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口中的小舅爺不是袁少駒,是鄭白駒。
顧重陽每次聽到他都神神叨叨半天,袁明珠怕他1多想,往他看過去,正巧顧重陽也看過來,兩人四目相對。
顧重陽即使不歡迎鄭白駒遣人過來,也不會再袁明珠麵前表現得小肚雞腸容不得人。
對著她和煦笑道:“舅兄有心了。”
又問下人:“派的哪個過來的?”
“舅爺身邊的小廝藥鋤。”
鄭賁思身邊的人,名字都跟藥相關,顧重陽知道這些名字的來處,心下略有不爽,但笑容依舊。
讓人請藥鋤進來相見。
藥鋤麵容憨厚,進了暖閣跪下給他們夫妻倆磕了頭,口稱“姑爺、姑奶奶”。
“這些石榴是老家那邊送來的,今天下午剛到,我們家爺惦記著姑爺和姑奶奶,讓送來給您二位嚐嚐鮮。”
石榴並不難得,又有多子的寓意,北方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上一棵。
難得的是保存。
保存不當的話石榴會開裂或是腐爛。
即使保存得當,放到這會石榴皮也會幹硬脫水,不過不影響口感。
鄭家送來的石榴不同,並沒有幹皮,石榴皮依舊新鮮著,看著像是近日才從枝頭采摘下來一般。
看到袁明珠拿著石榴看,藥鋤解說道:“祁縣有家幹果鋪子,他家有祖傳的法子給石榴保鮮,這些石榴就是他家進貢給王爺的,王爺賞了一簍給我們爺。”
袁明珠把石榴拿給顧重陽:“正好春節祭祖的時候用得上。”
顧重陽:“夫人說得極是。”
讓人收到庫房裏,趁機屏退左右。
春韭收到指示,帶人把石榴拿下去,出了門給春桐使了個眼色,讓她守著門別人閑人靠近。
藥鋤看到屋裏隻剩下一二心腹,拿了一封信出來,“我們爺讓小的給姑爺和姑奶奶捎了一封信來。”
鄭媽媽上前接過,交到顧重陽手中。
信不長,顧重陽快速掃了一遍,遞給袁明珠。
袁明珠接過,看到信上寫著:“賢妹賢伉儷,敬頌儷安……。”
通篇就說的一件事,言簡意賅。
鄭白駒的人發現了皇貴妃身邊的一位蓮姑姑悄悄從宮裏出來,冒充玥蚨齋的人進了惟誌院。
“蓮姑姑!”
袁明珠知道了此姑姑究竟是什麽姑姑了。
她朝鄭媽媽看一眼,“媽媽先帶藥鋤下去喝茶歇息一下,我和世子要給六哥寫一封回信。”
鄭媽媽衝著藥鋤伸手道:“小哥隨我來。”
寫回信隻是個借口,把人支開是有話要跟顧重陽商議。
畢竟是青梅竹馬的少年夫妻,兩人不缺打小配合出來的默契,鄭媽媽引著人剛一出去顧重陽就說道:“照著你們形容的那位姑姑的相貌,此人應該就是舅兄信中提到的那位皇貴妃身邊的蓮姑姑沒錯了。”
疑惑:“她來我們府上做什麽?”
抬眸在袁明珠臉上來回掃視,像是想從她麵上看出些端倪。
照著蓮姑姑出宮以後的行動軌跡,她應該是目標明確,就是衝著他們府上來的。
玥蚨齋也這是她的一塊敲門磚而已。
袁明珠喚了人進來:“把今日玥蚨齋送來的衣裳拿來。”
衣裳很快被拿上來。
春蕎她們不敢讓夫人再碰這些衣裳,她們仔細檢查了。
檢查完搖搖頭:“沒發現問題?”
顧重陽屈指輕叩著小幾,“應該不是在衣服上做了手腳。”
袁明珠也讚同他的分析。
玥蚨齋的背後畢竟是漕幫不是安定侯府,漕幫應該還不敢為了安定侯府做這個馬前卒。
顧重陽不是吃素的,漕幫擔不起得罪他的代價。
“那這位蓮姑姑幹嘛來了?就為了看我一眼不成?”
袁明珠覺得這個理由太可笑,不覺得自己有這樣大的麵子。
說著自己倒先笑了。
顧重陽不覺得好笑,說:“可能還真就是來看你一眼。”
吩咐下麵:“把長戟叫來。”
看到他板著個臉,袁明珠心下揣揣,呐呐道:“我有什麽可看的?”
