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多旅順韃子俘虜,經過甄別,其中有五百多有過殘害漢民,並且罪行重大的,這些人的下場如何就不用說了,腦袋都會成為功勳點,在魯若麟歸順明朝時成為興漢軍的戰功。
還有一千多罪行較輕的,這些人同樣不適合招降,現在對他們的處理意見還沒有下來,暫時服勞役是對他們的臨時安排。
剩下的一千多人才是白握理的工作目標,他需要從中間招降自己的手下。這項工作同樣不輕鬆,責任重大,如果這些降軍今後出現反複,白握理也是要承擔責任的。
這一千多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士兵,軍官很少。韃子軍官能夠保證不殘害漢民的很少,畢竟像白握理這樣主動接受漢化的是非常稀少的。
對於這些滿人俘虜,興漢軍也不是簡單的喊口號或者威逼利誘,我黨曆史上在俘虜轉化上的成效是非常恐怖的,其中的訴苦運動起了重要作用。
對於那些窮苦的士兵來說,通過訴苦運動可以發泄心中的鬱悶和怨恨,對造成自身命運的統治階級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國黨士兵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很容易就引起共鳴,加入到我黨的隊伍。這些底層的韃子士兵日子其實同樣不好過,貧窮的人依然占多數。
雖然這些年韃子通過不斷劫掠大明,獲得了不少的財富和奴隸。但是那些財富更多的是集中在了滿清的統治階級手裏,普通旗丁獲得的好處並不是很多,最多是比大明的普通百姓日子好過一點。
滿清自身的生產能力是非常落後的,很多物資都是緊缺的。即使是糧食,因為長期征戰,也是處於短缺狀態。一旦遇到自然災害,餓死人是常態。對普通旗丁來說,家中的奴隸是非常重要的資產,但是遇到災年糧食緊缺的時候,還是有許多奴隸被餓死了。
所以普通旗丁除了要接受旗主征召外出作戰,還要維持家裏的生計。滿清又沒有軍餉這麽一說,外出作戰獲得戰利品是這些底層旗丁維持生計、補貼家用的重要來源。
所以不要看滿清每次進攻大明都收獲良多,真正分到底層旗丁身上的少之又少,他們的日子同樣過的很苦。這是任何一個政權都會存在的普遍情況,國家紅利永遠隻會集中在少數精英人群身上,普通百姓最多獲得一些湯湯水水。
當興漢軍的教導隊進入戰俘營,開始訴苦運動的後,效果同樣非常好。同時戰俘營的名字成為過去,這裏以後對外的稱呼是改造營,意喻著用心改造,重新做人。
當第一個韃子俘虜開始哭訴自己的悲慘命運,家人有戰死的、餓死的,自己拚命作戰獲得的繳獲被主子拿走大半。而且物資少之又少,分了一堆無用的銀子。
雖然有銀子和土地,但是賦稅同樣很重,每次出戰還要自備武器和馬匹,家裏的生活依然貧苦。有一年大旱,家裏沒有吃的,好不容易分到的奴隸餓死了,連自己的奶奶為了節省一些糧食留給兒孫都自殺了,實在是慘不忍睹。
說著說著,這個俘虜的眼淚就止不住了,有相同遭遇的俘虜也在偷偷的抹眼淚。
滿清雖然每次都能繳獲大量的金銀,但是自身又沒有與之匹配的商品生產能力,造成的後果就是通貨膨脹非常嚴重。
在滿清銀子的購買能力比大明低很多,嚴重的時候幾十兩銀子一石糧食都有過。所以生活生產物資在滿清才是最有價值的,銀子的作用反而很低。
山西商人為什麽願意給滿清提供物資,就是因為滿清把這些劫掠來的銀子用來采購時,給出的價格比大明本土高得多。當利潤遠遠超過預期的時候,這些商人願意冒著掉腦袋、當漢奸的風險走私物資就理所當然了。
一旦有人開了頭,後麵的人也紛紛開始訴苦,場麵就會變得非常悲哀和熱烈了。
教導隊的人見局麵打開,就會給這些戰俘講道理,為什麽他們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
從滿清的製度,到對他們這些底層旗丁的奴役和剝削,以及在災害時對他們不聞不問,轉嫁損失等,將滿清批判的一無是處。
