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咄咄逼人的金州軍,清軍認為受到了羞辱,眾多將領紛紛請戰,想要給金州軍一個厲害瞧瞧。


    但是謹慎的巴哈納並沒有同意部下的請戰要求,而是命令部隊緩緩退去,避開了金州軍的鋒芒。


    巴哈納了解過金州軍過往的戰績,麵對陣列整齊的金州軍,強行衝陣隻會造成重大的傷亡,而且還不一定能夠成功。


    麵對這樣的軍陣,清軍一般有兩種選擇。要麽強行衝陣,將軍陣突破打亂。要麽利用自身騎兵的優勢在敵軍周圍遊走,持續不斷的威脅疲憊敵軍,就像狼群狩獵一樣。


    畢竟維持軍陣的嚴整是很耗費精力的,時間一長,隨著地形改變、精神的疲憊鬆懈,陣型總會出現各種漏洞,這就會給騎兵進攻創造機會。


    遊騎戰術雖然穩妥,但是見效慢、變數多。不過明軍的軍陣並不嚴謹,往往在清軍悍不畏死的衝擊下非常容易崩潰,所以清軍比較少用到遊騎戰術。


    不過少用不代表清軍不會,麵對難纏的對手時,清軍一樣可以使用遊騎戰術。


    巴哈納的任務不是殲滅眼前的明軍,而是保證嶽托的大軍可以順利出關,在這個前提下,巴哈納也願意使用遊騎戰術拖延金州軍的行進速度,為嶽托爭取時間。


    曆史上對遊騎戰術運用得最好的是蒙古人,蒙古人用這種戰術打下了前無古人的疆域,兵鋒直至歐洲和中東。滅國無數,倒在蒙古人遊騎弓箭下的軍隊不知凡幾。


    當然那是巔峰時期的蒙古人,現在的蒙古人四分五裂,再也找不到往日的輝煌了。


    清軍的遊騎戰術雖然沒有蒙古人那麽厲害,但是用來對付缺乏騎兵的金州軍還是綽綽有餘的。


    清軍的騎兵四散開來,在金州軍的陣列外不斷的遊走,找到機會就放箭。


    金州軍此時的陣型猶如一個巨大的烏龜殼,將輜重和民夫等死死的護在大陣的中間,周圍則是重裝步兵、弓弩手、火槍兵結成的防線。為了節省體力,這些士兵們甚至是坐在雪橇上麵,由騾馬拉著前行,比清軍還要顯得輕鬆得多。


    清軍也曾試圖攻擊拉著雪橇的馬匹,但是金州軍早有防備,凡是試圖靠近的清軍都會受到弓弩手和火槍兵的密集射擊。


    清軍的強弓射程再遠,也比不了金州軍的弓弩和火槍,基本上無法對金州軍造成威脅。反而是有些心急的清軍跑得太近,被射成了刺蝟。


    此時的金州軍猶如一個刺蝟一樣將自己武裝起來,緩慢而又堅定的向前行進著。


    現在就是雙方比拚意誌力的時候了,看的就是誰先堅持不住犯錯誤。


    巴哈納知道這支明軍難啃,但是沒有想到難到這個地步。雙方已經這樣僵持著有兩個時辰了,自己胯下的戰馬都已經有些體力不支了,明軍的陣型還基本保持完整,與最開始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地上的積雪幫了金州軍的大忙,仿佛為金州軍修建了無數的道路,大量的雪橇使得金州軍的士兵們可以輪流在雪橇上休息,節省了大量的體力。


    金州軍的士兵們甚至有空閑對周圍的清軍指指點點,言談中多有輕視,毫無畏懼之感。這樣鎮定自如、視清軍如無物的態度很快就感染了沈誌祥的天津軍和隨軍的民夫們。


    天津軍和民夫們對韃子有著一種天然的恐懼,這樣的心理狀態來自於明軍的屢戰屢敗,來自於清軍對大明京師之地的肆意攻伐和劫掠。在他們的印象中,除了堅守城池,在野外遇到清軍是極為可怕和危險的。


    在剛開始遇到清軍的時候,這些天津兵馬和民夫確實有些恐懼。但是隨著金州軍主動發起進攻,將清軍逼退,又用嚴密的防守克製住了清軍的遊騎戰術,大軍居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繼續在向前行軍,天津兵馬和民夫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天津城裏一直有流傳這樣一個說法,當年的香河大捷根本不是沈誌祥打出來的,真正帶隊的其實是興漢軍的魯爺。而天津城裏的黃濟將軍名義上是沈誌祥的部下,其實真正的老大是遠在海外的興漢軍魯若麟。隻是這個說法從來沒有得到過官方的證實,無論是沈誌祥還是黃濟都沒有出麵澄清過。


