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珠不喜歡打牌,因此也不擅長,但作為現代係統教育下培養出來的成績優異的理科生,上家和下家有沒有放水她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她為了試探一下,沒有拿上家祝氏扔出來的一張五百文,她身後坐著的唐氏馬上靠了過來。
唐氏想說什麽,想想之前說了自己不會玩,又閉上嘴巴。
袁明珠聽著身後唐氏所坐的錦杌發出的摩擦聲,心裏大概有點底了。
忍不住想扶額。
沒吃這張五百文,這一局她依舊贏了。
袁明珠看著坐在她對麵的龔夫人,細看的話能看到她一臉的疲憊和無奈。
袁明珠也有些厭煩,事情夾雜太多外物,總是影響心情。
下一局的時候,袁明珠抓著一張九文欲往外扔卻不扔。
就這樣猶豫不決好一會,然後做出個欲往外扔的假動作。
這張九文她也不是用不著,就是等了好久沒等到需要配的牌。
不過這張牌她的下家正需要。
她身後的祝氏看到她要扔,終於忍不住伸手阻止:“欸!”
在她出聲的同時,袁明珠又把牌收了回來。
問她:“唐姐姐也覺得這張牌不能打啊?”
唐氏被她意有所指的問話問得愣了愣,其他人的表情也有些精彩。
袁明珠隻問了一句,並沒有趁勢做什麽,反倒是換了個笑容,“第一次知道隻贏不輸也挺沒趣的。”
把手中的葉子牌放到桌上,“沒意思,不玩了,讓人來唱曲吧,喝酒行令也行。”
隻要別讓她再被各種喂牌了就行。
她又不是老眼昏花反應遲鈍了的老封君,她不好這一口。
這樣做應該也不是這些人的本意,人生在世,總是有太多的迫不得已。
所以沒必要指責誰。
因為被拆穿喂牌的行為,所有人都十分拘謹,對她的提議稀稀落落的應和兩聲。
隻有唐氏想的有點多,在袁明珠吩咐人備酒席的時候,扭頭跟龔夫人商議道:“安陽侯世子夫人是什麽意思啊?”
壓低聲音:“她是不是想……。”
安陽侯府顧世子聲名赫赫,自打他回歸安陽侯府,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京城裏掀起波瀾。
大的像他逆襲奪了世子之位,跟靖寧郡主定親,靖寧郡主逃婚,娶了名不見經傳的袁氏……。
小的像鬧市縱馬,跟人爭風吃醋傷人……。
可謂是名滿京都。
不過這名聲也不是什麽好名聲就是了。
他的經曆和身世,也注定了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發生在他身上的任何一點事都會成為熱議的話題。
就如鬧市縱馬和在教坊司打架,換任何一個紈絝身上,也不會被如此關注。
京裏誰不知道,安陽侯府的顧世子本事是有真本事,能耐是有大能耐,但是,流落在外缺少管教也是真缺少管教。
外人眼中的顧世子,桀驁難馴又貪花戀色。
做這樣一個人的妻子,想必是非常辛苦的吧?
貪花戀色的顧世子,不僅專門在家裏養了一班小戲,據說還有一位叫紅綃的歌姬,歌喉婉轉,人物風流,被顧世子愛若珍寶。
唐氏想歪了,以為袁明珠提議要聽曲,是想要羞辱這位紅綃姑娘。
龔夫人忙打住她的幻想,“不是。”
“不是啊?”
