讓奴婢挑了幾盆話送來供二小姐觀賞。”
有殷切的問道:“二小姐可好些了?”
陶氏:“勞你們家太夫人掛念,已經好了,這不一大早又跟著她曾祖父跑出去了,小孩子家就這樣一會狗臉一會貓臉的。”
送走劉家的人,吩咐吳媽媽叫人把花送去各院。
邵氏看了送來的花,待知道這些花是劉家特意使人送來給袁明珠的,一腳把花盆踢得骨碌碌滾了幾滾。
她就不明白了,劉家怎麽也這樣傻?
定了親沒進門的媳婦就敢跟親戚撂臉子,這會不收拾老實了,等進了門不是更不好管?
她的兩個丫頭呆若木雞,縮在一旁大氣不敢出。
邵氏眉頭一立:“傻站著幹嘛?還不趕緊收拾了?”
兩個丫頭才敢去收拾被她踢得散落一地的花枝。
陶氏低頭欣賞劉家送來的花,對杜氏說:“看來劉家的太夫人很欣賞我們明珠昨天的應對。”
問站在一旁伺候的竇媽媽:“是不是啊?”
竇媽媽笑道:“可不是嘛。”
她是袁明珠找來提點大少奶奶的,梁氏進京去以後把她留下,本來是讓她跟著杜氏,可杜氏忠言逆耳,不僅不重用她,還指派她去做鞋。
她也不敢糊弄杜氏,撿她喜歡說的哄她,那樣的話隻是一時過得舒坦些,日子長了可就難了。
她都以為得以後梁氏回來她才有出頭之日,沒想到太奶奶把她叫了過來。
她也有心表現才幹,接著說:“唐庾吏家的小姐當眾給我們家二小姐沒臉,二小姐要是忍了別人也不會覺得是二小姐識大體,隻會覺得二小姐軟弱無能,怕了唐庾吏家。”
上位者對下的包容叫大人大量不計較,身份相當的人若是不反擊,隻會讓人看輕,讓人得寸進尺。
事情的結果再一次跟杜氏預測的不同,她聽著竇媽媽的話,覺得不明覺厲。
這才第一次認真去看她。
竇媽媽做了一些日子的鞋子,終於又得到主家的倚重。
不過她還沒高興太久,杜氏就要被陶氏攆到鄉下去了。
杜氏跟她討主意,“我都知道錯了,祖母怎麽還不依不饒啊?”
竇媽媽也疑惑。
要說發落杜氏,也該氣頭上發落,怎麽事情都過去好幾日了,才想起來攆人?
她想不通原因,隻覺得事情不尋常,也不敢亂出主意,隻能勸著杜氏:“如今正是農忙時節,您跟大老爺也該下鄉督著些,等忙完了再回來就是。”
把杜氏先勸住。
出去打聽了一番也沒打聽到有用的消息。
她如今是杜氏身邊的人,杜氏夫妻倆下鄉去,他們這些伺候的人除了留下看屋子的,其他都得跟著。
安排了一個大丫鬟和一個小丫鬟留下,其他人都下鄉。
竇媽媽正在收拾要帶去鄉下的行李,就聽到門外有人喊:“竇媽媽在嗎?”
竇媽媽出去一看,是二小姐身邊的小幺兒小六。
“什麽事啊小六?”
“二小姐讓媽媽有空了去一趟。”
竇媽媽給他抓了一把果子,“知道了,你先回去,我這就去。”
她孤家寡人一個,想在府裏認個幹兒子或是幹閨女養老,正在物色人選。
蠢笨的她看不上。
本來看中二小姐身邊的芸香了,誰知道二小姐把芸香派了去京城,不僅離得遠了,似乎還委以重任,她隻能息了心思另外挑人選。
一邊想著二小姐找她的目的,一邊鎖了門往府裏去。
知道這會二小姐最可能在外院,往外院過去。
果然看到二小姐身邊的大丫頭蕎麥正坐在外書房的台階上紡線。
看到她過來,蕎麥把線纏在紡錘上,把紡錘放下,“媽媽來了,您等一會,我去回稟一下二小姐。”
蕎麥引了竇媽媽進屋,出來依舊坐在台階上接著紡線。
袁明珠給竇媽媽讓了坐:“媽媽坐下說話。”
為了不讓大嫂多心,袁明珠把竇媽媽弄進府裏以後也沒跟她聯係過。
她如今是杜氏跟前的管事媽媽,倒是能在袁明珠跟前得個座。
竇媽媽也未推辭,半坐在椅子上。
袁明珠問候了幾句,說到正題:“媽媽這回要跟著我娘去柳樹灣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說:“柳樹灣如今還有一戶人家,媽媽去了以後小心著他們些。”
“奴婢曉得。”
“柳樹灣那邊有個叫燕草的丫頭,之前是我姐姐身邊的人,有什麽事媽媽多使喚她去做。”
又說了些話,就讓蕎麥把人送出去。
竇媽媽覺得二小姐的話每一句她都聽懂了,但是串起來她還是雲裏霧裏的,不知道她想讓自己做什麽。
那個燕草她也聽說過,十分奸滑,不是個好的,怎麽二小姐還讓她倚重她?
