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軍,還有隨行的物資、繳獲、俘虜,浩浩蕩蕩、無邊無際。
多爾袞直接將大軍開進到了李家莊附近後,兵馬四出,直接將李家莊團團圍住,肆無忌憚、囂張的很,似乎一點都不害怕盧象升他們出來迎擊。
這個時候盧象升他們確實不敢主動出去迎擊,敵軍銳氣正盛、士氣高昂,而且人多勢眾、騎兵居多,現在出去迎敵吃虧的還是自己。
完成保衛的清軍,眾多遊騎不斷的在圍牆外來回縱馬,高聲吆喝,彰顯自己的強大,打擊明軍的士氣。
這些騎兵很聰明的都在弓箭的射程外遊走,並沒有過分的激怒明軍。盧象升他們的遊騎現在全都龜縮回了李家莊,至少今天他們絕對不適合外出了。
盧象升和黃濟等高級將領站在城頭查看敵情,眼前的場景哪怕是他們這些久經戰陣的人也心裏一沉。
樹的影、人的名,多爾袞能夠做到伐明的統帥,能力自然是拔尖的。十萬清軍在他的調度下,有條不紊的徐徐展開,那種視李家莊明軍如無物的氣魄確實讓人心生佩服。
清軍的這種無敵意誌正是建立在無數明軍的累累屍骨上的,多爾袞執意要剿滅盧象升和黃濟,就是要繼續這種輝煌,打滅明軍的抵抗意誌。
指望一戰而定,這種想法盧象升不會有,多爾袞同樣不會有。這種上了十萬級數的大戰,過程肯定會很漫長,大家心裏都有數。除非有一方的統帥腦子抽筋犯了低級錯誤,否則這場仗有得打。
清軍隻是來炫耀了一番,宣告自己的到來,便退回去開始安營紮寨。在沒有準備充分之前,清軍是絕對不會開始攻城的。
多爾袞的營帳內,清軍的高級將領全部到齊,在聽杜度詳細講述盧象升部隊的情況。
雖然前番杜度戰敗,有向多爾袞詳細匯報過,但是畢竟沒有杜度親自講來得直觀。而且杜度一直在就近監視盧象升,對他們的情況是最了解的。
杜度先是介紹了一下盧象升部隊的特點,重點強調了黃濟部的炮兵、弩兵、火槍兵,這些是給他帶來絕大部分傷亡的罪魁禍首。
這裏他詳細給在場的人將了黃濟部與傳統明軍完全不同的作戰方式,以及遠程武器的可怕。杜度手上的大多數士兵連展示武勇的機會都沒有就在路上被幹掉了,非常的憋屈。
而且黃濟部的火槍兵和弩兵近戰能力也不差,與明軍完全不一樣。上次李家莊攻防戰那些火槍兵上刺刀拚殺的場景可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都差點折在裏麵了。
同時杜度還告訴大家,盧象升他們手上是有不少大炮的,雖然威力都不是太大,但是射程比普通的大炮遠的多,這點要格外注意。而且當初李家莊裏存放的一些繳獲來的火炮也落到了盧象升的手裏,如今李家莊的火炮數量並不少。
至於楊國柱、虎大威和盧象升他們的部隊就和其他的明軍基本沒有太大差別了,無非就是戰鬥意誌更強一些,裝備更好一點,比其他明軍更有戰鬥力。
不過杜度重點強調了李家莊的部隊幾乎人人著甲,而且是質量上乘的鋼甲。精銳部隊的戰刀也非常犀利,清軍除了重兵器其他的武器很難抵擋。為了證明自己的話,杜度拿出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幾幅鎧甲片和兩把鋼刀。
當場驗證過後,證實了杜度說的完全沒有虛言,要是李家莊的士兵人人著鋼甲拿鋼刀,這仗確實不那麽好打了。
好在杜度確認過,鋼甲確實很多,但是鋼刀好像不是特別多,隻有精銳的士兵才有。此時杜度還不知道孫什過來的時候帶來了大批的鋼刀,盧象升他們的軍隊已經鳥槍換炮了。
孫什如此大規模的增援自然瞞不過杜度的眼線,隻是因為李家莊已經封鎖,當初在李家莊裏留下的一些暗線無法傳出具體的消息,隻能確定李家莊有大批援軍到了。還帶來了大量的裝備和物資,隻是具體是什麽東西就無法探查清楚了。
而且船隊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大量的漢人百姓,讓以為這些人跑不掉的杜度心疼得直抽抽。後悔當初沒有把這些漢人都殺了,現在白白便宜了盧象升他們。