語氣中似乎還有失望。
“嗯,不是。”
龔夫人回答得更加肯定,讓想多了有些興奮的唐氏恢複了冷靜。
龔夫人瞥了一眼她,理解不了有什麽可興奮的。
唐氏自從上回陪著她娘家堂嫂抓了一回外室以後,就是這副模樣了,對於羞辱小妾外室異常熱衷。
不知道的還得以為她家張把總在家怎麽寵妾滅妻呢,讓她養成這副對小妾喊打喊殺的模樣。
實際她家張把總連個通房丫頭都沒有。
袁明珠不知道有人已經想給她撐腰了,吩咐廚房準備酒席。
以往袁明珠沒嫁進來以前,內院的廚房就是擺設一樣。
纖竹一身的本事無處施展。
夫人才嫁進來不足一個月,這都宴請了兩撥客人了。
廚房成了真正的肥差。
纖竹一邊高興著終於能施展所長了,一邊又擔心被人眼紅奪了差事。
她在府裏沒有靠山沒有根基,隻能寄希望夫人喜歡她做的飯菜,舍不得換了她。
纖竹的用心沒有白費,使了渾身解數做了一桌子符合袁明珠口味的菜,不僅袁明珠吃著覺得好,也得了一眾女客的好評。
龔夫人夾了一筷子素炒山藥,酸甜爽口。
滿意的點點頭。
都說素菜才能展現出廚子的手藝高低,“你家廚子手藝不錯。”
袁明珠謙遜道:“還行吧,這廚娘淮揚菜做的地道,其它菜係就差點滋味了。”
又說:“我娘家本來打算給陪嫁一個廚娘的,那廚娘到我們家好幾年了,她做的菜十分合我的口味,不過臨來之前她懷上了,
她年歲大,好容易懷上的,怕路上有什麽閃失就沒讓他們一家跟來,等以後她過來了,再請你們嚐嚐她的手藝。”
眾人的關注點也奇怪,沒有想知道廚娘做菜怎麽個美味法的,都隻注意到她說的“年歲大,好容易懷上的”。
都跟她打聽起怎麽治好的?吃的哪位大夫的藥?
袁明珠略想想就知道不是別人關注點偏了,是她的意識還未完全跟這個時代的土著融合。
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是這個時代女人存在的意義。
除非能讓她們穿越到現代去,讓她們走出四角的院子,擁有自己的事業和成就,不然隻空喊婦女解放的口號沒有任何作用。
袁明珠掩下多餘的想法,給了她們一個往日曾祖父慣用的說辭,“我娘家祖傳的醫術,擅長帶下科病症。”
聽說是她娘家人治的,眾人不說話了。
若是其他人,最多重金禮聘,她地位尊崇,怕是不會出手。
袁明珠也知道眾人不說話的原因。
跟現代的職業無貴賤相比,這個時代所有職業皆卑賤,士農工商,隻有士子高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如仵作之類,多由賤籍充任。
不僅無人再提此時,還貼心地轉移了話題,談論起惟誌院養著的那班小戲。
這些小戲的來源大家都心知肚明,雖說是借著安陽侯下屬之手送進的惟誌院,但大家都知道是大胡氏為了養歪顧世子專程重金購入的,轉了個彎而已。
“你那婆婆心疼你們,專門給買了來的,據說那頭牌熠笙買來的時候足足花了五百裏紋銀呢!”
“哦!竟如此之貴?如此說來,婆婆對複生還是不錯的啊!”
若非看到她唇角勾起的淡淡的嘲諷,單聽這話絕對分不清她這話真情還是假意。
“可不是嘛,誰家婆婆舍得花這麽多銀子買這麽個玩意啊?”
雖然知道這幫女孩兒隻是被大胡氏弄來所用的,她們也是身不由己的可憐人,但是袁明珠也未聖母的去同情她們。
她們可憐也罷,不可憐也罷,進了惟誌院,用途都改變不了。
有一種引狼入室,是從憐憫開始,所以,她不會濫用她的同情心。
這些女孩的命運不是她造成的,她也不需要去背負良心的責備。
看著站在下首的一群女孩,袁明珠心情略複雜。
他們這些人都是被裹挾進安陽侯府權利之爭中的人。
這些人是,他們一家也是。
若說有什麽不同,那就是有些人的命運還有自主權,而有些人,就像這些小戲們,隻能隨波逐流。
她進惟誌院以來,顧重陽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始終沒有讓她接觸到這些人,包括那個豔幟高擎的紅綃。
這些小戲統一著裝,清一色的秋香色裙子,石榴紅小襖,褐色鑲兔毛的比甲。
唯一不同的是發型和裝飾。
有人瑟縮著躲在後麵,有人落落大方的站在前麵,有人低著頭,有人目帶好奇偷偷四處打量。
袁明珠沒有看到相貌特別出挑的,而且人數也對不上,就知道有人沒來。
至少那位值五百兩紋銀的沒來。
心說這是準備跟她打擂台了啊!
主母第一次見她們,居然不出來,估計找的借口也是身體不適。
這是準備給她下馬威啊?還是真病得來不了了?
袁明珠也未問沒來的人,隻指著一位長得還行,看著還算機靈,戴著銀項圈的小丫頭道:“你叫什麽名字,會唱什麽?”
