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是天公作美,萬裏無雲,陽光明媚。
久違的太陽驅散了冬日的陰寒,照在人身上格外的暖和。
最先打頭開進京城的是沈誌祥的天津軍。
隊伍的最前麵是幾隊錦衣衛的“大漢將軍”,持旗幟為獻俘隊伍開道。
這些“大漢將軍”個個人高馬大的,而且全都騎著通體雪白的高頭大馬,身上的鎧甲也是光鮮亮麗,咋一看顯得非常威武雄壯,很是唬人。
其實這些“大漢將軍”全都是樣子貨,就是擺著好看的,真正的戰鬥力弱得不行。
反而是這支天津軍因為訓練比較嚴格,又經曆過與韃子的血戰,精氣神與一般的明軍比明顯高出不少。
天津軍的隊列中還有繳獲自清軍的各式旌旗、儀仗、戰鼓、鎧甲等,堆放在馬車上展示給兩邊的百姓看。
沈誌祥一馬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頻頻向兩邊觀望,顧盼自雄,得意得很。
在沈誌祥身後,幾個手持天津軍軍旗和沈字旗的士兵將旗幟舉得筆直,迎風招展下,幾麵旗幟格外的醒目。
天津軍的士兵們基本都是用的濟州島出產的鎧甲片、頭盔,因為明軍尚紅,所以天津軍的鎧甲全都塗成了赤紅色,在這個時候顯得格外的喜慶。
士兵們非常興奮,雖然沈誌祥早就命令過保持隊形,但是時間長了隊形難免會有些散亂。
特別是兩邊的百姓不斷高呼“天津軍威武!”、“好漢子!”、“真英雄!”,讓這些士兵們更是如墜雲端,整個人都飄飄然了。
京師的百姓們也許是壓抑得很了,全都非常癲狂。特別是一些女子們,各種手絹、絲巾不斷的扔向了行進中的隊伍,還伴隨著陣陣尖叫,完全沒有顧忌禮教大防對女子的要求和縛束。
不光是那些平民女子,很多深藏閣樓之上的權貴女子們顯得更加瘋狂,不光是扔絲巾和手絹,更有扔瓜果、點心,甚至是銅錢、散碎銀子的。
這個時候也沒有人去嗬斥她們,都對她們報以理解和欣賞的目光,最多也是麵帶微笑的輕聲抱怨幾句:“有失體統,世風日下啊。”
勝利是藉慰心靈的最好良藥,再出格的行為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在天津軍走過之後,緊接著的就是長長的俘虜隊伍了。
這些俘虜全都關在囚車內,嘴上被塞上了布團,防止他們口出汙言,並阻止他們咬舌自盡。
這些囚車還是金州軍配合朝廷打造的,京師裏原來的囚車根本不夠用,不得不臨時用馬車改裝了一批,才讓這些俘虜們有了專車的待遇。
與天津軍的待遇截然相反,這些俘虜們迎接的就是漫天的咒罵和數不盡的石塊、汙泥等髒臭之物了。
為了防止憤怒的百姓將這些俘虜砸死,太過危險的東西是不讓扔的。
即便如此,一路走過,俘虜們幾乎個個都是鼻青臉腫,身上更是掛滿了髒臭之物。
不過原本他們就沒幹淨到哪去,隻是現在更髒、更臭了。
隻是百姓們的熱情苦了那些押運的士兵們。
這些士兵都是全副武裝,甚至每個人還拿著一個長長的盾牌護住身體。即使這樣仍然會被百姓們的“暗器”誤傷,卻又不能發作,實在是苦不堪言。
京師的百姓絕大多數都沒見過真正的韃子,這時才了解到韃子其實和漢人沒啥兩樣,就是發式忒奇怪,也忒醜了一點。
那些閣樓上的權貴們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那些韃子俘虜,對於這些將朝廷軍隊打得脊梁骨都快斷了的蠻夷,權貴們鄙夷之中帶著一點畏懼。
並不是害怕這些俘虜能夠傷到他們,而是一種長期的心理陰影在作祟。
特別是那些俘虜待在囚車中也不老實,不斷的掙紮,並對周圍的人做出一副凶狠的表情,膽小的人確實容易被嚇到。
張光瑤和她的幾個小姐妹們也在窗戶那裏趴著看韃子,其他人都是用扇子遮著臉偷偷的看,隻有張光瑤毫無懼色的在那裏看得興致勃勃。
“這些韃子真醜。”徐睿達的妹妹徐悅波皺著眉頭說道。
這句話引起了幾個姐妹的共鳴,紛紛附和。
