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甲認為向興漢軍派駐官員是朝廷占了大便宜,是在給興漢軍埋雷,但是魯若麟卻認為這是朝廷在給他送人頭。
陳新甲的依仗無非是朝廷強大的同化力、數千年的文官統治文化、成熟的製度,讓朝廷在同化吸收那些招安、內附勢力時無往而不利。畢竟那些被朝廷收編的勢力大多是塞外或者群山裏的少數民族,自身的統治製度非常原始,跟中原王朝完全沒有可比性,自然很快就被更高等級的文明所吸收同化。
但是這樣的情況放在興漢軍身上就完全不適用了,魯若麟建立的統治構架是脫胎於後世統治製度的簡化版本,即使因為條件限製簡化的比較厲害,但是比起明王朝的統治製度依然前進了一大步。加上有魯若麟把控大局、掌握方向,陳新甲希望通過朝廷委派的官員來同化興漢軍和魯若麟,絕對會讓他大失所望。
興漢軍的地盤為什麽擴展的這麽慢?不是興漢軍沒有能力去奪取更多的地盤,真要說到地盤,東南亞如今多的是,想要奪取比遼南容易的多。
隻是統治一個地方不是光有地盤就夠了的,還要有人口和資源,以及合格的管理團隊,這些興漢軍都很缺乏。所以魯若麟寧可窩在濟州島慢慢的發展勢力,充實人口,培養自己的管理團隊,等到時機成熟了才會向外擴張。
魯若麟隻要那些真心做實事的,不要那些眼高手低隻會耍嘴炮的,也是希望能夠找到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朝廷的官員那麽多,還不包括大量的舉人、秀才之流,這些人裏肯定會有很多願意做實事的人。
如今的大明朝廷,耍嘴炮的都身居高位,反而是做實事的沒有容身之所,這些人是很憋屈的。一旦來到興漢軍,魯若麟給了他們施展的空間,這些人到底是向著朝廷還是向著興漢軍就真不好說了。
反正魯若麟是很有信心收他們為己用的,何況大家都不知道大明已經沒有幾年日子了,隻要操作得當,不在明朝滅亡的時候髒了自己的手,到時候自然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投效魯若麟的。
有些人做官是為了升官發財,為子孫家族謀福利。也有一些人是希望在此基礎上幹出一番事業青史留名,更有少部分人是懷著為了這個天下和民族而奮鬥的,魯若麟的目標就是將有用的都留下來同化掉,那些實在不堪使用的,自然有的是辦法讓他們滾回去。
至於聽從朝廷調遣出兵,這個就要看情況來定了,沒有利益的事情魯若麟是不會幹的。而且隻要想應付過去有的是辦法,出兵的人數、出兵的時間、遼南戰事緊急、錢糧不足,保準讓朝廷無話可說,反正又不是他一家這麽幹,大明下麵的軍將們這樣幹的多了去。
至於水泥的技術,魯若麟覺得沒有什麽好隱瞞的,畢竟技術太簡單了,時間長了肯定瞞不住,還不如大方點給朝廷算了。
況且水泥的生產需要大量的煤、石灰和鐵礦石,都屬於大宗的原材料,距離遠了生產根本就不劃算,隻能在原材料產地就近生產。魯若麟當初花這麽大的代價生產水泥主要還是為了自用,販運的價值並不高。朝廷要就給他們,最好是把大明本土的城池道路都修一下,說不定以後自己更省事了。
至於賣軍械,這原本就是應有之意,不賣給他們難道要賣給韃子嗎?朝鮮也可以賣,不過一來他們買不起,二來賣給他們也是給韃子當運輸大隊長。所以現在的大客戶隻有明軍一個,陳新甲找魯若麟買裝備魯若麟高興還來不及呢,隻要錢能到位就行。
“至於朝廷想要買武器裝備的事情我早已承諾過了,這個肯定沒有問題。不過價錢上你不能讓我們虧本,如果朝廷實在沒錢,用實物來衝抵也可以。糧食、布匹、礦石都可以,隻要是能用得上的都行。”魯若麟知道朝廷雖然缺錢,但是物資上麵想辦法收攏一下還是可以弄到不少的。
