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誦書的聲音吸引得大家都在專心的聽,景令瑈也不例外,她是最愛孩子的,眼中泛出的愛意真摯無比。
“聖上,他在誦《孝經》呢。”景貴嬪一邊欣賞著孩子的朗朗書聲,一邊跟神世帝說。
“是呀,朕記得珩兒小時候最愛躲起來誦書,朕每次都能在這竹海中找到他。”景令瑈轉過頭來看著身邊鬢邊有幾絲白發的神世帝,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她終於知道神世帝為何多年不再來這裏,因為這裏既是傷心地,也是他心裏最溫暖的地方。
伸手輕輕捏住神世帝的雙手,輕輕說了句:“孩子們都大了,我們也老了。”
每一句話都沒有逃過懷曼奴的耳朵,除了緊握拳頭,壓抑心中騰起的火焰,她還能做什麽?
遠處,一個年輕的女子走到孩子身邊,問他:“餓了嗎?跟娘親回去吃飯吧!”說罷,將孩子抱起來,三四歲的小身子在她懷裏發出咯咯的笑。
“她是誰?”神世帝指著那女子問。
懷曼奴知道,這場好戲的主角登場了,雖然隔得遠,但還是一眼認出了這個女子。她深知不能讓這女子再次走進神世帝的視線,否則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於是脫口而出:“未曾見過呢!”
景令瑈回頭意味深長的看了懷曼奴,臉上溫柔的笑,從沒有消失,她說道:“臣妾看著像是七皇子的生母,良人淩南秋。”
“七皇子?”神世帝似乎從來不知道有這麽個兒子,但是淩南秋這個名字他是熟悉的。五年前,淩南秋還是懷曼奴宮中的一個婢女。那時的她人長得清純至極,就像一汪不染纖塵的清泉。手也極巧,若不是神世帝在與懷曼奴爭執時刮破了龍袍,也不會遇到這個女子。
是她對著油燈,繡了一個時辰,才將龍袍受損處完美的補好。神世帝接過龍袍時,人已經被淩南秋專注的樣子所迷。燈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於是,情不自禁下臨幸了她。
而後封其為良人,又為了緩和與懷曼奴之間的矛盾,而漸漸冷落忘卻了這個淩良人。至於,她懷了自己的孩子,神世帝是不知道的。幸而景令瑈暗中相救,才數次渡過難關,保住這個孩子,如今都四歲了。
“傳他們過來。”神世帝指著那對母子對穀春說道。
“是!”穀春很快走了過去,一會兒工夫就將人帶了過來。
神世帝以為淩南秋會對自己充滿了怨恨,卻哪知淩南秋是笑著過來的,規規矩矩地給皇上及兩位娘娘行禮,引著孩子也給貴人們行禮。
“這孩子叫什麽名字?”神世帝問淩南秋。
“妾身平日裏都叫他燈兒,等著他的父親給他賜名呢。”淩南秋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卻並不迫切,這令最看重女子性情的神世帝很是滿意。
“燈兒不好聽,朕想想。”神世帝說話間抱起了七皇子,果然血濃於水,孩子沒有羞怯,而是摸了摸神世帝的胡須,露出了最開心的笑臉。
“就叫蕭銳吧,針是銳利的,卻能修補破損的龍袍,銳兒也能填補父皇對母親的虧欠是嗎?”神世帝對著孩子說。
孩子開心的看了看神世帝,說道:“謝父皇,母親常說兒臣是父皇給母親最大的恩賜,兒臣一定不負父皇期望。”
孩子雖小,卻口齒伶俐,看來淩南秋平日裏很是花了番工夫在孩子身上,神世帝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牽起淩南秋。
“他們母子的一切事宜,就有勞貴嬪了。”神世帝指的是給淩南秋尋個好住處,好好安置下來,景令瑈很快會意,說道:“替聖上分憂,是臣妾的本分。”
神世帝將孩子交還給淩南秋,轉身回聽濤殿議事。
景貴嬪給淩南秋安排在飛華宮內,次日晉封的旨意便下來了。昔日的淩良人搖身一變成了淩承徽,因貴嬪舉薦,神世帝也應允她協助景貴嬪打理宮中事務。
“聖上,他在誦《孝經》呢。”景貴嬪一邊欣賞著孩子的朗朗書聲,一邊跟神世帝說。
“是呀,朕記得珩兒小時候最愛躲起來誦書,朕每次都能在這竹海中找到他。”景令瑈轉過頭來看著身邊鬢邊有幾絲白發的神世帝,臉上浮現出一抹笑意,她終於知道神世帝為何多年不再來這裏,因為這裏既是傷心地,也是他心裏最溫暖的地方。
伸手輕輕捏住神世帝的雙手,輕輕說了句:“孩子們都大了,我們也老了。”
每一句話都沒有逃過懷曼奴的耳朵,除了緊握拳頭,壓抑心中騰起的火焰,她還能做什麽?
