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滅掉滿清,但是金州軍已經占領了一塊大大的新地盤,這是一件非常振奮人心的事情。
所有與金州軍利益相關的人都渴望著金州軍的強盛,希望分享金州軍擴張帶來的紅利。
對於這些新占的地盤會不會重新被滿清奪回去,金州軍上下所有人都相信隻要是金州軍吃下去的地盤,絕對不會吐出來,這是金州軍這些年用彪悍的戰績證明過了的。
這次占的地盤太大了,如果不加以利用,就和荒地沒有什麽區別了。所以金州軍對海州一帶的土地放開了口子,允許大家族、商會、有錢人大量購買,起步兩千畝,沒有上限。
金州軍一直對土地買賣控製得非常嚴格,為的就是安置流民並防止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做大。這次放開遼東一帶限購的口子,是因為土地麵積足夠了,不用再謹小慎微。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魯若麟希望利用民間勢力幫忙金州軍移民。
別以外金州軍大量出售土地那些大家族、大商人就一定占了便宜,這些地不管你種不種,都是要交稅的。
雖然有三年的免稅期,但是三年之後就會開始收稅,如果荒著不種,每年光是賦稅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金州軍又不像大明本土,多的是無地的農民,隻要有地不怕沒人種。金州軍這裏人人有田,或者有比較固定的工作,誰願意去租種別人的田地被別人剝削?
所以即使有錢買下大片的土地,也要考慮能不能找到足夠的人手來種。
為了激勵這些民間勢力幫忙移民,金州軍給予了他們一定的政策扶持。
由這些民間勢力移民過來的,漢人必須在他們的農莊工作三年,其他民族的則必須工作五年。
當然這三五年也不是無償的工作,還是有相應報酬的,金州軍也會定期檢查,避免這些人淪為這些大資本家的奴隸。
三、五年後,這些人可以自由選擇是繼續留下來,還是向金州軍申請分田成為自耕農。
所以這些資本家的壓力也很大的,要是對那些合同工不好,三五年之後會走得一幹二淨,遭遇現實版的用工荒。
資本從來都是充滿冒險精神的,在金州軍剛剛頒布新的土地政策,各個商會與公司就開始行動起來。
當初由北方的破落家族成立的金州軍第一家公司——旅順隆興旺公司,就緊急召開了公司高層會議。
“都督府的新政策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這次請大家過來就是要議一議,我們要不要出手。”董事長郭懷仁首先為會議定了調子。
當初郭懷仁等人聽從了魯若麟的建議,第一個吃螃蟹開設了公司,在眾多南方大家族、大商號的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了。並且發展非常迅速,如今在金州軍的商界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那些參與組建公司的家族更是賺得盆滿缽滿,整體實力比起在大明時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嚐到了甜頭的隆興旺公司股東們現在對金州軍完全是死心塌地,是金州軍堅定的支持者。不說當初金州軍將他們從韃子手中救出來,僅僅是金州軍良好的生活和經營環境,就使得他們再也不想回到大明去了。
不光是他們這些人,隨著北方越來越亂,稍微有點能力的家族都在考慮遷移的事情。這兩年主動移民到遼南的北方大族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有子弟在朝中為官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些在朝中為官的人更加清楚朝廷目前的境況,說實話隻要是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不太看好。
這個時候為自己的家族尋找一條後路就非常重要了。
原本沒有戰亂的江南是非常好的選擇,不過現在有了金州軍這個更好的落腳地,那些北方家族開始紛紛將遷移地點選在了遼南。
畢竟江南的利益早就被那些大家族和勳貴們瓜分完畢,外人很難插進去。而且江南人非常排外,北方人遷移過去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階層。