“可以,到時候自然會有朝廷的人與你接洽。”裝備采購的事情陳新甲還要回去匯報,不是他拍板可以決定的。
談完了這些事情,陳新甲和魯若麟就一些雙方都關切的問題基本都達成了一致,最後的賜婚有點讓魯若麟尷尬,雖然這年頭皇帝賜婚是非常光彩的事情,但是魯若麟心裏還是表示適應不了。
“陳大人,朝廷怎麽會想到給我賜婚的?”魯若麟見陳新甲現在心情正好,說話也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聽聞你現在身邊隻有兩個小妾,尚未娶妻,皇上愛惜你這個人才,特意想要給你安排一門好親事,這可是難得的榮耀。”陳新甲一副你小子走運了的表情,讓魯若麟格外膈應。
“不知安排的是哪家女子?”魯若麟知道朝廷這是希望通過婚姻來把自己綁住,一旦利益牽扯的多了,有些時候不得不投鼠忌器。
“嘉定伯周奎的孫女,皇後的外甥女,太子的表姐。”陳新甲給出的人選實在是出乎了魯若麟的意料,但是仔細想想又覺得這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皇帝賜婚魯若麟,肯定是身份比較尊貴的女子。但是魯若麟的忠誠還有待考驗,朝中的勳貴和皇親根本就不在崇禎的考慮範圍內,要是魯若麟與妻子的家族內外勾結,對皇家的威脅就太大了。
皇後的外甥女、太子的表姐就很合適,即不會威脅到皇家的地位,又給太子找了一個助力,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這個人選對魯若麟來說太不合適了。
周奎是什麽貨色?那是在明朝滅亡時將太子,也就是自己的親外孫親手送給韃子的人。而且周奎出了名的貪財,哪怕是北京破城在即也一毛不拔,坐看女兒女婿國破家亡,這樣的人家能養出什麽好女兒來。即使歹竹出了好筍,與周奎這樣貪婪的人家結親,後麵的麻煩也會無窮無盡。
“周奎的孫女就不用考慮了,我是肯定不會同意的。周奎是什麽人想必陳大人也有耳聞,與這樣的人家結親實在是太丟臉了。我不反對皇上賜婚,但是一定要賢良溫順的,家族的名聲一定要好,不是什麽人家的閨女都可以做興漢軍的主母的。”魯若麟臉都黑了,毫不留情的否決了這個人選。
“嘉定伯雖然愛財了一些,但是周家小姐還是很不錯的。相貌端莊、人品貴重,多次得到了皇後的讚賞,堪為濟州伯的良配。”陳新甲也知道周奎人品太爛,但這是皇帝下達的任務,再怎麽樣也要捏著鼻子推薦。
“那是愛財嗎?陳大人,連我這個遠在外海的人都知道周奎貪婪吝嗇的名聲,可見人品有多不堪,還是另選他人吧。”反正無論陳新甲怎麽說,魯若麟是堅決不會要周家孫女的。周家能出個皇後這樣樣貌、人品都上佳的女兒,那是祖墳上冒了青煙,其他的人實在是太不堪了。
“醜話說在前麵,不要什麽歪瓜裂棗都往我這裏送,這可是我的夫人,興漢軍未來的主母,要是鎮不住場麵,難看的可不僅僅是我。”魯若麟不得不提醒陳新甲,人選得不好,以後大家都難看。
“好吧,我會建議朝廷重新商議人選。濟州伯,你的夫人必須由聖上賜婚,這點對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能夠明白。”陳新甲怕魯若麟先斬後奏娶個老婆,不得不提前說清楚。
到了魯若麟這個位置,愛情什麽的都是奢望,婚姻最大的作用就是結成利益聯盟,隻能希望朝廷安排的人選不太差吧。
其實魯若麟一直沒有娶妻,一來是沒有身份匹配的人選,二來也是希望通過婚姻給自己尋找更大的助力。
從一開始魯若麟就將娶妻的方向定在了大明,因為大明才是興漢軍未來經營的主要方向。一個好的妻族可以讓興漢軍進入大明本土更加順利,也可以減少本土勢力對興漢軍的排斥。
