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國軍一向重視情報工作,對於新軍自然十分關注。
雖然經過了兩個月的訓練,新軍整體上還比較穩定,但是離真正歸心還有一段距離。
再說了,新軍並不是人人都對安國軍信心十足,有些人容易被說服動搖也很正常。鎮撫司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動蕩消滅在萌芽狀態,減少因此帶來的損失。
除了監視與新軍異常往來的人員,加大思想工作,堅定新軍們的信心和信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隻有自身硬起來,才會不懼外界的誘惑和腐蝕。
這個世界這麽重視士兵思想工作的除了安國軍也是沒誰了。
通過反複的灌輸,還有不時開展的憶苦思甜活動,加上良好的待遇,可以說這些新軍對安國軍的歸屬感正在一天天加強。哪怕外界將安國軍傳得危如累卵,士兵們的情緒總體還算比較穩定,並沒有出現人心惶惶的情況。
至於那些意誌不堅定,被敵人拉攏過去的新軍士兵和軍官們,鎮撫司為免打草驚蛇,隻是登記在冊,留了一些後手,而沒有采取其他行動。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劉孔昭的軍隊終於來到了南京城外,繁華了兩百多年的南京城自從成祖朱棣靖難之後再次迎來了攻城的大軍。
城外的叛軍浩浩蕩蕩規模十分龐大,聲勢駭人,自然引起了城內的陣陣騷動。
似乎城外的大軍給了很多人勇氣一般,公開反對、指責魯若麟的人紛紛跳了出來,打頭陣的就是首輔錢謙益。
作為東林大佬,錢謙益的這個首輔當的非常憋屈。不說一言九鼎,在內閣裏的話語權甚至沒有次輔陳新甲高。這一切都因為陳新甲有擁立之功,更加上背後有魯若麟鼎力支持。
劉孔昭他們之所以能夠鬧得這麽大,除了自身的影響力之外,江南士林暗中推波助瀾也有很大的關係。就好比劉孔昭幾十萬大軍的日常消耗,有很多都是江南大族們暗中捐獻的。
所以說這次的動靜鬧這麽大,是各方勢力聯合起來的結果,目的就是將魯若麟搞下去,換上他們自己掌權。至於把魯若麟搞下去之後誰來抵擋李自成的事情,他們覺得憑手上現有的兵力,已經足夠了,也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們這麽大的信心。
朝中大臣現在都在給朱慈烺上書,要求懲治魯若麟以平息外界的怒火。最不濟也要魯若麟離開南京回到遼南去,這在他們看來已經是非常仁慈的結果了。
與魯若麟交好的陳新甲也在被彈劾之列,現在已經回家待罪了,朝堂之中盡是反對魯若麟的聲音,似乎算定了魯若麟不敢將他們怎麽樣一樣。
此時的魯若麟在做什麽呢?