直到她到了柳樹灣,才明白袁明珠那些話的意思。
他們到了柳樹灣,看到燕草儼然一副管事的模樣給他們這些人分派住處和活計。
因得了袁明珠的囑咐,竇媽媽縮在後麵不出頭。
其他人見竇媽媽都不出頭,也都任由燕草支使。
竇媽媽冷眼看著,慢慢就發現牛家那邊在偷袁家的東西,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
被發現了都不見絲毫羞恥心,還大聲嚷嚷:“你們家那麽有錢,拿那麽點東西能怎麽著,還能窮了你們啊?
再說我兒子在你們家大少爺跟前當差呐,你主子在這我都照樣敢拿,你們這些賤坯子多什麽嘴?”
這些人都是長工和奴仆,聽他們這麽說,隻敢把東西拿回來,不敢說話。
竇媽媽覺得她大概知道二小姐想讓她幹什麽了。
開始給燕草吹風,讓她知道二小姐還念著舊情,隻要她把這邊的事情管好了,二小姐自會做主把她調回去。
這邊的事情簡單,就是給長工和主子做飯,地裏的活自有袁樹父子安排。
杜氏倒是省心,每日依舊跟在城裏似的,就窩在院子裏做做針線,跟丫頭說說話,自持身份門都不出。
杜氏走了幾天後,袁弘德問袁明珠:“怎麽想把你娘送柳樹灣去了?”
袁明珠:“嚇唬嚇唬她和邵氏,順便把牛家解決了,總放在那邊惡心。”
袁弘德半天無語。
以杜氏和邵氏一根針都能看在眼裏的眼界,知道牛家偷東西肯定得往大了鬧,再有個等著立功贖罪的燕草煽風點火,肯定得把牛家的罪行深挖。
他們也能摘出來,推給是家裏婦人行事,他們不知道。
省得被人說為富不仁。
袁明珠:“曾祖父要不要出門躲兩日?”
袁弘德:“……!”
心說你都安排好了還問我做什麽?
知道她這是蓄謀已久。
不過對這事不反感,牛家如跗骨之蛆,他也早想解決他們了,隻是有所顧忌又沒找到好機會。
袁明珠征求了曾祖父的意見,就安排出行。
如今天氣還隻早晚有些涼,正適合出門。
給柳樹灣送了個口信,他們就分乘兩輛車出了城門往城南去了。
家裏隻留了袁少駒和大著肚子的任氏在家看家。
任氏送到大門外,有些擔心的問:“曾祖父母幾時回來?”