看到她的慫相,顧重陽隻覺手癢,抬手又想摸她的發頂。
看到她滿天珠翠隻能再次放棄。
不甘心的撩了一下她的劉海。
她打小就這樣,說她膽子大吧,偏她平日裏就是這副比謹慎還謹慎的慫慫的小模樣;說她膽小鬼吧,從來遇強則強。
不管跟誰杠起來,總有想不到的損招、正招、歪招。
陰謀陽謀一起招呼,打得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
“你如今可是大公主跟前的紅人兒,京城裏都在仿著你的穿戴,據說秋仙閣和纖雲坊類似的衣料都預定到明年端午了。”
看著她的大眼睛睜得圓溜溜的,順手又刮了她的瓊鼻一下。
引得她連聲抗議:“你幹嘛呢!”
她如今的服飾是冬日的,最多穿到端午前後,過了端午就該換夏裝了,因此衣料隻能預定到端午。
袁明珠抗議完皺著小鼻子,“這些人也太會鑽營了。”
顧重陽:“這些人鑽營也是因為有先例。”
有人曾經鑽營出了道道,並因此平步青雲,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你說的是皇貴妃?”
顧重陽點點頭。
坊間早有傳言,小胡氏並非胡家女,乃是胡家在民間尋來的。
之所以尋了她來冒充胡氏族女送入宮闈,是因為她跟今上微末之時的鄰家女兒長相相似。
皇上跟那女子青梅竹馬,若非那女子命薄早夭,皇上的後宮隻怕更精彩。
“胡家送小胡氏進宮,成功過一次,達到預定的目的,這次肯定忍不住要依葫蘆畫瓢。”
大公主權高位重,得皇上信重,得了她的青眼,會是一大助力。
“這位蓮姑姑,乃是皇貴妃身邊那位宜嬤嬤的親侄女……,”
說到這裏,顧重陽瞧一眼袁明珠的神色。
響鼓不用重錘敲,袁明珠素來智計百出,“你是說皇貴妃是那個宜嬤嬤挑選來的?”
顧重陽就知道他略一提點她就能猜到重點,“沒錯,那位宜嬤嬤出自故戎朝教坊司,專司調敎教坊司內女子。”
小胡氏如此倚重宜嬤嬤,就是因為這麽些年都是靠宜嬤嬤出謀劃策,幫其固寵。
宜嬤嬤老了,如今許多事力不從心,她就把她侄女帶出了師,由其接替自己的位置。
袁明珠聽完顧重陽的話,沉默了幾息。
然後說道:“安陽侯府和皇貴妃那邊不足為慮,如今該擔心的是漕幫那邊。得弄清楚他們是不是為安定侯府驅使。”
是隻是這一回為其所用,還是已經是安定侯府的爪牙?
又說:“若是照那婦人所言,玥蚨齋的掌櫃跟安定侯府的人之間的對話不是特別恭敬,不像是投靠了他們。”
顧重陽也如此認為,讚同道:“江湖中人十分不羈,漕幫個幫派之間如今又沒有爭端,應該不會被別人驅使。”
??又說:“我叫了人來,讓人給四旗送一封信過去,很快就會查清。”
“四旗?”
