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若麟和吳襄回到大廳重新坐定,吳三桂則讓家丁把冬裝脫下來,要自己親自試一試。
對於吳三桂這樣常年在行伍裏摸爬滾打的將二代,對於如此專業的軍隊冬裝自然是心癢的很,剛才是不清楚情況所以讓家丁試用,現在看效果很好,忍不住要自己親自試試,就像小孩看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
穿戴好的吳三桂跑到校場好好活動了一番,甚至策馬奔跑了一陣子,感覺比以前的冬裝強太多了。手腳也沒有那麽冷了,耳朵和臉也好受了很多,實在是太好用了。
在魯若麟說出想要收購毛皮、牲畜,甚至是羊毛後,吳襄的笑容更甚了。這些東西都是關外可以大量產出的,蒙古人、女真人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牲畜處理,這些東西都廉價的很。雖然很多時候大家都是打生打死的,但是私底下的交易根本就沒有停過,關寧軍就是靠販賣這些草原特產,每年都獲利匪淺。
現在可以用這些廉價物品換取這些新式的冬裝,怎麽算都是一件劃算的事情。至於為什麽連羊毛也要,這個吳襄隻是有點好奇,畢竟羊毛沒什麽用,除了用來編毯子、做氈布,還能幹啥?很多時候那些牧民都是把用不完的羊毛扔掉的。
“魯將軍要那些羊毛幹什麽?”吳襄也沒有藏著,直接就問出來了。
“要是大人不嫌棄,叫下官興漢吧,在您麵前哪有什麽將軍啊。我想把這些羊毛運回去試試看能不能織布。”魯若麟也想拉近一下關係。
“織布?羊毛織出來的布味道難聞,穿著也難受,實在不是什麽好東西啊。”吳襄也是見過用羊毛織出來的布,除了窮的要死的牧民,幾乎沒人願意用,那種味道一般人真受不了。
“下官也是想回去看能不能改良下,要是成了,還會大量采購的。”魯若麟當然不會直接織,隻要把羊毛脫了脂,做成毛線,織出來的羊毛衫保暖又舒服,絕對可以賣上大價錢。
“既然你已經考慮好了,我就不勸了。羊毛我這邊存貨很少,估計草原上也沒有多少貨,要是真的有用,明年我讓草原上多儲備一些。”吳襄將信將疑,覺得魯若麟肯定有其他用途,不過那是人家的事情,不好過問。
“多謝大人。不知道下官能不能夠再買一些‘淘汰’下來的武器鎧甲?身處海外荒島,周身都是敵人,不給手底下的兒郎們置辦些趁手的家夥,睡覺都不安穩啊。”遼西這裏大軍雲集,武器裝備簡直不要太多,順便漏點下來都夠自己用的了。
“恩,是有一些‘淘汰’下來的武器,你身為大明人卻在外族的地盤上立足,確實很難,就賣一些給你吧。”思考了良久後,吳襄還是決定賣一些給魯若麟,畢竟從長遠看這條線的利益不小,還可以處理掉手裏積壓的皮貨,一舉多得。
“多謝大人。”魯若麟趕緊起身答謝。
“興漢,你我一見如故,和三桂又年紀相仿,以後要多親近才是。今日就在府中歇息,交易的事明天再說。”利益不愧是最好的紐帶,才初次見麵魯若麟幾乎就成了吳襄的忘年交了。
“謝大人抬愛,敢不從命。”魯若麟也沒有推辭。
接下來幾天魯若麟與吳襄達成了許多交易,換回了很多皮貨和牲畜,還有一些羊毛和武器鎧甲,銀子倒是賺的不多。
與吳三桂倒是交情一下子深了許多,魯若麟本來就是軍隊出身,身手不錯,加上孔武有力,和吳三桂很是切磋了幾次武藝,幾乎都是平手,頗得吳三桂讚許。
如今的吳三桂還不是後世那個鼎鼎大名的漢奸,滿腔報國熱情,勇猛善戰,是軍中的後起之秀。也沒有被關寧軍的利益捆住手腳,擁兵自重,甚至投身韃奴。拋開後世的印象,魯若麟覺得他是一個值得一交的朋友。果然能夠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都不是易於之輩啊。