相反,金州軍非常的開放,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更關鍵的是金州軍的官府治理非常高效,也更加公平、公正,這對那些新家族來說尤為重要。
隻有經曆過秩序的崩壞,才會明白一個穩定的環境有多重要。
“董事長,現在韃子還沒有完全消滅,此時出手會不會早了一點?”一位股東小心的問道。
“早嗎?一點都不早。真要等局勢完全穩定下來,價格可就不一樣了。”郭懷仁不以為然。
這個時候總經理田玉昆也發話了:“董事長說得沒錯,這個時候入手價格最低,雖然有一點風險,但是我認為完全值得冒一下。”
田玉昆作為隆興旺的總經理,也是股東之一。當初他不過是一個股份占比非常小的股東,不過因為在總經理職位上表現出色,董事會獎勵了一些股份,現在在一眾股東中算是中等了。不過因為有總經理這個職位加成,他在隆興旺裏的話語權僅次於郭懷仁。
“玉昆說得對,這個險我們值得冒,也必須冒。隆興旺因金州軍而生,因金州軍而旺,可以說我等與金州軍已經俱為一體。現在金州軍在北麵與韃子激戰,還要養活幾十、上百萬漢民,正是困難的時候。此刻我們購買海州的土地不光是為了生意,也是要助魯都督一臂之力。”
董事長就是董事長,腦袋裏考慮的不光是生意,還要想到政治影響。
涉及到幫助金州軍北伐這樣大的事情,眾人不再糾結,紛紛同意購入海州的土地,這點政治覺悟他們還是有的。
“既然大家都同意購買海州的土地,那麽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些土地將來用來做什麽?如何利用起來?去哪裏找人手?”涉及到具體經營,田玉昆最有發言權,也考慮的最詳細。
“玉昆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出來。”郭懷仁對田玉昆很是信任。
“對於土地的用途,基本隻有兩條路,開墾成農田或者開發成牧場。開墾成農田的話收益會更高一些,畢竟這些年糧食的價格一直在上漲,都督府對種植糧食也有很多扶植政策。問題是開墾成農田需要眾多的農民,而金州軍境內大家也知道根本沒人願意做佃農,所以如何引入農民是最頭痛的問題。”
“如果開發成牧場的話,就要簡單一些。遼東本來就適合養馬、養羊,做牧場的話成本最低,而且需要的人手也相對比較少。無論是馬、牛、羊、豬,隻要養大了也不愁賣。隻是做牧場的話,我們可能需要從韃子和蒙古那裏找人了,畢竟我們這邊會養牲畜的人不多。”
田玉昆為董事會提供了兩個方向,供大家參考選擇。
兩個方案各有優缺點,不過大家心裏更傾向於種田。畢竟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幾乎刻進了華夏人的靈魂,隻要有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能不能種,可以種什麽,這已經成了一種本能。
而且說到種田大家駕輕就熟、信手拈來,成功的幾率更高,養牲畜的話風險就大太多了。民間不是有句話嗎,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可見養殖業的高風險。
就在大家準備表態支持做農場的時候,郭懷仁發話了,“為什麽非要二選一?要做我們隆興旺就都做,農場、牧場一起做!”
大家一時被郭懷仁霸氣的話鎮住了。
“我們隆興旺作為金州軍的第一家公司,雖然發展的比較順利,但是與那些江南的大族和巨商們相比還是有處於劣勢。想要與他們比肩,甚至超過他們,默守陳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認為這次是非常重要的機會,成了我們隆興旺就是金州軍商界的翹楚之一,敗了無非再過幾年苦日子。不知道大家願不願意一起賭一把?”
郭懷仁不愧是隆興旺的掌舵人,雖然不參與日常經營,可能也不怎麽熟悉做生意,但是眼光和魄力卻是一流的。
眾人被郭懷仁說得熱血沸騰,紛紛表態讚同。
“郭老說得好,我們隆興旺要做就做最好,賭了!”
“大不了重頭再來,誰怕誰!”
“我讚同!”
……
“既然大家都讚同,那就調集公司的資金,盡量多拿土地,成敗在此一舉!”郭懷仁一錘定音。
“按照董事長的意見,我們將需要眾多的人手,我這邊會想辦法向都督府申請要一些,特別是懂得飼養牲畜的人,想來都督府手上應該有不少。諸位也要發動自己的關係,從本土那邊找些人過來。總之,越多越好,這關係到我隆興旺是否能夠一飛衝天,大家就不要藏著掖著了。”田玉昆接著郭懷仁的話頭做了具體的要求。