小丫頭看看左右,確定是叫的她,上前一步行禮道:“回夫人,奴奴叫熠瑟,奴奴不會唱曲,隻會吹笛子。”
隨著她的動作,眾人都看到她手中拿著一支竹笛。
不是正常規格的笛子,但也不是袁明珠以前玩耍過的那種土笛子。
聯係熠瑟的年歲身高,這應該是來惟誌院之前所使用的練習用的笛子。
來到以後身高年齡長了,但是笛子並沒有人給配備新的。
袁明珠覺得顧重陽做戲做得太不敬業了,該送的溫暖都沒有送。
心裏吐槽,麵上卻未露出異色,“吹一曲來聽聽。”
吩咐下麵搬個錦杌給她。
按照她收到的情報,惟誌院裏除了茜羅和紅綃這兩位公認的姨娘備選之外,數得著的就是大胡氏送來的四美了。
這四美分別是熠笙、熠瑟、熠琴、熠簫。
似乎除了麵前的熠瑟,其他三美都借故沒來。
熠瑟謝了座坐下,端著架勢試了一下音。
天悠悠。水悠悠。月印金樞曉未收。笛聲人倚樓。蘆花秋。蓼花秋。催得吳霜點鬢稠。香箋莫寄愁。
一曲《蓼花秋》,端的是笛聲婉轉,蕩氣回腸。
袁明珠雖不通音律,也覺得十分動聽。
足見大胡氏對顧重陽也是下足了本錢的。
跟那位五百兩紋銀的熠笙比,這位雖然相貌一般了些,但技藝精湛。
一曲畢,袁明珠讚道:“真真是聲若天籟,繞梁三日啊!”
對春蕎吩咐道:“看賞。”
到底年歲還小,聽說有賞,熠瑟麵上浮現喜色。
袁明珠神色微動,春蕎要拿賞封,被她攔下,“把新買的那個金項圈拿來。”
春蕎一貫令行禁止,讓她去拿項圈她就轉身出去拿項圈去了。
反倒是龔夫人聽說賞個項圈微愣了一下。
那個項圈是她陪著袁明珠逛街的時候買的,當時袁明珠流露出來的意思就是買了賞人用。
她隻當這樣貴重的東西,她是拿了賞通家之好家的小姑娘呢。
那項圈賞個良妾都太破費了,何況這等家妓?
沒看到聽說要賞她金項圈,下頭那姑娘嚇得手腳都不知道該擺哪了嗎?
正想著,就聽袁明珠又說道:“你這銀項圈都黑了,姑娘家戴著不好看。”
見夫人賞了熠瑟一隻金項圈,其他就都躍躍欲試起來。
熠瑟雖然因為長相平庸是四美中墊底的那一個,平日得到的打賞少,就連侯夫人給她的賞都少。
但是那是跟其他三美比,她們這些人還是拍馬也趕不上她。
世子夫人覺得熠瑟的銀項圈黑了不好看,她們這些人還沒有呢。
不過袁明珠沒打算聽這些人唱曲,揮手讓她們退下,隻留了熠瑟在席間伺候。
跟這些人的失望不同,熠瑟並沒有被看重的慶幸,而是戰戰兢兢的小心翼翼。
袁明珠沒有在意她的感受,似乎也不在意她之後吹奏出的大失水準的曲子。
好在她也未把人留太久,等又聽完一曲之後,才狀似很失望的把人逐了出去,“還以為遇到一位大師呢,也不過如此。”
龔夫人都參不透她想幹嘛了。
這一切發生的時候,筠娘正拿著一隻包袱準備求見袁明珠。
得知夫人在宴客暫時沒有空見她,邱氏有些焦急。
後悔沒打聽清楚就貿然過來了。
若是先回去過後再來,又顯得太刻意,不過來又心有不甘。
四下看了看,一下看到院子裏正清理積水的人,忙湊過去。
她得待在正房等著,待袁氏送走客人才能盡快見她。
今日氣溫轉暖,屋頂的雪融化的有些多,很快就在地上洇出一灘灘的水。
為防止待會溫度降下來水凝固成冰,安排了些人手在清理積水。
因為夫人在宴客,人手大都在忙,鄭媽媽隻安排了春生和春盛兩個小子帶著人幹活。
這兩個小子人雖不大,卻極機靈,早在船上的時候就窺到邱氏這人來路可疑。
兩小子對視一眼。
送上門的人手不用白不用。
春生假意推辭道:“怎好勞累嬸子。”
邱氏表示不勞累,遇到了幫把手也是該的。