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何況滿清高層本身確實不幹淨。教導隊對這些俘虜的洗腦安排的非常密集,從早到晚就沒有停歇的時候,讓這些俘虜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與這些工作相配合的是安撫措施。興漢軍從來不在吃飯上麵克扣,不管是自己人還是俘虜,這點任何人都無話可說。這些俘虜吃到的飯菜是他們在平時都吃不到的,有魚有肉還管飽,讓他們非常滿意,頗有點樂不思蜀的問道。
土豆燉肉是俘虜們的日常菜肴,深受他們喜愛,百吃不厭。吃飽喝足,這些俘虜的情緒很快就安定了下來。樂觀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往日那種恐懼和壓抑很快就消散了。
教導員深入到了每個小隊,通過通譯與每個俘虜進行溝通,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噓寒問暖,拉家常,與俘虜們的距離很快就拉近了。
俘虜們哪裏見過這樣的陣仗,都被感動得不要不要的。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人心中還是有自己的道德標準的,文雅點就是士為知己者死,通俗點就是你對我好,我就給你賣命,就是這麽簡單。
要說這些底層的旗丁對大清有多忠誠也說不上,他們願意跟著愛新覺羅家族打仗,除了他們實力強外,更多的是因為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實話說,自從努爾哈赤造反以來,整體上女真人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不少,地位也提高了很多,至少在遼東一帶他們已經是人上人了。
但是本質上他們是一種鬆散的利用關係,聯係的唯一紐帶是利益。不像漢人還有精神力量作為支撐,這也是因為滿清文明落後,沒有自己的民族內核。要不然滿清入住中原後也不會重新拿起儒家的那一套,自己也被漢文化所同化。
所以這些俘虜轉換陣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艱難,活命、過更好的日子,這些簡簡單單的承諾就可以打動他們,何況興漢軍還有那麽多的套路。
白握理一天天看著俘虜從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再到踴躍加入,精神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教導隊還會教這些俘虜讀書識字,當然肯定是拚音和漢字。這樣的待遇,即使是在滿清的富貴人家都不一定能夠享受的到。讀書在這個年代是一個非常神聖的事情,無論任何民族和國家,百姓都明白這個道理。
對於興漢軍教俘虜讀書這件事情確實有點超出白握理的想象,在他想來也許這是興漢軍在力行儒家的化夷為漢理念,對興漢軍如此的大手筆更加佩服。
正式投靠興漢軍的白握理已經可以在旅順城正常行動,和家人也住在了一起。不過他的韃子發式太顯眼了,經常會遭到巡邏士兵的盤問,雖然有盧千奇出具的公文可以證明他的清白,但還是很不方便。所以白握理幹脆將自己剃成了光頭,這樣雖然很異樣,但總比被當做危險分子強。
這樣的做法很快就在俘虜營中推廣開了,所有的滿洲俘虜都被剃成了光頭。比起漢人對身體發膚的重視,滿人完全沒有這方麵的顧慮。本來他們的豬尾巴發式就導致腦袋上沒有多少頭發,都剃光了反而更好打理了。
因為白握理加入了興漢軍,原來他的私人財產都被返還給了他,當然那些奴隸和城主府就不可能還給他了。
一家團聚的白握理家人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感,得知梁夫子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白握理一家人對梁夫子更加尊敬。
梁夫子的家人早就在戰亂中就離散和死亡了,他現在已經把白握理一家當做了自己的家人。哪怕旅順已經光複,漢人都獲得了自由,還是和白握理一家住在了一起。
馬爾佳是白握理的結發妻子,是個任勞任怨的女真女人。這些年來一直在背後默默的支持白握理,將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哪怕白握理當初暗地裏拜梁夫子為師,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馬爾佳也表示支持並幫忙打掩護。
