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禪將自己的所作所為一五一十的全都交代了出來後,劉備當下是的第一反應是震怒,是驚於自己這平日裏一向很守規矩的兒子,居然也會犯下這等越線的錯誤。
可這點怒火實際上也缺少必要的燃料,根本就沒在劉備心裏燃燒多長時間,就已經是消弭殆盡僅剩下一點點的小火苗還存在了。
沒什麽特殊的原因,隻因為劉禪是自己唯一也是最欣賞的繼承人。
並且劉備也一樣很清楚兒子劉禪跟華佗華老爺子之間的關係,所以他才會熄下心頭的怒火,沒有太過於要懲罰劉禪的意思。
華佗華老爺子說起來可以算的上是劉禪的半個老師,雖然沒有真正的教導過劉禪,但是互相印證探討問題的時候卻是常有。
這更近乎於亦師亦友的狀態,卻也是讓劉備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的老師,那位性格剛毅為人嚴謹的盧老爺子……
當初盧植不諂媚不賄賂,得罪了小黃門而被收監準備從對抗黃巾賊的前線押回到都城受審問罪的時候,劉備是親自帶人去圍了車隊,想要問個明白。
那次劉備心中雖是有一股衝動,想要為老師劫了那囚車以換自家老師一個自由。
可一來是因為老師盧植的勸阻解釋,二來也是因為劉備自己當是並沒有那足夠的勇氣。
與之對比下,再看看如今兒子劉禪的這般衝動表現,劉備心下無言默默的歎息一聲。
看著麵孔稚嫩的兒子,看著劉禪雖然躬身請罪但腰板卻繃直的樣子,劉備覺得這一刻,在這個年紀,寶貝兒子是要比自己當年強出太多了!
也許這便是少年意氣吧……
完完整整道明了一切之後,劉禪就老老實實的等待著老爹的處置,自然也沒有什麽小動作,也看不到此時此刻老爹劉備臉上那有些變幻莫名的神色。
犯錯就要有準備接受犯錯的代價,劉禪不是那種死要麵子不承認的人。
這種時候左顧右盼的偷瞄,沒個正行的表現自然不會為人所喜。
再加上劉禪其實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完全沒有說要掙紮的意思,反而他心裏清楚犯了錯要挨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若說他一點後果都不需要承擔,那劉禪說不定還會心慌呢……
靜靜等等待了許久,劉禪依舊是沒有等到老爹明確的答複,反而隻能聽到竹簡再被翻閱的嘩啦嘩啦聲音。
劉禪心裏納悶,根本不知道老爹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知道他偷偷摸摸鑽空子往許昌派送的書信中,可是明確寫著要給華老爺子申請高規格的葬禮。
不說比肩王孫貴胄,但也要與三公重臣無差!
要知道在當今這個時代,給一個看病的大夫用如此高規格的葬禮,那簡直是古往今來的沒有的事情。
前找不到先例,後不知醫者地位變化自是不用考慮。
可就單單是這沒有先例一點上,坐足以讓人為之驚愕大感於劉備的膽大了!
沒錯,就是感歎劉備,畢竟誰讓劉禪的那封書信是以自家老爹的名義呢,以他劉禪自己的名頭拿到許昌去,別說是讓在鄴城的曹操認可了,怕是傀儡天子劉協都可能不會當做一回事的。
按道理這般越線的行為應該是被責罰一番才對,畢竟劉禪的想法多少是有些大膽了些。
先不說劉協會不會同意,就是鄴城方麵能不能給這個麵子都不好說。
禦林軍乃天子禁軍,現在許昌那些禁軍又都是曹氏親衛,怎麽可能調到蜀中來給華佗當送葬的隊伍。
這不跟送羊入虎口沒什麽區別了嗎。
想必隻要是曹操沒糊塗到不清不楚的程度,就跟不可能同意,更不用說還有曹丕看著呢。
劉禪想要禦林軍過來,那就等於是癡人說夢!