春盛哪裏還會跟她客氣,馬上指了一處滴水快的地方給她。
邱氏這些年也算是養尊處優,哪裏做過這等粗活。
她說要幫忙,不過是客套一下,算準了別人不會真使喚她。
到時候她跟著做做樣子,既不用真出力氣,又有了留下的理由。
隻是她想得挺美,運氣卻太差,遇到的這倆小子一點不跟她客氣。
邱氏蹲在地下,拿著抹布把青石板上的水蘸幹淨,擠到身後的盆子裏。
不一會一雙手就凍得跟紅蘿卜似的了,又粗又紅。
此時邱氏也品過味來了,知道是著了對方的道了。
知道也無法,隻能啞巴吃黃連。
不過她倒是沒有多想,隻以為這兩小子算計她是因為她這兩日得了袁氏的倚重。
內院裏每個主子身邊的人都是有定額的,有人被提上來,必然就有人被擠下去。
所以上頭的大丫頭和媽媽都跟鬥雞眼一樣防著下頭的人。
邱氏一邊用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鄙視著他們兼自我安慰,一邊關注著正房那邊的動靜。
可直到氣溫下降,屋頂滴落的雪水漸漸變少,正房那邊的宴席依舊沒有結束。
大家收起工具,搓搓被凍得麻木的手指,準備著手工。
邱氏看著依舊毫無動靜的正房,暗自啐了一下,覺得實在晦氣。
不過也隻能隨著眾人一起離開。
她還覺得晦氣,卻不知道因為宴席上出的那些小插曲,袁明珠沒顧得上料理她,讓她能多呼吸一日空氣。
袁明珠尚不知邱氏正因為能多呼吸一日空氣不滿著,她送走了客人回到院子裏,臉立刻陰沉下來。
“拿世子的名帖去請個太醫來。”她吩咐鄭媽媽。
鄭媽媽應聲去了,袁明珠坐在桌前端著茶碗沉思了半晌。
放下茶碗,問站在一旁的春蕎:“查清了嗎?今日春芳院裏誰沒來?”
“查清了,底下八個小丫頭都來了,上頭四個大丫頭隻來了一個熠瑟。”
袁明珠真沒料到幾個歌姬,竟然敢在她宴客的時候駁她的麵子。
“去把於嬤嬤請來。”
於嬤嬤很快就被請了來。
袁明珠也未迂回,直接把今日的事說了。
問於嬤嬤:“這些人的身契呢?”
“夫人是準備……?”
袁明珠搖搖頭,“這點小事倒還不至於攆人,隻是她們進了惟誌院,有些規矩總得知道。”
她隻是想知道這些人的賣身契在誰手上,知道了賣身契在哪,才好決定怎麽處置這些人。
“這些人的賣身契在咱們府裏,當初這些人是跟賣身契一起被送來的。”
袁明珠心裏舒坦了些,顧重陽還未糊塗到收下沒有賣身契的人。
“我已經讓人去請大夫了,估摸著也該到了,嬤嬤陪我去春芳院走一遭吧!”
真病著還是假病著,讓大夫看看就知道了。
說著話,外頭回稟大夫來了。
袁明珠吩咐讓把大夫請去春芳院,她自己也請了於嬤嬤跟她一起過去。
春芳院裏早備好了屏風,袁明珠隔著屏風見了大夫。
來的大夫是太醫院的王太醫,當日顧舟被大胡氏氣得瘋魔了一般拿著劍要砍殺了她,就是請了王太醫來給診治。
自那以後,惟誌院又請過他幾回,也算是有幾分香火情。
王太醫經常出入各家內院,隨著領路的人一路到了這處偏院,看著這處院落的裝飾,心裏略微有點底了。
這處院子和屋內的家具裝飾,看著細節處就帶著幾分俗豔,且這處院子似乎住的人不少。
王太醫正在心裏猜測著,就聽屏風後頭一道清脆的聲音道:“勞煩您了。”
忙斂了心神:“醫者仁心,應該的。”
“本來不想勞動您,隻是這院子裏突然病倒三個人,妾身怕她們是染了時症,不敢大意,才特意著人請了您來。”
“妾身年輕,才接手內宅,她們病了也沒讓人告訴我,也不知病了幾天了,若不是今日宴客讓她們出去待客,還不知道她們病了呐!”