魯若麟正忙著整頓兵馬,找到城外叛軍的主力,準備一舉將其打垮。
不是魯若麟瞧不起這些烏合之眾,要不是為了等他們集結到一起,魯若麟才不會忍氣吞聲這麽久。
至於那些在朝中上躥下跳的家夥們,魯若麟冷眼旁觀,任由他們蹦躂,反正有的是機會收拾他們。隻要自己手裏有兵,城裏的民兵們又牢牢掌控在他手裏,量那些色厲內斂的家夥們玩不出什麽風浪來。
如今的劉孔昭無疑站在了人生的巔峰,南京城外的數十萬兵馬都歸他管,加上身上密旨冊封的大將軍頭銜,使得他意氣風發、顧盼自雄。
劉孔昭將主力部隊放在了西門,這裏將是他們的主攻方向。
黃得功和劉良佐的人馬是劉孔昭手裏的絕對主力,也被他放在了西門,此時三人望著對麵的南京城,心情十分的激昂。
“待明日破城,兩位都是我大明朝的有功之臣,高官厚祿不在話下。”劉孔昭這個時候也沒有忘記給黃、劉二人打雞血,希望他們能夠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下死力。
“大將軍臨危受命、撥亂反正,自然是居功至偉,破城之後,國公之位可期。”黃得功把從謀士那裏學來的話背了一遍,讓劉孔昭聽得哈哈大笑。
“借兩位吉言了。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等也不想多做殺戮,如果魯若麟願意出城投降,我等還是應該放其一條生路。”劉孔昭故做大度的說道。
“對,對,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劉良佐連忙點頭附和。
雖然劉孔昭他們人很多,但是除了黃得功和劉良佐的人馬,其他人除了一些原本屬於衛所軍官的家丁,剩下的都是趕鴨子上架隨便拿個東西當武器的烏合之眾。
而對麵的安國軍雖然人數少,但是戰績實在太多嚇人,能夠不打自然是最好。
說到底,劉孔昭他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打敗安國軍,何況還是最難的攻城戰。
“派人去勸降吧,隻要安國軍願意退出江南,我們既往不咎。”劉孔昭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人心所向,我想大都督應該會知道怎麽選的。”黃得功說這話的時候底氣並不是很足。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要做攻城的準備,讓手下的人多做一些攻城器械吧。”劉孔昭最後補充道。
“這是當然的。”劉良佐點點頭。
劉孔昭安排人射進城的勸降信很快就送到了魯若麟的案頭,魯若麟饒有興致的看了看,然後對一旁的吳朝傑說道:“看樣子劉孔昭的信心不是很足啊,居然隻要我退出江南就不予追究。”
吳朝傑笑了笑:“我們安國軍的根基在遼南,隻要遼南沒事,我們的戰艦還在,朝廷就不敢與我們死鬥到底。說一千道一萬,他們要的還是朝廷的掌控權。”
“朝廷的掌控權?問題是我也很想要啊。把朝廷交到這群廢物的手裏,實在是糟蹋了。正好借這個機會,給江南來次大清洗,讓朝廷按照我們的想法來進行治理。”魯若麟冷笑道。
“這個天下隻有按照我們安國軍的辦法治理才能長治久安、百姓富足,其他人不過是禍國殃民罷了。”在安國軍待的時間長了,吳朝傑對魯若麟的才能是愈加佩服,相信隻有他才能給天下帶來安寧。
“給孫富貴發信吧,隻怕他和左良玉玩了這麽久,早就不耐煩了,是時候將左良玉解決了。另外告訴他,解決了左良玉之後,立即北上武昌,我要他把李自成擋在武昌外,不得南下寸步。”魯若麟下了另外一道命令。
“是。”吳朝傑馬上領命。
雖然外麵大軍圍城,但是安國軍自有傳遞消息的渠道。
沒有收到魯若麟的任何答複,劉孔昭知道攻城在所難免,開始命令士兵們加緊打造攻城器械,為攻城做最後的準備。
魯若麟並沒有馬上出城作戰,而是決定等兩天,先消磨一下城外敵軍的銳氣。
南京城因為戰事臨近,已經全麵戒嚴了,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巡邏的士兵和民兵們來回穿梭。
他們防範的目標就是城裏的那些高牆大院,防止那些權貴們的家丁私兵趁亂出來作亂。
別看那些官員們在朝堂上罵起魯若麟來膽大包天,但是真當安國軍頒布戒嚴令,士兵們走上街頭,這些老爺們果斷的慫了。他們隻敢關在家裏偷偷的罵魯若麟幾句,順便期待城外大軍進城結果了魯若麟這個逆賊。
三天之後,知道拖下去難免會夜長夢多的劉孔昭終於開始攻城了。
他將所有的大炮集中起來放在了西門,率先開火了。
可惜江南地域,戰備鬆弛,那些大炮也不知道是什麽年代的破銅爛鐵,威力實在小的可憐,幾輪炮戰下來,就被安國軍城頭的火炮轟得七零八落。