遠處,一個年輕的女子走到孩子身邊,問他:“餓了嗎?跟娘親回去吃飯吧!”說罷,將孩子抱起來,三四歲的小身子在她懷裏發出咯咯的笑。
“她是誰?”神世帝指著那女子問。
懷曼奴知道,這場好戲的主角登場了,雖然隔得遠,但還是一眼認出了這個女子。她深知不能讓這女子再次走進神世帝的視線,否則將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於是脫口而出:“未曾見過呢!”
景令瑈回頭意味深長的看了懷曼奴,臉上溫柔的笑,從沒有消失,她說道:“臣妾看著像是七皇子的生母,良人淩南秋。”
“七皇子?”神世帝似乎從來不知道有這麽個兒子,但是淩南秋這個名字他是熟悉的。五年前,淩南秋還是懷曼奴宮中的一個婢女。那時的她人長得清純至極,就像一汪不染纖塵的清泉。手也極巧,若不是神世帝在與懷曼奴爭執時刮破了龍袍,也不會遇到這個女子。
是她對著油燈,繡了一個時辰,才將龍袍受損處完美的補好。神世帝接過龍袍時,人已經被淩南秋專注的樣子所迷。燈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於是,情不自禁下臨幸了她。
而後封其為良人,又為了緩和與懷曼奴之間的矛盾,而漸漸冷落忘卻了這個淩良人。至於,她懷了自己的孩子,神世帝是不知道的。幸而景令瑈暗中相救,才數次渡過難關,保住這個孩子,如今都四歲了。
“傳他們過來。”神世帝指著那對母子對穀春說道。
“是!”穀春很快走了過去,一會兒工夫就將人帶了過來。
神世帝以為淩南秋會對自己充滿了怨恨,卻哪知淩南秋是笑著過來的,規規矩矩地給皇上及兩位娘娘行禮,引著孩子也給貴人們行禮。
“這孩子叫什麽名字?”神世帝問淩南秋。
“妾身平日裏都叫他燈兒,等著他的父親給他賜名呢。”淩南秋的語氣中充滿了期待,卻並不迫切,這令最看重女子性情的神世帝很是滿意。
“燈兒不好聽,朕想想。”神世帝說話間抱起了七皇子,果然血濃於水,孩子沒有羞怯,而是摸了摸神世帝的胡須,露出了最開心的笑臉。
“就叫蕭銳吧,針是銳利的,卻能修補破損的龍袍,銳兒也能填補父皇對母親的虧欠是嗎?”神世帝對著孩子說。
孩子開心的看了看神世帝,說道:“謝父皇,母親常說兒臣是父皇給母親最大的恩賜,兒臣一定不負父皇期望。”
孩子雖小,卻口齒伶俐,看來淩南秋平日裏很是花了番工夫在孩子身上,神世帝一手抱著孩子,一手牽起淩南秋。
“他們母子的一切事宜,就有勞貴嬪了。”神世帝指的是給淩南秋尋個好住處,好好安置下來,景令瑈很快會意,說道:“替聖上分憂,是臣妾的本分。”
神世帝將孩子交還給淩南秋,轉身回聽濤殿議事。
景貴嬪給淩南秋安排在飛華宮內,次日晉封的旨意便下來了。昔日的淩良人搖身一變成了淩承徽,因貴嬪舉薦,神世帝也應允她協助景貴嬪打理宮中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