吳襄底下的家丁親衛和嫡係部隊都換上了嶄新的冬裝,整個部隊的精神麵貌立馬煥然一新,對吳襄的感激也是溢於言表,樂得吳襄好幾天都像個彌勒佛一樣。
吳家的部隊換了新冬裝的事情很快就在關寧軍中傳開了,那些沒有新冬裝的將士們開始抱怨了,看看吳總兵多愛惜自己的手下啊,給這樣的大人賣命才值得啊之類的話開始傳到了其他將軍的耳朵。他們終於坐不住了,這要是人心都散了,隊伍怎麽帶啊,所以都跑到吳襄那裏探個究竟。
因此每日到吳家來拜訪的軍將絡繹不絕,打聽清楚情況後,不管被逼還是自願,很多將軍都選擇為自己的家丁和嫡係購買冬裝,讓吳襄狠狠的賺了一筆。而且兩萬套冬裝很快就不夠用了,吳襄讓魯若麟盡快再送五萬套過來。因為很多百姓、富戶也開始知道了新冬裝的事情,購買的欲望也很強烈,吳襄發現後立馬加大了進貨量。
對於冬裝的熱賣,魯若麟也很是高興,馬上就帶著交易來的貨物回去組織貨源了。
回到白翎島的魯若麟立馬安排孫富貴和商業司人員帶著新的貨物前往寧遠和吳襄交易,路子已經趟開了,後麵就好走多了。
運回白翎島的皮貨和牲畜也很受各方商戶的歡迎,臨近年關,這些東西都很暢銷,也讓魯若麟再次狠賺了一筆。
很快就要過年了,但是白翎島的民眾並沒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各個工坊仍需要開足馬力生產才能滿足各方的需求。商人們也沒有休息,顯得更加忙碌了。
對於漢城還有徐家,魯若麟不能沒有表示。所以往漢城李倧處,還有朝中的一些重臣那裏安排了年禮。金忠義自從在白翎島開設店鋪開始,為李倧帶來了大量的收益,加上魯若麟送的年禮也比較重,禮物也比較金貴,讓李倧是非常滿意,私下裏來信狠狠的誇獎了魯若麟一番。
至於朝中的那些大臣們,心思活泛的早就開始參與到白翎島的經濟活動中來了,也是賺的盆滿缽滿,樂開了花。總之大家對於招安了魯若麟這個明人還是充滿得意的,不但消滅了匪患,還賺到了錢,簡直是神來之筆有木有。
但是魯若麟卻有了別的心思。
白翎島作為貿易中轉站無疑是非常合適的,但是想要作為發家之地格局就太小了,最主要的就是地盤太小,資源有限。現在他的目光盯上了一個更大的地盤,那就是南麵的濟州島。
作為方圓千裏的大島,濟州島無疑發展的空間更大,可塑性更強,騰挪的餘地也更多。隻是與白翎島不同的是,雖然現在的朝鮮把濟州島當做流放之地,但是當地是有官府統治的。對漢城而言,丟了白翎島無關痛癢,丟了濟州島,臉上可就掛不住了。最後哪怕隻是為了臉麵,朝鮮也會發兵奪回濟州島。
所以現在必須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拿到濟州島的控製權。但是不管是用哪個方案,水軍的力量必須加強,否則絕對拿不下,也控製不了濟州島,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加大水軍建設,建造更多的船隻。
造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幾年功夫很難見到成效,買船的話不說成本太高,一般也很難找到願意出手的,所以奪取其他勢力的船隻就成為了優先的選擇項了。
前段時間魯若麟因為根基不穩,所以注意力始終在內部建設上,現在基礎基本打起來了,是時候出擊了。
華夏北方因為不像南方那樣島嶼眾多,經濟發達,所以海盜勢力有但並不是很多。最大的水上力量還是大明的水師,不過孔有德叛亂帶走了登州水師的很多船隻。後來孔有德在遼東又是幾番征戰後投金,一些不願意做奴才的將士便帶船脫離了孔有德,現在北方海上還是有許多零散勢力的。
