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世顯將自己的指揮部設在了漢城的東門附近,遠離了正麵應敵的西門,隨時準備跑路。
有這樣的主將,漢城守軍的士氣自然可想而知。
金州軍的前鋒很快就來到了漢城,看著城牆上惶恐不安、驚慌失措的朝鮮守軍,前鋒官輕蔑的笑了笑。
前鋒官招來一名朝鮮族士兵,吩咐道:“你前去勸降。現在打開城門我還可以既往不咎,要是冥頑不化,破城之後殺無赦!”
這名朝鮮族士兵馬上單騎上前,在城門下高喊起來:“大明天兵十萬前來解救朝鮮,爾等速速打開城門迎接天朝上兵,要是不知好歹,破城之際就是爾等梟首之時!”
如今漢城城頭上的守軍都是臨時征召的部隊,基本毫無訓練,連統一的製服都湊不齊,更不用說鎧甲了。武器更是五花八門,還做不到人手一把,很多士兵都是拿著木棍在那裏充數。
原本漢城的守軍都被清軍拉倒盛京去做炮灰了,漢城的庫房更是被清軍洗劫一空,一點兵器、鎧甲都沒有留下。導致這些臨時拚湊的漢城守軍根本就不像是一支軍隊,完全是一群農民組成的烏合之眾。
此時離明朝幫助朝鮮擊退日本侵略不過過去了幾十年,明軍在朝鮮上下的名聲和威望仍在,聽到是天兵到來,城牆上的士兵們立馬鬥誌全無,目光全都看向了自己的長官。
“不要聽他們胡說!他們根本不是大明的兵馬,他們不過是一群海上來的海盜!想要活命的就打敗他們,否則你們的妻兒老小肯定小命不保!”
帶隊的軍官是金世顯的死忠,也是韃子的忠實走狗,仗著韃子的支持做盡了壞事,哪裏敢放金州軍進城,不得不在那裏顛倒黑白。
金州軍的前鋒不過兩千餘人,麵對高大的城牆並沒有什麽優勢。加上朝鮮的百姓大多沒有開化,並不能分辨金州軍的真假,隻能茫然的聽從命令,局勢暫時穩定住了。
前鋒官見勸降沒有奏效,也並不失望,馬上安排人手分赴四個城門,查看守軍情況,為後續大軍打前站。
士兵們愚昧並不代表朝鮮軍隊裏就沒有明白人,那些底層的軍官自然知道這絕對是大明的兵馬到了。哪家海盜能夠有如此精良的裝備,訓練還如此有素,這不過是守城將領自欺欺人罷了。
不過他們不知道明軍究竟來了多少,是否能夠拿下漢城,如果此時反正會不會有什麽隱患。所以大多數低級軍官全都選擇伺機而動,與相熟的同僚聚在一起隨時準備行動。
接下來一個時辰,金州軍的前鋒並沒有做出任何準備攻城的舉動,讓守城官的心氣一下子就高漲了起來。
“看看,看看。我說了這夥賊軍不過是虛張聲勢,隻要大家萬眾一心,一定可以將他們打敗!”
守城官的話音未落,城牆上傳來了陣陣驚呼,更有眾多士兵對著遠方指指點點。
守城官驚愕之下朝遠方定睛一看,頓時心就涼了半截。
隻見遠方的天際線上,密密麻麻的軍隊正徐徐走來,如黑雲壓城一般。
這個時候再用海盜攻城那套肯定是行不通了,守城官叫囂道:“漢城是我們朝鮮人的漢城,絕對不能讓那些漢人進城,全都給我拚死抵抗!”
隻是守城官的高呼一點效果都沒有,周圍的士兵全都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不能再等了,真要是明軍攻城的話,我們搞不好全都活不了。”
“鄭誌勳完全就是想讓我們去送死。”
“連金世權都跑了,還打個屁啊,反了他娘的!”
“老子早就看鄭誌勳這個王八蛋不順眼了,趁機會宰了他,獻給明軍!”
“就這麽辦!”