袁明珠也知道四旗,當初顧重陽劫了馨桂坊的桂花油,就是四旗的人給她運去武安府。
那些人遊走於江湖的邊緣,隱身洪澤湖水道,身份亦民亦盜,替顧重陽解決難決之事。
這支人馬是老安陽伯一手招納組建,因為成分複雜身份敏感,不適合交給外人。
但是以老安陽伯對顧氏的疼愛,也不願意女兒接觸這些半是陰暗的事務,因此就早早交給了顧舟。
也幸虧是交給了顧舟,這些人才沒在顧舟篡奪安陽侯府之後跟其他人手一樣被清理掉。
在顧重陽接觸四旗之前,這些人已經是半脫離安陽侯府的狀態。
以顧舟的心性和能耐,很難收服他們。
讓這些人執行任務完成靠金錢驅使。
這些人隻敬服強者,隻有比他們強的人才有權利製定規則,發布命令。
可以說他們才是顧重陽回到安陽侯府以後掌握到手中的第一支勢力。
可以說顧重陽的回歸是跟四旗的回歸同步的,四旗的回歸讓他收攏其他府中勢力事半功倍。
見袁明珠對四旗感興趣,顧重陽簡要的把他回來以後如何收攏人手說了一下,“……收服了四旗以後,再收服其他人手就簡單多了。”
簡單點說就是胡蘿卜加大棒。
指哪打哪的四旗用起來如臂使指。
順從聽令的就許之以利,頑固不化者就由四旗出麵解決。
正說著,外頭回稟長戟到了。
“讓他進來吧。”
直接讓長戟進了暖閣,並未讓袁明珠回避。
長戟進來暖閣,看到夫人也在,愣了一瞬。不過馬上就恢複原本的模樣。
畢竟是眾小廝之首,見識廣博。
顧重陽吩咐他給四旗送信過去,查清漕幫近日有無異動。
又令他安排人盯著玥蚨齋。
不管玥蚨齋是出於什麽原因跟安定侯府攪和到了一起,他們想跟安定侯府混他管不著,以後狹路相逢,大家各憑本事。
但他們不該帶人混進他的地盤上來,大家各憑本分,玥蚨齋既然選擇僭越了,就得準備好了接受他的報複。
其實蓮姑姑想看袁明珠方法多得很,由大胡氏傳話召見她,把她叫過去說話就是方法之一。
可他們卻舍近求遠,還把漕幫牽扯進來,原因就挺惹人遐思了。
但不管安定侯府是什麽目的,單純想看看明珠也好,又或者想一石二鳥順便讓再讓他跟漕幫結仇也罷。
這些人把目標對準他他能忍下這口氣,既然晉王府急趕著來滅火,他能給晉王府一個麵子。
現在這些人針對的是明珠,他忍不了。
誰的麵子也不行。
顧重陽慢條斯理地給長戟下著命令,聲音溫和,至少鄭媽媽她們沒覺察到異常。
隻有跟著他好幾年的長戟聽出他這些命令裏的血腥氣味。
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出於什麽考慮,下意識往袁明珠的方向瞟了一眼。
看到她正剝開一隻石榴,把通紅的像紅寶石一樣晶瑩剔透的石榴籽放到一隻琉璃盞裏。
顧重陽每次聽到他都神神叨叨半天,袁明珠怕他1多想,往他看過去,正巧顧重陽也看過來,兩人四目相對。
顧重陽即使不歡迎鄭白駒遣人過來,也不會再袁明珠麵前表現得小肚雞腸容不得人。
對著她和煦笑道:“舅兄有心了。”
又問下人:“派的哪個過來的?”
“舅爺身邊的小廝藥鋤。”
鄭賁思身邊的人,名字都跟藥相關,顧重陽知道這些名字的來處,心下略有不爽,但笑容依舊。
讓人請藥鋤進來相見。
藥鋤麵容憨厚,進了暖閣跪下給他們夫妻倆磕了頭,口稱“姑爺、姑奶奶”。
“這些石榴是老家那邊送來的,今天下午剛到,我們家爺惦記著姑爺和姑奶奶,讓送來給您二位嚐嚐鮮。”
石榴並不難得,又有多子的寓意,北方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種上一棵。
難得的是保存。
保存不當的話石榴會開裂或是腐爛。
即使保存得當,放到這會石榴皮也會幹硬脫水,不過不影響口感。
鄭家送來的石榴不同,並沒有幹皮,石榴皮依舊新鮮著,看著像是近日才從枝頭采摘下來一般。
看到袁明珠拿著石榴看,藥鋤解說道:“祁縣有家幹果鋪子,他家有祖傳的法子給石榴保鮮,這些石榴就是他家進貢給王爺的,王爺賞了一簍給我們爺。”
袁明珠把石榴拿給顧重陽:“正好春節祭祖的時候用得上。”
顧重陽:“夫人說得極是。”
讓人收到庫房裏,趁機屏退左右。
春韭收到指示,帶人把石榴拿下去,出了門給春桐使了個眼色,讓她守著門別人閑人靠近。
藥鋤看到屋裏隻剩下一二心腹,拿了一封信出來,“我們爺讓小的給姑爺和姑奶奶捎了一封信來。”
鄭媽媽上前接過,交到顧重陽手中。
信不長,顧重陽快速掃了一遍,遞給袁明珠。
袁明珠接過,看到信上寫著:“賢妹賢伉儷,敬頌儷安……。”
通篇就說的一件事,言簡意賅。
鄭白駒的人發現了皇貴妃身邊的一位蓮姑姑悄悄從宮裏出來,冒充玥蚨齋的人進了惟誌院。
“蓮姑姑!”