以前魯若麟懶得理會他們,現在不管是出於航線安全考慮還是盯上了他們的船隻,反正魯若麟準備對他們下手了。
如果按照現在的技術條件,要找到這些零散的海盜們是非常困難的,不過有雷霆號在,雷達一搜,方圓百裏的船隻幾乎都無所遁形,開掛的簡直不要太明顯。當然,海上也有一些非職業海盜的走私船隻,對於這些人,魯若麟並不會趕盡殺絕,隻要確定不是海盜,有跟腳,一般在搜查後就會放人放船,並且發放靠旗以示區分。
對於那些靠搶劫為生的海盜們,魯若麟就不會那麽客氣了。船隻是優先保留的戰利品,海盜也要經過篩選才能留下可用的人員,那些作惡多端的就隻能沉海底喂魚了。
主持這次大規模清剿行動的就是王大海,雷霆號有小麟在上麵協助指揮操控,使用上沒有太大的問題。而魯若麟則繼續在白翎島上開展內政工作,並策劃如何拿到濟州島的控製權。
有鑒於即將到手許多船隻,魯若麟再次招募了大量士兵,並展開訓練,為後期擴張做好準備。
濟州島麵積1800平方公裏,氣候也比較舒適,適宜耕作,周邊海產品也非常豐富。而且在元代時濟州島就是有名的牧馬地,有非常優質的牧場。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在朝鮮手中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基本就是當做牧場加流放地。
放眼東北亞,現在適合魯若麟發展的地方並不多。如果去大明或者後金搶地盤,肯定會陷入與幾方的持續戰爭中,與魯若麟的規劃明顯不符。朝鮮本土也不太合適,那裏是朝鮮的核心利益所在,朝鮮肯定不會允許魯若麟在那裏紮根,戰爭也不可避免。日本北海道也是一個合適的地方,但是那裏氣候偏冷,同樣也會麵臨德川幕府的反擊。
幾方勢力中,朝鮮的實力最弱,濟州島又孤懸海外,作戰的主力就是水軍,而水軍恰恰是魯若麟的強項。隻要順利拿下濟州島,打敗朝鮮水師的反撲,封鎖與朝鮮半島的海上往來,濟州島基本可以高枕無憂。
不過,現在朝鮮也是魯若麟的重要物資來源和貿易對象,在當前階段與朝鮮翻臉還不太劃算,如何在朝鮮的容忍底線下拿到濟州島的控製權是魯若麟現在思考的主要問題。
隻要拿下了濟州島,魯若麟就可以大規模的發展工業、農業、商業,毫無限製的招收大明流民,迅速擴充自己的實力。
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毀濟州島上的統治秩序,打破朝鮮的統治基礎,割斷朝鮮本土與濟州島的聯係,消滅朝鮮收複濟州島的水師,這樣自己才有機會插手濟州島。
好在濟州島靠近日本,時常遭受日本海盜的襲擊,這也是朝鮮不願意開發濟州島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自從德川幕府統治基礎穩固後,大量的破產武士和浪人出海為盜,雖然經過明朝和日本的打擊已經勢弱了很多,再也沒有大規模出現,但是依然大量存在。福建的鄭芝龍手底下就有大批的日本浪人組成的軍隊為他賣命。
所以如何利用好倭寇這個萬能馬桶完成前期工作就成了魯若麟的重點規劃方向。
如今大明的對日貿易掌握在鄭芝龍的手裏,日本方麵也比較認可鄭芝龍。相比起鄭芝龍這個東南海上霸主,魯若麟還沒有插手日本貿易的能力,更不用談從日本這裏正式的大規模招募人手。所以魯若麟決定避開日本九州島的長崎,在其他地方,幕府勢力控製稍弱的地區打開突破口。
當然,這個事情肯定要與白翎島劃清關係,至少明麵上不能有白翎島的存在跡象,後續白翎島才能比較幹淨的插手濟州島的事情。
相比起九州島、本州島,四國無疑是相對貧瘠的地區,本地區的大名實力也沒有那麽強大,造成這裏一直都是海賊眾的聚集區,戰國時鼎鼎有名的來島水軍就在四國立足。
