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夏末平靜的早晨,坐落於巷口的咖啡店裏,突然進來一名高大魁梧的年輕人。
年輕人環視店內一周,選了一個容易讓人發覺的靠窗位子坐下。
“歡迎光臨!”
咖啡店的工讀生走過來招呼他,年輕人叫了一杯熱咖啡。
在這間格局不大的咖啡店裏,隻坐了五位客人。
其中有在翻閱報紙職業欄、像是在找工作的學生,把吐司撕成小塊放進嘴裏的年輕男子,桌上攤了一疊早報的七十多歲老人,和一位剛送孩子去幼稚園回來、臉上抹著濃妝的三十幾歲婦人。
年輕人來到咖啡店,是為了等一個企圖自殺的女孩。
昨天晚上,企圖自殺的女孩打電話到年輕人家中,傷心地對他說:“我想死……”
或許這個未曾謀麵的女孩是在跟他惡作劇,但既然對方表露出自殺的意圖,他就不能棄之不顧。
年輕人在電話中不斷苦苦相勸,那女孩終於被他打動,最後拋下幾句:“要我不自殺也可以,但我想和你見一麵,並告訴你一個故事。”
女孩也不等年輕人回答,逕自說出見麵的地點,甚至自作主張地約定第二天早上八點半碰麵後,就掛斷電話。
第二天一早,年輕人照女孩所說的地址,來到郊外這間小巧的咖啡店。
年輕人一邊喝著剛送來的熱咖啡,一邊想著:(那個女孩大概不會來了吧!
昨晚那通電話可能隻是她一時興起的惡作劇。
但如果她真的來了,我一定要盡全力,讓她打消自殺的念頭。)
自從“那件事”發生以後,年輕人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罪惡感,即不分日夜地糾纏著他。
五年前,年輕人曾是市內一所私立高中的老師。
他教書態度非常認真,學生們都認為他過於嚴格;但他不願像其他老師一樣,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刻意和學生保持距離。
年輕人始終抱持一個信念:為了學生好,在課業上一定要對他們嚴厲一點。
後來,他聞悉學校裏有一名女學生賣春,便義不容辭帶女學生回學校接受輔導;可是這名女學生不僅毫無悔意,甚至完全不認為自己有錯。
年輕人一時氣憤,用力摑了女學生一巴掌,女學生霎肘尖叫一聲、跌倒在地,圍觀的學生們也都被這副情景給嚇住了。
年輕人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勸,希望她能痛改前非,但這名女學生隻是一逕地哭,口中雖然承認自己錯了,但還是負氣跑回家。
沒想到女學生回到家中,當晚竟一睡不起,並陷入昏迷狀態,三天後不治死亡。
經醫師診斷後,她的死因是由於本身的血管性疾病導致腦出血才釀成悲劇。
由於檢驗結果證實和體罰沒有直接關係,年輕人不必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然而他已不能若無其事地繼續擔任教職。
為了逃避來自學生及家長責難的眼光,年輕人終於向學校提出辭呈。
之後,有一些媒體揭露這則體罰事件,並深入報導學校方麵可能有隱瞞真相的情形。
雖然學校仗著和政界交情匪淺,利用特殊管道迅速平息了社會輿論的一連串爭議,不過經此喧騰,年輕人原有的罪惡感愈加深重。
年輕人失去工作,也提不起出門的興致,每天沉浸在悔恨中無法入眠,夜裏經常從惡夢中驚醒,他藉酒澆愁,甚至想求助於一些邪門歪道。
這種猶如生活在地獄中的日子,持續了半年……
昨晚女孩打來電話,才讓年輕人重新開始麵對現實。
他想承認自己的罪惡,並希望做些補償,而今天就是他贖罪的第一步。
他看看手表,驚覺自己明明跟女孩約好八點半碰麵,但現在已經超過三分鍾了。
剛才送咖啡過來的工讀生,正汗流浹背地用洗潔劑和刷子,拚命擦洗著人行道上的塗鴉。
咖啡店正對麵的紅色電話亭裏,站著一位剛在店裏吃完早餐、看似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抱著一個藍色大信封,不知道在打電話給誰。
旁邊的行道樹下堆置著一堆像小山般高的垃圾,以及一輛破舊的腳踏車,大概是在等垃圾車來一道運走吧!