心有不甘的杜度安排人跟上去看能不能截住船隊,結果船隊非常謹慎,根本不靠岸,連晚上都是在河中間停靠。反正現在運河上沒有來往船隻,安全的很。
清軍想要放火箭燒船,被早有準備的守衛部隊用密集的弓弩直接射死。即使有零星的火箭射到船上,也早就準備好了人隨時滅火。
實在沒有辦法的清軍隻能放任這些船隻北去,悻悻而歸。
聽到李家莊剛來了增援,還帶走了大批人手,多爾袞氣得破口大罵杜度無能。如此大規模的船隊都可以從他眼皮子底下跑到李家莊去,還安然北去,簡直丟人現眼。
杜度也知道理虧,不敢反駁,厚著臉皮聽多爾袞的訓斥。
多爾袞罵了幾句,問杜度對於運河有什麽補救措施。
杜度連忙說自己在李家莊上下遊都放了幾艘沉船並釘了木樁,徹底封死了河道。而且在河邊還架了投石機,保證不會再有船隻可以去李家莊。
多爾袞見他的應對還算得當,臉色這才稍微好看了點。
“安平貝勒剛才已經將李家莊的敵情都說了,此股明軍絕對不能像其他明軍那樣對待。安平貝勒連吃了兩回敗仗,可見他們的實力絕對很強。原本他們有三萬多人,已然不弱。現在又有援軍到達,實力隻怕更強了。多鐸,你去安排人想辦法打聽清楚這股援軍的來曆和人數,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哪怕牌麵上的實力強過盧象升,多爾袞還是非常小心。
作為一個常年領兵作戰的將領,多爾袞絕對是那種膽大心細的。滿清勇士再勇猛,也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損失太大就不劃算了,至於戰敗,這個多爾袞從來就沒有想過。
多鐸立刻起身領命,然後坐下繼續議事。
“敵軍的優勢是有城防可以固守,雖然沒有城池那樣堅固,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搶築,還是頗有些樣子的。糧草我想應該是不缺的,長期圍困肯定是不行的。要想殲滅次股明軍,看來隻能強攻了。”阿巴泰皺著眉頭說道。
“我看著李家莊也不大,裝了這麽多人,肯定擠得不行吧?要不我們可以火攻?”豪格突然提議道。
“放火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要用投石機投放火油,否則效果太差。要想讓投石機進入射程,首先得先把敵軍的火炮和投石機打掉才行。”杜度也覺得這次辦法可以試一下。
“軍中大炮不少,到時候自然會給點顏色讓他們瞧瞧。”多鐸得意的笑著說道。這次攻打濟南等山東地界,繳獲了不少大炮,此時正好用的上。
“先這樣吧。我們先去實地看看,再來想辦法。”多爾袞起身說道。
實地查看地形和敵情是每個統帥必修的功課,隻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
眾人連忙帶著親衛跟著多爾袞去查看李家莊的防禦情況。
圍著李家莊走了一遍,雖然經過了加固,但是防禦能力比起濟南那種大城差太多了。既然連濟南都能拿下,小小的李家莊自然不在話下,此時多爾袞的信心又足了不少。
清軍在想辦法打探李家莊的情況,盧象升他們同樣如此。
要想得到最準確的情報,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抓幾個舌頭。明軍是這樣想的,清軍同樣是這樣想的。
戰場這麽大,不可能處處都防禦的那麽到位,總是有漏洞可以鑽的,這就給了探騎抓舌頭的空間。當然,你也得防備這是別人給你準備的陷阱,別獵人沒做成,反而成了獵物。
在清軍開始紮營後,雙方的探騎就開始了你來我往的交鋒,這也是大戰的前奏。
勘查完李家莊的多爾袞一行剛回到大營,就接到消息,盧象升想派人探視德王一家。
探視德王是假,打探軍情是真。