魯若麟就試圖從四國這裏尋找突破口,看是否能夠招募到足夠的人手,給濟州島上孱弱的朝鮮官府和軍隊來個大大的驚喜。
對於吳三桂這樣常年在行伍裏摸爬滾打的將二代,對於如此專業的軍隊冬裝自然是心癢的很,剛才是不清楚情況所以讓家丁試用,現在看效果很好,忍不住要自己親自試試,就像小孩看到了心愛的玩具一樣。
穿戴好的吳三桂跑到校場好好活動了一番,甚至策馬奔跑了一陣子,感覺比以前的冬裝強太多了。手腳也沒有那麽冷了,耳朵和臉也好受了很多,實在是太好用了。
在魯若麟說出想要收購毛皮、牲畜,甚至是羊毛後,吳襄的笑容更甚了。這些東西都是關外可以大量產出的,蒙古人、女真人每年冬天都有大量的牲畜處理,這些東西都廉價的很。雖然很多時候大家都是打生打死的,但是私底下的交易根本就沒有停過,關寧軍就是靠販賣這些草原特產,每年都獲利匪淺。
現在可以用這些廉價物品換取這些新式的冬裝,怎麽算都是一件劃算的事情。至於為什麽連羊毛也要,這個吳襄隻是有點好奇,畢竟羊毛沒什麽用,除了用來編毯子、做氈布,還能幹啥?很多時候那些牧民都是把用不完的羊毛扔掉的。
“魯將軍要那些羊毛幹什麽?”吳襄也沒有藏著,直接就問出來了。
“要是大人不嫌棄,叫下官興漢吧,在您麵前哪有什麽將軍啊。我想把這些羊毛運回去試試看能不能織布。”魯若麟也想拉近一下關係。
“織布?羊毛織出來的布味道難聞,穿著也難受,實在不是什麽好東西啊。”吳襄也是見過用羊毛織出來的布,除了窮的要死的牧民,幾乎沒人願意用,那種味道一般人真受不了。
“下官也是想回去看能不能改良下,要是成了,還會大量采購的。”魯若麟當然不會直接織,隻要把羊毛脫了脂,做成毛線,織出來的羊毛衫保暖又舒服,絕對可以賣上大價錢。
“既然你已經考慮好了,我就不勸了。羊毛我這邊存貨很少,估計草原上也沒有多少貨,要是真的有用,明年我讓草原上多儲備一些。”吳襄將信將疑,覺得魯若麟肯定有其他用途,不過那是人家的事情,不好過問。
“多謝大人。不知道下官能不能夠再買一些‘淘汰’下來的武器鎧甲?身處海外荒島,周身都是敵人,不給手底下的兒郎們置辦些趁手的家夥,睡覺都不安穩啊。”遼西這裏大軍雲集,武器裝備簡直不要太多,順便漏點下來都夠自己用的了。
“恩,是有一些‘淘汰’下來的武器,你身為大明人卻在外族的地盤上立足,確實很難,就賣一些給你吧。”思考了良久後,吳襄還是決定賣一些給魯若麟,畢竟從長遠看這條線的利益不小,還可以處理掉手裏積壓的皮貨,一舉多得。
“多謝大人。”魯若麟趕緊起身答謝。
“興漢,你我一見如故,和三桂又年紀相仿,以後要多親近才是。今日就在府中歇息,交易的事明天再說。”利益不愧是最好的紐帶,才初次見麵魯若麟幾乎就成了吳襄的忘年交了。
“謝大人抬愛,敢不從命。”魯若麟也沒有推辭。
接下來幾天魯若麟與吳襄達成了許多交易,換回了很多皮貨和牲畜,還有一些羊毛和武器鎧甲,銀子倒是賺的不多。
與吳三桂倒是交情一下子深了許多,魯若麟本來就是軍隊出身,身手不錯,加上孔武有力,和吳三桂很是切磋了幾次武藝,幾乎都是平手,頗得吳三桂讚許。
如今的吳三桂還不是後世那個鼎鼎大名的漢奸,滿腔報國熱情,勇猛善戰,是軍中的後起之秀。也沒有被關寧軍的利益捆住手腳,擁兵自重,甚至投身韃奴。拋開後世的印象,魯若麟覺得他是一個值得一交的朋友。果然能夠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都不是易於之輩啊。
吳襄底下的家丁親衛和嫡係部隊都換上了嶄新的冬裝,整個部隊的精神麵貌立馬煥然一新,對吳襄的感激也是溢於言表,樂得吳襄好幾天都像個彌勒佛一樣。