在馬爾佳樸素的觀念裏,讀書識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丈夫有心向學肯定是好事情,做妻子的絕對應該支持。而且不光是白握理,他們的三個兒子也在梁夫子的教導下進行了啟蒙,可以說一家人的漢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馬爾佳本身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對於白握理善待家裏的奴隸,馬爾佳也給予了支持。即使是最艱難的年景,白握理家也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奴隸,所以那些奴隸對白握理是非常忠心和尊重的。除了沒有人生自由,本質上這些奴隸就像是白握理家的長工一樣。
奴隸們也不傻,知道這樣的待遇在滿清是非常難得的,因此對白握理和梁夫子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旅順城光複後,很多奴隸都在興漢軍的支持下對原來的主子進行了清算,那些虐待過奴隸的人都受到了懲處。白握理一家出來的奴隸在情報司審查時反而為主家說了不少好話,這也是他們一家能夠受到優待的重要原因。
對於白握理投靠興漢軍,馬爾佳也沒有多說什麽。前程、名聲、族人什麽的那有性命重要,這樣的情況下,能夠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就非常不錯了。在興漢軍的清算下,很多滿人都被處死和判處勞役,像白握理這樣還能做官的已經非常難得了。活在當下,再遠的也考慮不了那麽多了。
興漢軍返還財產的事情讓馬爾佳非常意外和高興,至少一家人的生活暫時有了保障。
“你回來了,辛苦了。”作為一家人的主心骨,白握理受到馬爾佳的最大重視,外麵的事情她管不了,隻能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好他的生活。
“嗯,老師回來了嗎?”白握理問道。
“夫子還沒回來,應該還在改造營授課吧。”馬爾佳一邊幫白握理拍打身上的灰塵一邊回答道。
“哦,那就不等他開飯了,他應該會在營裏吃的。”白握理吩咐道。
“好的。”馬爾佳順從的說道。
梁夫子重獲自由後,被興漢軍聘為教員,在改造營裏從事教導工作。他在清國呆了這麽多年,熟悉清國的情況,知道這些滿人想要什麽,而且他滿語熟練、知識淵博,又有成功改造白握理的經驗,在改造營裏簡直如魚得水,工作成績斐然,工作熱情比教導隊的年輕人都要高得多。
接觸的越多,梁夫子對興漢軍越是好奇和佩服。
軍隊在梁夫子的印象中是死亡、殺戮、破壞的製造者,無論是韃子還是明軍,區別不大。但是興漢軍卻完全顛覆了他對軍隊的固有看法。
興漢軍軍隊軍紀嚴明的讓人發指,別說什麽燒殺搶掠,就連一般的欺負老百姓、強買強賣都很難看到。更讓人驚奇的是,興漢軍士兵還會主動幫助有困難的百姓,打掃城市衛生。自從興漢軍進駐之後,旅順城的治安徒然為之一清,比在韃子手下時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隨著興漢軍到來的除了軍隊,還有大量的工程建設人員、商人、行政官員等,繁華程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起來,人氣更甚往昔。
走在旅順的大街上,梁夫子的心情是無比愉悅的。這裏不僅有自由的空氣,還有漢人城市特有的繁華,漢人們不再是謹小慎微的奴隸,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陽光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掛在胸前的身份銘牌是梁夫子最得意的物品,教導營教授是梁夫子的最新職位,是可以享受副司長待遇的。為此興漢軍還特意為他安排了一個助手,處理他的生活和工作問題,和官員一樣的待遇。