不是魯若麟太現實,而是世情如此。
這兩年不是沒有江南大族希望能夠將自家的女子許配給魯若麟,但是魯若麟猶豫再三後還是拒絕了。江南大族本來就勢力龐大,相互之間又盤根錯節,要是自己再與他們結親,以後出手整治他們也會投鼠忌器,反而得不償失。
最好的選擇是找一個有名望、但是勢力又沒有那麽強大的家族,在聲望上給魯若麟帶來加成。不過這隻是魯若麟的想法,朝廷肯定不會如他的意,畢竟雙方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不同的。
這次會談花費的時間並不長,雙方都有意聯合,一些問題妥協起來自然就容易了。
兩邊都認為協議初步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對自己是有利的,都在心裏偷著樂。
“濟州伯,既然沒有異議,那麽後天還請召集興漢軍上下,宣讀朝廷聖旨,興漢軍更名金州軍,開鎮金州。”陳新甲不想節外生枝,希望盡快敲定。
“理應如此。”魯若麟也不想再墨跡了,早點定下來,早點開始自己的計劃。
“以後同殿為臣,還請魯總兵多多支持。”陳新甲馬上換了稱呼,拱手笑道。
“以後這金州鎮在地方與韃子交戰,朝堂之上也要請陳大人多多關照才是。”魯若麟也希望與陳新甲保持關係,金州軍哪怕再強勢,在朝堂上也不能沒有自己的代表,否則很容易吃悶虧的。
陳新甲主持了對興漢軍的收編,興漢軍今後的走向就與他的前程密切相關了,已經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說句不好聽的話,要是魯若麟哪天決定造反,陳新甲也會受到牽連。同樣的,要是興漢軍表現的好,陳新甲一樣會收獲好處,算是有利有弊吧。
很快,興漢軍即將歸順朝廷的消息開始在濟州島上傳播,這是魯若麟故意散播出去的,算是將早就暗地裏傳播的消息坐實了。同時島上有頭有臉的人都收到邀請,後天參加大都督府的宴會,並觀禮朝廷的冊封。
島上最開心的就是那些江南來的商人們,興漢軍歸順朝廷,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有些政策是不是可以向大明本土看齊呢?這島上什麽都好,就是稅收太重,對世家大族的約束太多,讓習慣了在家鄉作威作福的豪商們始終有點不適應。
但是現在情況還不明朗,也沒有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大家將這份喜悅藏在心裏,就等著哪個忍不住冒頭大家再根據情況跟進。
與那些江南來的商人們不同的是,島上的官員和普通民眾對未來還是有點擔心的。
他們在大明本土都是弱勢群體,否則也不會來到濟州島求生存。如今興漢軍歸順朝廷,是不是又要改成大明本土的製度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而這些人裏麵,最擔心自己地位的就是女官和工匠們,因為他們的地位與在大明時反差太大了,改回去是絕對接受不了的。
因此,在正式公布歸順前,魯若麟分批召見了興漢軍的官員、工匠、平民、商人等各階層代表,向他們保證現有的製度不會改變,給他們吃定心丸。
魯若麟向他們解釋說,與其將興漢軍的歸順視為被朝廷收編,還不如看成是與朝廷的聯盟、合作。誠然興漢軍付出了一些利益,但是也同樣收獲了很多,並且這些收獲都是興漢軍發展所欠缺的、急需的。
隻要大家保持團結,按照原有的方向前進,即使朝廷想要滲透也做不到。並且魯若麟要求他們對朝廷派來的官員要想辦法同化他們、改變他們,讓他們的心換個方向。