“醜又如何?還不是打得朝廷束手無策。要不是魯總兵出兵救援,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百姓被他們屠戮,多少姐妹被他們玷汙。”張光瑤譏笑著說道。
幾個姐妹聽了之後一陣默然。
她們聽過不少女子落入韃子手上之後的悲慘遭遇,此時想起來都是心有戚戚,看向韃子的目光更加厭惡了。
幾百輛囚車兩輛一排也要排老長的隊伍,足夠京師的百姓們好好的發泄一通了。
與百姓們不同,那些權貴們剛開始還饒有興致,隨著囚車越來越多,漸漸的大家的心態都開始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韃子的凶悍眾所周知,能夠將這麽多的韃子抓到京師來遊街,金州軍的實力得有多強悍才能辦得到。更重要的是,聽說這還隻是一部分,更多的韃子俘虜都被魯若麟砍了腦袋根本就沒有送過來。
同樣是軍隊,為什麽金州軍就這麽厲害呢?權貴們很是不解。
等到囚車走過,最後壓軸的金州軍就要入場了。
在金州軍入場之前,街道兩旁早有準備好的百姓在各自坊長的帶領下,迅速將街道上的汙穢之物清理一空,免得金州軍踩了不該踩得東西。
論到場麵功夫,魯若麟可比沈誌祥會玩多了。
金州軍打頭的是兩輛寬大的鼓車,鼓手們正在上麵有節奏的敲擊著近一人高的大鼓。
隨著鼓聲傳來的是金州軍整齊的歌聲。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嶽武穆的《滿江紅》是金州軍士兵們的必修歌曲,而且用的是後世的歌唱模式。特別是在萬眾合唱之下,低沉而又雄壯的歌聲更能夠激起人們的熱血豪情。
金州軍的士兵們步伐整齊、目不斜視,不但著裝統一,甚至是邁出的腳步,拿兵器的姿勢都如出一轍,整齊劃一的讓人發指。那怕是騎兵,前後左右的距離幾乎都一樣。
所有的士兵都扯開了嗓子,跟隨著鼓點的節奏高唱,活生生的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軍樂團。
京師裏的人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唱法,與他們聽過的大戲還有青樓女子的唱詞截然不同。雖然少了些抑揚頓挫、空靈婉轉,但是那種大氣豪邁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
特別是那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從這些威武的軍士嘴中唱出來,那股衝天的豪氣怎麽也擋不住。
知道此曲的人毫不猶豫的拚命喝彩,高呼著:“殺盡韃奴!生啖其肉!”
旁邊不明所以的百姓紛紛問身邊的讀書人:“這些軍爺們唱的什麽?怎麽聽起來這麽得勁?。”
“這是前朝的嶽飛嶽爺爺寫的《滿江紅》,說的就是殺韃子的事情,能不得勁嗎?”讀書人一臉自豪的說道。
“原來是嶽爺爺寫的,難怪聽起來這麽得勁。”周邊的百姓恍然大悟,嶽爺爺是什麽人?那是殺得金狗哭爹喊娘的武神。金狗可是韃子們的祖宗,唱嶽爺爺的歌殺韃子,實在是再應景不過了。
一首《滿江紅》金州軍的士兵連著唱了三遍,因為旋律簡單,歌詞又廣為人知,加上京師裏的讀書人不少,後麵很多百姓們都可以跟著一起唱了。
殺氣騰騰的金州軍用實力和歌聲瞬間就征服了京師百姓,連朱君峻他們這樣的紈絝子弟也不例外。
朱君峻望著樓下的鋼鐵洪流,喃喃自語道:“厲害!真tmd爺們!”眼神中透露出佩服和向往。
朱君峻的一幫小弟們同樣是一副心馳神往的表情,在他們眼裏,絕對沒有比這更拉風的事情了。
紈絝子弟也是有追求的,隻要是能出風頭的事情絕對少不了他們。隻是他們以前覺得非常牛13的事情,跟眼前的場麵比起來簡直就是渣渣。
什麽是萬眾矚目?什麽是一呼百應?眼前的就是。
要是魯若麟現在在他們麵前,他們絕對會大呼:“大佬,請帶小弟們一起裝13,一起飛!”