大街上巡邏的士兵隻要看到他經過,都會對他行禮,並主動詢問是否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
按照梁夫子的級別,他是有專門的馬車代步的,隻是梁夫子喜歡走路觀察一下市情,所以經常是棄之不用,讓那些士兵以為他遇到了什麽麻煩。次數多了,士兵們也知道了梁夫子的癖好,也就不再打擾他了。
梁夫子非常享受這種感覺,不是因為自己當官了,而是覺得這才是漢人應該過的生活,這才是文明和文化應該有的模樣。
還有一千多罪行較輕的,這些人同樣不適合招降,現在對他們的處理意見還沒有下來,暫時服勞役是對他們的臨時安排。
剩下的一千多人才是白握理的工作目標,他需要從中間招降自己的手下。這項工作同樣不輕鬆,責任重大,如果這些降軍今後出現反複,白握理也是要承擔責任的。
這一千多人絕大多數都是普通士兵,軍官很少。韃子軍官能夠保證不殘害漢民的很少,畢竟像白握理這樣主動接受漢化的是非常稀少的。
對於這些滿人俘虜,興漢軍也不是簡單的喊口號或者威逼利誘,我黨曆史上在俘虜轉化上的成效是非常恐怖的,其中的訴苦運動起了重要作用。
對於那些窮苦的士兵來說,通過訴苦運動可以發泄心中的鬱悶和怨恨,對造成自身命運的統治階級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國黨士兵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很容易就引起共鳴,加入到我黨的隊伍。這些底層的韃子士兵日子其實同樣不好過,貧窮的人依然占多數。
雖然這些年韃子通過不斷劫掠大明,獲得了不少的財富和奴隸。但是那些財富更多的是集中在了滿清的統治階級手裏,普通旗丁獲得的好處並不是很多,最多是比大明的普通百姓日子好過一點。
滿清自身的生產能力是非常落後的,很多物資都是緊缺的。即使是糧食,因為長期征戰,也是處於短缺狀態。一旦遇到自然災害,餓死人是常態。對普通旗丁來說,家中的奴隸是非常重要的資產,但是遇到災年糧食緊缺的時候,還是有許多奴隸被餓死了。
所以普通旗丁除了要接受旗主征召外出作戰,還要維持家裏的生計。滿清又沒有軍餉這麽一說,外出作戰獲得戰利品是這些底層旗丁維持生計、補貼家用的重要來源。
所以不要看滿清每次進攻大明都收獲良多,真正分到底層旗丁身上的少之又少,他們的日子同樣過的很苦。這是任何一個政權都會存在的普遍情況,國家紅利永遠隻會集中在少數精英人群身上,普通百姓最多獲得一些湯湯水水。
當興漢軍的教導隊進入戰俘營,開始訴苦運動的後,效果同樣非常好。同時戰俘營的名字成為過去,這裏以後對外的稱呼是改造營,意喻著用心改造,重新做人。
當第一個韃子俘虜開始哭訴自己的悲慘命運,家人有戰死的、餓死的,自己拚命作戰獲得的繳獲被主子拿走大半。而且物資少之又少,分了一堆無用的銀子。
雖然有銀子和土地,但是賦稅同樣很重,每次出戰還要自備武器和馬匹,家裏的生活依然貧苦。有一年大旱,家裏沒有吃的,好不容易分到的奴隸餓死了,連自己的奶奶為了節省一些糧食留給兒孫都自殺了,實在是慘不忍睹。
說著說著,這個俘虜的眼淚就止不住了,有相同遭遇的俘虜也在偷偷的抹眼淚。
滿清雖然每次都能繳獲大量的金銀,但是自身又沒有與之匹配的商品生產能力,造成的後果就是通貨膨脹非常嚴重。
在滿清銀子的購買能力比大明低很多,嚴重的時候幾十兩銀子一石糧食都有過。所以生活生產物資在滿清才是最有價值的,銀子的作用反而很低。
山西商人為什麽願意給滿清提供物資,就是因為滿清把這些劫掠來的銀子用來采購時,給出的價格比大明本土高得多。當利潤遠遠超過預期的時候,這些商人願意冒著掉腦袋、當漢奸的風險走私物資就理所當然了。
一旦有人開了頭,後麵的人也紛紛開始訴苦,場麵就會變得非常悲哀和熱烈了。
教導隊的人見局麵打開,就會給這些戰俘講道理,為什麽他們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
從滿清的製度,到對他們這些底層旗丁的奴役和剝削,以及在災害時對他們不聞不問,轉嫁損失等,將滿清批判的一無是處。