此時熠笙三人就在內室裏侯著,聽了她的話都心底一沉。
本來還打算著能蒙混過關的,聽了袁明珠這話,就知道今日這事沒法善了了。
熠笙被捧慣了的,仗著身價高,本來就眼高於頂,此時麵上依舊不屑。
另外兩人看著肅著臉的鄭媽媽,抽嗒著抹眼淚。
她為了試探一下,沒有拿上家祝氏扔出來的一張五百文,她身後坐著的唐氏馬上靠了過來。
唐氏想說什麽,想想之前說了自己不會玩,又閉上嘴巴。
袁明珠聽著身後唐氏所坐的錦杌發出的摩擦聲,心裏大概有點底了。
忍不住想扶額。
沒吃這張五百文,這一局她依舊贏了。
袁明珠看著坐在她對麵的龔夫人,細看的話能看到她一臉的疲憊和無奈。
袁明珠也有些厭煩,事情夾雜太多外物,總是影響心情。
下一局的時候,袁明珠抓著一張九文欲往外扔卻不扔。
就這樣猶豫不決好一會,然後做出個欲往外扔的假動作。
這張九文她也不是用不著,就是等了好久沒等到需要配的牌。
不過這張牌她的下家正需要。
她身後的祝氏看到她要扔,終於忍不住伸手阻止:“欸!”
在她出聲的同時,袁明珠又把牌收了回來。
問她:“唐姐姐也覺得這張牌不能打啊?”
唐氏被她意有所指的問話問得愣了愣,其他人的表情也有些精彩。
袁明珠隻問了一句,並沒有趁勢做什麽,反倒是換了個笑容,“第一次知道隻贏不輸也挺沒趣的。”
把手中的葉子牌放到桌上,“沒意思,不玩了,讓人來唱曲吧,喝酒行令也行。”
隻要別讓她再被各種喂牌了就行。
她又不是老眼昏花反應遲鈍了的老封君,她不好這一口。
這樣做應該也不是這些人的本意,人生在世,總是有太多的迫不得已。
所以沒必要指責誰。
因為被拆穿喂牌的行為,所有人都十分拘謹,對她的提議稀稀落落的應和兩聲。
隻有唐氏想的有點多,在袁明珠吩咐人備酒席的時候,扭頭跟龔夫人商議道:“安陽侯世子夫人是什麽意思啊?”
壓低聲音:“她是不是想……。”
安陽侯府顧世子聲名赫赫,自打他回歸安陽侯府,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京城裏掀起波瀾。
大的像他逆襲奪了世子之位,跟靖寧郡主定親,靖寧郡主逃婚,娶了名不見經傳的袁氏……。
小的像鬧市縱馬,跟人爭風吃醋傷人……。
可謂是名滿京都。
不過這名聲也不是什麽好名聲就是了。
他的經曆和身世,也注定了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發生在他身上的任何一點事都會成為熱議的話題。
就如鬧市縱馬和在教坊司打架,換任何一個紈絝身上,也不會被如此關注。
京裏誰不知道,安陽侯府的顧世子本事是有真本事,能耐是有大能耐,但是,流落在外缺少管教也是真缺少管教。
外人眼中的顧世子,桀驁難馴又貪花戀色。
做這樣一個人的妻子,想必是非常辛苦的吧?
貪花戀色的顧世子,不僅專門在家裏養了一班小戲,據說還有一位叫紅綃的歌姬,歌喉婉轉,人物風流,被顧世子愛若珍寶。
唐氏想歪了,以為袁明珠提議要聽曲,是想要羞辱這位紅綃姑娘。
龔夫人忙打住她的幻想,“不是。”
“不是啊?”
語氣中似乎還有失望。
“嗯,不是。”
龔夫人回答得更加肯定,讓想多了有些興奮的唐氏恢複了冷靜。
龔夫人瞥了一眼她,理解不了有什麽可興奮的。
唐氏自從上回陪著她娘家堂嫂抓了一回外室以後,就是這副模樣了,對於羞辱小妾外室異常熱衷。
不知道的還得以為她家張把總在家怎麽寵妾滅妻呢,讓她養成這副對小妾喊打喊殺的模樣。
實際她家張把總連個通房丫頭都沒有。
袁明珠不知道有人已經想給她撐腰了,吩咐廚房準備酒席。
以往袁明珠沒嫁進來以前,內院的廚房就是擺設一樣。
纖竹一身的本事無處施展。
夫人才嫁進來不足一個月,這都宴請了兩撥客人了。
廚房成了真正的肥差。
纖竹一邊高興著終於能施展所長了,一邊又擔心被人眼紅奪了差事。
她在府裏沒有靠山沒有根基,隻能寄希望夫人喜歡她做的飯菜,舍不得換了她。
纖竹的用心沒有白費,使了渾身解數做了一桌子符合袁明珠口味的菜,不僅袁明珠吃著覺得好,也得了一眾女客的好評。
龔夫人夾了一筷子素炒山藥,酸甜爽口。
滿意的點點頭。
都說素菜才能展現出廚子的手藝高低,“你家廚子手藝不錯。”
袁明珠謙遜道:“還行吧,這廚娘淮揚菜做的地道,其它菜係就差點滋味了。”
又說:“我娘家本來打算給陪嫁一個廚娘的,那廚娘到我們家好幾年了,她做的菜十分合我的口味,不過臨來之前她懷上了,
她年歲大,好容易懷上的,怕路上有什麽閃失就沒讓他們一家跟來,等以後她過來了,再請你們嚐嚐她的手藝。”
眾人的關注點也奇怪,沒有想知道廚娘做菜怎麽個美味法的,都隻注意到她說的“年歲大,好容易懷上的”。
都跟她打聽起怎麽治好的?吃的哪位大夫的藥?