劉孔昭原本就沒有指望那些火炮能夠有多大作用,他最大的依仗還是多如牛毛的士兵。隻見他一聲令下,排山倒海一般的士兵開始蟻附攻城。
來的時候氣勢洶洶,退的時候狼奔豕突。麵對城頭安國軍密集的弓箭和子彈,那些叛軍連一個回合都堅持不住,根本無需命令就開始往後逃命,看得劉孔昭和黃得功他們臉黑得像鍋底一樣。
“下令督戰隊,再有逃跑者,就地斬殺!”劉孔昭憤怒的命令道。
有督戰隊上場,場麵稍微好看了一些,但依舊改變不了叛軍摸不到城牆邊的事實,安國軍的火槍和弓弩實在太犀利了。
這樣的戰鬥來來回回進行了好幾次,除了在城牆下遺留了一地的死屍,並沒有取得什麽突出的戰果,如果消耗安國軍的子彈和弩箭也算的話。
第一天的攻城戰就這樣平淡無奇的過去了,不過劉孔昭不滿意這樣的結果,城裏翹首以盼的那些權貴們也是略感失望。
好在損失的士兵對於城外的大軍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他們消耗得起。
接下來三天,戰事依然沒有取得什麽進展,劉孔昭終於坐不住了。
劉孔昭找上黃得功和劉良佐,希望他們的兵馬可以出擊。對於那些衛所兵的戰鬥力,他實在是已經不做指望了。除了搖旗呐喊、壯大聲勢,兼且加大糧草消耗,那些衛所兵貌似沒有什麽卵用。
“明日,我會集中所有精銳力量與兩位將軍一起攻城,並且我會讓城裏埋伏的內應製造混亂,並盡力打開城門,還望兩位將軍組我一臂之力。”劉孔昭深深的向黃得功和劉良佐鞠了一躬。
黃得功和劉良佐早有心理準備,知道想要保存實力已經不可能了,“敢不從命!”
雖然安國軍將南京城控製得死死的,但是那些南京土著們在南京這麽多年,想要從外麵傳遞消息還是有些門路的。
段元順終於接到了上級的命令,要他發動自己的下線明天配合城外的軍隊攻城,最好是能夠打開東門的城門。
等待已久的段元順立馬出門聯係自己發展的那些下線,在躲過了那些巡邏的士兵之後,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在他滿懷欣喜的回到家中的時候,等待他的是早已等候多時的鎮撫司官兵。
“為什麽不在一開始就將那些老鼠抓住,而是讓他們將消息傳出去?”吳朝傑不解的向魯若麟問道。
“我這是在給那些人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他們懸崖勒馬,我還會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他們執迷不悟,那就怨不得誰了。”魯若麟歎息道。
第二天,有了精銳家丁隊伍和黃得功、劉良佐人馬的加入,攻城的力度明顯大了不少,雲梯也開始架上了南京城頭。
那些被權貴們策反的新軍官兵們此時也開始有了動靜。
有的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反叛,有的人則已經開始行動了。
“兄弟們,我們都是朝廷的兵,現在城外大軍奉皇上的命令討伐安國公,我等自然該聽從朝廷和皇上的命令,為皇上作戰。現在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隻要我們打開城門,事後人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得到的賞銀也會是我給你們的好幾倍。你們願不願意跟著我幹?”某個被策反的排長對召集起來的手下說道。
排長身邊還有幾個親信,手握鋼刀,虎視眈眈的看著底下的士兵們。
新軍中,新人能夠做到的最大官職也隻能是排長,再往上都是安國軍調過來的老兵。排長的職位雖然小,但是如果幾個甚至十幾個排的士兵集中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力量,用來奪取城門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普通的士兵畏懼排長的威嚴,不怎麽敢說話,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從大道理上講,排長說的或許是真的,但是給他們新生活的是魯若麟,並不是朝廷或者皇上,所以要他們叛變魯若麟心理上一時還有點轉不過來。
這個時候排裏的鎮撫官幽幽的說道:“排長,你終於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
鎮撫官也是安國軍排過來的,不可能叛變魯若麟。
“少廢話,要麽跟我們一起幹,要麽就去死。”排長惡狠狠的盯著鎮撫官,對身邊的親信打了個手勢,讓他們將鎮撫官幹掉,順便震懾一下那些士兵。
鎮撫官似乎料到他們有這一手,高聲大喊道:“動手吧!”