吳家的部隊換了新冬裝的事情很快就在關寧軍中傳開了,那些沒有新冬裝的將士們開始抱怨了,看看吳總兵多愛惜自己的手下啊,給這樣的大人賣命才值得啊之類的話開始傳到了其他將軍的耳朵。他們終於坐不住了,這要是人心都散了,隊伍怎麽帶啊,所以都跑到吳襄那裏探個究竟。
因此每日到吳家來拜訪的軍將絡繹不絕,打聽清楚情況後,不管被逼還是自願,很多將軍都選擇為自己的家丁和嫡係購買冬裝,讓吳襄狠狠的賺了一筆。而且兩萬套冬裝很快就不夠用了,吳襄讓魯若麟盡快再送五萬套過來。因為很多百姓、富戶也開始知道了新冬裝的事情,購買的欲望也很強烈,吳襄發現後立馬加大了進貨量。
對於冬裝的熱賣,魯若麟也很是高興,馬上就帶著交易來的貨物回去組織貨源了。
回到白翎島的魯若麟立馬安排孫富貴和商業司人員帶著新的貨物前往寧遠和吳襄交易,路子已經趟開了,後麵就好走多了。
運回白翎島的皮貨和牲畜也很受各方商戶的歡迎,臨近年關,這些東西都很暢銷,也讓魯若麟再次狠賺了一筆。
很快就要過年了,但是白翎島的民眾並沒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各個工坊仍需要開足馬力生產才能滿足各方的需求。商人們也沒有休息,顯得更加忙碌了。
對於漢城還有徐家,魯若麟不能沒有表示。所以往漢城李倧處,還有朝中的一些重臣那裏安排了年禮。金忠義自從在白翎島開設店鋪開始,為李倧帶來了大量的收益,加上魯若麟送的年禮也比較重,禮物也比較金貴,讓李倧是非常滿意,私下裏來信狠狠的誇獎了魯若麟一番。
至於朝中的那些大臣們,心思活泛的早就開始參與到白翎島的經濟活動中來了,也是賺的盆滿缽滿,樂開了花。總之大家對於招安了魯若麟這個明人還是充滿得意的,不但消滅了匪患,還賺到了錢,簡直是神來之筆有木有。
但是魯若麟卻有了別的心思。
白翎島作為貿易中轉站無疑是非常合適的,但是想要作為發家之地格局就太小了,最主要的就是地盤太小,資源有限。現在他的目光盯上了一個更大的地盤,那就是南麵的濟州島。
作為方圓千裏的大島,濟州島無疑發展的空間更大,可塑性更強,騰挪的餘地也更多。隻是與白翎島不同的是,雖然現在的朝鮮把濟州島當做流放之地,但是當地是有官府統治的。對漢城而言,丟了白翎島無關痛癢,丟了濟州島,臉上可就掛不住了。最後哪怕隻是為了臉麵,朝鮮也會發兵奪回濟州島。
所以現在必須想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拿到濟州島的控製權。但是不管是用哪個方案,水軍的力量必須加強,否則絕對拿不下,也控製不了濟州島,所以從現在開始就要加大水軍建設,建造更多的船隻。
造船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幾年功夫很難見到成效,買船的話不說成本太高,一般也很難找到願意出手的,所以奪取其他勢力的船隻就成為了優先的選擇項了。
前段時間魯若麟因為根基不穩,所以注意力始終在內部建設上,現在基礎基本打起來了,是時候出擊了。
華夏北方因為不像南方那樣島嶼眾多,經濟發達,所以海盜勢力有但並不是很多。最大的水上力量還是大明的水師,不過孔有德叛亂帶走了登州水師的很多船隻。後來孔有德在遼東又是幾番征戰後投金,一些不願意做奴才的將士便帶船脫離了孔有德,現在北方海上還是有許多零散勢力的。
以前魯若麟懶得理會他們,現在不管是出於航線安全考慮還是盯上了他們的船隻,反正魯若麟準備對他們下手了。
如果按照現在的技術條件,要找到這些零散的海盜們是非常困難的,不過有雷霆號在,雷達一搜,方圓百裏的船隻幾乎都無所遁形,開掛的簡直不要太明顯。當然,海上也有一些非職業海盜的走私船隻,對於這些人,魯若麟並不會趕盡殺絕,隻要確定不是海盜,有跟腳,一般在搜查後就會放人放船,並且發放靠旗以示區分。