“這才是爺們該聽的歌!以後就得聽這個!回去以後一定要把家裏的那些粗胚操練出來,天天唱給我聽。”蔣冷舟一拍窗台高呼道。
其他人也是眼睛一亮,“這個可以有!”
“好!到時候比比誰家唱的好聽!”朱君峻也是來了興趣。
包廂裏的姐兒們心裏一陣哀歎,隻怕以後青樓裏的生意都要差一大截了。
連朱君峻他們這樣的紈絝都被感染了,更不要說那些姑娘們了。
這些姑娘們都被歌聲震撼到了,再看到威武雄壯的金州軍士兵,更加的不能自拔了。
尖叫聲比天津軍路過時更加高亢了,扔下的手絹、絲巾更是如同雪花一般飄落。那些有錢的主更是一盤盤的銅錢、散碎銀子似水一般往街道中央潑,引起街道上百姓的陣陣驚呼。
與天津軍路過時那些軍士還會彎下腰撿錢、撿手絹不同,金州軍士兵個個都是鋼鐵直男,視金錢如糞土,連腦袋都沒有歪一下,一路排著整齊的隊形勇往直前,更不用說彎腰撿地上的東西了。
越是如此,灑錢的人反而越多了,大家都把這個事情當成了一個美談,對金州軍的評價也更高了。
金州軍走完後的街道,守衛的京營士兵首先忍受不住了,衝上街道上麵就開始撿錢。後麵的百姓早就按捺不住了,更是蜂擁而上。
這就造成了跟在金州軍後麵撿錢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衝擊金州軍的陣型。
路上也有一些小插曲,京營士兵的護衛牆並沒有那麽嚴密,大人們還知道畏懼,小孩子就不怎麽知道恐懼了。
他們看到街道上麵的點心和銀錢,忍受不住誘惑,趁著士兵們不注意,就從士兵們的胳膊下或者胯下鑽過去,跑到街麵上就開始撿東西。
這樣的行為自然遭到了護衛士兵的毒打,砍殺倒還不至於,這樣大好的日子見了血就不吉利了。再說都是些小孩,再怎麽也下不了這個手。
有幾個小孩衝得遠了一點,逃脫了護衛士兵的追捕,倒在了金州軍士兵的麵前。
金州軍除了行進的隊列,旁邊還有維護秩序的軍官。這個軍官見狀,阻止了衝上來的京營士兵,從地上撿起一些糕點和銀錢,塞到了小孩的懷裏,並把小孩抱起,送到了街麵外,交到了他們親人的手裏,然後麵帶微笑的就離開了。
這樣的場景不止發生了一次,幾乎每個金州軍的軍官都是這樣對待那些冒然闖進來的小孩,場麵非常的和諧。
雖然都是小事情,但是京城百姓對於金州軍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這是一支仁義的軍隊。
魯若麟騎著馬行進在隊伍的中央,周圍是全力戒備的護衛們,上次的刺殺事件讓護衛們心有餘悸,所以對周圍的環境格外的關注。
魯若麟行進到醉仙樓底下的時候,從街外麵衝進來一個錦衣華服的小孩,大概六七歲的樣子,也沒有撿地上的東西,而是舉著小拳頭,衝著隊伍高呼:“殺韃子!殺韃子!”
這個小孩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京營的士兵猶豫間沒敢上前。小孩的護衛正要衝出來將小主人抱走,魯若麟對這個小孩來了興趣。
魯若麟將手輕輕一抬,傳來官一聲高呼:“立定!”
前後的金州軍便在帶隊軍官們的“立定”聲中,如同使了定身法一樣,齊刷刷的停了下來,整個隊伍沒有一絲紊亂。
魯若麟一個隨意的舉動,卻讓周圍的有識之士相顧駭然。
張靜睿看見樓下的魯若麟一個手勢就讓幾千人的隊伍須臾間停了下來,驚歎道:“令行禁止,這才是真正的令行禁止啊!”