底層的朝鮮軍官不想無辜送死,隻能讓鄭誌勳去死了。
鄭誌勳也不傻,他知道漢城肯定守不住了,正準備帶領親信逃跑,卻被一群朝鮮士兵攔住了去路。
“你們想幹什麽!反了你們!還不趕緊去禦敵!”鄭誌勳色厲內斂的叫囂道。
不過這次這些士兵們並沒有如往常一樣聽話,而是全都陰沉著臉圍得更緊了。
鄭誌勳一看情形不對,馬上就服軟了,“不想守城是不是?好好,那我們一起撤退。”
“撤退?撤到哪裏去?難道是撤到北邊給韃子去當奴隸?”一名軍官陰惻惻的笑著問道。
“殺了他!殺了他明軍的大人們會饒過我們的!”另一位軍官高呼道。
“殺了他!”
周圍的朝鮮士兵馬上拿著刀一擁而上。
麵對韃子這些朝鮮士兵怯弱如鼠,但是麵對自己人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化身為猛虎,勇猛無比,馬上就將鄭誌勳和他的親信砍死,腦袋也被割了下來。
“快!豎白旗!大開城門,不要讓大明的天兵們誤會了!”
隨著鄭誌勳被殺,近兩萬的朝鮮守軍全部不戰而降,跪迎金州軍入城。
遠在東門的金世顯時刻關注著西門這邊的情況,在知道金州軍大軍到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當西門朝鮮守軍反正的消息傳過來時,他毫不猶豫的打開東門城門,落荒而逃。
負責圍堵東門的前鋒營官兵也沒有想到朝鮮軍隊跑的這麽幹脆,應對不足,隻攔下了部分兵馬,讓金世顯逃走了。
前鋒官在看到漢城開城投降,頓時大喜,馬上衝進城內,控製住四個城門,並將投降的朝鮮軍隊看守起來,等待金大正入城。
金大正還在半路上,就收到了漢城不戰而下的消息,對此他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沒有韃子撐腰,朝鮮軍隊有多少戰鬥力他實在太清楚。
一個朝鮮人戰鬥力還行,但是一群朝鮮人的戰鬥力就直線下降,實在是神奇得很。
正是因為這個奇怪的特性,朝鮮在東亞幾國中戰鬥力是最差的,誰都可以上來踩兩下。
說起來儒家文化圈裏,華夏、日本、越南的民眾平時看起來都比較溫和,但是一旦組成軍隊都有不錯的戰鬥力。
唯獨朝鮮,民眾平時比其他三國要好勇鬥狠得多,自吹自擂的也厲害,但是一旦組成軍隊,馬上就被其他幾國虐成渣渣,其中原因實在是迷幻得很。
“馬上去通知大總管,我部已成功收複漢城,讓他馬上派人來接手。”金大正對傳令兵吩咐道。
“是!”
當金大正來到朝鮮城門下,前鋒官正帶著抓來的城中官員和投降軍隊的將領跪倒在城門兩旁,一個托盤上盛著一個碩大的人頭,正是守城官鄭誌勳的。
“見多總兵大人。漢城守將金世顯不戰而逃,末將未能攔下,請大人恕罪!”前鋒官上前向金大正請罪道。
“無妨,不過是跳梁小醜,逃走了也無所謂。”金大正不以為意。
“謝大人。請問大人是否入城?”前鋒官問道。
“開路。”金大正興奮的命令道。
“是。”
穿過城門洞,漢城的景象映入眼簾,金大正看著遠處的朝鮮王宮,心中感慨萬千。
自己不過是一個朝鮮貧民的兒子,在那些朝鮮權貴眼裏隻是螻蟻一樣的人物,現在卻即將占領朝鮮最耀眼的明珠——漢城,命運真的是太奇妙了。
看著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朝鮮貴人們匍匐在自己腳下,偷看自己的眼神充滿了畏懼,金大正的心情猶如三伏天裏喝冰水一樣爽快。
隨著金大正的到來,金州軍全麵接管了漢城的所有角落,街麵上隨處可見全副武裝巡邏的金州軍士兵,秩序很快就恢複了正常。
對於這支陌生的軍隊,漢城百姓並不了解。但是出於對軍隊的恐懼,他們全都躲在自己家裏,等待命運的審判。
金大正饒有興致的來到了朝鮮王宮大門前,在幾位師長、旅長的陪同下參觀朝鮮王宮。
底下的事情自然有下麵的軍官們去處理,他們這些高級將領難得的可以清閑一下。
對於金大正他們這些土包子來說,王宮還真沒見過,所以瞧著朝鮮的王宮哪裏都感覺新鮮。
“真大啊,這麽大的地方就住朝鮮國王一家嗎?這得住多少人才行啊?”