袁明珠知道了此姑姑究竟是什麽姑姑了。
她朝鄭媽媽看一眼,“媽媽先帶藥鋤下去喝茶歇息一下,我和世子要給六哥寫一封回信。”
鄭媽媽衝著藥鋤伸手道:“小哥隨我來。”
寫回信隻是個借口,把人支開是有話要跟顧重陽商議。
畢竟是青梅竹馬的少年夫妻,兩人不缺打小配合出來的默契,鄭媽媽引著人剛一出去顧重陽就說道:“照著你們形容的那位姑姑的相貌,此人應該就是舅兄信中提到的那位皇貴妃身邊的蓮姑姑沒錯了。”
疑惑:“她來我們府上做什麽?”
抬眸在袁明珠臉上來回掃視,像是想從她麵上看出些端倪。
照著蓮姑姑出宮以後的行動軌跡,她應該是目標明確,就是衝著他們府上來的。
玥蚨齋也這是她的一塊敲門磚而已。
袁明珠喚了人進來:“把今日玥蚨齋送來的衣裳拿來。”
衣裳很快被拿上來。
春蕎她們不敢讓夫人再碰這些衣裳,她們仔細檢查了。
檢查完搖搖頭:“沒發現問題?”
顧重陽屈指輕叩著小幾,“應該不是在衣服上做了手腳。”
袁明珠也讚同他的分析。
玥蚨齋的背後畢竟是漕幫不是安定侯府,漕幫應該還不敢為了安定侯府做這個馬前卒。
顧重陽不是吃素的,漕幫擔不起得罪他的代價。
“那這位蓮姑姑幹嘛來了?就為了看我一眼不成?”
袁明珠覺得這個理由太可笑,不覺得自己有這樣大的麵子。
說著自己倒先笑了。
顧重陽不覺得好笑,說:“可能還真就是來看你一眼。”
吩咐下麵:“把長戟叫來。”
看到他板著個臉,袁明珠心下揣揣,呐呐道:“我有什麽可看的?”
看到她的慫相,顧重陽隻覺手癢,抬手又想摸她的發頂。
看到她滿天珠翠隻能再次放棄。
不甘心的撩了一下她的劉海。
她打小就這樣,說她膽子大吧,偏她平日裏就是這副比謹慎還謹慎的慫慫的小模樣;說她膽小鬼吧,從來遇強則強。
不管跟誰杠起來,總有想不到的損招、正招、歪招。
陰謀陽謀一起招呼,打得人措手不及防不勝防。
“你如今可是大公主跟前的紅人兒,京城裏都在仿著你的穿戴,據說秋仙閣和纖雲坊類似的衣料都預定到明年端午了。”
看著她的大眼睛睜得圓溜溜的,順手又刮了她的瓊鼻一下。
引得她連聲抗議:“你幹嘛呢!”
她如今的服飾是冬日的,最多穿到端午前後,過了端午就該換夏裝了,因此衣料隻能預定到端午。
袁明珠抗議完皺著小鼻子,“這些人也太會鑽營了。”
顧重陽:“這些人鑽營也是因為有先例。”
有人曾經鑽營出了道道,並因此平步青雲,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你說的是皇貴妃?”
顧重陽點點頭。
坊間早有傳言,小胡氏並非胡家女,乃是胡家在民間尋來的。
之所以尋了她來冒充胡氏族女送入宮闈,是因為她跟今上微末之時的鄰家女兒長相相似。
皇上跟那女子青梅竹馬,若非那女子命薄早夭,皇上的後宮隻怕更精彩。
“胡家送小胡氏進宮,成功過一次,達到預定的目的,這次肯定忍不住要依葫蘆畫瓢。”
大公主權高位重,得皇上信重,得了她的青眼,會是一大助力。
“這位蓮姑姑,乃是皇貴妃身邊那位宜嬤嬤的親侄女……,”
說到這裏,顧重陽瞧一眼袁明珠的神色。
響鼓不用重錘敲,袁明珠素來智計百出,“你是說皇貴妃是那個宜嬤嬤挑選來的?”
