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禮接著說道:“女子不比男子,男子退了親還能找到好人家,女子退了親就如昨日黃花,再說不上同樣好的人家了,
所以你們去了袁家不用怕,該如何就如何,不就是納個妾嘛,多大點事,至於吵吵鬧鬧?”
耕大太太斥道:“胡說什麽呢你?”
“娘,我哪裏是胡說?女人就不能慣著,越慣越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得趁著這次的機會給袁家立好規矩,省得以後他們家閨女嫁進來爬到一家人頭上。”
劉永昶聽著祖母和父親的爭論,眼觀鼻鼻觀心的垂下眼瞼。
旁邊劉張氏想跟他說話,看到他這樣隻得撇撇嘴暗罵一聲“德行”放棄了。
待到最後他怔愣的看著窗外,看著庭院裏落下來找食的麻雀出神。
最終耕大太太和兒子也沒爭論出個結果。
直到外頭有丫鬟說了聲:“下雪了!”
劉家母子的爭論才止歇。
劉永昶出了耕大太太的院子,看到一對弟妹站在路邊等著他。
看到他出來,暇姐兒擔憂的叫了一聲:“哥哥。”
“這麽冷你們怎麽站在這裏?”
旭哥兒看著他,試圖從他的表情裏看出他的心情如何。
沒看出任何異常,但是他就是覺得哥哥今日不對勁,恰巧一朵雪花落在哥哥的臉頰上,融化後像是一滴眼淚,看著都礙眼。
“哥哥,你真要娶唐淑蘭那個討厭鬼嗎?”
那個任性又說話尖酸的女人,他可不想讓她做他們的嫂子。
旭哥兒和暇姐兒齊齊盯著他等答案。
劉永昶覺得喉頭幹啞,咳了一聲,“不是娶,是納。”
劉永旭覺得哥哥就是糊弄他,娶還是納,她不是都要到他們家來?
氣呼呼的扭頭就走。
暇姐兒在兩個哥哥中間猶豫了一下,最終選了二哥離開的方向追過去。
晚間劉自耕回來,耕大太太問他今天去見唐庾吏都怎麽說的。
劉自耕喝著解酒湯,“唐庾吏說明年可以給我們買五石土糧食。”
糧食倉庫轉運和入庫存儲中的糧食損耗,有些受潮黴變,有些混入雜質,這些糧食統一被稱為土糧食。
土糧食積攢多了,倉庫有時候就會往外發賣。
耕大太太一聽五石土糧食,就知道他們商議的結果了,隻能歎口氣,把要說的話忍下去。
大半輩子的夫妻了,她了解丈夫,這五石土糧食,土應該隻是掩飾,跟正品糧食應該相差無幾,丈夫怎樣選擇根本不用猜。
隻說:“隻怕袁家那邊不會同意。”
劉自耕笑了一聲,笑聲裏帶著渾不在意。
袁家同意不同意,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袁家還敢悔親不成?
今日唐庾吏對他的巴結讓他有些飄飄然,他還以為對方會跟他針鋒相對,結果全然不是,對方的姿態擺得極低。
次日一早,耕大太太帶著劉永昶前往袁家。
袁弘德昨日就接了劉家送來的信,說今日前來拜訪,特意留在家中等候她們。
看到來的隻有耕大太太和劉永昶,劉家大老爺沒來,袁弘德曾祖孫幾個交換了一個眼神。
覺察出劉家態度的倨傲。
袁弘德麵上不顯,把人迎進門,領著往正院過去。
待互相見禮畢,袁弘德帶著劉永昶和袁家兄弟去了前院,耕大太太留在主院由陶氏帶著杜氏她們接待。
耕大太太:“依姐兒還好吧?我一直想來看看她一直沒抽出空。”
陶氏聽了,又帶著她去看了任氏和葳姐兒。
走了一圈回來,耕大太太坐下就歎氣道:“真是前世的冤孽!也不知道是哪輩子欠的這份孽債。”
感慨完了才起正事,“因為是我們家辦事,那墨香又是我們家的下人,出了事以後唐庾吏隻抓著我們老爺,讓我們老爺負責這事。”
“那唐家淑姐兒也是可憐,好端端的飛來橫禍。”
說了一大套,就見袁家諸人一聲不吭。
暗自歎氣,這就是兒媳婦不得力的短處,若是兒媳得力,她就能帶著出門,遇到這樣冷場的場麵,也能給她接句話。
若是其它事,她也能帶個族裏的妯娌過來,偏這事好說不好聽,她也沒敢帶著旁人。
不過她往袁家人身上一看倒是看出些端倪,袁家這位四少奶奶眼睛裏隱隱帶著興奮是怎麽一回事。
不僅眼帶興奮,還頻頻往內室瞧。
耕大太太摸了摸藏在袖筒裏的佛珠,猜著躲在內室裏的是誰?