    不過因為天津與金州軍交流頻繁,人員往來也非常密切,更有不少的天津人跑到濟州島謀生,甚至有很多人加入到了金州軍的軍隊裏,所以大家都知道金州軍很強,根本就不怕韃子,這也是金州軍在天津能夠這麽快招到五千民夫的原因之一。


    雖然知道金州軍很強,但是隻有親身體驗過後,才能有最直觀的感受,與道聽途說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往日的韃子有多麽囂張大家還是知道的,幾百清軍就敢對幾千明軍發動進攻,而且通常還能打贏。人數上了千的清軍連小一點的縣城都敢去碰一下,成功的幾率還不小。而一旦人數上了萬,用清軍的說法就是:“滿萬不可敵”。


    現在呢?眼前的清軍絕對是過萬了,但是連主動攻擊金州軍的勇氣都沒有,隻敢在大軍周邊不斷的遊走偷襲,實在是有辱清軍的赫赫威名。


    沈誌祥的天津軍被金州軍安排在了最裏麵,負責押運物資和糧草,因為不用直接麵對清軍,他們現在非常安全,心情也比較放鬆。


    “這金州軍看起來比前幾年更強了啊。”沈誌祥坐在雪橇上,正站著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情況。他不但關心清軍的情況,連金州軍的一舉一動他也沒有放過。


    “魯總兵確實是練兵的高手,手底下士兵幾乎都有家丁的標準。看看那些士兵身上的裝備,我敢保證在大明絕對找不出第二家來。”站在沈誌祥身邊的是沈誌祥的副將沈福,沈家的老人,是沈世魁特意安排在沈誌祥身邊輔佐他的,也是一位老將。


    “誰讓人家有錢呢,要我說與其花這個錢還不如多招些人馬,這兵馬起碼可以翻一番,那裏用得著這麽小心謹慎。”沈誌祥也想練一支精兵,可惜手頭太緊,東扯西拉也隻拚湊出了一萬五的人馬,其中真正的精銳就是現在手頭上的五千士兵。


    就這,他沈誌祥在京師周邊也排得上號了。要知道如今大明的將軍們就沒有不吃空餉、喝兵血的,像沈誌祥這樣實打實的有一萬五千兵馬的確實少見,如果將黃濟也算成他的部下,那就更加不得了了。為此沈誌祥不但將朝廷發給的錢糧都用了進去,甚至還用自己做生意賺來的錢貼補了不少。


    沈誌祥能有這樣的覺悟還是受了魯若麟的刺激,加上沈世魁的東江軍曾經受到過的遭遇,使得沈誌祥明白再多的錢財也沒有手上握有一支強軍來得重要。


    這五千精銳士兵沈誌祥也是花了很大的心思的,他們的待遇、裝備在明軍中都絕對排得上號。沈誌祥通過金州軍的關係在濟州島買來了鎧甲、弓弩、火槍,甚至連弩炮都裝備了一些,可謂山寨版的金州軍了。


    在訓練上沈誌祥同樣沒有放鬆,安排的是東江軍中最會練兵的將領專門來訓練,而且日日操練很少停歇,這樣練出來的精兵自然比他手上的其他士兵強了一大截。


    他原以為自己手上的精兵比起金州軍來已經沒有遜色多少了,但是今天觀看了金州軍與韃子對峙的場景後,他明白自己的手下還是遠遠不如金州軍強大。所以心裏還是有點難受,說話明顯帶點酸味。


    “金州軍治下能有多少人?雖然魯總兵不缺錢,但是這士兵又不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總要底下有百姓才能招兵吧。魯總兵玩命的從天津往濟州島運人是為了什麽?還不是因為缺人。所以魯總兵恨不得將手底下的士兵武裝到牙齒,實在是因為損失不起啊。而大人您則不一樣,要是錢糧充足,想要招兵,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實在沒有必要像魯大人那樣養。”沈福也是人老成精,看問題還是要透徹一點。


    “有道理。有這五千的精銳已經足夠我站穩腳跟了,再多我也養不起。你說這魯大人也不缺錢糧,幹嘛非要死追著嶽托打?俗話說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這韃子入關不就是來搶東西的嗎?咱們跑過去搶他們的東西,可不得跟我們玩命。再說了即使想要招募百姓,這京師地界現在多的是難民,有必要非要死磕嶽托搶他手上的俘虜嗎?”沈誌祥雖然願意跟魯若麟一起出來打韃子,混點戰功,但是這樣死命的追著韃子跑,生怕韃子出關了還是讓他有些不解。


