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我所欲也;不見,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不見而見也……
司馬徽在考慮了好久好久(也就是沏個茶的功夫)……終於還是覺得見一見,畢竟他的名聲在這擺著,也從來沒有拒客的先例啊……
再者說了,司馬徽自身的原因隻能算是其中之一,還有更關鍵的原因自然就是為了他那個死心眼子的徒弟著想了。
別看司馬徽有些瞧不上劉備,可畢竟是他賜號臥龍之人所選定的未來主公,就算劉備再不入他的眼,那也自然有其亮光的地方,不然怎麽可能吸引的了臥龍矚目呢。
更何況深陷劉備不可自拔的又不止臥龍一個人,還有他那個天資不俗卻晚成的弟子徐庶徐元直。
臥龍還好,算是對得起自己的稱號沒有那麽主動,老老實實的在家裏盤著等待別人上門求見。
可徐庶到是很積極,直接主動送上門去給劉備做謀士了,而且還設計大敗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曹仁,表現的十分亮眼。
卻也正是因為太過閃耀,讓曹操對他升起了興趣,抓了徐庶的老母逼迫他北上,不然就是有違孝道。
結果自然顯而易見,劉備放人徐庶北上,司馬徽一個弟子白白跑去了北方估計很難再回來了,而且臨走的時候還極力的推薦了臥龍諸葛亮。
這樣一步算一步,司馬徽甚至都懷疑是不是隆中那小子不甘寂寞背地裏鼓搗出來的事情,實在是這套路太熟悉了,熟悉到司馬徽一看就明白了大概……
所以啊,他見與不見劉備在今日其實已經沒有什麽必然的關係,最後的影響無非也隻是他自己一個人罷了。
就算不見,憑著孔明的聰慧又怎麽可能真的一輩子隱居南陽隆中,遲早劉備會像蜜蜂一樣被吸引過去的。
而司馬徽反而因為不見落了一個不好的名聲,要知道皇叔劉備仁德之名早早就傳遍整個荊襄八郡之地,百姓可以不在乎他司馬徽,但絕對知道劉備劉玄德此人……
如此大的名聲,如此誇張的範圍,不是司馬徽多想,也不是他看不起劉備,實在是這等大手筆不像是一個落魄諸侯能做出來的事情。
如果劉備有這等頭腦,或是手下有如此的高人能夠早早料算到今日今時,那何以至於落魄於此寄人籬下呢。
思來想去,能不遺餘力並且還十分看好劉備的人,整個荊州地界上好像就隻剩下自己那個弟子一人了吧……
司馬徽低頭苦笑一聲,頗有些無可奈何的微微搖頭,讓坐在他對麵的劉備不能理解,不知道麵前這位荊州名士水鏡先生為何搖頭歎息,莫不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不成?
劉備心裏猛地一突,他已經說明了此行的來意,眼見司馬徽這般樣子,難不成是這荊州大地上沒有人才不成,那臥龍也不過是徒有虛名?
還是這司馬徽根本就不看好自己,並不打算實言相告?
劉備瞬間有些摸不清楚司馬徽到底是個什麽態度了,這多些年的經曆,雖然使得劉備內心越發的堅定不拔,卻也在無形之中削弱了他的自信。
尤其是在這種聲名遠播之人麵前,劉備總是有一種低一頭的感覺,無非還是手中無兵腳下無地,無根無據的原因啊……
“先生如此……難道是備所問有何難言之隱不成?”
雖然知道自己本錢不多,可劉備的臉皮早就鍛煉的非比常人。
你不明著說出來,我就當你不是這方麵的意思,打破砂鍋問到底就完事了,哪還在乎什麽其他的。
“不然不然……左將軍勿要多想,小老並非有何不得說的地方,隻是有感左將軍所問有些許偏頗罷了……”
眼見劉備如此,司馬徽趕緊搖頭否認,這時候可不不能借著裝深沉了,趕緊把話挑明了才行,免得劉備多想。
不過既然劉備是奔著臥龍來的,司馬徽也肯定是會實言相告,但與其隻是如此,倒不如再多加上幾分,借著自己弟子的名聲給老朋友的侄子擴大點名聲呢……
“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神情有些微微的恍惚,雖然司馬徽所言並不一定都是真的,但徐庶臨走之前的話劉備還是十分相信。
既然能得到徐庶‘吾遠不及也’的評價,那麽臥龍才行自然是在其之上。
現在劉備又從司馬徽的嘴裏聽到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鳳雛龐統,而且這兩位還是並列的排行,又怎麽可能不讓劉備心生向往呢。
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如果兩個都到了劉備的手下,那豈不是說光複漢室指日可待了!