久違的太陽驅散了冬日的陰寒,照在人身上格外的暖和。
最先打頭開進京城的是沈誌祥的天津軍。
隊伍的最前麵是幾隊錦衣衛的“大漢將軍”,持旗幟為獻俘隊伍開道。
這些“大漢將軍”個個人高馬大的,而且全都騎著通體雪白的高頭大馬,身上的鎧甲也是光鮮亮麗,咋一看顯得非常威武雄壯,很是唬人。
其實這些“大漢將軍”全都是樣子貨,就是擺著好看的,真正的戰鬥力弱得不行。
反而是這支天津軍因為訓練比較嚴格,又經曆過與韃子的血戰,精氣神與一般的明軍比明顯高出不少。
天津軍的隊列中還有繳獲自清軍的各式旌旗、儀仗、戰鼓、鎧甲等,堆放在馬車上展示給兩邊的百姓看。
沈誌祥一馬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頻頻向兩邊觀望,顧盼自雄,得意得很。
在沈誌祥身後,幾個手持天津軍軍旗和沈字旗的士兵將旗幟舉得筆直,迎風招展下,幾麵旗幟格外的醒目。
天津軍的士兵們基本都是用的濟州島出產的鎧甲片、頭盔,因為明軍尚紅,所以天津軍的鎧甲全都塗成了赤紅色,在這個時候顯得格外的喜慶。
士兵們非常興奮,雖然沈誌祥早就命令過保持隊形,但是時間長了隊形難免會有些散亂。
特別是兩邊的百姓不斷高呼“天津軍威武!”、“好漢子!”、“真英雄!”,讓這些士兵們更是如墜雲端,整個人都飄飄然了。
京師的百姓們也許是壓抑得很了,全都非常癲狂。特別是一些女子們,各種手絹、絲巾不斷的扔向了行進中的隊伍,還伴隨著陣陣尖叫,完全沒有顧忌禮教大防對女子的要求和縛束。
不光是那些平民女子,很多深藏閣樓之上的權貴女子們顯得更加瘋狂,不光是扔絲巾和手絹,更有扔瓜果、點心,甚至是銅錢、散碎銀子的。
這個時候也沒有人去嗬斥她們,都對她們報以理解和欣賞的目光,最多也是麵帶微笑的輕聲抱怨幾句:“有失體統,世風日下啊。”
勝利是藉慰心靈的最好良藥,再出格的行為也被視為理所當然。
在天津軍走過之後,緊接著的就是長長的俘虜隊伍了。
這些俘虜全都關在囚車內,嘴上被塞上了布團,防止他們口出汙言,並阻止他們咬舌自盡。
這些囚車還是金州軍配合朝廷打造的,京師裏原來的囚車根本不夠用,不得不臨時用馬車改裝了一批,才讓這些俘虜們有了專車的待遇。
與天津軍的待遇截然相反,這些俘虜們迎接的就是漫天的咒罵和數不盡的石塊、汙泥等髒臭之物了。
為了防止憤怒的百姓將這些俘虜砸死,太過危險的東西是不讓扔的。
即便如此,一路走過,俘虜們幾乎個個都是鼻青臉腫,身上更是掛滿了髒臭之物。
不過原本他們就沒幹淨到哪去,隻是現在更髒、更臭了。
隻是百姓們的熱情苦了那些押運的士兵們。
這些士兵都是全副武裝,甚至每個人還拿著一個長長的盾牌護住身體。即使這樣仍然會被百姓們的“暗器”誤傷,卻又不能發作,實在是苦不堪言。
京師的百姓絕大多數都沒見過真正的韃子,這時才了解到韃子其實和漢人沒啥兩樣,就是發式忒奇怪,也忒醜了一點。
那些閣樓上的權貴們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那些韃子俘虜,對於這些將朝廷軍隊打得脊梁骨都快斷了的蠻夷,權貴們鄙夷之中帶著一點畏懼。
並不是害怕這些俘虜能夠傷到他們,而是一種長期的心理陰影在作祟。
特別是那些俘虜待在囚車中也不老實,不斷的掙紮,並對周圍的人做出一副凶狠的表情,膽小的人確實容易被嚇到。
張光瑤和她的幾個小姐妹們也在窗戶那裏趴著看韃子,其他人都是用扇子遮著臉偷偷的看,隻有張光瑤毫無懼色的在那裏看得興致勃勃。
“這些韃子真醜。”徐睿達的妹妹徐悅波皺著眉頭說道。
這句話引起了幾個姐妹的共鳴,紛紛附和。