不過多爾袞也不怕大軍的這些情況泄露,即使使者要看,也隻能看到一些表麵情況,具體的情況隻有他們這些高層才知道。
來而不往非禮也,比起自己的情況,多爾袞更想了解李家莊的情況,所以多爾袞提出也要派人去李家莊探視那些俘虜的情況。
雙方都對自己的防控手段有信心,有期望可以從對方那裏打探到點什麽,所以很快就達成了相互探視的意向,隨便協商一下交換的具體事宜。
探視的事情盧象升交給了手下的曹主薄,這是個膽大幹練的文官,否則也幹不了深入敵營的事情。
曹主薄先是去見了多爾袞,在大帳內自然被滿清的將領們威脅逼迫了一番,讓他向多爾袞下跪磕頭。好在曹主薄硬氣的很,即使麵對死亡的威脅也抗住了。
多爾袞見威脅沒有效果,也沒有繼續逼迫,本就是試一下,成不成都沒有什麽影響。
多爾袞例行公事的讓曹主薄帶話給盧象升,隻要盧象升願意棄暗投明,大清將以王爵以待之。
曹主薄自然是大義淩然的替盧象升拒絕了,這種事情要是不果斷點,傳到外麵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麽味呢。
隨即,雙方約定明日午時在李家莊外交換德王一行。因為盧象升那邊俘虜較多,雙方都可以帶一千兵馬,其他兵馬不得靠近交換地點2裏之內。
這是多爾袞提出想要和盧象升與黃濟見麵,他確實對這兩個對手很有興趣。
多爾袞的決定遭到了賬內清軍將領的集體反對,多爾袞身為大清親王,十萬大軍的統帥,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樣王對王的場麵意外因素實在太多了,風險實在太大了。
但是多爾袞打定主意想要與盧象升和黃濟見麵,一意孤行,不容他人反對。無奈之下,最後清軍隻得想辦法加強明日的防衛級別。
對於多爾袞的這個要求,曹主薄可不敢代替盧象升和黃濟答應,隻能告知要回去稟報。多爾袞也明白他決定不了,不過對於盧象升和黃濟是否願意會麵,他覺得可能性非常高。因為大家都是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有傲氣,認可的人隻能是同類。
經曆了一番波折的曹主薄終於見到了德王朱由樞。
自從知道自己可以被換回去之後,朱由樞對生活又重新恢複了希望,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隻是身在清軍大營,他表現的很低調。
在看到曹主薄的那一刻,朱由樞聽到曹主薄那聲:“臣參見大王。”,眼淚止不住的就流了出來,終於見到朝廷來的官員了,不容易啊。
這些日子以來,擔驚受怕、屢遭羞辱致使他精神不佳,胃口也奇差,原來200多斤的大胖子,硬是瘦了二十多斤。要是認識他的人,隻怕一眼就會覺得他幹練了不少。
抱著曹主薄朱由樞大哭了一場,不斷的述說著自己的悲慘遭遇,希望能夠盡快把自己換回去。
曹主薄則是不斷的安慰他,告訴他明天就可以正式交換,苦日子就要到頭了。
與滿是驚喜的朱由樞不同的是,他的兒子朱慈賞則是一臉惶恐,直接就給曹主薄跪下了:“曹大人,請您一定想辦法將小王也換回去吧,您的大恩大德小王一定重重相報。難道您就眼看著我們父子分離嗎?”說著說著朱慈賞的眼淚就水一樣的流了下來。
隻要想到被帶到遼東去,生死操於韃子手中,朱慈賞就非常恐懼。得知自己的父王會被換回去,連他那些一起被抓的兄弟們也在被換回去的行列。而自己因為是朝廷冊封的嗣王,被滿清強行扣留了下來。
這一刻朱慈賞第一次痛恨起自己的世子身份來。要知道當初自己正是憑借著這個身份將一幫兄弟都壓得死死的,是德王府中絕對的二號人物,隻要自己的父親一死,自己就是妥妥的大明親王。而那些兄弟對於自己是敢怒不敢言,隻能將羨慕嫉妒恨藏在心底。
而現在,這個世子的身份成了朱慈賞的催命符,正是因為價值高,他才會被滿清給留了下來。而對於他的父親德王而言,隻要自己能夠活著出去,大不了再立一個世子,朱慈賞隻能為家族做犧牲了。