對於那些靠搶劫為生的海盜們,魯若麟就不會那麽客氣了。船隻是優先保留的戰利品,海盜也要經過篩選才能留下可用的人員,那些作惡多端的就隻能沉海底喂魚了。
主持這次大規模清剿行動的就是王大海,雷霆號有小麟在上麵協助指揮操控,使用上沒有太大的問題。而魯若麟則繼續在白翎島上開展內政工作,並策劃如何拿到濟州島的控製權。
有鑒於即將到手許多船隻,魯若麟再次招募了大量士兵,並展開訓練,為後期擴張做好準備。
濟州島麵積1800平方公裏,氣候也比較舒適,適宜耕作,周邊海產品也非常豐富。而且在元代時濟州島就是有名的牧馬地,有非常優質的牧場。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的好地方在朝鮮手中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基本就是當做牧場加流放地。
放眼東北亞,現在適合魯若麟發展的地方並不多。如果去大明或者後金搶地盤,肯定會陷入與幾方的持續戰爭中,與魯若麟的規劃明顯不符。朝鮮本土也不太合適,那裏是朝鮮的核心利益所在,朝鮮肯定不會允許魯若麟在那裏紮根,戰爭也不可避免。日本北海道也是一個合適的地方,但是那裏氣候偏冷,同樣也會麵臨德川幕府的反擊。
幾方勢力中,朝鮮的實力最弱,濟州島又孤懸海外,作戰的主力就是水軍,而水軍恰恰是魯若麟的強項。隻要順利拿下濟州島,打敗朝鮮水師的反撲,封鎖與朝鮮半島的海上往來,濟州島基本可以高枕無憂。
不過,現在朝鮮也是魯若麟的重要物資來源和貿易對象,在當前階段與朝鮮翻臉還不太劃算,如何在朝鮮的容忍底線下拿到濟州島的控製權是魯若麟現在思考的主要問題。
隻要拿下了濟州島,魯若麟就可以大規模的發展工業、農業、商業,毫無限製的招收大明流民,迅速擴充自己的實力。
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摧毀濟州島上的統治秩序,打破朝鮮的統治基礎,割斷朝鮮本土與濟州島的聯係,消滅朝鮮收複濟州島的水師,這樣自己才有機會插手濟州島。
好在濟州島靠近日本,時常遭受日本海盜的襲擊,這也是朝鮮不願意開發濟州島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自從德川幕府統治基礎穩固後,大量的破產武士和浪人出海為盜,雖然經過明朝和日本的打擊已經勢弱了很多,再也沒有大規模出現,但是依然大量存在。福建的鄭芝龍手底下就有大批的日本浪人組成的軍隊為他賣命。
所以如何利用好倭寇這個萬能馬桶完成前期工作就成了魯若麟的重點規劃方向。
如今大明的對日貿易掌握在鄭芝龍的手裏,日本方麵也比較認可鄭芝龍。相比起鄭芝龍這個東南海上霸主,魯若麟還沒有插手日本貿易的能力,更不用談從日本這裏正式的大規模招募人手。所以魯若麟決定避開日本九州島的長崎,在其他地方,幕府勢力控製稍弱的地區打開突破口。
當然,這個事情肯定要與白翎島劃清關係,至少明麵上不能有白翎島的存在跡象,後續白翎島才能比較幹淨的插手濟州島的事情。
相比起九州島、本州島,四國無疑是相對貧瘠的地區,本地區的大名實力也沒有那麽強大,造成這裏一直都是海賊眾的聚集區,戰國時鼎鼎有名的來島水軍就在四國立足。
魯若麟就試圖從四國這裏尋找突破口,看是否能夠招募到足夠的人手,給濟州島上孱弱的朝鮮官府和軍隊來個大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