不過司馬徽顯然隻是想借著劉備的名聲幫著龐統宣傳一下,很明顯不打算再搭進去一個弟子了,實話實說鳳雛看好孫家,現在已經東去遊曆吳地去了。
劉備也隻能暗探一聲,但好在他今日目的已經達成,相較於鳳雛,眼下臥龍才是他最需要也是能有機會招攬的人才。
與其著眼那看不見摸不著,還不如實打實的盯緊現在。
司馬徽既然已經告訴了劉備臥龍所在何處,那麽劉備自然心無旁騖先搞定一個再說,三心二意可做不好事。
再說了,劉備現在能找到一個合格的軍師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妄求更多隻會遭天之妒,貪多不可行,劉備表示自己不是那種人……
南陽郡隆中,自己夢寐以求的軍師便是在那裏,劉備帶著自己的二弟三弟從司馬徽這裏離開便馬不停蹄的趕往,生怕晚了一步自己這臥龍也飛走了……
眼見劉備離開,司馬徽也趕緊派人去隆中報信。
雖然自家那個弟子算無遺策料事如神,可畢竟不是真正的神仙,就連司馬徽自己都不知道劉備今日會過來,孔明肯定也不清楚了,還是派人先一步報信再說,到時候如何應對則交給孔明自行決斷……
而此時,隱居隆中十年有餘,得臥龍之稱為當世名傑,就待一朝乘風而起的諸葛孔明先生,正悠然自得飲茶讀書,全然不知道事情的發展軌跡有些偏離了他的掌握,自然也不知道此時劉備正一臉饑渴的奔他而來…………
司馬徽在考慮了好久好久(也就是沏個茶的功夫)……終於還是覺得見一見,畢竟他的名聲在這擺著,也從來沒有拒客的先例啊……
再者說了,司馬徽自身的原因隻能算是其中之一,還有更關鍵的原因自然就是為了他那個死心眼子的徒弟著想了。
別看司馬徽有些瞧不上劉備,可畢竟是他賜號臥龍之人所選定的未來主公,就算劉備再不入他的眼,那也自然有其亮光的地方,不然怎麽可能吸引的了臥龍矚目呢。
更何況深陷劉備不可自拔的又不止臥龍一個人,還有他那個天資不俗卻晚成的弟子徐庶徐元直。
臥龍還好,算是對得起自己的稱號沒有那麽主動,老老實實的在家裏盤著等待別人上門求見。
可徐庶到是很積極,直接主動送上門去給劉備做謀士了,而且還設計大敗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曹仁,表現的十分亮眼。
卻也正是因為太過閃耀,讓曹操對他升起了興趣,抓了徐庶的老母逼迫他北上,不然就是有違孝道。
結果自然顯而易見,劉備放人徐庶北上,司馬徽一個弟子白白跑去了北方估計很難再回來了,而且臨走的時候還極力的推薦了臥龍諸葛亮。
這樣一步算一步,司馬徽甚至都懷疑是不是隆中那小子不甘寂寞背地裏鼓搗出來的事情,實在是這套路太熟悉了,熟悉到司馬徽一看就明白了大概……
所以啊,他見與不見劉備在今日其實已經沒有什麽必然的關係,最後的影響無非也隻是他自己一個人罷了。
就算不見,憑著孔明的聰慧又怎麽可能真的一輩子隱居南陽隆中,遲早劉備會像蜜蜂一樣被吸引過去的。
而司馬徽反而因為不見落了一個不好的名聲,要知道皇叔劉備仁德之名早早就傳遍整個荊襄八郡之地,百姓可以不在乎他司馬徽,但絕對知道劉備劉玄德此人……
如此大的名聲,如此誇張的範圍,不是司馬徽多想,也不是他看不起劉備,實在是這等大手筆不像是一個落魄諸侯能做出來的事情。
如果劉備有這等頭腦,或是手下有如此的高人能夠早早料算到今日今時,那何以至於落魄於此寄人籬下呢。
思來想去,能不遺餘力並且還十分看好劉備的人,整個荊州地界上好像就隻剩下自己那個弟子一人了吧……
司馬徽低頭苦笑一聲,頗有些無可奈何的微微搖頭,讓坐在他對麵的劉備不能理解,不知道麵前這位荊州名士水鏡先生為何搖頭歎息,莫不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不成?