知道自己命運的朱慈賞如何能不悲切和惶恐,如今曹主薄成了他最後的救命稻草。
多爾袞直接將大軍開進到了李家莊附近後,兵馬四出,直接將李家莊團團圍住,肆無忌憚、囂張的很,似乎一點都不害怕盧象升他們出來迎擊。
這個時候盧象升他們確實不敢主動出去迎擊,敵軍銳氣正盛、士氣高昂,而且人多勢眾、騎兵居多,現在出去迎敵吃虧的還是自己。
完成保衛的清軍,眾多遊騎不斷的在圍牆外來回縱馬,高聲吆喝,彰顯自己的強大,打擊明軍的士氣。
這些騎兵很聰明的都在弓箭的射程外遊走,並沒有過分的激怒明軍。盧象升他們的遊騎現在全都龜縮回了李家莊,至少今天他們絕對不適合外出了。
盧象升和黃濟等高級將領站在城頭查看敵情,眼前的場景哪怕是他們這些久經戰陣的人也心裏一沉。
樹的影、人的名,多爾袞能夠做到伐明的統帥,能力自然是拔尖的。十萬清軍在他的調度下,有條不紊的徐徐展開,那種視李家莊明軍如無物的氣魄確實讓人心生佩服。
清軍的這種無敵意誌正是建立在無數明軍的累累屍骨上的,多爾袞執意要剿滅盧象升和黃濟,就是要繼續這種輝煌,打滅明軍的抵抗意誌。
指望一戰而定,這種想法盧象升不會有,多爾袞同樣不會有。這種上了十萬級數的大戰,過程肯定會很漫長,大家心裏都有數。除非有一方的統帥腦子抽筋犯了低級錯誤,否則這場仗有得打。
清軍隻是來炫耀了一番,宣告自己的到來,便退回去開始安營紮寨。在沒有準備充分之前,清軍是絕對不會開始攻城的。
多爾袞的營帳內,清軍的高級將領全部到齊,在聽杜度詳細講述盧象升部隊的情況。
雖然前番杜度戰敗,有向多爾袞詳細匯報過,但是畢竟沒有杜度親自講來得直觀。而且杜度一直在就近監視盧象升,對他們的情況是最了解的。
杜度先是介紹了一下盧象升部隊的特點,重點強調了黃濟部的炮兵、弩兵、火槍兵,這些是給他帶來絕大部分傷亡的罪魁禍首。
這裏他詳細給在場的人將了黃濟部與傳統明軍完全不同的作戰方式,以及遠程武器的可怕。杜度手上的大多數士兵連展示武勇的機會都沒有就在路上被幹掉了,非常的憋屈。
而且黃濟部的火槍兵和弩兵近戰能力也不差,與明軍完全不一樣。上次李家莊攻防戰那些火槍兵上刺刀拚殺的場景可是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都差點折在裏麵了。
同時杜度還告訴大家,盧象升他們手上是有不少大炮的,雖然威力都不是太大,但是射程比普通的大炮遠的多,這點要格外注意。而且當初李家莊裏存放的一些繳獲來的火炮也落到了盧象升的手裏,如今李家莊的火炮數量並不少。
至於楊國柱、虎大威和盧象升他們的部隊就和其他的明軍基本沒有太大差別了,無非就是戰鬥意誌更強一些,裝備更好一點,比其他明軍更有戰鬥力。
不過杜度重點強調了李家莊的部隊幾乎人人著甲,而且是質量上乘的鋼甲。精銳部隊的戰刀也非常犀利,清軍除了重兵器其他的武器很難抵擋。為了證明自己的話,杜度拿出了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幾幅鎧甲片和兩把鋼刀。
當場驗證過後,證實了杜度說的完全沒有虛言,要是李家莊的士兵人人著鋼甲拿鋼刀,這仗確實不那麽好打了。
好在杜度確認過,鋼甲確實很多,但是鋼刀好像不是特別多,隻有精銳的士兵才有。此時杜度還不知道孫什過來的時候帶來了大批的鋼刀,盧象升他們的軍隊已經鳥槍換炮了。
孫什如此大規模的增援自然瞞不過杜度的眼線,隻是因為李家莊已經封鎖,當初在李家莊裏留下的一些暗線無法傳出具體的消息,隻能確定李家莊有大批援軍到了。還帶來了大量的裝備和物資,隻是具體是什麽東西就無法探查清楚了。
而且船隊走的時候還帶走了大量的漢人百姓,讓以為這些人跑不掉的杜度心疼得直抽抽。後悔當初沒有把這些漢人都殺了,現在白白便宜了盧象升他們。