袁明珠略想想就知道不是別人關注點偏了,是她的意識還未完全跟這個時代的土著融合。
生兒育女相夫教子是這個時代女人存在的意義。
除非能讓她們穿越到現代去,讓她們走出四角的院子,擁有自己的事業和成就,不然隻空喊婦女解放的口號沒有任何作用。
袁明珠掩下多餘的想法,給了她們一個往日曾祖父慣用的說辭,“我娘家祖傳的醫術,擅長帶下科病症。”
聽說是她娘家人治的,眾人不說話了。
若是其他人,最多重金禮聘,她地位尊崇,怕是不會出手。
袁明珠也知道眾人不說話的原因。
跟現代的職業無貴賤相比,這個時代所有職業皆卑賤,士農工商,隻有士子高貴,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如仵作之類,多由賤籍充任。
不僅無人再提此時,還貼心地轉移了話題,談論起惟誌院養著的那班小戲。
這些小戲的來源大家都心知肚明,雖說是借著安陽侯下屬之手送進的惟誌院,但大家都知道是大胡氏為了養歪顧世子專程重金購入的,轉了個彎而已。
“你那婆婆心疼你們,專門給買了來的,據說那頭牌熠笙買來的時候足足花了五百裏紋銀呢!”
“哦!竟如此之貴?如此說來,婆婆對複生還是不錯的啊!”
若非看到她唇角勾起的淡淡的嘲諷,單聽這話絕對分不清她這話真情還是假意。
“可不是嘛,誰家婆婆舍得花這麽多銀子買這麽個玩意啊?”
雖然知道這幫女孩兒隻是被大胡氏弄來所用的,她們也是身不由己的可憐人,但是袁明珠也未聖母的去同情她們。
她們可憐也罷,不可憐也罷,進了惟誌院,用途都改變不了。
有一種引狼入室,是從憐憫開始,所以,她不會濫用她的同情心。
這些女孩的命運不是她造成的,她也不需要去背負良心的責備。
看著站在下首的一群女孩,袁明珠心情略複雜。
他們這些人都是被裹挾進安陽侯府權利之爭中的人。
這些人是,他們一家也是。
若說有什麽不同,那就是有些人的命運還有自主權,而有些人,就像這些小戲們,隻能隨波逐流。
她進惟誌院以來,顧重陽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始終沒有讓她接觸到這些人,包括那個豔幟高擎的紅綃。
這些小戲統一著裝,清一色的秋香色裙子,石榴紅小襖,褐色鑲兔毛的比甲。
唯一不同的是發型和裝飾。
有人瑟縮著躲在後麵,有人落落大方的站在前麵,有人低著頭,有人目帶好奇偷偷四處打量。
袁明珠沒有看到相貌特別出挑的,而且人數也對不上,就知道有人沒來。
至少那位值五百兩紋銀的沒來。
心說這是準備跟她打擂台了啊!
主母第一次見她們,居然不出來,估計找的借口也是身體不適。
這是準備給她下馬威啊?還是真病得來不了了?
袁明珠也未問沒來的人,隻指著一位長得還行,看著還算機靈,戴著銀項圈的小丫頭道:“你叫什麽名字,會唱什麽?”