謊話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何況滿清高層本身確實不幹淨。教導隊對這些俘虜的洗腦安排的非常密集,從早到晚就沒有停歇的時候,讓這些俘虜連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與這些工作相配合的是安撫措施。興漢軍從來不在吃飯上麵克扣,不管是自己人還是俘虜,這點任何人都無話可說。這些俘虜吃到的飯菜是他們在平時都吃不到的,有魚有肉還管飽,讓他們非常滿意,頗有點樂不思蜀的問道。
土豆燉肉是俘虜們的日常菜肴,深受他們喜愛,百吃不厭。吃飽喝足,這些俘虜的情緒很快就安定了下來。樂觀的情緒是可以傳染的,往日那種恐懼和壓抑很快就消散了。
教導員深入到了每個小隊,通過通譯與每個俘虜進行溝通,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噓寒問暖,拉家常,與俘虜們的距離很快就拉近了。
俘虜們哪裏見過這樣的陣仗,都被感動得不要不要的。不得不說這個年代的人心中還是有自己的道德標準的,文雅點就是士為知己者死,通俗點就是你對我好,我就給你賣命,就是這麽簡單。
要說這些底層的旗丁對大清有多忠誠也說不上,他們願意跟著愛新覺羅家族打仗,除了他們實力強外,更多的是因為能給他們帶來好處。
實話說,自從努爾哈赤造反以來,整體上女真人的日子比以前好了不少,地位也提高了很多,至少在遼東一帶他們已經是人上人了。
但是本質上他們是一種鬆散的利用關係,聯係的唯一紐帶是利益。不像漢人還有精神力量作為支撐,這也是因為滿清文明落後,沒有自己的民族內核。要不然滿清入住中原後也不會重新拿起儒家的那一套,自己也被漢文化所同化。
所以這些俘虜轉換陣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艱難,活命、過更好的日子,這些簡簡單單的承諾就可以打動他們,何況興漢軍還有那麽多的套路。
白握理一天天看著俘虜從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再到踴躍加入,精神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教導隊還會教這些俘虜讀書識字,當然肯定是拚音和漢字。這樣的待遇,即使是在滿清的富貴人家都不一定能夠享受的到。讀書在這個年代是一個非常神聖的事情,無論任何民族和國家,百姓都明白這個道理。
對於興漢軍教俘虜讀書這件事情確實有點超出白握理的想象,在他想來也許這是興漢軍在力行儒家的化夷為漢理念,對興漢軍如此的大手筆更加佩服。
正式投靠興漢軍的白握理已經可以在旅順城正常行動,和家人也住在了一起。不過他的韃子發式太顯眼了,經常會遭到巡邏士兵的盤問,雖然有盧千奇出具的公文可以證明他的清白,但還是很不方便。所以白握理幹脆將自己剃成了光頭,這樣雖然很異樣,但總比被當做危險分子強。
這樣的做法很快就在俘虜營中推廣開了,所有的滿洲俘虜都被剃成了光頭。比起漢人對身體發膚的重視,滿人完全沒有這方麵的顧慮。本來他們的豬尾巴發式就導致腦袋上沒有多少頭發,都剃光了反而更好打理了。
因為白握理加入了興漢軍,原來他的私人財產都被返還給了他,當然那些奴隸和城主府就不可能還給他了。
一家團聚的白握理家人有種劫後餘生的慶幸感,得知梁夫子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白握理一家人對梁夫子更加尊敬。
梁夫子的家人早就在戰亂中就離散和死亡了,他現在已經把白握理一家當做了自己的家人。哪怕旅順已經光複,漢人都獲得了自由,還是和白握理一家住在了一起。
馬爾佳是白握理的結發妻子,是個任勞任怨的女真女人。這些年來一直在背後默默的支持白握理,將家裏打理的井井有條。哪怕白握理當初暗地裏拜梁夫子為師,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馬爾佳也表示支持並幫忙打掩護。