叮鈴、叮鈴、叮鈴……
店長接起放在櫃台裏的電話道:“喂……嗯,請稍等一下。”
隻見店長拿起無線電話走出櫃台,掃視一周店裏的客人,然後走到年輕人身旁。
“對不起,請問您是不是……”
店長確認年輕人的姓名後,年輕人有些慌亂地接過電話。
“你真的來了!我很感激,但我還是有點害怕和你見麵……不過,有些事我真的很想告訴你,在電話中說也可以……”
是昨晚那個女孩打來的電話,她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期期艾艾。
“好,可是……”
站在桌旁的店長露出一臉迷惑,他正等著年輕人盡速用完電話,因為店內並沒有其他的公用電話可用。
年輕人轉頭看向窗外,隻見紅色的電話亭內,剛才在打電話的學生已經離開。
“你現在在哪裏?我到外麵打電話給你好了。”
“在另一間咖啡店……”
“會不會不方便?”
“沒關係,你可以打咖啡店內的公用電話,我告訴你號碼。”
“請等一下……”
年輕人從背包內拿出筆,將電話號碼抄在桌上的餐巾紙後,才掛斷電話。
按著,他一口氣喝完剩餘的咖啡,結完帳後立刻衝出咖啡店。
剛清洗完人行道塗鴉的工讀生,此時也正好回到店裏。
年輕人匆忙跑向紅色電話亭,鞋底發出踩到玻璃碎片的聲音,不知道是誰踢破電話亭門下的玻璃。
他插入電話卡,依餐巾紙上的電話號碼按下數字。
電話隻響了一聲,對方就接起來了,聽得出是同一個女孩的聲音。
“是我!”
年輕人立刻接口。
女孩又開始低聲啜泣,年輕人隻得努力勸慰著:“不要輕易自殺,你應該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情,去重新麵對你的人生!”
就在這時,那輛停放在垃圾堆旁的腳踏車的車主,一邊牽著他的腳踏車,一邊以驚慌失措的神情看著電話亭,爾後慌慌張張地逃離現場。
二十分鍾過後,那女孩仍固執己見……
這時,年輕人覺得有股臭味由電話亭玻璃門上的破裂處竄流進來,但他不在意地捏著鼻子,一心一意勸女孩打消輕生的念頭。
突然,年輕人感到胸口一陣緊縮,幾乎喘不過氣來……
緊接著,他感到全身無力,直覺想打開電話亭的玻璃門呼救,不過已經太遲了。
年輕人癱坐在電話亭裏,他的呼吸愈來愈困難、愈來愈微弱,最後話筒搖搖晃晃地垂落到地麵……
他看著垂下的話筒,想出聲求救,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如今,話筒中那位女孩的聲音已不知去向,傳來的僅是切掉電話後空洞的嘟嘟聲。
周遭的景色漸漸暗了下來……
(為、為什麽會這樣……
我會死嗎?
為什麽……)
年輕人的疑問,隨著逐漸混亂不清的意識化為泡沫,麻痹感也由全身的皮膚開始慢慢侵入體內。
當這種無助、教人不知所措的感覺到達腦神經末梢時,年輕人的意識也隨之沈入黑暗深淵,永不再返回……
這一天,在k市郊外電話亭中所發生的“意外死亡”事件,據當地警察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是一件偶發的不幸事故。
沒有人必須對此意外負責,因為這是由於垃圾堆中丟棄的漂白劑,所造成的毒氣“殺死”他的。
不久,有些新聞媒體將此事件扯上死者生前曾發生過的“體罰糾紛”,並以“老天有眼、明察秋毫”為題發布一小則新聞。
隨著時序轉移,冬天的腳步近了……
年輕人環視店內一周,選了一個容易讓人發覺的靠窗位子坐下。
“歡迎光臨!”