小丫頭看看左右,確定是叫的她,上前一步行禮道:“回夫人,奴奴叫熠瑟,奴奴不會唱曲,隻會吹笛子。”
隨著她的動作,眾人都看到她手中拿著一支竹笛。
不是正常規格的笛子,但也不是袁明珠以前玩耍過的那種土笛子。
聯係熠瑟的年歲身高,這應該是來惟誌院之前所使用的練習用的笛子。
來到以後身高年齡長了,但是笛子並沒有人給配備新的。
袁明珠覺得顧重陽做戲做得太不敬業了,該送的溫暖都沒有送。
心裏吐槽,麵上卻未露出異色,“吹一曲來聽聽。”
吩咐下麵搬個錦杌給她。
按照她收到的情報,惟誌院裏除了茜羅和紅綃這兩位公認的姨娘備選之外,數得著的就是大胡氏送來的四美了。
這四美分別是熠笙、熠瑟、熠琴、熠簫。
似乎除了麵前的熠瑟,其他三美都借故沒來。
熠瑟謝了座坐下,端著架勢試了一下音。
天悠悠。水悠悠。月印金樞曉未收。笛聲人倚樓。蘆花秋。蓼花秋。催得吳霜點鬢稠。香箋莫寄愁。
一曲《蓼花秋》,端的是笛聲婉轉,蕩氣回腸。
袁明珠雖不通音律,也覺得十分動聽。
足見大胡氏對顧重陽也是下足了本錢的。
跟那位五百兩紋銀的熠笙比,這位雖然相貌一般了些,但技藝精湛。
一曲畢,袁明珠讚道:“真真是聲若天籟,繞梁三日啊!”
對春蕎吩咐道:“看賞。”
到底年歲還小,聽說有賞,熠瑟麵上浮現喜色。
袁明珠神色微動,春蕎要拿賞封,被她攔下,“把新買的那個金項圈拿來。”
春蕎一貫令行禁止,讓她去拿項圈她就轉身出去拿項圈去了。
反倒是龔夫人聽說賞個項圈微愣了一下。
那個項圈是她陪著袁明珠逛街的時候買的,當時袁明珠流露出來的意思就是買了賞人用。
她隻當這樣貴重的東西,她是拿了賞通家之好家的小姑娘呢。
那項圈賞個良妾都太破費了,何況這等家妓?
沒看到聽說要賞她金項圈,下頭那姑娘嚇得手腳都不知道該擺哪了嗎?
正想著,就聽袁明珠又說道:“你這銀項圈都黑了,姑娘家戴著不好看。”
見夫人賞了熠瑟一隻金項圈,其他就都躍躍欲試起來。
熠瑟雖然因為長相平庸是四美中墊底的那一個,平日得到的打賞少,就連侯夫人給她的賞都少。
但是那是跟其他三美比,她們這些人還是拍馬也趕不上她。
世子夫人覺得熠瑟的銀項圈黑了不好看,她們這些人還沒有呢。
不過袁明珠沒打算聽這些人唱曲,揮手讓她們退下,隻留了熠瑟在席間伺候。
跟這些人的失望不同,熠瑟並沒有被看重的慶幸,而是戰戰兢兢的小心翼翼。
袁明珠沒有在意她的感受,似乎也不在意她之後吹奏出的大失水準的曲子。
好在她也未把人留太久,等又聽完一曲之後,才狀似很失望的把人逐了出去,“還以為遇到一位大師呢,也不過如此。”
龔夫人都參不透她想幹嘛了。
這一切發生的時候,筠娘正拿著一隻包袱準備求見袁明珠。
得知夫人在宴客暫時沒有空見她,邱氏有些焦急。
後悔沒打聽清楚就貿然過來了。
若是先回去過後再來,又顯得太刻意,不過來又心有不甘。
四下看了看,一下看到院子裏正清理積水的人,忙湊過去。
她得待在正房等著,待袁氏送走客人才能盡快見她。
今日氣溫轉暖,屋頂的雪融化的有些多,很快就在地上洇出一灘灘的水。
為防止待會溫度降下來水凝固成冰,安排了些人手在清理積水。
因為夫人在宴客,人手大都在忙,鄭媽媽隻安排了春生和春盛兩個小子帶著人幹活。
這兩個小子人雖不大,卻極機靈,早在船上的時候就窺到邱氏這人來路可疑。
兩小子對視一眼。
送上門的人手不用白不用。
春生假意推辭道:“怎好勞累嬸子。”
邱氏表示不勞累,遇到了幫把手也是該的。
春盛哪裏還會跟她客氣,馬上指了一處滴水快的地方給她。
邱氏這些年也算是養尊處優,哪裏做過這等粗活。
她說要幫忙,不過是客套一下,算準了別人不會真使喚她。