顧重陽就知道他略一提點她就能猜到重點,“沒錯,那位宜嬤嬤出自故戎朝教坊司,專司調敎教坊司內女子。”
小胡氏如此倚重宜嬤嬤,就是因為這麽些年都是靠宜嬤嬤出謀劃策,幫其固寵。
宜嬤嬤老了,如今許多事力不從心,她就把她侄女帶出了師,由其接替自己的位置。
袁明珠聽完顧重陽的話,沉默了幾息。
然後說道:“安陽侯府和皇貴妃那邊不足為慮,如今該擔心的是漕幫那邊。得弄清楚他們是不是為安定侯府驅使。”
是隻是這一回為其所用,還是已經是安定侯府的爪牙?
又說:“若是照那婦人所言,玥蚨齋的掌櫃跟安定侯府的人之間的對話不是特別恭敬,不像是投靠了他們。”
顧重陽也如此認為,讚同道:“江湖中人十分不羈,漕幫個幫派之間如今又沒有爭端,應該不會被別人驅使。”
??又說:“我叫了人來,讓人給四旗送一封信過去,很快就會查清。”
“四旗?”
袁明珠也知道四旗,當初顧重陽劫了馨桂坊的桂花油,就是四旗的人給她運去武安府。
那些人遊走於江湖的邊緣,隱身洪澤湖水道,身份亦民亦盜,替顧重陽解決難決之事。
這支人馬是老安陽伯一手招納組建,因為成分複雜身份敏感,不適合交給外人。
但是以老安陽伯對顧氏的疼愛,也不願意女兒接觸這些半是陰暗的事務,因此就早早交給了顧舟。
也幸虧是交給了顧舟,這些人才沒在顧舟篡奪安陽侯府之後跟其他人手一樣被清理掉。
在顧重陽接觸四旗之前,這些人已經是半脫離安陽侯府的狀態。
以顧舟的心性和能耐,很難收服他們。
讓這些人執行任務完成靠金錢驅使。
這些人隻敬服強者,隻有比他們強的人才有權利製定規則,發布命令。
可以說他們才是顧重陽回到安陽侯府以後掌握到手中的第一支勢力。
可以說顧重陽的回歸是跟四旗的回歸同步的,四旗的回歸讓他收攏其他府中勢力事半功倍。
見袁明珠對四旗感興趣,顧重陽簡要的把他回來以後如何收攏人手說了一下,“……收服了四旗以後,再收服其他人手就簡單多了。”
簡單點說就是胡蘿卜加大棒。
指哪打哪的四旗用起來如臂使指。
順從聽令的就許之以利,頑固不化者就由四旗出麵解決。
正說著,外頭回稟長戟到了。
“讓他進來吧。”
直接讓長戟進了暖閣,並未讓袁明珠回避。
長戟進來暖閣,看到夫人也在,愣了一瞬。不過馬上就恢複原本的模樣。
畢竟是眾小廝之首,見識廣博。
顧重陽吩咐他給四旗送信過去,查清漕幫近日有無異動。
又令他安排人盯著玥蚨齋。
不管玥蚨齋是出於什麽原因跟安定侯府攪和到了一起,他們想跟安定侯府混他管不著,以後狹路相逢,大家各憑本事。
但他們不該帶人混進他的地盤上來,大家各憑本分,玥蚨齋既然選擇僭越了,就得準備好了接受他的報複。
其實蓮姑姑想看袁明珠方法多得很,由大胡氏傳話召見她,把她叫過去說話就是方法之一。
可他們卻舍近求遠,還把漕幫牽扯進來,原因就挺惹人遐思了。
但不管安定侯府是什麽目的,單純想看看明珠也好,又或者想一石二鳥順便讓再讓他跟漕幫結仇也罷。
這些人把目標對準他他能忍下這口氣,既然晉王府急趕著來滅火,他能給晉王府一個麵子。
現在這些人針對的是明珠,他忍不了。
誰的麵子也不行。
顧重陽慢條斯理地給長戟下著命令,聲音溫和,至少鄭媽媽她們沒覺察到異常。
隻有跟著他好幾年的長戟聽出他這些命令裏的血腥氣味。
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出於什麽考慮,下意識往袁明珠的方向瞟了一眼。
看到她正剝開一隻石榴,把通紅的像紅寶石一樣晶瑩剔透的石榴籽放到一隻琉璃盞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