比起大明,興漢軍治下的百姓生活更好、更幸福,發展前景更廣闊,隻要不是瞎子都知道哪個更有前途。所以不要害怕朝廷派人過來,那都是給我們送人才來的。即使真有頑固不化的,也有辦法讓他們自己回去。
隨著魯若麟一波波的安撫人心,現有製度不會改變的承諾也傳遍了全島,濟州島上很快就安定下來。
陳新甲的依仗無非是朝廷強大的同化力、數千年的文官統治文化、成熟的製度,讓朝廷在同化吸收那些招安、內附勢力時無往而不利。畢竟那些被朝廷收編的勢力大多是塞外或者群山裏的少數民族,自身的統治製度非常原始,跟中原王朝完全沒有可比性,自然很快就被更高等級的文明所吸收同化。
但是這樣的情況放在興漢軍身上就完全不適用了,魯若麟建立的統治構架是脫胎於後世統治製度的簡化版本,即使因為條件限製簡化的比較厲害,但是比起明王朝的統治製度依然前進了一大步。加上有魯若麟把控大局、掌握方向,陳新甲希望通過朝廷委派的官員來同化興漢軍和魯若麟,絕對會讓他大失所望。
興漢軍的地盤為什麽擴展的這麽慢?不是興漢軍沒有能力去奪取更多的地盤,真要說到地盤,東南亞如今多的是,想要奪取比遼南容易的多。
隻是統治一個地方不是光有地盤就夠了的,還要有人口和資源,以及合格的管理團隊,這些興漢軍都很缺乏。所以魯若麟寧可窩在濟州島慢慢的發展勢力,充實人口,培養自己的管理團隊,等到時機成熟了才會向外擴張。
魯若麟隻要那些真心做實事的,不要那些眼高手低隻會耍嘴炮的,也是希望能夠找到有共同價值觀的人。朝廷的官員那麽多,還不包括大量的舉人、秀才之流,這些人裏肯定會有很多願意做實事的人。
如今的大明朝廷,耍嘴炮的都身居高位,反而是做實事的沒有容身之所,這些人是很憋屈的。一旦來到興漢軍,魯若麟給了他們施展的空間,這些人到底是向著朝廷還是向著興漢軍就真不好說了。
反正魯若麟是很有信心收他們為己用的,何況大家都不知道大明已經沒有幾年日子了,隻要操作得當,不在明朝滅亡的時候髒了自己的手,到時候自然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投效魯若麟的。
有些人做官是為了升官發財,為子孫家族謀福利。也有一些人是希望在此基礎上幹出一番事業青史留名,更有少部分人是懷著為了這個天下和民族而奮鬥的,魯若麟的目標就是將有用的都留下來同化掉,那些實在不堪使用的,自然有的是辦法讓他們滾回去。
至於聽從朝廷調遣出兵,這個就要看情況來定了,沒有利益的事情魯若麟是不會幹的。而且隻要想應付過去有的是辦法,出兵的人數、出兵的時間、遼南戰事緊急、錢糧不足,保準讓朝廷無話可說,反正又不是他一家這麽幹,大明下麵的軍將們這樣幹的多了去。
至於水泥的技術,魯若麟覺得沒有什麽好隱瞞的,畢竟技術太簡單了,時間長了肯定瞞不住,還不如大方點給朝廷算了。
況且水泥的生產需要大量的煤、石灰和鐵礦石,都屬於大宗的原材料,距離遠了生產根本就不劃算,隻能在原材料產地就近生產。魯若麟當初花這麽大的代價生產水泥主要還是為了自用,販運的價值並不高。朝廷要就給他們,最好是把大明本土的城池道路都修一下,說不定以後自己更省事了。
至於賣軍械,這原本就是應有之意,不賣給他們難道要賣給韃子嗎?朝鮮也可以賣,不過一來他們買不起,二來賣給他們也是給韃子當運輸大隊長。所以現在的大客戶隻有明軍一個,陳新甲找魯若麟買裝備魯若麟高興還來不及呢,隻要錢能到位就行。
“至於朝廷想要買武器裝備的事情我早已承諾過了,這個肯定沒有問題。不過價錢上你不能讓我們虧本,如果朝廷實在沒錢,用實物來衝抵也可以。糧食、布匹、礦石都可以,隻要是能用得上的都行。”魯若麟知道朝廷雖然缺錢,但是物資上麵想辦法收攏一下還是可以弄到不少的。
“可以,到時候自然會有朝廷的人與你接洽。”裝備采購的事情陳新甲還要回去匯報,不是他拍板可以決定的。