“是啊,比咱們都督的都督府大多了,真是太會享受了。”
“嘿嘿,人家老婆多,肯定要很多房子來住啊。”
“聽說還有幾千宮女呢。”
“幾千宮女?你以為是紫禁城啊,能有個一兩百就不錯了。”
……
要是魯若麟在這裏,肯定會鄙視這幫鄉下佬,這也算大?比起紫禁城,這連弟弟都算不上,估計隻能算孫子了。
“這裏怎麽會這麽淩亂?”金大正看到很多地方都有破損,皺著眉頭問道。
魯若麟可是有交代的,一定要保護好城裏的建築,不能隨意損壞,朝鮮王宮更是重中之重。
金大正以為魯若麟是準備留著自己住,哪裏知道魯若麟根本就不喜歡住這樣的宮殿,隻是想著以後是不是可以開發個旅遊景點什麽的。
“回稟將軍,這些都是韃子造的孽。原本王宮富麗堂皇,但是卻被韃子搶奪一空,實在是毫無人性。”一個朝鮮官員痛心疾首的回答道。
能夠在此時陪同金大正參觀王宮,這個朝鮮官員的身份自然不同。
這位朝鮮官員名叫李義仁,是朝鮮戶部參知,正三品文官。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黃海右道李氏嫡子,與魯若麟相熟的李正仁的哥哥。
當初李正仁搭上魯若麟的線之後,為朝鮮爭取了不少好處。特別是魯若麟逐漸壯大,影響力越來越強,與魯若麟關係莫逆的李家重要性逐漸凸顯,李義仁的官位自然水漲船高,幾乎是一年一個台階。
朝鮮朝堂有兩大派係,有親滿清的,有親大明的,其中親大明的又分為親京師派和親魯派,李義仁就是親魯派的重要人物。
這幾年因為滿清對朝鮮的征服,親滿清的一派在朝中占據絕對優勢,親大明的勢力有些衰微。但是親魯派的勢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勢力更加龐大了。
一切隻因為金州軍越來越強大,對朝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就是,不管你是什麽派係,想要發財,都要跟金州軍搞好關係。有這樣的基礎,親魯派的勢力能不強大嗎?
清軍將李倧和朝鮮高官擄到盛京的時候,李義仁正好在外地公幹,算是逃過了一劫。
金世權逃跑的時候非常匆忙,僅僅隻是帶走了自己的親信,漢城裏還留有大量的中下層官員直接被金大正接手了,李義仁就是其中之一。
憑借著李家與魯若麟的特殊關係,李義仁順其自然的拿到了為金大正當導遊的機會。
“看來韃子也是窮途末路了,否則這麽會行如此下作的事情。”金大正嘲笑道。
“金州軍泰山壓頂,韃子狗急跳牆才會行此人神共憤之事。要是天朝上兵早些來到,我朝鮮子民也不至於受此屈辱。”李義仁悲憤的說道。
“放心,韃子長不了的。”金大正安慰道。
因為韃子搶劫的太徹底,王宮一片狼藉,根本沒有修複,所以金大正等人看了一個新鮮之後就逐漸失去了興趣,畢竟外麵還有一大攤子事情等著他們去處理呢。
首先要處理的就是那些俘虜的朝鮮官兵,兩萬多人啊,關在俘虜營裏還要管飯,太不劃算了,必須馬上解決。
金大正的處理辦法簡單粗暴,留下五千青壯轉為治安部隊,其他的全部遣散。
金州軍裏的朝鮮族士兵和軍官直接打散分配下去,統領新組建的治安部隊,進行整編訓練,盡快接手漢城的治安任務。
金州軍的主力部隊則要四處出擊,將漢城周邊的地區盡快納入到統治範圍內,建立以漢城為中心的統治區域。
在金大正從朝鮮王宮出來後不久,崔永建就快馬趕到了。對於接手漢城,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金大正也樂得清閑,將政事全交給崔永建,忙活自己的軍隊去了。
李義仁見到崔永建時神情異常複雜。
這個當初朝堂的失敗者如今卻是王者歸來,整個漢城甚至朝鮮都將在他的掌控中,可謂因禍得福啊。
“崔大人,好久不見。”李義仁鞠躬行禮。
“李大人,久違了。”崔永建慎重還禮。
有這樣的主將,漢城守軍的士氣自然可想而知。
金州軍的前鋒很快就來到了漢城,看著城牆上惶恐不安、驚慌失措的朝鮮守軍,前鋒官輕蔑的笑了笑。
前鋒官招來一名朝鮮族士兵,吩咐道:“你前去勸降。現在打開城門我還可以既往不咎,要是冥頑不化,破城之後殺無赦!”
