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明朝滅亡的原因歸咎於宦官、皇帝,因為史書也是這麽寫的。但是隨著後世網絡的發達,各種分析越發細致,將明朝滅亡的原因一一列舉了出來。


    曾經顯得無辜和正義的文官集團漸漸被扒去了外衣,在為禍大明的各種因素中排名日漸上升,被各種噴子罵的體無完膚。因為此時的文官集團儼然成為了豪商大地主階級的代言人,任何有損豪商大地主們利益的政策都無法推行,相反不斷從國家挖牆角,挖到大家同歸於盡也在所不惜。


    統治階級的完全腐化墮落是大明滅亡的最主要因素。天災時常都會發生,為什麽明末就造成大規模造反呢?太平盛世的年景,遇到天災的時候,朝廷會賑災安民,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也還在,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民亂。而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地方官員已經完全黑化了,不但賑災的錢糧都進了他們的手裏,而且還繼續征收高昂的賦稅,完全是把百姓往死裏逼。


    他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每逢大的自然災害,就是那些豪門大戶資產爆增之時。他們用微不足道的錢糧就換取了大量的田產,不把這些泥腿子逼到絕路,他們那裏舍得為了一口吃的賤賣自己的田產呢?所以豪門大戶與官府相勾結,趁天災時大發橫財幾乎是當時的常態。至於那些泥腿子的死活,那是皇帝操心的事情,與他們就無關了。


    以往他們這樣操作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隻是現在老百姓的忍耐到了極限,已經完全沒有了活路,造反就成為一種選擇,好歹還可以多活一段時間不是。王朝末期基本都是如此,統治階級的貪婪和妄為最終葬送的不僅是王朝本身,其中還包括他們自己。


    改朝換代不僅僅是換了一個皇族,更主要的是將原有的統治階級和既得利益者消滅,完成財富的再分配,達成新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新的統治階級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占有的資源上,都比原來經過長期發展壯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小的多。社會資源得到了釋放,社會矛盾也得到了緩解,統治次序重新開始建立。


    那些權貴們是傻了嗎?居然要作死到與王朝同歸於盡?其實這些道理他們都懂,隻是貪婪和欲望使得他們忘乎所以,今天就可以到手的錢財和不確定什麽時候才會滅亡的朝廷,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先拿到手再說。這是人性使然,無關乎眼光是否長遠。想要杜絕這種情況,唯一能做的隻能是從製度上解決。


    魯若麟不管崔永建矛盾複雜的心情,繼續給他分析道。


    “大明權貴們享受著國家賦予他們的權利、土地和金錢,但是他們忘記了責任,隻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回報。如果說大明是一個池塘,每個人都在喝裏麵的水,而且喝水的人越來越多。掌握分配用水權的權貴們的責任就是把池塘擴大,使水越來越多,並且製定製度使得每個人都有水喝,而不至於渴死。”


    “但是現在的權貴們不想著擴大池塘,而是拚命的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水,讓沒水喝的人越來越多。這些沒水喝的人不想渴死就隻能拚命搶水喝了。結果就是原來喝水的人自己打起來,直到一方消亡,喝水的人少了,自然矛盾就少了。但是如果此時恰好有另外一群人窺視著水塘,等到原來守衛池塘的人兩敗俱傷之後趁虛而入,那這個池塘誰說了算就不好說了。”


    “人是必須依靠族群才能生存的,如果把你一個人扔到一塊富裕的土地,即使那裏有金山銀山,吃不完的食物,你也不一定能活下來。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分工,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缺一不可。沒有農夫你會餓死,沒有織女你就沒有衣服穿,沒有工匠你就沒有房子住,沒有東西用。沒有士兵你就會被野獸或者敵人殺死。沒有讀書人我們的文化和精神就不能傳承,猶如一盤散沙。”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高貴,讀書人離開了其他人一樣活不下去。隻是讀書人靠腦袋謀生,顯得比那些用力氣生存的人要輕鬆和尊貴一些。既然豐富的知識使你成為規則的製定者,擁有可以安排其他人生活甚至生命的權利,那你就有責任使他們過的更好,否則他們會毫不猶豫的換一批統治者。”


    “當你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時候,是否有想過提供這一切的是誰?是那些農夫、工匠、士兵們,唯獨不是其他的讀書人。他們憑什麽願意把自己的勞動果實拿出來供養你們?那些因為你們可以使他們安全的生存下去,繁衍生息。這就好比契約,他們花錢雇你們管理整個國家,保證他們的生命和財產。你們接受了他們的供養,就等於你們接受了這份契約。但是你們管理的水平太爛,國家被你們糟踐的一塌糊塗,還把國家的錢財往自己腰包裏塞。並且漠視他們的生死,隨意侵占他們的錢財,他們憑什麽還要繼續供養你們這樣的惡狼,已經活不下去了,為什麽不換一個管家,總不會比現在更壞吧?”