“醜又如何?還不是打得朝廷束手無策。要不是魯總兵出兵救援,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百姓被他們屠戮,多少姐妹被他們玷汙。”張光瑤譏笑著說道。
幾個姐妹聽了之後一陣默然。
她們聽過不少女子落入韃子手上之後的悲慘遭遇,此時想起來都是心有戚戚,看向韃子的目光更加厭惡了。
幾百輛囚車兩輛一排也要排老長的隊伍,足夠京師的百姓們好好的發泄一通了。
與百姓們不同,那些權貴們剛開始還饒有興致,隨著囚車越來越多,漸漸的大家的心態都開始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韃子的凶悍眾所周知,能夠將這麽多的韃子抓到京師來遊街,金州軍的實力得有多強悍才能辦得到。更重要的是,聽說這還隻是一部分,更多的韃子俘虜都被魯若麟砍了腦袋根本就沒有送過來。
同樣是軍隊,為什麽金州軍就這麽厲害呢?權貴們很是不解。
等到囚車走過,最後壓軸的金州軍就要入場了。
在金州軍入場之前,街道兩旁早有準備好的百姓在各自坊長的帶領下,迅速將街道上的汙穢之物清理一空,免得金州軍踩了不該踩得東西。
論到場麵功夫,魯若麟可比沈誌祥會玩多了。
金州軍打頭的是兩輛寬大的鼓車,鼓手們正在上麵有節奏的敲擊著近一人高的大鼓。
隨著鼓聲傳來的是金州軍整齊的歌聲。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首嶽武穆的《滿江紅》是金州軍士兵們的必修歌曲,而且用的是後世的歌唱模式。特別是在萬眾合唱之下,低沉而又雄壯的歌聲更能夠激起人們的熱血豪情。
金州軍的士兵們步伐整齊、目不斜視,不但著裝統一,甚至是邁出的腳步,拿兵器的姿勢都如出一轍,整齊劃一的讓人發指。那怕是騎兵,前後左右的距離幾乎都一樣。
所有的士兵都扯開了嗓子,跟隨著鼓點的節奏高唱,活生生的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軍樂團。
京師裏的人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唱法,與他們聽過的大戲還有青樓女子的唱詞截然不同。雖然少了些抑揚頓挫、空靈婉轉,但是那種大氣豪邁聽著就讓人熱血沸騰。
特別是那句“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從這些威武的軍士嘴中唱出來,那股衝天的豪氣怎麽也擋不住。
知道此曲的人毫不猶豫的拚命喝彩,高呼著:“殺盡韃奴!生啖其肉!”
旁邊不明所以的百姓紛紛問身邊的讀書人:“這些軍爺們唱的什麽?怎麽聽起來這麽得勁?。”
“這是前朝的嶽飛嶽爺爺寫的《滿江紅》,說的就是殺韃子的事情,能不得勁嗎?”讀書人一臉自豪的說道。
“原來是嶽爺爺寫的,難怪聽起來這麽得勁。”周邊的百姓恍然大悟,嶽爺爺是什麽人?那是殺得金狗哭爹喊娘的武神。金狗可是韃子們的祖宗,唱嶽爺爺的歌殺韃子,實在是再應景不過了。
一首《滿江紅》金州軍的士兵連著唱了三遍,因為旋律簡單,歌詞又廣為人知,加上京師裏的讀書人不少,後麵很多百姓們都可以跟著一起唱了。
殺氣騰騰的金州軍用實力和歌聲瞬間就征服了京師百姓,連朱君峻他們這樣的紈絝子弟也不例外。
朱君峻望著樓下的鋼鐵洪流,喃喃自語道:“厲害!真tmd爺們!”眼神中透露出佩服和向往。
朱君峻的一幫小弟們同樣是一副心馳神往的表情,在他們眼裏,絕對沒有比這更拉風的事情了。
紈絝子弟也是有追求的,隻要是能出風頭的事情絕對少不了他們。隻是他們以前覺得非常牛13的事情,跟眼前的場麵比起來簡直就是渣渣。
什麽是萬眾矚目?什麽是一呼百應?眼前的就是。
要是魯若麟現在在他們麵前,他們絕對會大呼:“大佬,請帶小弟們一起裝13,一起飛!”