這名朝鮮族士兵馬上單騎上前,在城門下高喊起來:“大明天兵十萬前來解救朝鮮,爾等速速打開城門迎接天朝上兵,要是不知好歹,破城之際就是爾等梟首之時!”
如今漢城城頭上的守軍都是臨時征召的部隊,基本毫無訓練,連統一的製服都湊不齊,更不用說鎧甲了。武器更是五花八門,還做不到人手一把,很多士兵都是拿著木棍在那裏充數。
原本漢城的守軍都被清軍拉倒盛京去做炮灰了,漢城的庫房更是被清軍洗劫一空,一點兵器、鎧甲都沒有留下。導致這些臨時拚湊的漢城守軍根本就不像是一支軍隊,完全是一群農民組成的烏合之眾。
此時離明朝幫助朝鮮擊退日本侵略不過過去了幾十年,明軍在朝鮮上下的名聲和威望仍在,聽到是天兵到來,城牆上的士兵們立馬鬥誌全無,目光全都看向了自己的長官。
“不要聽他們胡說!他們根本不是大明的兵馬,他們不過是一群海上來的海盜!想要活命的就打敗他們,否則你們的妻兒老小肯定小命不保!”
帶隊的軍官是金世顯的死忠,也是韃子的忠實走狗,仗著韃子的支持做盡了壞事,哪裏敢放金州軍進城,不得不在那裏顛倒黑白。
金州軍的前鋒不過兩千餘人,麵對高大的城牆並沒有什麽優勢。加上朝鮮的百姓大多沒有開化,並不能分辨金州軍的真假,隻能茫然的聽從命令,局勢暫時穩定住了。
前鋒官見勸降沒有奏效,也並不失望,馬上安排人手分赴四個城門,查看守軍情況,為後續大軍打前站。
士兵們愚昧並不代表朝鮮軍隊裏就沒有明白人,那些底層的軍官自然知道這絕對是大明的兵馬到了。哪家海盜能夠有如此精良的裝備,訓練還如此有素,這不過是守城將領自欺欺人罷了。
不過他們不知道明軍究竟來了多少,是否能夠拿下漢城,如果此時反正會不會有什麽隱患。所以大多數低級軍官全都選擇伺機而動,與相熟的同僚聚在一起隨時準備行動。
接下來一個時辰,金州軍的前鋒並沒有做出任何準備攻城的舉動,讓守城官的心氣一下子就高漲了起來。
“看看,看看。我說了這夥賊軍不過是虛張聲勢,隻要大家萬眾一心,一定可以將他們打敗!”
守城官的話音未落,城牆上傳來了陣陣驚呼,更有眾多士兵對著遠方指指點點。
守城官驚愕之下朝遠方定睛一看,頓時心就涼了半截。
隻見遠方的天際線上,密密麻麻的軍隊正徐徐走來,如黑雲壓城一般。
這個時候再用海盜攻城那套肯定是行不通了,守城官叫囂道:“漢城是我們朝鮮人的漢城,絕對不能讓那些漢人進城,全都給我拚死抵抗!”
隻是守城官的高呼一點效果都沒有,周圍的士兵全都像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不能再等了,真要是明軍攻城的話,我們搞不好全都活不了。”
“鄭誌勳完全就是想讓我們去送死。”
“連金世權都跑了,還打個屁啊,反了他娘的!”
“老子早就看鄭誌勳這個王八蛋不順眼了,趁機會宰了他,獻給明軍!”
“就這麽辦!”