劉備心裏猛地一突,他已經說明了此行的來意,眼見司馬徽這般樣子,難不成是這荊州大地上沒有人才不成,那臥龍也不過是徒有虛名?
還是這司馬徽根本就不看好自己,並不打算實言相告?
劉備瞬間有些摸不清楚司馬徽到底是個什麽態度了,這多些年的經曆,雖然使得劉備內心越發的堅定不拔,卻也在無形之中削弱了他的自信。
尤其是在這種聲名遠播之人麵前,劉備總是有一種低一頭的感覺,無非還是手中無兵腳下無地,無根無據的原因啊……
“先生如此……難道是備所問有何難言之隱不成?”
雖然知道自己本錢不多,可劉備的臉皮早就鍛煉的非比常人。
你不明著說出來,我就當你不是這方麵的意思,打破砂鍋問到底就完事了,哪還在乎什麽其他的。
“不然不然……左將軍勿要多想,小老並非有何不得說的地方,隻是有感左將軍所問有些許偏頗罷了……”
眼見劉備如此,司馬徽趕緊搖頭否認,這時候可不不能借著裝深沉了,趕緊把話挑明了才行,免得劉備多想。
不過既然劉備是奔著臥龍來的,司馬徽也肯定是會實言相告,但與其隻是如此,倒不如再多加上幾分,借著自己弟子的名聲給老朋友的侄子擴大點名聲呢……
“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神情有些微微的恍惚,雖然司馬徽所言並不一定都是真的,但徐庶臨走之前的話劉備還是十分相信。
既然能得到徐庶‘吾遠不及也’的評價,那麽臥龍才行自然是在其之上。
現在劉備又從司馬徽的嘴裏聽到了另外一個人的名字,鳳雛龐統,而且這兩位還是並列的排行,又怎麽可能不讓劉備心生向往呢。
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如果兩個都到了劉備的手下,那豈不是說光複漢室指日可待了!
不過司馬徽顯然隻是想借著劉備的名聲幫著龐統宣傳一下,很明顯不打算再搭進去一個弟子了,實話實說鳳雛看好孫家,現在已經東去遊曆吳地去了。
劉備也隻能暗探一聲,但好在他今日目的已經達成,相較於鳳雛,眼下臥龍才是他最需要也是能有機會招攬的人才。
與其著眼那看不見摸不著,還不如實打實的盯緊現在。
司馬徽既然已經告訴了劉備臥龍所在何處,那麽劉備自然心無旁騖先搞定一個再說,三心二意可做不好事。
再說了,劉備現在能找到一個合格的軍師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妄求更多隻會遭天之妒,貪多不可行,劉備表示自己不是那種人……
南陽郡隆中,自己夢寐以求的軍師便是在那裏,劉備帶著自己的二弟三弟從司馬徽這裏離開便馬不停蹄的趕往,生怕晚了一步自己這臥龍也飛走了……
眼見劉備離開,司馬徽也趕緊派人去隆中報信。
雖然自家那個弟子算無遺策料事如神,可畢竟不是真正的神仙,就連司馬徽自己都不知道劉備今日會過來,孔明肯定也不清楚了,還是派人先一步報信再說,到時候如何應對則交給孔明自行決斷……
而此時,隱居隆中十年有餘,得臥龍之稱為當世名傑,就待一朝乘風而起的諸葛孔明先生,正悠然自得飲茶讀書,全然不知道事情的發展軌跡有些偏離了他的掌握,自然也不知道此時劉備正一臉饑渴的奔他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