咖啡店的工讀生走過來招呼他,年輕人叫了一杯熱咖啡。
在這間格局不大的咖啡店裏,隻坐了五位客人。
其中有在翻閱報紙職業欄、像是在找工作的學生,把吐司撕成小塊放進嘴裏的年輕男子,桌上攤了一疊早報的七十多歲老人,和一位剛送孩子去幼稚園回來、臉上抹著濃妝的三十幾歲婦人。
年輕人來到咖啡店,是為了等一個企圖自殺的女孩。
昨天晚上,企圖自殺的女孩打電話到年輕人家中,傷心地對他說:“我想死……”
或許這個未曾謀麵的女孩是在跟他惡作劇,但既然對方表露出自殺的意圖,他就不能棄之不顧。
年輕人在電話中不斷苦苦相勸,那女孩終於被他打動,最後拋下幾句:“要我不自殺也可以,但我想和你見一麵,並告訴你一個故事。”
女孩也不等年輕人回答,逕自說出見麵的地點,甚至自作主張地約定第二天早上八點半碰麵後,就掛斷電話。
第二天一早,年輕人照女孩所說的地址,來到郊外這間小巧的咖啡店。
年輕人一邊喝著剛送來的熱咖啡,一邊想著:(那個女孩大概不會來了吧!
昨晚那通電話可能隻是她一時興起的惡作劇。
但如果她真的來了,我一定要盡全力,讓她打消自殺的念頭。)
自從“那件事”發生以後,年輕人心中那份揮之不去的罪惡感,即不分日夜地糾纏著他。
五年前,年輕人曾是市內一所私立高中的老師。
他教書態度非常認真,學生們都認為他過於嚴格;但他不願像其他老師一樣,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刻意和學生保持距離。
年輕人始終抱持一個信念:為了學生好,在課業上一定要對他們嚴厲一點。
後來,他聞悉學校裏有一名女學生賣春,便義不容辭帶女學生回學校接受輔導;可是這名女學生不僅毫無悔意,甚至完全不認為自己有錯。
年輕人一時氣憤,用力摑了女學生一巴掌,女學生霎肘尖叫一聲、跌倒在地,圍觀的學生們也都被這副情景給嚇住了。
年輕人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勸,希望她能痛改前非,但這名女學生隻是一逕地哭,口中雖然承認自己錯了,但還是負氣跑回家。
沒想到女學生回到家中,當晚竟一睡不起,並陷入昏迷狀態,三天後不治死亡。
經醫師診斷後,她的死因是由於本身的血管性疾病導致腦出血才釀成悲劇。
由於檢驗結果證實和體罰沒有直接關係,年輕人不必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然而他已不能若無其事地繼續擔任教職。
為了逃避來自學生及家長責難的眼光,年輕人終於向學校提出辭呈。
之後,有一些媒體揭露這則體罰事件,並深入報導學校方麵可能有隱瞞真相的情形。
雖然學校仗著和政界交情匪淺,利用特殊管道迅速平息了社會輿論的一連串爭議,不過經此喧騰,年輕人原有的罪惡感愈加深重。
年輕人失去工作,也提不起出門的興致,每天沉浸在悔恨中無法入眠,夜裏經常從惡夢中驚醒,他藉酒澆愁,甚至想求助於一些邪門歪道。
這種猶如生活在地獄中的日子,持續了半年……
昨晚女孩打來電話,才讓年輕人重新開始麵對現實。
他想承認自己的罪惡,並希望做些補償,而今天就是他贖罪的第一步。
他看看手表,驚覺自己明明跟女孩約好八點半碰麵,但現在已經超過三分鍾了。
剛才送咖啡過來的工讀生,正汗流浹背地用洗潔劑和刷子,拚命擦洗著人行道上的塗鴉。
咖啡店正對麵的紅色電話亭裏,站著一位剛在店裏吃完早餐、看似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抱著一個藍色大信封,不知道在打電話給誰。
旁邊的行道樹下堆置著一堆像小山般高的垃圾,以及一輛破舊的腳踏車,大概是在等垃圾車來一道運走吧!