底層的朝鮮軍官不想無辜送死,隻能讓鄭誌勳去死了。
鄭誌勳也不傻,他知道漢城肯定守不住了,正準備帶領親信逃跑,卻被一群朝鮮士兵攔住了去路。
“你們想幹什麽!反了你們!還不趕緊去禦敵!”鄭誌勳色厲內斂的叫囂道。
不過這次這些士兵們並沒有如往常一樣聽話,而是全都陰沉著臉圍得更緊了。
鄭誌勳一看情形不對,馬上就服軟了,“不想守城是不是?好好,那我們一起撤退。”
“撤退?撤到哪裏去?難道是撤到北邊給韃子去當奴隸?”一名軍官陰惻惻的笑著問道。
“殺了他!殺了他明軍的大人們會饒過我們的!”另一位軍官高呼道。
“殺了他!”
周圍的朝鮮士兵馬上拿著刀一擁而上。
麵對韃子這些朝鮮士兵怯弱如鼠,但是麵對自己人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化身為猛虎,勇猛無比,馬上就將鄭誌勳和他的親信砍死,腦袋也被割了下來。
“快!豎白旗!大開城門,不要讓大明的天兵們誤會了!”
隨著鄭誌勳被殺,近兩萬的朝鮮守軍全部不戰而降,跪迎金州軍入城。
遠在東門的金世顯時刻關注著西門這邊的情況,在知道金州軍大軍到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當西門朝鮮守軍反正的消息傳過來時,他毫不猶豫的打開東門城門,落荒而逃。
負責圍堵東門的前鋒營官兵也沒有想到朝鮮軍隊跑的這麽幹脆,應對不足,隻攔下了部分兵馬,讓金世顯逃走了。
前鋒官在看到漢城開城投降,頓時大喜,馬上衝進城內,控製住四個城門,並將投降的朝鮮軍隊看守起來,等待金大正入城。
金大正還在半路上,就收到了漢城不戰而下的消息,對此他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沒有韃子撐腰,朝鮮軍隊有多少戰鬥力他實在太清楚。
一個朝鮮人戰鬥力還行,但是一群朝鮮人的戰鬥力就直線下降,實在是神奇得很。
正是因為這個奇怪的特性,朝鮮在東亞幾國中戰鬥力是最差的,誰都可以上來踩兩下。
說起來儒家文化圈裏,華夏、日本、越南的民眾平時看起來都比較溫和,但是一旦組成軍隊都有不錯的戰鬥力。
唯獨朝鮮,民眾平時比其他三國要好勇鬥狠得多,自吹自擂的也厲害,但是一旦組成軍隊,馬上就被其他幾國虐成渣渣,其中原因實在是迷幻得很。
“馬上去通知大總管,我部已成功收複漢城,讓他馬上派人來接手。”金大正對傳令兵吩咐道。
“是!”
當金大正來到朝鮮城門下,前鋒官正帶著抓來的城中官員和投降軍隊的將領跪倒在城門兩旁,一個托盤上盛著一個碩大的人頭,正是守城官鄭誌勳的。
“見多總兵大人。漢城守將金世顯不戰而逃,末將未能攔下,請大人恕罪!”前鋒官上前向金大正請罪道。
“無妨,不過是跳梁小醜,逃走了也無所謂。”金大正不以為意。
“謝大人。請問大人是否入城?”前鋒官問道。
“開路。”金大正興奮的命令道。
“是。”
穿過城門洞,漢城的景象映入眼簾,金大正看著遠處的朝鮮王宮,心中感慨萬千。
自己不過是一個朝鮮貧民的兒子,在那些朝鮮權貴眼裏隻是螻蟻一樣的人物,現在卻即將占領朝鮮最耀眼的明珠——漢城,命運真的是太奇妙了。
看著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朝鮮貴人們匍匐在自己腳下,偷看自己的眼神充滿了畏懼,金大正的心情猶如三伏天裏喝冰水一樣爽快。
隨著金大正的到來,金州軍全麵接管了漢城的所有角落,街麵上隨處可見全副武裝巡邏的金州軍士兵,秩序很快就恢複了正常。
對於這支陌生的軍隊,漢城百姓並不了解。但是出於對軍隊的恐懼,他們全都躲在自己家裏,等待命運的審判。
金大正饒有興致的來到了朝鮮王宮大門前,在幾位師長、旅長的陪同下參觀朝鮮王宮。
底下的事情自然有下麵的軍官們去處理,他們這些高級將領難得的可以清閑一下。
對於金大正他們這些土包子來說,王宮還真沒見過,所以瞧著朝鮮的王宮哪裏都感覺新鮮。
“真大啊,這麽大的地方就住朝鮮國王一家嗎?這得住多少人才行啊?”