這一點劉禪自己心裏也清楚,他雖然是有這種大膽的設想,可也沒說自以為能夠讓曹操曹丕也順著自己的心意行事。
所以要求禦林軍的想法天真而又可笑,劉禪自然不奢求。
他僅僅隻是在信上注明了一些禦林軍的甲胄兵器而已,人手什麽的不用給,給些規製上的東西送可以吧。
劉禪已經是考慮到所有的方方麵麵了,要點東西的難度總是比直接要人差的多。
若是曹操點頭首肯,許昌完全沒有意見,劉禪這裏自然是皆大歡喜。
可要說這封書信被人當做笑話一般處理,那劉禪也一樣有別的法子。
得不到朝廷官方最正統的答複,那他就自己來處理,自己搞定這一切!
反正身上有老爹親自指派的任務,全權負責華佗老爺子臨終葬禮的一切事宜,那劉禪手裏這份權力可是不小的。
表麵上是僅負責一個人的喪事,但具體折騰起來該是怎樣,那其中的可操作性可是不低,具體如何處理如何操辦,那還不是劉禪一個人說的算。
甚至劉禪都已經打算,若說書信沒有個回音,被人當做笑話一樣看待,那他就直接命人打造禦林軍的衣甲兵器,用自己的白毦兵護衛來充當禦林軍。
大不了不打著禦林軍的旗幟不就得了,這樣就算是會被一些人指指點點說什麽僭越的,也完全站不住腳。
畢竟禦林軍的衣甲雖然是天底下獨一份的,可誰又能夠保證其他穿著這身衣甲的人他就不是禦林軍呢!
心下沒有點野望那簡直太對不起自己的老爹,劉禪雖然平日裏有些閑散,可是對於大漢複興天下一統也一樣是有著自己的追求。
現在的白毦兵是蜀中精銳,是護衛在劉禪身邊的最後一道防線,堅實的壁壘。
可誰又能夠肯定,這些白毦兵在將來不會成為戍衛天子宮城的禦林軍呢!
乍一看可能是個笑話,說出去也沒準會被人當成是不知深淺的妄想。
但天底下奇跡得事情還少嗎,劉禪倒覺得自己這種想法一點都沒問題,也完全有可能達成!
自家老爹屢戰屢敗都能夠走到如今這般地步,成長為了天下三大諸侯勢力之一。
當初那個小小的安喜縣尉變成了如今的益州之主大漢左將軍,這種騰飛又豈是早有預料的?
事在人為莫道皆命,不去爭取不努力不拚搏,坐在蜀中妄想四方歸服,這才是真的異想天開!
…………
可這點怒火實際上也缺少必要的燃料,根本就沒在劉備心裏燃燒多長時間,就已經是消弭殆盡僅剩下一點點的小火苗還存在了。
沒什麽特殊的原因,隻因為劉禪是自己唯一也是最欣賞的繼承人。
並且劉備也一樣很清楚兒子劉禪跟華佗華老爺子之間的關係,所以他才會熄下心頭的怒火,沒有太過於要懲罰劉禪的意思。
華佗華老爺子說起來可以算的上是劉禪的半個老師,雖然沒有真正的教導過劉禪,但是互相印證探討問題的時候卻是常有。
這更近乎於亦師亦友的狀態,卻也是讓劉備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的老師,那位性格剛毅為人嚴謹的盧老爺子……
當初盧植不諂媚不賄賂,得罪了小黃門而被收監準備從對抗黃巾賊的前線押回到都城受審問罪的時候,劉備是親自帶人去圍了車隊,想要問個明白。
那次劉備心中雖是有一股衝動,想要為老師劫了那囚車以換自家老師一個自由。
可一來是因為老師盧植的勸阻解釋,二來也是因為劉備自己當是並沒有那足夠的勇氣。
與之對比下,再看看如今兒子劉禪的這般衝動表現,劉備心下無言默默的歎息一聲。
看著麵孔稚嫩的兒子,看著劉禪雖然躬身請罪但腰板卻繃直的樣子,劉備覺得這一刻,在這個年紀,寶貝兒子是要比自己當年強出太多了!
也許這便是少年意氣吧……
完完整整道明了一切之後,劉禪就老老實實的等待著老爹的處置,自然也沒有什麽小動作,也看不到此時此刻老爹劉備臉上那有些變幻莫名的神色。
犯錯就要有準備接受犯錯的代價,劉禪不是那種死要麵子不承認的人。
這種時候左顧右盼的偷瞄,沒個正行的表現自然不會為人所喜。
再加上劉禪其實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完全沒有說要掙紮的意思,反而他心裏清楚犯了錯要挨打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若說他一點後果都不需要承擔,那劉禪說不定還會心慌呢……
靜靜等等待了許久,劉禪依舊是沒有等到老爹明確的答複,反而隻能聽到竹簡再被翻閱的嘩啦嘩啦聲音。
劉禪心裏納悶,根本不知道老爹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知道他偷偷摸摸鑽空子往許昌派送的書信中,可是明確寫著要給華老爺子申請高規格的葬禮。
不說比肩王孫貴胄,但也要與三公重臣無差!