立馬從外麵跑進來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手持弓弩火槍,將這裏團團包圍,看得排長一夥人目瞪口呆。
“將這些叛徒押下去,等候處置!”鎮撫官一聲令下,排長一夥人不敢反抗,臉色蒼白的被押走了。
這個時候再傻的人也知道,安國軍早有準備,所謂得裏應外合不過是一個笑話。
雖然經過了兩個月的訓練,新軍整體上還比較穩定,但是離真正歸心還有一段距離。
再說了,新軍並不是人人都對安國軍信心十足,有些人容易被說服動搖也很正常。鎮撫司要做的就是將這種動蕩消滅在萌芽狀態,減少因此帶來的損失。
除了監視與新軍異常往來的人員,加大思想工作,堅定新軍們的信心和信仰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隻有自身硬起來,才會不懼外界的誘惑和腐蝕。
這個世界這麽重視士兵思想工作的除了安國軍也是沒誰了。
通過反複的灌輸,還有不時開展的憶苦思甜活動,加上良好的待遇,可以說這些新軍對安國軍的歸屬感正在一天天加強。哪怕外界將安國軍傳得危如累卵,士兵們的情緒總體還算比較穩定,並沒有出現人心惶惶的情況。
至於那些意誌不堅定,被敵人拉攏過去的新軍士兵和軍官們,鎮撫司為免打草驚蛇,隻是登記在冊,留了一些後手,而沒有采取其他行動。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劉孔昭的軍隊終於來到了南京城外,繁華了兩百多年的南京城自從成祖朱棣靖難之後再次迎來了攻城的大軍。
城外的叛軍浩浩蕩蕩規模十分龐大,聲勢駭人,自然引起了城內的陣陣騷動。
似乎城外的大軍給了很多人勇氣一般,公開反對、指責魯若麟的人紛紛跳了出來,打頭陣的就是首輔錢謙益。
作為東林大佬,錢謙益的這個首輔當的非常憋屈。不說一言九鼎,在內閣裏的話語權甚至沒有次輔陳新甲高。這一切都因為陳新甲有擁立之功,更加上背後有魯若麟鼎力支持。
劉孔昭他們之所以能夠鬧得這麽大,除了自身的影響力之外,江南士林暗中推波助瀾也有很大的關係。就好比劉孔昭幾十萬大軍的日常消耗,有很多都是江南大族們暗中捐獻的。
所以說這次的動靜鬧這麽大,是各方勢力聯合起來的結果,目的就是將魯若麟搞下去,換上他們自己掌權。至於把魯若麟搞下去之後誰來抵擋李自成的事情,他們覺得憑手上現有的兵力,已經足夠了,也不知道是誰給了他們這麽大的信心。
朝中大臣現在都在給朱慈烺上書,要求懲治魯若麟以平息外界的怒火。最不濟也要魯若麟離開南京回到遼南去,這在他們看來已經是非常仁慈的結果了。
與魯若麟交好的陳新甲也在被彈劾之列,現在已經回家待罪了,朝堂之中盡是反對魯若麟的聲音,似乎算定了魯若麟不敢將他們怎麽樣一樣。
此時的魯若麟在做什麽呢?