談完了這些事情,陳新甲和魯若麟就一些雙方都關切的問題基本都達成了一致,最後的賜婚有點讓魯若麟尷尬,雖然這年頭皇帝賜婚是非常光彩的事情,但是魯若麟心裏還是表示適應不了。
“陳大人,朝廷怎麽會想到給我賜婚的?”魯若麟見陳新甲現在心情正好,說話也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聽聞你現在身邊隻有兩個小妾,尚未娶妻,皇上愛惜你這個人才,特意想要給你安排一門好親事,這可是難得的榮耀。”陳新甲一副你小子走運了的表情,讓魯若麟格外膈應。
“不知安排的是哪家女子?”魯若麟知道朝廷這是希望通過婚姻來把自己綁住,一旦利益牽扯的多了,有些時候不得不投鼠忌器。
“嘉定伯周奎的孫女,皇後的外甥女,太子的表姐。”陳新甲給出的人選實在是出乎了魯若麟的意料,但是仔細想想又覺得這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皇帝賜婚魯若麟,肯定是身份比較尊貴的女子。但是魯若麟的忠誠還有待考驗,朝中的勳貴和皇親根本就不在崇禎的考慮範圍內,要是魯若麟與妻子的家族內外勾結,對皇家的威脅就太大了。
皇後的外甥女、太子的表姐就很合適,即不會威脅到皇家的地位,又給太子找了一個助力,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但是這個人選對魯若麟來說太不合適了。
周奎是什麽貨色?那是在明朝滅亡時將太子,也就是自己的親外孫親手送給韃子的人。而且周奎出了名的貪財,哪怕是北京破城在即也一毛不拔,坐看女兒女婿國破家亡,這樣的人家能養出什麽好女兒來。即使歹竹出了好筍,與周奎這樣貪婪的人家結親,後麵的麻煩也會無窮無盡。
“周奎的孫女就不用考慮了,我是肯定不會同意的。周奎是什麽人想必陳大人也有耳聞,與這樣的人家結親實在是太丟臉了。我不反對皇上賜婚,但是一定要賢良溫順的,家族的名聲一定要好,不是什麽人家的閨女都可以做興漢軍的主母的。”魯若麟臉都黑了,毫不留情的否決了這個人選。
“嘉定伯雖然愛財了一些,但是周家小姐還是很不錯的。相貌端莊、人品貴重,多次得到了皇後的讚賞,堪為濟州伯的良配。”陳新甲也知道周奎人品太爛,但這是皇帝下達的任務,再怎麽樣也要捏著鼻子推薦。
“那是愛財嗎?陳大人,連我這個遠在外海的人都知道周奎貪婪吝嗇的名聲,可見人品有多不堪,還是另選他人吧。”反正無論陳新甲怎麽說,魯若麟是堅決不會要周家孫女的。周家能出個皇後這樣樣貌、人品都上佳的女兒,那是祖墳上冒了青煙,其他的人實在是太不堪了。
“醜話說在前麵,不要什麽歪瓜裂棗都往我這裏送,這可是我的夫人,興漢軍未來的主母,要是鎮不住場麵,難看的可不僅僅是我。”魯若麟不得不提醒陳新甲,人選得不好,以後大家都難看。
“好吧,我會建議朝廷重新商議人選。濟州伯,你的夫人必須由聖上賜婚,這點對雙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能夠明白。”陳新甲怕魯若麟先斬後奏娶個老婆,不得不提前說清楚。
到了魯若麟這個位置,愛情什麽的都是奢望,婚姻最大的作用就是結成利益聯盟,隻能希望朝廷安排的人選不太差吧。
其實魯若麟一直沒有娶妻,一來是沒有身份匹配的人選,二來也是希望通過婚姻給自己尋找更大的助力。
從一開始魯若麟就將娶妻的方向定在了大明,因為大明才是興漢軍未來經營的主要方向。一個好的妻族可以讓興漢軍進入大明本土更加順利,也可以減少本土勢力對興漢軍的排斥。
不是魯若麟太現實,而是世情如此。