“這才是爺們該聽的歌!以後就得聽這個!回去以後一定要把家裏的那些粗胚操練出來,天天唱給我聽。”蔣冷舟一拍窗台高呼道。
其他人也是眼睛一亮,“這個可以有!”
“好!到時候比比誰家唱的好聽!”朱君峻也是來了興趣。
包廂裏的姐兒們心裏一陣哀歎,隻怕以後青樓裏的生意都要差一大截了。
連朱君峻他們這樣的紈絝都被感染了,更不要說那些姑娘們了。
這些姑娘們都被歌聲震撼到了,再看到威武雄壯的金州軍士兵,更加的不能自拔了。
尖叫聲比天津軍路過時更加高亢了,扔下的手絹、絲巾更是如同雪花一般飄落。那些有錢的主更是一盤盤的銅錢、散碎銀子似水一般往街道中央潑,引起街道上百姓的陣陣驚呼。
與天津軍路過時那些軍士還會彎下腰撿錢、撿手絹不同,金州軍士兵個個都是鋼鐵直男,視金錢如糞土,連腦袋都沒有歪一下,一路排著整齊的隊形勇往直前,更不用說彎腰撿地上的東西了。
越是如此,灑錢的人反而越多了,大家都把這個事情當成了一個美談,對金州軍的評價也更高了。
金州軍走完後的街道,守衛的京營士兵首先忍受不住了,衝上街道上麵就開始撿錢。後麵的百姓早就按捺不住了,更是蜂擁而上。
這就造成了跟在金州軍後麵撿錢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沒有一個人敢衝擊金州軍的陣型。
路上也有一些小插曲,京營士兵的護衛牆並沒有那麽嚴密,大人們還知道畏懼,小孩子就不怎麽知道恐懼了。
他們看到街道上麵的點心和銀錢,忍受不住誘惑,趁著士兵們不注意,就從士兵們的胳膊下或者胯下鑽過去,跑到街麵上就開始撿東西。
這樣的行為自然遭到了護衛士兵的毒打,砍殺倒還不至於,這樣大好的日子見了血就不吉利了。再說都是些小孩,再怎麽也下不了這個手。
有幾個小孩衝得遠了一點,逃脫了護衛士兵的追捕,倒在了金州軍士兵的麵前。
金州軍除了行進的隊列,旁邊還有維護秩序的軍官。這個軍官見狀,阻止了衝上來的京營士兵,從地上撿起一些糕點和銀錢,塞到了小孩的懷裏,並把小孩抱起,送到了街麵外,交到了他們親人的手裏,然後麵帶微笑的就離開了。
這樣的場景不止發生了一次,幾乎每個金州軍的軍官都是這樣對待那些冒然闖進來的小孩,場麵非常的和諧。
雖然都是小事情,但是京城百姓對於金州軍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這是一支仁義的軍隊。
魯若麟騎著馬行進在隊伍的中央,周圍是全力戒備的護衛們,上次的刺殺事件讓護衛們心有餘悸,所以對周圍的環境格外的關注。
魯若麟行進到醉仙樓底下的時候,從街外麵衝進來一個錦衣華服的小孩,大概六七歲的樣子,也沒有撿地上的東西,而是舉著小拳頭,衝著隊伍高呼:“殺韃子!殺韃子!”
這個小孩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出身,京營的士兵猶豫間沒敢上前。小孩的護衛正要衝出來將小主人抱走,魯若麟對這個小孩來了興趣。
魯若麟將手輕輕一抬,傳來官一聲高呼:“立定!”
前後的金州軍便在帶隊軍官們的“立定”聲中,如同使了定身法一樣,齊刷刷的停了下來,整個隊伍沒有一絲紊亂。
魯若麟一個隨意的舉動,卻讓周圍的有識之士相顧駭然。
張靜睿看見樓下的魯若麟一個手勢就讓幾千人的隊伍須臾間停了下來,驚歎道:“令行禁止,這才是真正的令行禁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