“玉昆說得對,成敗在此一舉,事關大家利益,該動的關係就動,該花的錢就花,一切有公司支持。對於做的好的人,公司會酌情調整他的股份,機會難得,請大家一定要抓住。”郭懷仁加大了籌碼。
現在隆興旺的股份非常難得,有錢也買不到,確實是非常好的一個激烈政策。
這些股東們在大明的時候都是當地的望族,加上一些親朋故交,關係網還是非常可觀的,一旦全力發動起來,想必可以為隆興旺帶來不少的移民。
隆興旺的決定根本瞞不住人,很快就在商界流傳開了。大家在驚訝於隆興旺大手筆的同時,也紛紛做出了相似的決定。
隻不過有的人魄力大一些買的多,有的人膽子小一點買得少,也有一些保守的決定觀望一陣子再說。
這些公司和商號出手,確實對於金州軍來說有些雪中送炭。金州軍的家底確實厚,但是再怎麽厚麵對龐大的開支應對起來還是有點吃力。
海州的大軍和近百萬的新民全都是隻進不出的無敵洞,暫時繳獲又不多,隻能靠原來積攢的錢糧支撐。現在變賣一些土地出去,雖然價格低了一點,但是對於支撐金州軍繼續北伐非常重要。
信心有時候比真金白銀都珍貴,有了那些大公司、巨商們帶頭,剩下的民間資本自然跟風入場。比起那些大公司、巨商,中小商戶才是金州軍民間資本的主力,隨著他們入場,新征服地域的資源價格跟著水漲船高。讓先前入場的人喜笑顏開,來晚了的後悔不已。
資本市場隨著金州軍北伐的初步勝利開始震動,連帶著那些江南權貴們也眼紅了。
江南地域多的是有錢人家,因為江南耕地有限,而且早就被大族們瓜分幹淨,使得這些有錢人錢多的沒地方花,隻能將錢埋在地窖裏發黴。
好不容易金州軍在上海建立了據點,使得這些有錢人多了一個投資的渠道。但是上海地域有限,能夠容納的投資也有上限,更多的人還是缺少投資渠道的。
當遼南商人熱炒遼東土地和資源的消息傳到江南之後,那些江南商人們也坐不住了。不限量的購買土地,而且都是連成片的,這個事情對渴望土地的江南士族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雖然遼東的土地不像江南這邊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但是勝在便宜啊。而且那邊還能養馬養羊,同樣是非常有錢途的行業。
同樣跟風進場的還有京師裏的一些達官貴人,大家都要恰飯的嘛,收的那麽多銀子放家裏總不太踏實,還是換成土地更靠譜一些。金州軍出了名的守信用,這些人也不怕金州軍翻臉。
因為朝廷與金州軍得關係太過微妙,這些人不方便出場,不過家人管家出麵也一樣,總之大家對遼東的土地充滿了熱情。
很快金州軍規劃出來的可售土地就銷售一空,剩下的都是金州軍留下來準備建設工坊,以及安置百姓和建立自身農場、牧場、礦場的。
在生產力還比較低下的現在,建設大農場和牧場能夠有效的開墾土地,修建相關生產設施,這是單獨的農戶無法完成的。
而且這些新民還需要集中管理,改造思想,冒然將他們分開對金州軍來說也是有隱患的。隻有當這些新民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對金州軍有了認可,他們才有可能分出去成為自耕農。
所有與金州軍利益相關的人都渴望著金州軍的強盛,希望分享金州軍擴張帶來的紅利。
對於這些新占的地盤會不會重新被滿清奪回去,金州軍上下所有人都相信隻要是金州軍吃下去的地盤,絕對不會吐出來,這是金州軍這些年用彪悍的戰績證明過了的。
這次占的地盤太大了,如果不加以利用,就和荒地沒有什麽區別了。所以金州軍對海州一帶的土地放開了口子,允許大家族、商會、有錢人大量購買,起步兩千畝,沒有上限。
金州軍一直對土地買賣控製得非常嚴格,為的就是安置流民並防止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做大。這次放開遼東一帶限購的口子,是因為土地麵積足夠了,不用再謹小慎微。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魯若麟希望利用民間勢力幫忙金州軍移民。
別以外金州軍大量出售土地那些大家族、大商人就一定占了便宜,這些地不管你種不種,都是要交稅的。
雖然有三年的免稅期,但是三年之後就會開始收稅,如果荒著不種,每年光是賦稅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金州軍又不像大明本土,多的是無地的農民,隻要有地不怕沒人種。金州軍這裏人人有田,或者有比較固定的工作,誰願意去租種別人的田地被別人剝削?