本家那些人還待在武安府沒走呢,她怕出了事她一人招架不住。
袁明珠:“我們就去西南山穀裏看看紅葉,要不了幾日就回來了。”
袁弘德:“不論有什麽事,你一概不要管,等我們回來再說。”
這話說的任氏心裏一動。
應道:“是。”
聯想著家裏人陸續一走而空,覺得這是設的個陷阱引蛇出洞等著有心人上鉤。
馬車轔轔前行,當晚宿在城南的驛站。
杜氏隻是眼界有限,看不清一些事,不知道世家選宗婦跟普通人家選媳婦的區別。
普通人家的媳婦不需要對外交際,不需要主持中饋,不需要應付族人,不需要應對來自於內外部的危機……。
大家族的宗婦則不然,她們眼界要寬闊,為人要大氣,手腕要淩厲,要能屈能伸,要有果決的判斷……。
找畏畏縮縮聽話順從的小媳婦好找,找這樣能擔負起家族傳承的女子不易。
就如辰哥說的,劉家看中他們家明珠應該是早在那年端午節想把他們哄去幫他們應對張家的時候就有想法了。
之後一直在觀察著他們家明珠。
這一年多明珠嶄露頭角,表現出不俗的才能,劉家怕有人跟他們眼光一樣獨到,怕被別人捷足先登,才在他們家明珠尚未到該定親的年歲就來提親。
對劉家的提親,袁弘德本來是沒想同意的,實在是耐不住劉自耕夫妻倆誠意十足。
再說不管是劉家本身還是劉永昶那孩子,放眼武安州都是數一數二的,權衡過之後他們就應下了。
杜氏隻是不懂這些,對兒女的心還是好的。
邵氏就不同了,難怪辰哥私底下總是感歎“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看鐵官府少夫人那樣精明能幹,怎麽也想不到她一母同胞的妹妹會蠢笨如斯。”
這個邵氏眼界窄還就算了,看她這副等著看笑話的德性,真是讓人厭惡。
難怪世人總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
隻是可憐了他們家四郎,那麽好的人才配了如此蠢蠹。
還有杜氏這蠢婦,還聽著她的挑唆。
陶氏再好的脾氣這會也壓不住了,一拍桌子:“住口!”
對邵氏罵道:“滾出去!”
邵氏有些驚愕,猜不透是自己沒掩藏好看笑話的心態被發覺了,還是陶氏遷怒。
不過她心虛,也不敢爭辯,從正院跑出去。
陶氏按下怒火,對站在旁邊的任氏說:“你也回去歇著吧!”
任氏看看曾婆婆,又看看婆婆,行了禮下去了。
出了門,春梅扶著她,扭頭看看正院的門,“沒事吧,少奶奶?”
任氏用眼神止住她的話:“沒事,回去再說。”
小姑子今日這事可大可小,就看劉家是個什麽態度。
按說小姑子的應對沒有任何問題,可以說是有理有據,有禮有節。
就是無理,也是唐庾吏家的孫女無理在先,明珠隻是反擊她的無禮。
說起來唐家跟任家也是姻親,那位唐泉兒的母親跟她還是族姊妹。
往日她也曾見過唐泉兒,看著就驕橫無禮。
她爺爺是城南糧倉的庾吏,唐家也是城南的大戶。
隻怕真如她娘說的那樣,劉家早早替長孫定下親事,除了他們家小妹外貌不俗又頗有名門望族女子的品格做派以外,也是為了拒絕任、唐兩家的聯姻。
任家就不說了,之前為了巴著守備府,做的事就十分丟人。
尤其跟禦馬街胡家的交易,為了利益絲毫不顧惜出嫁女。
也難怪劉家看不上他們。
至於那唐家,就看唐泉兒今日的的做派,她若是有兒子也看不上這樣的媳婦。
陶氏攆了邵氏,又讓任氏回去歇著,待人都走了,對著杜氏罵道:“你與邵氏真是一對兒蠢貨。”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懂的多看少說,有不懂的多問問大郎媳婦留下的竇媽媽,別總自以為是,
你看看你都幹的什麽?把竇媽媽撂在一邊,還給她分派活計讓她做鞋子去,虧得你能想得出來?
該聽的話你不聽,不該聽的你拿著跟聖旨似的……。”
說了一通道理,也不知道她聽進心裏去了沒有。
晚間袁弘德回來,陶氏又把今日發生的事跟他說了。
袁弘德勸她:“你也別生氣了,這點小事也值當的生氣,實在不行讓他們夫妻倆去柳樹灣好了,
務川在這裏住不慣,總往柳樹灣跑,幹脆讓他們倆去伺候務川,也省得杜氏總惹著你生氣。”
又說:“還有邵氏,等小樹兩口子去了柳樹灣,你就告訴她,要是覺得這邊住不下她,就也去柳樹灣伺候公婆好了。”
拿捏不聽話的媳婦的手段多了,也就隻陶氏不會用,慣得一個個都心大了。
至於劉家的那個表妹,袁弘德夫婦和袁明珠一樣,根本沒當成一回事。
別說隻是給了她沒臉,就是直接打了她的臉,劉家也不會說什麽。
次日上午,劉家就派人送了幾盆菊花來。
送花來的媽媽見了陶氏,見了禮,替他們家太夫人問了好,“昨日二小姐吹了河風頭疼,也沒逛那院子,我們太夫人心疼二小姐讓奴婢挑了幾盆話送來供二小姐觀賞。”
有殷切的問道:“二小姐可好些了?”