心有不甘的杜度安排人跟上去看能不能截住船隊,結果船隊非常謹慎,根本不靠岸,連晚上都是在河中間停靠。反正現在運河上沒有來往船隻,安全的很。
清軍想要放火箭燒船,被早有準備的守衛部隊用密集的弓弩直接射死。即使有零星的火箭射到船上,也早就準備好了人隨時滅火。
實在沒有辦法的清軍隻能放任這些船隻北去,悻悻而歸。
聽到李家莊剛來了增援,還帶走了大批人手,多爾袞氣得破口大罵杜度無能。如此大規模的船隊都可以從他眼皮子底下跑到李家莊去,還安然北去,簡直丟人現眼。
杜度也知道理虧,不敢反駁,厚著臉皮聽多爾袞的訓斥。
多爾袞罵了幾句,問杜度對於運河有什麽補救措施。
杜度連忙說自己在李家莊上下遊都放了幾艘沉船並釘了木樁,徹底封死了河道。而且在河邊還架了投石機,保證不會再有船隻可以去李家莊。
多爾袞見他的應對還算得當,臉色這才稍微好看了點。
“安平貝勒剛才已經將李家莊的敵情都說了,此股明軍絕對不能像其他明軍那樣對待。安平貝勒連吃了兩回敗仗,可見他們的實力絕對很強。原本他們有三萬多人,已然不弱。現在又有援軍到達,實力隻怕更強了。多鐸,你去安排人想辦法打聽清楚這股援軍的來曆和人數,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哪怕牌麵上的實力強過盧象升,多爾袞還是非常小心。
作為一個常年領兵作戰的將領,多爾袞絕對是那種膽大心細的。滿清勇士再勇猛,也不能打無把握的仗。否則損失太大就不劃算了,至於戰敗,這個多爾袞從來就沒有想過。
多鐸立刻起身領命,然後坐下繼續議事。
“敵軍的優勢是有城防可以固守,雖然沒有城池那樣堅固,但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搶築,還是頗有些樣子的。糧草我想應該是不缺的,長期圍困肯定是不行的。要想殲滅次股明軍,看來隻能強攻了。”阿巴泰皺著眉頭說道。
“我看著李家莊也不大,裝了這麽多人,肯定擠得不行吧?要不我們可以火攻?”豪格突然提議道。
“放火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須要用投石機投放火油,否則效果太差。要想讓投石機進入射程,首先得先把敵軍的火炮和投石機打掉才行。”杜度也覺得這次辦法可以試一下。
“軍中大炮不少,到時候自然會給點顏色讓他們瞧瞧。”多鐸得意的笑著說道。這次攻打濟南等山東地界,繳獲了不少大炮,此時正好用的上。
“先這樣吧。我們先去實地看看,再來想辦法。”多爾袞起身說道。
實地查看地形和敵情是每個統帥必修的功課,隻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
眾人連忙帶著親衛跟著多爾袞去查看李家莊的防禦情況。
圍著李家莊走了一遍,雖然經過了加固,但是防禦能力比起濟南那種大城差太多了。既然連濟南都能拿下,小小的李家莊自然不在話下,此時多爾袞的信心又足了不少。
清軍在想辦法打探李家莊的情況,盧象升他們同樣如此。
要想得到最準確的情報,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抓幾個舌頭。明軍是這樣想的,清軍同樣是這樣想的。
戰場這麽大,不可能處處都防禦的那麽到位,總是有漏洞可以鑽的,這就給了探騎抓舌頭的空間。當然,你也得防備這是別人給你準備的陷阱,別獵人沒做成,反而成了獵物。
在清軍開始紮營後,雙方的探騎就開始了你來我往的交鋒,這也是大戰的前奏。
勘查完李家莊的多爾袞一行剛回到大營,就接到消息,盧象升想派人探視德王一家。
探視德王是假,打探軍情是真。
不過多爾袞也不怕大軍的這些情況泄露,即使使者要看,也隻能看到一些表麵情況,具體的情況隻有他們這些高層才知道。
來而不往非禮也,比起自己的情況,多爾袞更想了解李家莊的情況,所以多爾袞提出也要派人去李家莊探視那些俘虜的情況。