當她猜到可能是袁家姐兒的時候,心情有些微妙。
袁家對這個女兒的重視程度遠大於他們的預計。
似乎她的親事並非簡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可以親自參與。
這對於他們也不知是利還是弊?
正想著呢,就聽陶氏說:“這世間可憐的人多了,想幫她可以換個其它法子幫嘛,不用非得娶回來吧?要是看誰可憐就娶家來,得造多大的屋能住開?”
耕大太太:“……,這不是不是別人嗎!”
杜氏:“就因為不是別人才不行,你們家那位表小姐,怎麽也是親戚,她進了府是拿她當表小姐待呢?還是當妾待?
以後唐家的人去了你們家,是當成親戚走動呢?還是當小妾的家人?”
耕大太太知道今日這事說不下去,袁家是早商議好了說辭拒絕,無論她說什麽,她們都有現成的言語對答她。
忍不住撥動著腕上的佛珠。
不知道威脅的話該不該說。
最終決定還是先不說。
換了一副說辭,不再賣慘,而是開始捧著袁明珠。
“你們家明姐兒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孩子,我們全家都很喜歡,這次的事實在是為難,不僅你們家為難,我們家也為難,
明姐兒以後是要做宗婦的,族裏的事務都得她來操持,以後她嫁過去就得跟著我學著這些,等能上手了就交給她,
運到這樣的事,明姐兒肯定也會跟我做一樣的選擇,顧著親戚間的顏麵,把各方麵照顧得麵麵俱到。”
歎口氣,“真說起來,做這樣的決定的時候我比誰都難受,我是把明姐兒當成親孫女看待的,比對暇姐兒還重視,可又有什麽辦法?誰讓我們是宗婦呢?”
袁明珠坐在內室,雖然對耕大太太這一番作態很不以為然,但也不得不說這套說辭很打動人。
她雖然看不到外頭的情形,但是好大一會沒聽到曾祖母她們說話,也知道外頭是什麽樣子。
所以你們去了袁家不用怕,該如何就如何,不就是納個妾嘛,多大點事,至於吵吵鬧鬧?”
耕大太太斥道:“胡說什麽呢你?”
“娘,我哪裏是胡說?女人就不能慣著,越慣越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就得趁著這次的機會給袁家立好規矩,省得以後他們家閨女嫁進來爬到一家人頭上。”
劉永昶聽著祖母和父親的爭論,眼觀鼻鼻觀心的垂下眼瞼。
旁邊劉張氏想跟他說話,看到他這樣隻得撇撇嘴暗罵一聲“德行”放棄了。
待到最後他怔愣的看著窗外,看著庭院裏落下來找食的麻雀出神。
最終耕大太太和兒子也沒爭論出個結果。
直到外頭有丫鬟說了聲:“下雪了!”
劉家母子的爭論才止歇。
劉永昶出了耕大太太的院子,看到一對弟妹站在路邊等著他。
看到他出來,暇姐兒擔憂的叫了一聲:“哥哥。”
“這麽冷你們怎麽站在這裏?”
旭哥兒看著他,試圖從他的表情裏看出他的心情如何。
沒看出任何異常,但是他就是覺得哥哥今日不對勁,恰巧一朵雪花落在哥哥的臉頰上,融化後像是一滴眼淚,看著都礙眼。
“哥哥,你真要娶唐淑蘭那個討厭鬼嗎?”
那個任性又說話尖酸的女人,他可不想讓她做他們的嫂子。
旭哥兒和暇姐兒齊齊盯著他等答案。
劉永昶覺得喉頭幹啞,咳了一聲,“不是娶,是納。”
劉永旭覺得哥哥就是糊弄他,娶還是納,她不是都要到他們家來?