魯若麟正忙著整頓兵馬,找到城外叛軍的主力,準備一舉將其打垮。
不是魯若麟瞧不起這些烏合之眾,要不是為了等他們集結到一起,魯若麟才不會忍氣吞聲這麽久。
至於那些在朝中上躥下跳的家夥們,魯若麟冷眼旁觀,任由他們蹦躂,反正有的是機會收拾他們。隻要自己手裏有兵,城裏的民兵們又牢牢掌控在他手裏,量那些色厲內斂的家夥們玩不出什麽風浪來。
如今的劉孔昭無疑站在了人生的巔峰,南京城外的數十萬兵馬都歸他管,加上身上密旨冊封的大將軍頭銜,使得他意氣風發、顧盼自雄。
劉孔昭將主力部隊放在了西門,這裏將是他們的主攻方向。
黃得功和劉良佐的人馬是劉孔昭手裏的絕對主力,也被他放在了西門,此時三人望著對麵的南京城,心情十分的激昂。
“待明日破城,兩位都是我大明朝的有功之臣,高官厚祿不在話下。”劉孔昭這個時候也沒有忘記給黃、劉二人打雞血,希望他們能夠在接下來的戰鬥中下死力。
“大將軍臨危受命、撥亂反正,自然是居功至偉,破城之後,國公之位可期。”黃得功把從謀士那裏學來的話背了一遍,讓劉孔昭聽得哈哈大笑。
“借兩位吉言了。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等也不想多做殺戮,如果魯若麟願意出城投降,我等還是應該放其一條生路。”劉孔昭故做大度的說道。
“對,對,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劉良佐連忙點頭附和。
雖然劉孔昭他們人很多,但是除了黃得功和劉良佐的人馬,其他人除了一些原本屬於衛所軍官的家丁,剩下的都是趕鴨子上架隨便拿個東西當武器的烏合之眾。
而對麵的安國軍雖然人數少,但是戰績實在太多嚇人,能夠不打自然是最好。
說到底,劉孔昭他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打敗安國軍,何況還是最難的攻城戰。
“派人去勸降吧,隻要安國軍願意退出江南,我們既往不咎。”劉孔昭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人心所向,我想大都督應該會知道怎麽選的。”黃得功說這話的時候底氣並不是很足。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要做攻城的準備,讓手下的人多做一些攻城器械吧。”劉孔昭最後補充道。
“這是當然的。”劉良佐點點頭。
劉孔昭安排人射進城的勸降信很快就送到了魯若麟的案頭,魯若麟饒有興致的看了看,然後對一旁的吳朝傑說道:“看樣子劉孔昭的信心不是很足啊,居然隻要我退出江南就不予追究。”
吳朝傑笑了笑:“我們安國軍的根基在遼南,隻要遼南沒事,我們的戰艦還在,朝廷就不敢與我們死鬥到底。說一千道一萬,他們要的還是朝廷的掌控權。”
“朝廷的掌控權?問題是我也很想要啊。把朝廷交到這群廢物的手裏,實在是糟蹋了。正好借這個機會,給江南來次大清洗,讓朝廷按照我們的想法來進行治理。”魯若麟冷笑道。
“這個天下隻有按照我們安國軍的辦法治理才能長治久安、百姓富足,其他人不過是禍國殃民罷了。”在安國軍待的時間長了,吳朝傑對魯若麟的才能是愈加佩服,相信隻有他才能給天下帶來安寧。
“給孫富貴發信吧,隻怕他和左良玉玩了這麽久,早就不耐煩了,是時候將左良玉解決了。另外告訴他,解決了左良玉之後,立即北上武昌,我要他把李自成擋在武昌外,不得南下寸步。”魯若麟下了另外一道命令。
“是。”吳朝傑馬上領命。
雖然外麵大軍圍城,但是安國軍自有傳遞消息的渠道。
沒有收到魯若麟的任何答複,劉孔昭知道攻城在所難免,開始命令士兵們加緊打造攻城器械,為攻城做最後的準備。
魯若麟並沒有馬上出城作戰,而是決定等兩天,先消磨一下城外敵軍的銳氣。
南京城因為戰事臨近,已經全麵戒嚴了,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巡邏的士兵和民兵們來回穿梭。
他們防範的目標就是城裏的那些高牆大院,防止那些權貴們的家丁私兵趁亂出來作亂。