到時候她跟著做做樣子,既不用真出力氣,又有了留下的理由。
隻是她想得挺美,運氣卻太差,遇到的這倆小子一點不跟她客氣。
邱氏蹲在地下,拿著抹布把青石板上的水蘸幹淨,擠到身後的盆子裏。
不一會一雙手就凍得跟紅蘿卜似的了,又粗又紅。
此時邱氏也品過味來了,知道是著了對方的道了。
知道也無法,隻能啞巴吃黃連。
不過她倒是沒有多想,隻以為這兩小子算計她是因為她這兩日得了袁氏的倚重。
內院裏每個主子身邊的人都是有定額的,有人被提上來,必然就有人被擠下去。
所以上頭的大丫頭和媽媽都跟鬥雞眼一樣防著下頭的人。
邱氏一邊用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鄙視著他們兼自我安慰,一邊關注著正房那邊的動靜。
可直到氣溫下降,屋頂滴落的雪水漸漸變少,正房那邊的宴席依舊沒有結束。
大家收起工具,搓搓被凍得麻木的手指,準備著手工。
邱氏看著依舊毫無動靜的正房,暗自啐了一下,覺得實在晦氣。
不過也隻能隨著眾人一起離開。
她還覺得晦氣,卻不知道因為宴席上出的那些小插曲,袁明珠沒顧得上料理她,讓她能多呼吸一日空氣。
袁明珠尚不知邱氏正因為能多呼吸一日空氣不滿著,她送走了客人回到院子裏,臉立刻陰沉下來。
“拿世子的名帖去請個太醫來。”她吩咐鄭媽媽。
鄭媽媽應聲去了,袁明珠坐在桌前端著茶碗沉思了半晌。
放下茶碗,問站在一旁的春蕎:“查清了嗎?今日春芳院裏誰沒來?”
“查清了,底下八個小丫頭都來了,上頭四個大丫頭隻來了一個熠瑟。”
袁明珠真沒料到幾個歌姬,竟然敢在她宴客的時候駁她的麵子。
“去把於嬤嬤請來。”
於嬤嬤很快就被請了來。
袁明珠也未迂回,直接把今日的事說了。
問於嬤嬤:“這些人的身契呢?”
“夫人是準備……?”
袁明珠搖搖頭,“這點小事倒還不至於攆人,隻是她們進了惟誌院,有些規矩總得知道。”
她隻是想知道這些人的賣身契在誰手上,知道了賣身契在哪,才好決定怎麽處置這些人。
“這些人的賣身契在咱們府裏,當初這些人是跟賣身契一起被送來的。”
袁明珠心裏舒坦了些,顧重陽還未糊塗到收下沒有賣身契的人。
“我已經讓人去請大夫了,估摸著也該到了,嬤嬤陪我去春芳院走一遭吧!”
真病著還是假病著,讓大夫看看就知道了。
說著話,外頭回稟大夫來了。
袁明珠吩咐讓把大夫請去春芳院,她自己也請了於嬤嬤跟她一起過去。
春芳院裏早備好了屏風,袁明珠隔著屏風見了大夫。
來的大夫是太醫院的王太醫,當日顧舟被大胡氏氣得瘋魔了一般拿著劍要砍殺了她,就是請了王太醫來給診治。
自那以後,惟誌院又請過他幾回,也算是有幾分香火情。
王太醫經常出入各家內院,隨著領路的人一路到了這處偏院,看著這處院落的裝飾,心裏略微有點底了。
這處院子和屋內的家具裝飾,看著細節處就帶著幾分俗豔,且這處院子似乎住的人不少。
王太醫正在心裏猜測著,就聽屏風後頭一道清脆的聲音道:“勞煩您了。”
忙斂了心神:“醫者仁心,應該的。”
“本來不想勞動您,隻是這院子裏突然病倒三個人,妾身怕她們是染了時症,不敢大意,才特意著人請了您來。”
“妾身年輕,才接手內宅,她們病了也沒讓人告訴我,也不知病了幾天了,若不是今日宴客讓她們出去待客,還不知道她們病了呐!”
此時熠笙三人就在內室裏侯著,聽了她的話都心底一沉。
本來還打算著能蒙混過關的,聽了袁明珠這話,就知道今日這事沒法善了了。
熠笙被捧慣了的,仗著身價高,本來就眼高於頂,此時麵上依舊不屑。
另外兩人看著肅著臉的鄭媽媽,抽嗒著抹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