所以即使有錢買下大片的土地,也要考慮能不能找到足夠的人手來種。
為了激勵這些民間勢力幫忙移民,金州軍給予了他們一定的政策扶持。
由這些民間勢力移民過來的,漢人必須在他們的農莊工作三年,其他民族的則必須工作五年。
當然這三五年也不是無償的工作,還是有相應報酬的,金州軍也會定期檢查,避免這些人淪為這些大資本家的奴隸。
三、五年後,這些人可以自由選擇是繼續留下來,還是向金州軍申請分田成為自耕農。
所以這些資本家的壓力也很大的,要是對那些合同工不好,三五年之後會走得一幹二淨,遭遇現實版的用工荒。
資本從來都是充滿冒險精神的,在金州軍剛剛頒布新的土地政策,各個商會與公司就開始行動起來。
當初由北方的破落家族成立的金州軍第一家公司——旅順隆興旺公司,就緊急召開了公司高層會議。
“都督府的新政策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這次請大家過來就是要議一議,我們要不要出手。”董事長郭懷仁首先為會議定了調子。
當初郭懷仁等人聽從了魯若麟的建議,第一個吃螃蟹開設了公司,在眾多南方大家族、大商號的激烈競爭中生存下來了。並且發展非常迅速,如今在金州軍的商界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那些參與組建公司的家族更是賺得盆滿缽滿,整體實力比起在大明時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嚐到了甜頭的隆興旺公司股東們現在對金州軍完全是死心塌地,是金州軍堅定的支持者。不說當初金州軍將他們從韃子手中救出來,僅僅是金州軍良好的生活和經營環境,就使得他們再也不想回到大明去了。
不光是他們這些人,隨著北方越來越亂,稍微有點能力的家族都在考慮遷移的事情。這兩年主動移民到遼南的北方大族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有子弟在朝中為官的。
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些在朝中為官的人更加清楚朝廷目前的境況,說實話隻要是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不太看好。
這個時候為自己的家族尋找一條後路就非常重要了。
原本沒有戰亂的江南是非常好的選擇,不過現在有了金州軍這個更好的落腳地,那些北方家族開始紛紛將遷移地點選在了遼南。
畢竟江南的利益早就被那些大家族和勳貴們瓜分完畢,外人很難插進去。而且江南人非常排外,北方人遷移過去很難融入當地的主流階層。
相反,金州軍非常的開放,對所有人一視同仁。更關鍵的是金州軍的官府治理非常高效,也更加公平、公正,這對那些新家族來說尤為重要。
隻有經曆過秩序的崩壞,才會明白一個穩定的環境有多重要。
“董事長,現在韃子還沒有完全消滅,此時出手會不會早了一點?”一位股東小心的問道。
“早嗎?一點都不早。真要等局勢完全穩定下來,價格可就不一樣了。”郭懷仁不以為然。
這個時候總經理田玉昆也發話了:“董事長說得沒錯,這個時候入手價格最低,雖然有一點風險,但是我認為完全值得冒一下。”
田玉昆作為隆興旺的總經理,也是股東之一。當初他不過是一個股份占比非常小的股東,不過因為在總經理職位上表現出色,董事會獎勵了一些股份,現在在一眾股東中算是中等了。不過因為有總經理這個職位加成,他在隆興旺裏的話語權僅次於郭懷仁。
“玉昆說得對,這個險我們值得冒,也必須冒。隆興旺因金州軍而生,因金州軍而旺,可以說我等與金州軍已經俱為一體。現在金州軍在北麵與韃子激戰,還要養活幾十、上百萬漢民,正是困難的時候。此刻我們購買海州的土地不光是為了生意,也是要助魯都督一臂之力。”
董事長就是董事長,腦袋裏考慮的不光是生意,還要想到政治影響。
涉及到幫助金州軍北伐這樣大的事情,眾人不再糾結,紛紛同意購入海州的土地,這點政治覺悟他們還是有的。
“既然大家都同意購買海州的土地,那麽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些土地將來用來做什麽?如何利用起來?去哪裏找人手?”涉及到具體經營,田玉昆最有發言權,也考慮的最詳細。
“玉昆有什麽想法就直接說出來。”郭懷仁對田玉昆很是信任。
“對於土地的用途,基本隻有兩條路,開墾成農田或者開發成牧場。開墾成農田的話收益會更高一些,畢竟這些年糧食的價格一直在上漲,都督府對種植糧食也有很多扶植政策。問題是開墾成農田需要眾多的農民,而金州軍境內大家也知道根本沒人願意做佃農,所以如何引入農民是最頭痛的問題。”
“如果開發成牧場的話,就要簡單一些。遼東本來就適合養馬、養羊,做牧場的話成本最低,而且需要的人手也相對比較少。無論是馬、牛、羊、豬,隻要養大了也不愁賣。隻是做牧場的話,我們可能需要從韃子和蒙古那裏找人了,畢竟我們這邊會養牲畜的人不多。”
田玉昆為董事會提供了兩個方向,供大家參考選擇。
兩個方案各有優缺點,不過大家心裏更傾向於種田。畢竟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幾乎刻進了華夏人的靈魂,隻要有地,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能不能種,可以種什麽,這已經成了一種本能。
而且說到種田大家駕輕就熟、信手拈來,成功的幾率更高,養牲畜的話風險就大太多了。民間不是有句話嗎,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可見養殖業的高風險。
就在大家準備表態支持做農場的時候,郭懷仁發話了,“為什麽非要二選一?要做我們隆興旺就都做,農場、牧場一起做!”