氣呼呼的扭頭就走。
暇姐兒在兩個哥哥中間猶豫了一下,最終選了二哥離開的方向追過去。
晚間劉自耕回來,耕大太太問他今天去見唐庾吏都怎麽說的。
劉自耕喝著解酒湯,“唐庾吏說明年可以給我們買五石土糧食。”
糧食倉庫轉運和入庫存儲中的糧食損耗,有些受潮黴變,有些混入雜質,這些糧食統一被稱為土糧食。
土糧食積攢多了,倉庫有時候就會往外發賣。
耕大太太一聽五石土糧食,就知道他們商議的結果了,隻能歎口氣,把要說的話忍下去。
大半輩子的夫妻了,她了解丈夫,這五石土糧食,土應該隻是掩飾,跟正品糧食應該相差無幾,丈夫怎樣選擇根本不用猜。
隻說:“隻怕袁家那邊不會同意。”
劉自耕笑了一聲,笑聲裏帶著渾不在意。
袁家同意不同意,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袁家還敢悔親不成?
今日唐庾吏對他的巴結讓他有些飄飄然,他還以為對方會跟他針鋒相對,結果全然不是,對方的姿態擺得極低。
次日一早,耕大太太帶著劉永昶前往袁家。
袁弘德昨日就接了劉家送來的信,說今日前來拜訪,特意留在家中等候她們。
看到來的隻有耕大太太和劉永昶,劉家大老爺沒來,袁弘德曾祖孫幾個交換了一個眼神。
覺察出劉家態度的倨傲。
袁弘德麵上不顯,把人迎進門,領著往正院過去。
待互相見禮畢,袁弘德帶著劉永昶和袁家兄弟去了前院,耕大太太留在主院由陶氏帶著杜氏她們接待。
耕大太太:“依姐兒還好吧?我一直想來看看她一直沒抽出空。”
陶氏聽了,又帶著她去看了任氏和葳姐兒。
走了一圈回來,耕大太太坐下就歎氣道:“真是前世的冤孽!也不知道是哪輩子欠的這份孽債。”
感慨完了才起正事,“因為是我們家辦事,那墨香又是我們家的下人,出了事以後唐庾吏隻抓著我們老爺,讓我們老爺負責這事。”
“那唐家淑姐兒也是可憐,好端端的飛來橫禍。”
說了一大套,就見袁家諸人一聲不吭。
暗自歎氣,這就是兒媳婦不得力的短處,若是兒媳得力,她就能帶著出門,遇到這樣冷場的場麵,也能給她接句話。
若是其它事,她也能帶個族裏的妯娌過來,偏這事好說不好聽,她也沒敢帶著旁人。
不過她往袁家人身上一看倒是看出些端倪,袁家這位四少奶奶眼睛裏隱隱帶著興奮是怎麽一回事。
不僅眼帶興奮,還頻頻往內室瞧。
耕大太太摸了摸藏在袖筒裏的佛珠,猜著躲在內室裏的是誰?
當她猜到可能是袁家姐兒的時候,心情有些微妙。
袁家對這個女兒的重視程度遠大於他們的預計。
似乎她的親事並非簡單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可以親自參與。
這對於他們也不知是利還是弊?
正想著呢,就聽陶氏說:“這世間可憐的人多了,想幫她可以換個其它法子幫嘛,不用非得娶回來吧?要是看誰可憐就娶家來,得造多大的屋能住開?”
耕大太太:“……,這不是不是別人嗎!”
杜氏:“就因為不是別人才不行,你們家那位表小姐,怎麽也是親戚,她進了府是拿她當表小姐待呢?還是當妾待?
以後唐家的人去了你們家,是當成親戚走動呢?還是當小妾的家人?”
耕大太太知道今日這事說不下去,袁家是早商議好了說辭拒絕,無論她說什麽,她們都有現成的言語對答她。
忍不住撥動著腕上的佛珠。
不知道威脅的話該不該說。
最終決定還是先不說。
換了一副說辭,不再賣慘,而是開始捧著袁明珠。
“你們家明姐兒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孩子,我們全家都很喜歡,這次的事實在是為難,不僅你們家為難,我們家也為難,
明姐兒以後是要做宗婦的,族裏的事務都得她來操持,以後她嫁過去就得跟著我學著這些,等能上手了就交給她,
運到這樣的事,明姐兒肯定也會跟我做一樣的選擇,顧著親戚間的顏麵,把各方麵照顧得麵麵俱到。”
歎口氣,“真說起來,做這樣的決定的時候我比誰都難受,我是把明姐兒當成親孫女看待的,比對暇姐兒還重視,可又有什麽辦法?誰讓我們是宗婦呢?”
袁明珠坐在內室,雖然對耕大太太這一番作態很不以為然,但也不得不說這套說辭很打動人。
她雖然看不到外頭的情形,但是好大一會沒聽到曾祖母她們說話,也知道外頭是什麽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