叮鈴、叮鈴、叮鈴……
店長接起放在櫃台裏的電話道:“喂……嗯,請稍等一下。”
隻見店長拿起無線電話走出櫃台,掃視一周店裏的客人,然後走到年輕人身旁。
“對不起,請問您是不是……”
店長確認年輕人的姓名後,年輕人有些慌亂地接過電話。
“你真的來了!我很感激,但我還是有點害怕和你見麵……不過,有些事我真的很想告訴你,在電話中說也可以……”
是昨晚那個女孩打來的電話,她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期期艾艾。
“好,可是……”
站在桌旁的店長露出一臉迷惑,他正等著年輕人盡速用完電話,因為店內並沒有其他的公用電話可用。
年輕人轉頭看向窗外,隻見紅色的電話亭內,剛才在打電話的學生已經離開。
“你現在在哪裏?我到外麵打電話給你好了。”
“在另一間咖啡店……”
“會不會不方便?”
“沒關係,你可以打咖啡店內的公用電話,我告訴你號碼。”
“請等一下……”
年輕人從背包內拿出筆,將電話號碼抄在桌上的餐巾紙後,才掛斷電話。
按著,他一口氣喝完剩餘的咖啡,結完帳後立刻衝出咖啡店。
剛清洗完人行道塗鴉的工讀生,此時也正好回到店裏。
年輕人匆忙跑向紅色電話亭,鞋底發出踩到玻璃碎片的聲音,不知道是誰踢破電話亭門下的玻璃。
他插入電話卡,依餐巾紙上的電話號碼按下數字。
電話隻響了一聲,對方就接起來了,聽得出是同一個女孩的聲音。
“是我!”
年輕人立刻接口。
女孩又開始低聲啜泣,年輕人隻得努力勸慰著:“不要輕易自殺,你應該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心情,去重新麵對你的人生!”
就在這時,那輛停放在垃圾堆旁的腳踏車的車主,一邊牽著他的腳踏車,一邊以驚慌失措的神情看著電話亭,爾後慌慌張張地逃離現場。
二十分鍾過後,那女孩仍固執己見……
這時,年輕人覺得有股臭味由電話亭玻璃門上的破裂處竄流進來,但他不在意地捏著鼻子,一心一意勸女孩打消輕生的念頭。
突然,年輕人感到胸口一陣緊縮,幾乎喘不過氣來……
緊接著,他感到全身無力,直覺想打開電話亭的玻璃門呼救,不過已經太遲了。
年輕人癱坐在電話亭裏,他的呼吸愈來愈困難、愈來愈微弱,最後話筒搖搖晃晃地垂落到地麵……
他看著垂下的話筒,想出聲求救,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如今,話筒中那位女孩的聲音已不知去向,傳來的僅是切掉電話後空洞的嘟嘟聲。
周遭的景色漸漸暗了下來……
(為、為什麽會這樣……
我會死嗎?
為什麽……)
年輕人的疑問,隨著逐漸混亂不清的意識化為泡沫,麻痹感也由全身的皮膚開始慢慢侵入體內。
當這種無助、教人不知所措的感覺到達腦神經末梢時,年輕人的意識也隨之沈入黑暗深淵,永不再返回……
這一天,在k市郊外電話亭中所發生的“意外死亡”事件,據當地警察的調查結果顯示,僅是一件偶發的不幸事故。
沒有人必須對此意外負責,因為這是由於垃圾堆中丟棄的漂白劑,所造成的毒氣“殺死”他的。
不久,有些新聞媒體將此事件扯上死者生前曾發生過的“體罰糾紛”,並以“老天有眼、明察秋毫”為題發布一小則新聞。
隨著時序轉移,冬天的腳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