雙方都對自己的防控手段有信心,有期望可以從對方那裏打探到點什麽,所以很快就達成了相互探視的意向,隨便協商一下交換的具體事宜。
探視的事情盧象升交給了手下的曹主薄,這是個膽大幹練的文官,否則也幹不了深入敵營的事情。
曹主薄先是去見了多爾袞,在大帳內自然被滿清的將領們威脅逼迫了一番,讓他向多爾袞下跪磕頭。好在曹主薄硬氣的很,即使麵對死亡的威脅也抗住了。
多爾袞見威脅沒有效果,也沒有繼續逼迫,本就是試一下,成不成都沒有什麽影響。
多爾袞例行公事的讓曹主薄帶話給盧象升,隻要盧象升願意棄暗投明,大清將以王爵以待之。
曹主薄自然是大義淩然的替盧象升拒絕了,這種事情要是不果斷點,傳到外麵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麽味呢。
隨即,雙方約定明日午時在李家莊外交換德王一行。因為盧象升那邊俘虜較多,雙方都可以帶一千兵馬,其他兵馬不得靠近交換地點2裏之內。
這是多爾袞提出想要和盧象升與黃濟見麵,他確實對這兩個對手很有興趣。
多爾袞的決定遭到了賬內清軍將領的集體反對,多爾袞身為大清親王,十萬大軍的統帥,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樣王對王的場麵意外因素實在太多了,風險實在太大了。
但是多爾袞打定主意想要與盧象升和黃濟見麵,一意孤行,不容他人反對。無奈之下,最後清軍隻得想辦法加強明日的防衛級別。
對於多爾袞的這個要求,曹主薄可不敢代替盧象升和黃濟答應,隻能告知要回去稟報。多爾袞也明白他決定不了,不過對於盧象升和黃濟是否願意會麵,他覺得可能性非常高。因為大家都是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就有傲氣,認可的人隻能是同類。
經曆了一番波折的曹主薄終於見到了德王朱由樞。
自從知道自己可以被換回去之後,朱由樞對生活又重新恢複了希望,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隻是身在清軍大營,他表現的很低調。
在看到曹主薄的那一刻,朱由樞聽到曹主薄那聲:“臣參見大王。”,眼淚止不住的就流了出來,終於見到朝廷來的官員了,不容易啊。
這些日子以來,擔驚受怕、屢遭羞辱致使他精神不佳,胃口也奇差,原來200多斤的大胖子,硬是瘦了二十多斤。要是認識他的人,隻怕一眼就會覺得他幹練了不少。
抱著曹主薄朱由樞大哭了一場,不斷的述說著自己的悲慘遭遇,希望能夠盡快把自己換回去。
曹主薄則是不斷的安慰他,告訴他明天就可以正式交換,苦日子就要到頭了。
與滿是驚喜的朱由樞不同的是,他的兒子朱慈賞則是一臉惶恐,直接就給曹主薄跪下了:“曹大人,請您一定想辦法將小王也換回去吧,您的大恩大德小王一定重重相報。難道您就眼看著我們父子分離嗎?”說著說著朱慈賞的眼淚就水一樣的流了下來。
隻要想到被帶到遼東去,生死操於韃子手中,朱慈賞就非常恐懼。得知自己的父王會被換回去,連他那些一起被抓的兄弟們也在被換回去的行列。而自己因為是朝廷冊封的嗣王,被滿清強行扣留了下來。
這一刻朱慈賞第一次痛恨起自己的世子身份來。要知道當初自己正是憑借著這個身份將一幫兄弟都壓得死死的,是德王府中絕對的二號人物,隻要自己的父親一死,自己就是妥妥的大明親王。而那些兄弟對於自己是敢怒不敢言,隻能將羨慕嫉妒恨藏在心底。
而現在,這個世子的身份成了朱慈賞的催命符,正是因為價值高,他才會被滿清給留了下來。而對於他的父親德王而言,隻要自己能夠活著出去,大不了再立一個世子,朱慈賞隻能為家族做犧牲了。
知道自己命運的朱慈賞如何能不悲切和惶恐,如今曹主薄成了他最後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