陶氏:“勞你們家太夫人掛念,已經好了,這不一大早又跟著她曾祖父跑出去了,小孩子家就這樣一會狗臉一會貓臉的。”
送走劉家的人,吩咐吳媽媽叫人把花送去各院。
邵氏看了送來的花,待知道這些花是劉家特意使人送來給袁明珠的,一腳把花盆踢得骨碌碌滾了幾滾。
她就不明白了,劉家怎麽也這樣傻?
定了親沒進門的媳婦就敢跟親戚撂臉子,這會不收拾老實了,等進了門不是更不好管?
她的兩個丫頭呆若木雞,縮在一旁大氣不敢出。
邵氏眉頭一立:“傻站著幹嘛?還不趕緊收拾了?”
兩個丫頭才敢去收拾被她踢得散落一地的花枝。
陶氏低頭欣賞劉家送來的花,對杜氏說:“看來劉家的太夫人很欣賞我們明珠昨天的應對。”
問站在一旁伺候的竇媽媽:“是不是啊?”
竇媽媽笑道:“可不是嘛。”
她是袁明珠找來提點大少奶奶的,梁氏進京去以後把她留下,本來是讓她跟著杜氏,可杜氏忠言逆耳,不僅不重用她,還指派她去做鞋。
她也不敢糊弄杜氏,撿她喜歡說的哄她,那樣的話隻是一時過得舒坦些,日子長了可就難了。
她都以為得以後梁氏回來她才有出頭之日,沒想到太奶奶把她叫了過來。
她也有心表現才幹,接著說:“唐庾吏家的小姐當眾給我們家二小姐沒臉,二小姐要是忍了別人也不會覺得是二小姐識大體,隻會覺得二小姐軟弱無能,怕了唐庾吏家。”
上位者對下的包容叫大人大量不計較,身份相當的人若是不反擊,隻會讓人看輕,讓人得寸進尺。
事情的結果再一次跟杜氏預測的不同,她聽著竇媽媽的話,覺得不明覺厲。
這才第一次認真去看她。
竇媽媽做了一些日子的鞋子,終於又得到主家的倚重。
不過她還沒高興太久,杜氏就要被陶氏攆到鄉下去了。
杜氏跟她討主意,“我都知道錯了,祖母怎麽還不依不饒啊?”
竇媽媽也疑惑。
要說發落杜氏,也該氣頭上發落,怎麽事情都過去好幾日了,才想起來攆人?
她想不通原因,隻覺得事情不尋常,也不敢亂出主意,隻能勸著杜氏:“如今正是農忙時節,您跟大老爺也該下鄉督著些,等忙完了再回來就是。”
把杜氏先勸住。
出去打聽了一番也沒打聽到有用的消息。
她如今是杜氏身邊的人,杜氏夫妻倆下鄉去,他們這些伺候的人除了留下看屋子的,其他都得跟著。
安排了一個大丫鬟和一個小丫鬟留下,其他人都下鄉。
竇媽媽正在收拾要帶去鄉下的行李,就聽到門外有人喊:“竇媽媽在嗎?”
竇媽媽出去一看,是二小姐身邊的小幺兒小六。
“什麽事啊小六?”