    崔永建猶自狡辯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有冤情可以找官府申訴,聚眾造反就是自絕於天下。”


    “找官府申訴?你覺得可能嗎?吏治已經腐敗到如此程度,有幾個會為了老百姓得罪同僚和豪門大戶,還不是官官相護。不想餓死就隻能拿命來拚了,華夏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誰願意背負叛賊的惡名去造反啊。實在是那些權貴們逼迫太甚了,既然老爺們不愛惜民力,那就改朝換代吧。太祖當初不也是活不下去才起兵造反,建立大明皇朝的嗎?”


    “權利與義務是對等的,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隻想索取不想付出隻能圖一時之利,最終還是會為自己的貪婪付出代價的。那些趁著災荒侵吞民田的士紳們看似一時得利,結果呢?民亂一起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們,不但錢財被搶了個幹淨,連闔家老小的命都丟了。改朝換代後能繼續保有富貴的又有幾家,被滅的還是十之八九啊。”


    “當然人都是自私的,你不能強求個人為了國家放棄私利,所以通過製度保證國家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達到一個平衡就很重要了。朝廷強勢,肆無忌憚的搜刮民財,以致民不聊生,最後喂飽了皇帝餓死了百姓,百姓就會推翻你,秦朝二世而亡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像大明這樣錢財沒有進皇帝的口袋,都流進權貴的腰包也一樣是在自尋死路。”


    “隻有所以人都交稅,保證國庫能夠維持國家運轉,內可以賑災撫民,外可以抵禦外辱。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大家才能有安穩的生活環境。像如今這樣逼反所有的窮苦老百姓最後隻會是自作自受了。”


    “如果你的父親搜走你們所有的財富,食物多的吃不完都不願意分給你們兄弟和你們母親,寧願看著你們餓死也不拿一文錢出來,你們還會尊敬擁戴他嗎?還願意把賺到的錢給他嗎?”


    “西洋人有句話是怎麽說的:人世間隻有兩件事情無法避免,那就是稅收和死亡。一個人隻要生活在人類社會中,享受了這個社會帶給自己的各種好處的時候,你就要為這個社會付出自己的勞動所得。這就是你與這個世界的契約,當你違反了契約,這個世界就會懲罰你。懲罰也許會遲到,但是絕對不會缺席。不是在你身上,也會在你的子孫後代身上。”


    “當然,大明落到如今這個境地,也不僅僅是財政問題了,更多的是製度問題。文武失衡、吏治腐敗、宗室貪婪、軍製崩壞、南北之爭、人才選拔、監察虛設、結黨營私、叛亂不絕等等,幾乎每個王朝末世有的問題大明都存在,如果沒有人可以力挽天傾,一掃弊病,滅亡隻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正是因為大明內部出了問題,才使得後金韃子肆掠中原而不可製,如果在太祖、成祖時期,後金不過是跳梁小醜。而今卻是猶如一個病入膏肓的巨漢,即使身軀龐大,也奈何不了一介童子。豎子無能,才使得後金猖狂。”


    崔永建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番請教會得到魯若麟如此犀利的答複,在魯若麟的嘴裏大明已經是行將就木的待死之人,幾乎無可救藥。作為一個朝鮮官員,他對大明也時刻保持著關注。因為朝鮮作為大明的小弟,被後金欺負的老慘了,偏偏又無力抵擋,隻能期望大明老大哥能夠拉自己一把,把後金這個流氓政權徹底消滅。


    但是現在後金拳打朝鮮,腳踢大明,牛逼的一塌糊塗,連大明這個壯漢都屢屢被打的吐血三升,僵而不死罷了。不過即便如此朝鮮也對大明保有很大的期望,畢竟泱泱天朝,富有四海,一旦緩過勁來,豈是區區女真野人可以抵擋的。


    現在魯若麟卻把這個幻想直接給戳破了,大明連自身都保不住了,更別想滅後金救朝鮮了。雖然崔永建對魯若麟話沒有完全相信,但是道理上來說是完全可能的,而且局勢也隱隱有向魯若麟預料般的那樣發展,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大明到底能撐多就還真不好說。


    其實相比大明,朝鮮的局勢也強不到哪去,權貴階層固化,後金的威脅時時刻刻存在,稍有不慎就有亡國滅種的危險。隻是朝堂上幾個黨派勢力相互爭鬥,居然保持了詭異的平衡,沒有像大明那樣東林黨一家獨大,朝政愈發腐敗無能罷了。


    在魯若麟這裏沒有收獲富國強兵的方法,卻意外了解到大明這個老大哥即將走向末路,崔永建有些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的住所,整宿無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再造天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豬哥老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豬哥老腰並收藏明末之再造天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