要知道在當今這個時代,給一個看病的大夫用如此高規格的葬禮,那簡直是古往今來的沒有的事情。
前找不到先例,後不知醫者地位變化自是不用考慮。
可就單單是這沒有先例一點上,坐足以讓人為之驚愕大感於劉備的膽大了!
沒錯,就是感歎劉備,畢竟誰讓劉禪的那封書信是以自家老爹的名義呢,以他劉禪自己的名頭拿到許昌去,別說是讓在鄴城的曹操認可了,怕是傀儡天子劉協都可能不會當做一回事的。
按道理這般越線的行為應該是被責罰一番才對,畢竟劉禪的想法多少是有些大膽了些。
先不說劉協會不會同意,就是鄴城方麵能不能給這個麵子都不好說。
禦林軍乃天子禁軍,現在許昌那些禁軍又都是曹氏親衛,怎麽可能調到蜀中來給華佗當送葬的隊伍。
這不跟送羊入虎口沒什麽區別了嗎。
想必隻要是曹操沒糊塗到不清不楚的程度,就跟不可能同意,更不用說還有曹丕看著呢。
劉禪想要禦林軍過來,那就等於是癡人說夢!
這一點劉禪自己心裏也清楚,他雖然是有這種大膽的設想,可也沒說自以為能夠讓曹操曹丕也順著自己的心意行事。
所以要求禦林軍的想法天真而又可笑,劉禪自然不奢求。
他僅僅隻是在信上注明了一些禦林軍的甲胄兵器而已,人手什麽的不用給,給些規製上的東西送可以吧。
劉禪已經是考慮到所有的方方麵麵了,要點東西的難度總是比直接要人差的多。
若是曹操點頭首肯,許昌完全沒有意見,劉禪這裏自然是皆大歡喜。
可要說這封書信被人當做笑話一般處理,那劉禪也一樣有別的法子。
得不到朝廷官方最正統的答複,那他就自己來處理,自己搞定這一切!
反正身上有老爹親自指派的任務,全權負責華佗老爺子臨終葬禮的一切事宜,那劉禪手裏這份權力可是不小的。
表麵上是僅負責一個人的喪事,但具體折騰起來該是怎樣,那其中的可操作性可是不低,具體如何處理如何操辦,那還不是劉禪一個人說的算。
甚至劉禪都已經打算,若說書信沒有個回音,被人當做笑話一樣看待,那他就直接命人打造禦林軍的衣甲兵器,用自己的白毦兵護衛來充當禦林軍。
大不了不打著禦林軍的旗幟不就得了,這樣就算是會被一些人指指點點說什麽僭越的,也完全站不住腳。
畢竟禦林軍的衣甲雖然是天底下獨一份的,可誰又能夠保證其他穿著這身衣甲的人他就不是禦林軍呢!
心下沒有點野望那簡直太對不起自己的老爹,劉禪雖然平日裏有些閑散,可是對於大漢複興天下一統也一樣是有著自己的追求。
現在的白毦兵是蜀中精銳,是護衛在劉禪身邊的最後一道防線,堅實的壁壘。
可誰又能夠肯定,這些白毦兵在將來不會成為戍衛天子宮城的禦林軍呢!
乍一看可能是個笑話,說出去也沒準會被人當成是不知深淺的妄想。
但天底下奇跡得事情還少嗎,劉禪倒覺得自己這種想法一點都沒問題,也完全有可能達成!
自家老爹屢戰屢敗都能夠走到如今這般地步,成長為了天下三大諸侯勢力之一。
當初那個小小的安喜縣尉變成了如今的益州之主大漢左將軍,這種騰飛又豈是早有預料的?
事在人為莫道皆命,不去爭取不努力不拚搏,坐在蜀中妄想四方歸服,這才是真的異想天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