“二小姐讓媽媽有空了去一趟。”
竇媽媽給他抓了一把果子,“知道了,你先回去,我這就去。”
她孤家寡人一個,想在府裏認個幹兒子或是幹閨女養老,正在物色人選。
蠢笨的她看不上。
本來看中二小姐身邊的芸香了,誰知道二小姐把芸香派了去京城,不僅離得遠了,似乎還委以重任,她隻能息了心思另外挑人選。
一邊想著二小姐找她的目的,一邊鎖了門往府裏去。
知道這會二小姐最可能在外院,往外院過去。
果然看到二小姐身邊的大丫頭蕎麥正坐在外書房的台階上紡線。
看到她過來,蕎麥把線纏在紡錘上,把紡錘放下,“媽媽來了,您等一會,我去回稟一下二小姐。”
蕎麥引了竇媽媽進屋,出來依舊坐在台階上接著紡線。
袁明珠給竇媽媽讓了坐:“媽媽坐下說話。”
為了不讓大嫂多心,袁明珠把竇媽媽弄進府裏以後也沒跟她聯係過。
她如今是杜氏跟前的管事媽媽,倒是能在袁明珠跟前得個座。
竇媽媽也未推辭,半坐在椅子上。
袁明珠問候了幾句,說到正題:“媽媽這回要跟著我娘去柳樹灣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說:“柳樹灣如今還有一戶人家,媽媽去了以後小心著他們些。”
“奴婢曉得。”
“柳樹灣那邊有個叫燕草的丫頭,之前是我姐姐身邊的人,有什麽事媽媽多使喚她去做。”
又說了些話,就讓蕎麥把人送出去。
竇媽媽覺得二小姐的話每一句她都聽懂了,但是串起來她還是雲裏霧裏的,不知道她想讓自己做什麽。
那個燕草她也聽說過,十分奸滑,不是個好的,怎麽二小姐還讓她倚重她?
直到她到了柳樹灣,才明白袁明珠那些話的意思。
他們到了柳樹灣,看到燕草儼然一副管事的模樣給他們這些人分派住處和活計。
因得了袁明珠的囑咐,竇媽媽縮在後麵不出頭。
其他人見竇媽媽都不出頭,也都任由燕草支使。
竇媽媽冷眼看著,慢慢就發現牛家那邊在偷袁家的東西,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
被發現了都不見絲毫羞恥心,還大聲嚷嚷:“你們家那麽有錢,拿那麽點東西能怎麽著,還能窮了你們啊?
再說我兒子在你們家大少爺跟前當差呐,你主子在這我都照樣敢拿,你們這些賤坯子多什麽嘴?”
這些人都是長工和奴仆,聽他們這麽說,隻敢把東西拿回來,不敢說話。
竇媽媽覺得她大概知道二小姐想讓她幹什麽了。
開始給燕草吹風,讓她知道二小姐還念著舊情,隻要她把這邊的事情管好了,二小姐自會做主把她調回去。
這邊的事情簡單,就是給長工和主子做飯,地裏的活自有袁樹父子安排。
杜氏倒是省心,每日依舊跟在城裏似的,就窩在院子裏做做針線,跟丫頭說說話,自持身份門都不出。
杜氏走了幾天後,袁弘德問袁明珠:“怎麽想把你娘送柳樹灣去了?”
袁明珠:“嚇唬嚇唬她和邵氏,順便把牛家解決了,總放在那邊惡心。”
袁弘德半天無語。
以杜氏和邵氏一根針都能看在眼裏的眼界,知道牛家偷東西肯定得往大了鬧,再有個等著立功贖罪的燕草煽風點火,肯定得把牛家的罪行深挖。
他們也能摘出來,推給是家裏婦人行事,他們不知道。
省得被人說為富不仁。
袁明珠:“曾祖父要不要出門躲兩日?”
袁弘德:“……!”
心說你都安排好了還問我做什麽?
知道她這是蓄謀已久。
不過對這事不反感,牛家如跗骨之蛆,他也早想解決他們了,隻是有所顧忌又沒找到好機會。
袁明珠征求了曾祖父的意見,就安排出行。
如今天氣還隻早晚有些涼,正適合出門。
給柳樹灣送了個口信,他們就分乘兩輛車出了城門往城南去了。
家裏隻留了袁少駒和大著肚子的任氏在家看家。
任氏送到大門外,有些擔心的問:“曾祖父母幾時回來?”
本家那些人還待在武安府沒走呢,她怕出了事她一人招架不住。
袁明珠:“我們就去西南山穀裏看看紅葉,要不了幾日就回來了。”
袁弘德:“不論有什麽事,你一概不要管,等我們回來再說。”
這話說的任氏心裏一動。
應道:“是。”
聯想著家裏人陸續一走而空,覺得這是設的個陷阱引蛇出洞等著有心人上鉤。
馬車轔轔前行,當晚宿在城南的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