    要是想要功勞,隻要保持與韃子若即若離的距離,禮送韃子出關,朝廷最後一樣得捏著鼻子認金州軍的功勞,畢竟敢出來野戰已經很難得了,何況是將韃子“趕”出去了。


    但是魯若麟明顯不想平安的送嶽托出關,而是真心想要跟嶽托幹一場。這幾天雖然有雪橇坐,但是一路的急行軍仍然讓沈誌祥他們苦不堪言,不但民夫們在咬牙堅持,天津軍同樣是如此。隻有金州軍像沒事人一樣,狀態依然很好,讓沈誌祥愈發看清了自己的手下與金州軍的差距。


    長途行軍一直是金州軍的必備訓練科目,長期鍛煉下來,忍耐力自然不是天津軍和民夫們可以比的。何況此行還有大量的雪橇幫忙攜帶輜重,已經比平時輕鬆很多了,所以士兵們並沒有覺得辛苦。


    這樣的行進速度讓沈誌祥明白,魯若麟真的不是在做樣子,而是確實想要與嶽托幹一場。


    “大人,你發現沒有,最近想要從天津大規模運人已經越來越困難了,朝廷裏有很多官員已經發話最好禁止往濟州島輸送人口,看來朝廷也覺得這樣放任不管是要出大問題的。如果不是魯大人歸順了朝廷,隻怕再想像以前一樣往外送人就很難了。”沈福按照自己的理解給沈誌祥分析道。


    沈福能夠被沈世魁派到沈誌祥身邊,除了打仗是把好手,也是因為他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來指導沈誌祥,讓他少走彎路。


    “有道理啊。”沈誌祥看著沈福,讓他繼續說。


    “魯大人歸順時與朝廷肯定是講過條件的,不管條件是什麽,讓朝廷同意向金州軍移民肯定是重要的一條,否則金州軍也不會這麽痛快的就答應。不過雖然金州軍歸順了,但終究不是朝廷自己養出來的兵馬,防備之心肯定是有的。即使是放開了讓金州軍移民,肯定有一些附加的條件。”


    “江南是朝廷錢糧重地,朝廷不會同意從那裏移民,當地的大戶們也不會答應。京畿之地被韃子肆掠了幾次,本就人口損失慘重,再往外遷,堂堂大明京師,變成人煙荒蕪之地,朝廷的臉上也不好看。唯一可能的就是中原之地,那裏流民遍地,叛亂迭起,將那些流民遷移出去海可以減輕朝廷的負擔和威脅,隻是這樣的話對金州軍來說花費的時間和錢糧就要高得多了。”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朝廷不讓金州軍從京畿之地移民,但是從韃子手裏搶回來的呢?這可是金州軍的戰利品,金州軍想要將他們運走應該可以理直氣壯了吧。這可是三十萬青壯,哪怕是救出來一半,金州軍剛拿下的遼南就不會那麽缺人了。”


    要說這沈福確實很聰明,僅僅是從一些表象就將魯若麟和朝廷達成的協議猜出來了一些。


    “這麽說朝廷需要金州軍幫忙打韃子,金州軍需要朝廷同意他們將那些救出來的百姓帶走,這tmd就是一場交易?”沈誌祥恍然大悟道。


    “我看八九不離十。”沈福點點頭。


    “那我們跟著出來會不會太吃虧了啊?”沈誌祥一臉不甘的說道。


    “話也不能這樣說,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其實在朝廷眼裏,我們跟魯若麟就是一夥的。這兩年朝廷對東江軍的供給越來越少了,要不是有魯大人支持,伯爺不一定撐得住。至於大人您這個總兵位置怎麽來的,朝廷其實也很清楚。隻是我們都很聽話,朝廷才沒有追究。雖然我們並沒有投靠金州軍,但是關係確實比其他人近得多,別人才會將我們混在一起來說。”沈福是自己人,對東江軍和天津軍的情況再清楚不過了。


    “雖然我和叔父很承魯若麟的情,但是天津軍和東江軍不是金州軍的屬下。”沈誌祥神情嚴肅的說道。


    “如今這世道亂了,也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咱們這些武夫的出路在哪裏誰能說得準。魯大人有能力、有手腕,為人又將義氣,說不得咱們沈家今後的出路就應在他身上了。所以這金州軍的事情能幫一定要幫,錦上添花哪裏比得上雪中送炭啊。”沈福的話裏含義很深、很隱晦,但是沈誌祥聽懂了。


    “這是叔父的意思嗎?”沈誌祥知道這樣重大的決定肯定不是沈福可以下的。


    “伯爺確實有這個意思。”沈福點點頭說道。


    沈誌祥冷靜的思考了一會,沒有再提這個話題,對沈福說道:“天津的兵馬一直在操練,缺乏實戰,是時候出來見見血了。向魯大人請戰吧,窩在這裏看守糧草實在是太丟臉了。”


    “是。”沈福明白沈誌祥同樣有了決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再造天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豬哥老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豬哥老腰並收藏明末之再造天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