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林在梁山好漢們喝得五迷三道,別說低度酒不醉人,隻要達到那個量就暈乎。


    晃晃悠悠地回到校長室之後,楊樹林看到了焦急等待在門口的校警。他手裏攥著一封信,臉色充滿了惶急。


    “校長...這是有人用小刀釘在咱們校警室門上的信...上邊寫著讓您親自打開。”校警驚恐地道,他們隻是學校的保安,對於江湖的那些事情從來沒有接觸過。


    楊樹林接過破開一個口子的信封嘿然:“送上門的匿名信?玩得挺老土啊!就不能直接打個電話?搞這些裏格楞有意思嗎?”


    他一邊吐槽一邊拆信封,他還真不信這裏邊能塞什麽危險品--說破了天也就是塞刀片的低幼伎倆。果不其然,裏邊有一張a4打印紙,紙上寫了一個地址:中州國際酒店605。


    a4紙旁邊躺著一張房卡...這就讓人浮想連篇了--難道裏邊還有什麽陷阱?比如有個光屁屁女人躺在床上等著他,他一進門就大喊****?江湖險惡,人心難測,有些事情不得不防。你跟一幫小偷講禮義廉恥?人家才不跟你玩呢!


    所以楊樹林隨手把信和房卡扔進碎紙機裏邊--他到想看看房卡弄丟了誰去賠錢!


    你不能說楊樹林慫了,作為一個大老爺們,他沒什麽可怕的。不過如果對方耍陰招,你貿然衝進人家的陷阱那就是弟弟行為。好歹楊樹林也是個網絡小說老書蟲,常規套路一眼就能看破。寫書的(不包括楊老師)心都髒著呢!現實當中的套路你在小說裏都能看見端倪。


    楊樹林穩坐釣魚台,他很好奇對方的葫蘆裏賣得到底是什麽牌子的藥,是良藥還是毒藥。現在的情況就是敵不動我不動,誰讓主動權在楊樹林手裏,他有氣定神閑的資格。


    這就跟商業談判是一個道理--誰先亮底牌誰就輸了。真正笑到最後的都是穩如老狗的家夥。這個世界是八零後的,是九零後的,將來會是零零後、一零後的,但是這個世界最終還是屬於臉皮厚的。


    閑來無事的楊樹林開始翻家底,他依稀記得在係統裏還寄存著一個灰常牛批的道具--圖騰強化券。這是他上學期期末考試任務贏來的獎品。後來(作者)事情太多他就把這東西忘了,這東西可是很牛叉的。


    當年黃帝有了龍圖騰之後一統華夏,如今楊樹林有了圖騰強化券之後可以建立圖騰進行祭祀。他心中的圖騰是聖師孔子,在教育學當中,這位是繞不開的大牛。


    孔子在教育界有多牛批?門徒三千,賢者七十二!隨便扒拉出來一個都是聲名赫赫的大佬,曆史中被數次捧到至高無上的地位。


    拋開他在政治上的看法,單談他在教育上的成就,這確實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


    他在放假的時候就交代蕭讓去查史料做一幅孔聖人像,然後讓湯隆按照蕭讓的孔聖人像鑄一尊雕像出來。算算日子,這倆人應該完成地差不多了--剛剛他倆還在林子裏喝酒呢!


    果不其然,當楊樹林找他倆要東西的時候,無論是蕭讓還是湯隆都把孔子給準備好了。楊樹林給他倆的要求是一定要大氣沉穩,讓人一看就心生敬畏。


    蕭讓的《孔聖人像》完全按照史料記載再加上自己的構思畫出來的,孔聖人身高一米八十多(九尺有六寸,按照春秋時候的長度就是一米八十多),蕭讓直接來了個一比一的高度,整個畫卷長達兩米,恢弘大氣,頗有古風。


    湯隆更過分,這家夥直接用膠泥鑄模,熔首陽之銅分批次鑄造出來聖人的零件,然後直接拚成了一個高達十米的聖人銅像。這一工作湯隆自己是幹不完的,得虧有那個力大無窮的豆兵的協助,他這才能在短時間完成。


    為了抗風,湯隆沒有采用空心澆築法,而是直接上實心的銅像。聽說有個地方的十九米高空心秦始皇被五級風吹倒了,直接臉著地拍成了平板,如果出了這種事情楊樹林肯定要發表...所以這個銅像光材料費就相當昂貴,具體多少湯隆也沒算--他的材料都是拿水友打賞的錢換的,他澆築這孔子像的過程全程直播,沒賠錢不說反倒掙了不少。


    也不知道為什麽現代寂寞的人不喜歡看小姐姐跳舞了,反倒是湯隆這種技術流大師火了起來。反正楊樹林自己肯定不會無聊到看這家夥打鐵。


    十米高的孔子像擺在那相當顯眼,得虧孔子穿的寬袍大袖,不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要不然楊樹林也得掂量一下安全的問題。


    現在隻需要讓李雲找個好地方修個結實的台子把孔子像立在那裏就好了。楊樹林的意思是把孔子像立在山頭上,能讓他用柔和的目光注視著整個學校。


    不過這個提議被李雲給否了--山頭上樹太多,工程機械上不去。那麽大的孔子整體銅像搬到山上去妥妥勞民傷財!


    “金字塔怎麽蓋起來的?”


    “長城怎麽蓋起來的?”


    “五百豆兵夠不夠?不夠的話再讓公孫軍師召喚五百!爺們有生輝點!該砸就得砸!”


    楊樹林依然堅持他的決定--銅像擺在山頭上才氣派呢!整個三才的人民一抬頭就能看到孔子的注視!這可是三才新地標啊!


    這種出風頭的機會楊樹林怎能放過?別忘了,評二級校長還得看學校在當地辦學的影響。有了孔子像的注視,三才人民都得牢記三才實驗中學!


    外地人來了,本地人自豪的指著孔子像介紹:“這是我們鎮三才實驗學校的圖騰,氣派吧?”


    聽聽!多帶感!


    最後李雲核算了一下工程難度道:“五百豆兵真不夠,純人力的話真得再加五百。豆兵也就是力氣大一點,他們又不是真正的黃巾力士。”


    “那個力士豆兵呢?我記得有個閃光的家夥啊!”楊樹林問道。


    “獨木難支啊!你也不看看那銅像有多沉!湯隆拚上之後沒法拆卸,隻能整體挪移。”李雲縷著胡子道,那幽綠色的眼睛裏寫滿了深沉。


    楊樹林揮斥方遒道:“讓公孫軍師擇日開壇,再來一波撒豆成兵,咱們湊個千人團!”


    李雲點頭,豆兵這種勞動力確實好用。雖然沒有戶口身份證,但是隻要不出去亂跑誰也不會找他們的麻煩。一千豆兵能解決不少問題,再來五百豆兵的話熱電廠工程也能繼續提速--食堂和熱電廠雙開的效率有點低,至少要年末才能完工。如今能再召喚五百豆兵真是極好不過!


    待公孫勝撒豆成兵之後,三才的圖騰就能真正立起來,那個時候三才實驗中學也是有信仰的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萬物生輝係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儒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儒鴻並收藏萬物生輝係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