在馬爾佳樸素的觀念裏,讀書識字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丈夫有心向學肯定是好事情,做妻子的絕對應該支持。而且不光是白握理,他們的三個兒子也在梁夫子的教導下進行了啟蒙,可以說一家人的漢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馬爾佳本身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對於白握理善待家裏的奴隸,馬爾佳也給予了支持。即使是最艱難的年景,白握理家也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奴隸,所以那些奴隸對白握理是非常忠心和尊重的。除了沒有人生自由,本質上這些奴隸就像是白握理家的長工一樣。
奴隸們也不傻,知道這樣的待遇在滿清是非常難得的,因此對白握理和梁夫子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旅順城光複後,很多奴隸都在興漢軍的支持下對原來的主子進行了清算,那些虐待過奴隸的人都受到了懲處。白握理一家出來的奴隸在情報司審查時反而為主家說了不少好話,這也是他們一家能夠受到優待的重要原因。
對於白握理投靠興漢軍,馬爾佳也沒有多說什麽。前程、名聲、族人什麽的那有性命重要,這樣的情況下,能夠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就非常不錯了。在興漢軍的清算下,很多滿人都被處死和判處勞役,像白握理這樣還能做官的已經非常難得了。活在當下,再遠的也考慮不了那麽多了。
興漢軍返還財產的事情讓馬爾佳非常意外和高興,至少一家人的生活暫時有了保障。
“你回來了,辛苦了。”作為一家人的主心骨,白握理受到馬爾佳的最大重視,外麵的事情她管不了,隻能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好他的生活。
“嗯,老師回來了嗎?”白握理問道。
“夫子還沒回來,應該還在改造營授課吧。”馬爾佳一邊幫白握理拍打身上的灰塵一邊回答道。
“哦,那就不等他開飯了,他應該會在營裏吃的。”白握理吩咐道。
“好的。”馬爾佳順從的說道。
梁夫子重獲自由後,被興漢軍聘為教員,在改造營裏從事教導工作。他在清國呆了這麽多年,熟悉清國的情況,知道這些滿人想要什麽,而且他滿語熟練、知識淵博,又有成功改造白握理的經驗,在改造營裏簡直如魚得水,工作成績斐然,工作熱情比教導隊的年輕人都要高得多。
接觸的越多,梁夫子對興漢軍越是好奇和佩服。
軍隊在梁夫子的印象中是死亡、殺戮、破壞的製造者,無論是韃子還是明軍,區別不大。但是興漢軍卻完全顛覆了他對軍隊的固有看法。
興漢軍軍隊軍紀嚴明的讓人發指,別說什麽燒殺搶掠,就連一般的欺負老百姓、強買強賣都很難看到。更讓人驚奇的是,興漢軍士兵還會主動幫助有困難的百姓,打掃城市衛生。自從興漢軍進駐之後,旅順城的治安徒然為之一清,比在韃子手下時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隨著興漢軍到來的除了軍隊,還有大量的工程建設人員、商人、行政官員等,繁華程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起來,人氣更甚往昔。
走在旅順的大街上,梁夫子的心情是無比愉悅的。這裏不僅有自由的空氣,還有漢人城市特有的繁華,漢人們不再是謹小慎微的奴隸,可以光明正大的走在陽光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掛在胸前的身份銘牌是梁夫子最得意的物品,教導營教授是梁夫子的最新職位,是可以享受副司長待遇的。為此興漢軍還特意為他安排了一個助手,處理他的生活和工作問題,和官員一樣的待遇。
大街上巡邏的士兵隻要看到他經過,都會對他行禮,並主動詢問是否有什麽事情需要幫忙。
按照梁夫子的級別,他是有專門的馬車代步的,隻是梁夫子喜歡走路觀察一下市情,所以經常是棄之不用,讓那些士兵以為他遇到了什麽麻煩。次數多了,士兵們也知道了梁夫子的癖好,也就不再打擾他了。
梁夫子非常享受這種感覺,不是因為自己當官了,而是覺得這才是漢人應該過的生活,這才是文明和文化應該有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