大家一時被郭懷仁霸氣的話鎮住了。
“我們隆興旺作為金州軍的第一家公司,雖然發展的比較順利,但是與那些江南的大族和巨商們相比還是有處於劣勢。想要與他們比肩,甚至超過他們,默守陳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認為這次是非常重要的機會,成了我們隆興旺就是金州軍商界的翹楚之一,敗了無非再過幾年苦日子。不知道大家願不願意一起賭一把?”
郭懷仁不愧是隆興旺的掌舵人,雖然不參與日常經營,可能也不怎麽熟悉做生意,但是眼光和魄力卻是一流的。
眾人被郭懷仁說得熱血沸騰,紛紛表態讚同。
“郭老說得好,我們隆興旺要做就做最好,賭了!”
“大不了重頭再來,誰怕誰!”
“我讚同!”
……
“既然大家都讚同,那就調集公司的資金,盡量多拿土地,成敗在此一舉!”郭懷仁一錘定音。
“按照董事長的意見,我們將需要眾多的人手,我這邊會想辦法向都督府申請要一些,特別是懂得飼養牲畜的人,想來都督府手上應該有不少。諸位也要發動自己的關係,從本土那邊找些人過來。總之,越多越好,這關係到我隆興旺是否能夠一飛衝天,大家就不要藏著掖著了。”田玉昆接著郭懷仁的話頭做了具體的要求。
“玉昆說得對,成敗在此一舉,事關大家利益,該動的關係就動,該花的錢就花,一切有公司支持。對於做的好的人,公司會酌情調整他的股份,機會難得,請大家一定要抓住。”郭懷仁加大了籌碼。
現在隆興旺的股份非常難得,有錢也買不到,確實是非常好的一個激烈政策。
這些股東們在大明的時候都是當地的望族,加上一些親朋故交,關係網還是非常可觀的,一旦全力發動起來,想必可以為隆興旺帶來不少的移民。
隆興旺的決定根本瞞不住人,很快就在商界流傳開了。大家在驚訝於隆興旺大手筆的同時,也紛紛做出了相似的決定。
隻不過有的人魄力大一些買的多,有的人膽子小一點買得少,也有一些保守的決定觀望一陣子再說。
這些公司和商號出手,確實對於金州軍來說有些雪中送炭。金州軍的家底確實厚,但是再怎麽厚麵對龐大的開支應對起來還是有點吃力。
海州的大軍和近百萬的新民全都是隻進不出的無敵洞,暫時繳獲又不多,隻能靠原來積攢的錢糧支撐。現在變賣一些土地出去,雖然價格低了一點,但是對於支撐金州軍繼續北伐非常重要。
信心有時候比真金白銀都珍貴,有了那些大公司、巨商們帶頭,剩下的民間資本自然跟風入場。比起那些大公司、巨商,中小商戶才是金州軍民間資本的主力,隨著他們入場,新征服地域的資源價格跟著水漲船高。讓先前入場的人喜笑顏開,來晚了的後悔不已。
資本市場隨著金州軍北伐的初步勝利開始震動,連帶著那些江南權貴們也眼紅了。
江南地域多的是有錢人家,因為江南耕地有限,而且早就被大族們瓜分幹淨,使得這些有錢人錢多的沒地方花,隻能將錢埋在地窖裏發黴。
好不容易金州軍在上海建立了據點,使得這些有錢人多了一個投資的渠道。但是上海地域有限,能夠容納的投資也有上限,更多的人還是缺少投資渠道的。
當遼南商人熱炒遼東土地和資源的消息傳到江南之後,那些江南商人們也坐不住了。不限量的購買土地,而且都是連成片的,這個事情對渴望土地的江南士族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雖然遼東的土地不像江南這邊一年兩熟甚至是三熟,但是勝在便宜啊。而且那邊還能養馬養羊,同樣是非常有錢途的行業。
同樣跟風進場的還有京師裏的一些達官貴人,大家都要恰飯的嘛,收的那麽多銀子放家裏總不太踏實,還是換成土地更靠譜一些。金州軍出了名的守信用,這些人也不怕金州軍翻臉。
因為朝廷與金州軍得關係太過微妙,這些人不方便出場,不過家人管家出麵也一樣,總之大家對遼東的土地充滿了熱情。
很快金州軍規劃出來的可售土地就銷售一空,剩下的都是金州軍留下來準備建設工坊,以及安置百姓和建立自身農場、牧場、礦場的。
在生產力還比較低下的現在,建設大農場和牧場能夠有效的開墾土地,修建相關生產設施,這是單獨的農戶無法完成的。
而且這些新民還需要集中管理,改造思想,冒然將他們分開對金州軍來說也是有隱患的。隻有當這些新民適應了自己的新身份,對金州軍有了認可,他們才有可能分出去成為自耕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