“是啊,比咱們都督的都督府大多了,真是太會享受了。”
“嘿嘿,人家老婆多,肯定要很多房子來住啊。”
“聽說還有幾千宮女呢。”
“幾千宮女?你以為是紫禁城啊,能有個一兩百就不錯了。”
……
要是魯若麟在這裏,肯定會鄙視這幫鄉下佬,這也算大?比起紫禁城,這連弟弟都算不上,估計隻能算孫子了。
“這裏怎麽會這麽淩亂?”金大正看到很多地方都有破損,皺著眉頭問道。
魯若麟可是有交代的,一定要保護好城裏的建築,不能隨意損壞,朝鮮王宮更是重中之重。
金大正以為魯若麟是準備留著自己住,哪裏知道魯若麟根本就不喜歡住這樣的宮殿,隻是想著以後是不是可以開發個旅遊景點什麽的。
“回稟將軍,這些都是韃子造的孽。原本王宮富麗堂皇,但是卻被韃子搶奪一空,實在是毫無人性。”一個朝鮮官員痛心疾首的回答道。
能夠在此時陪同金大正參觀王宮,這個朝鮮官員的身份自然不同。
這位朝鮮官員名叫李義仁,是朝鮮戶部參知,正三品文官。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黃海右道李氏嫡子,與魯若麟相熟的李正仁的哥哥。
當初李正仁搭上魯若麟的線之後,為朝鮮爭取了不少好處。特別是魯若麟逐漸壯大,影響力越來越強,與魯若麟關係莫逆的李家重要性逐漸凸顯,李義仁的官位自然水漲船高,幾乎是一年一個台階。
朝鮮朝堂有兩大派係,有親滿清的,有親大明的,其中親大明的又分為親京師派和親魯派,李義仁就是親魯派的重要人物。
這幾年因為滿清對朝鮮的征服,親滿清的一派在朝中占據絕對優勢,親大明的勢力有些衰微。但是親魯派的勢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勢力更加龐大了。
一切隻因為金州軍越來越強大,對朝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一個最簡單的事實就是,不管你是什麽派係,想要發財,都要跟金州軍搞好關係。有這樣的基礎,親魯派的勢力能不強大嗎?
清軍將李倧和朝鮮高官擄到盛京的時候,李義仁正好在外地公幹,算是逃過了一劫。
金世權逃跑的時候非常匆忙,僅僅隻是帶走了自己的親信,漢城裏還留有大量的中下層官員直接被金大正接手了,李義仁就是其中之一。
憑借著李家與魯若麟的特殊關係,李義仁順其自然的拿到了為金大正當導遊的機會。
“看來韃子也是窮途末路了,否則這麽會行如此下作的事情。”金大正嘲笑道。
“金州軍泰山壓頂,韃子狗急跳牆才會行此人神共憤之事。要是天朝上兵早些來到,我朝鮮子民也不至於受此屈辱。”李義仁悲憤的說道。
“放心,韃子長不了的。”金大正安慰道。
因為韃子搶劫的太徹底,王宮一片狼藉,根本沒有修複,所以金大正等人看了一個新鮮之後就逐漸失去了興趣,畢竟外麵還有一大攤子事情等著他們去處理呢。
首先要處理的就是那些俘虜的朝鮮官兵,兩萬多人啊,關在俘虜營裏還要管飯,太不劃算了,必須馬上解決。
金大正的處理辦法簡單粗暴,留下五千青壯轉為治安部隊,其他的全部遣散。
金州軍裏的朝鮮族士兵和軍官直接打散分配下去,統領新組建的治安部隊,進行整編訓練,盡快接手漢城的治安任務。
金州軍的主力部隊則要四處出擊,將漢城周邊的地區盡快納入到統治範圍內,建立以漢城為中心的統治區域。
在金大正從朝鮮王宮出來後不久,崔永建就快馬趕到了。對於接手漢城,他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金大正也樂得清閑,將政事全交給崔永建,忙活自己的軍隊去了。
李義仁見到崔永建時神情異常複雜。
這個當初朝堂的失敗者如今卻是王者歸來,整個漢城甚至朝鮮都將在他的掌控中,可謂因禍得福啊。
“崔大人,好久不見。”李義仁鞠躬行禮。
“李大人,久違了。”崔永建慎重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