這兩年不是沒有江南大族希望能夠將自家的女子許配給魯若麟,但是魯若麟猶豫再三後還是拒絕了。江南大族本來就勢力龐大,相互之間又盤根錯節,要是自己再與他們結親,以後出手整治他們也會投鼠忌器,反而得不償失。
最好的選擇是找一個有名望、但是勢力又沒有那麽強大的家族,在聲望上給魯若麟帶來加成。不過這隻是魯若麟的想法,朝廷肯定不會如他的意,畢竟雙方考慮問題的出發點是不同的。
這次會談花費的時間並不長,雙方都有意聯合,一些問題妥協起來自然就容易了。
兩邊都認為協議初步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對自己是有利的,都在心裏偷著樂。
“濟州伯,既然沒有異議,那麽後天還請召集興漢軍上下,宣讀朝廷聖旨,興漢軍更名金州軍,開鎮金州。”陳新甲不想節外生枝,希望盡快敲定。
“理應如此。”魯若麟也不想再墨跡了,早點定下來,早點開始自己的計劃。
“以後同殿為臣,還請魯總兵多多支持。”陳新甲馬上換了稱呼,拱手笑道。
“以後這金州鎮在地方與韃子交戰,朝堂之上也要請陳大人多多關照才是。”魯若麟也希望與陳新甲保持關係,金州軍哪怕再強勢,在朝堂上也不能沒有自己的代表,否則很容易吃悶虧的。
陳新甲主持了對興漢軍的收編,興漢軍今後的走向就與他的前程密切相關了,已經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說句不好聽的話,要是魯若麟哪天決定造反,陳新甲也會受到牽連。同樣的,要是興漢軍表現的好,陳新甲一樣會收獲好處,算是有利有弊吧。
很快,興漢軍即將歸順朝廷的消息開始在濟州島上傳播,這是魯若麟故意散播出去的,算是將早就暗地裏傳播的消息坐實了。同時島上有頭有臉的人都收到邀請,後天參加大都督府的宴會,並觀禮朝廷的冊封。
島上最開心的就是那些江南來的商人們,興漢軍歸順朝廷,以後大家就是一家人了,有些政策是不是可以向大明本土看齊呢?這島上什麽都好,就是稅收太重,對世家大族的約束太多,讓習慣了在家鄉作威作福的豪商們始終有點不適應。
但是現在情況還不明朗,也沒有人願意當這個出頭鳥,大家將這份喜悅藏在心裏,就等著哪個忍不住冒頭大家再根據情況跟進。
與那些江南來的商人們不同的是,島上的官員和普通民眾對未來還是有點擔心的。
他們在大明本土都是弱勢群體,否則也不會來到濟州島求生存。如今興漢軍歸順朝廷,是不是又要改成大明本土的製度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而這些人裏麵,最擔心自己地位的就是女官和工匠們,因為他們的地位與在大明時反差太大了,改回去是絕對接受不了的。
因此,在正式公布歸順前,魯若麟分批召見了興漢軍的官員、工匠、平民、商人等各階層代表,向他們保證現有的製度不會改變,給他們吃定心丸。
魯若麟向他們解釋說,與其將興漢軍的歸順視為被朝廷收編,還不如看成是與朝廷的聯盟、合作。誠然興漢軍付出了一些利益,但是也同樣收獲了很多,並且這些收獲都是興漢軍發展所欠缺的、急需的。
隻要大家保持團結,按照原有的方向前進,即使朝廷想要滲透也做不到。並且魯若麟要求他們對朝廷派來的官員要想辦法同化他們、改變他們,讓他們的心換個方向。
比起大明,興漢軍治下的百姓生活更好、更幸福,發展前景更廣闊,隻要不是瞎子都知道哪個更有前途。所以不要害怕朝廷派人過來,那都是給我們送人才來的。即使真有頑固不化的,也有辦法讓他們自己回去。
隨著魯若麟一波波的安撫人心,現有製度不會改變的承諾也傳遍了全島,濟州島上很快就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