別看那些官員們在朝堂上罵起魯若麟來膽大包天,但是真當安國軍頒布戒嚴令,士兵們走上街頭,這些老爺們果斷的慫了。他們隻敢關在家裏偷偷的罵魯若麟幾句,順便期待城外大軍進城結果了魯若麟這個逆賊。
三天之後,知道拖下去難免會夜長夢多的劉孔昭終於開始攻城了。
他將所有的大炮集中起來放在了西門,率先開火了。
可惜江南地域,戰備鬆弛,那些大炮也不知道是什麽年代的破銅爛鐵,威力實在小的可憐,幾輪炮戰下來,就被安國軍城頭的火炮轟得七零八落。
劉孔昭原本就沒有指望那些火炮能夠有多大作用,他最大的依仗還是多如牛毛的士兵。隻見他一聲令下,排山倒海一般的士兵開始蟻附攻城。
來的時候氣勢洶洶,退的時候狼奔豕突。麵對城頭安國軍密集的弓箭和子彈,那些叛軍連一個回合都堅持不住,根本無需命令就開始往後逃命,看得劉孔昭和黃得功他們臉黑得像鍋底一樣。
“下令督戰隊,再有逃跑者,就地斬殺!”劉孔昭憤怒的命令道。
有督戰隊上場,場麵稍微好看了一些,但依舊改變不了叛軍摸不到城牆邊的事實,安國軍的火槍和弓弩實在太犀利了。
這樣的戰鬥來來回回進行了好幾次,除了在城牆下遺留了一地的死屍,並沒有取得什麽突出的戰果,如果消耗安國軍的子彈和弩箭也算的話。
第一天的攻城戰就這樣平淡無奇的過去了,不過劉孔昭不滿意這樣的結果,城裏翹首以盼的那些權貴們也是略感失望。
好在損失的士兵對於城外的大軍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他們消耗得起。
接下來三天,戰事依然沒有取得什麽進展,劉孔昭終於坐不住了。
劉孔昭找上黃得功和劉良佐,希望他們的兵馬可以出擊。對於那些衛所兵的戰鬥力,他實在是已經不做指望了。除了搖旗呐喊、壯大聲勢,兼且加大糧草消耗,那些衛所兵貌似沒有什麽卵用。
“明日,我會集中所有精銳力量與兩位將軍一起攻城,並且我會讓城裏埋伏的內應製造混亂,並盡力打開城門,還望兩位將軍組我一臂之力。”劉孔昭深深的向黃得功和劉良佐鞠了一躬。
黃得功和劉良佐早有心理準備,知道想要保存實力已經不可能了,“敢不從命!”
雖然安國軍將南京城控製得死死的,但是那些南京土著們在南京這麽多年,想要從外麵傳遞消息還是有些門路的。
段元順終於接到了上級的命令,要他發動自己的下線明天配合城外的軍隊攻城,最好是能夠打開東門的城門。
等待已久的段元順立馬出門聯係自己發展的那些下線,在躲過了那些巡邏的士兵之後,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在他滿懷欣喜的回到家中的時候,等待他的是早已等候多時的鎮撫司官兵。
“為什麽不在一開始就將那些老鼠抓住,而是讓他們將消息傳出去?”吳朝傑不解的向魯若麟問道。
“我這是在給那些人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他們懸崖勒馬,我還會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他們執迷不悟,那就怨不得誰了。”魯若麟歎息道。
第二天,有了精銳家丁隊伍和黃得功、劉良佐人馬的加入,攻城的力度明顯大了不少,雲梯也開始架上了南京城頭。
那些被權貴們策反的新軍官兵們此時也開始有了動靜。
有的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反叛,有的人則已經開始行動了。
“兄弟們,我們都是朝廷的兵,現在城外大軍奉皇上的命令討伐安國公,我等自然該聽從朝廷和皇上的命令,為皇上作戰。現在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隻要我們打開城門,事後人人都可以升官發財,得到的賞銀也會是我給你們的好幾倍。你們願不願意跟著我幹?”某個被策反的排長對召集起來的手下說道。
排長身邊還有幾個親信,手握鋼刀,虎視眈眈的看著底下的士兵們。
新軍中,新人能夠做到的最大官職也隻能是排長,再往上都是安國軍調過來的老兵。排長的職位雖然小,但是如果幾個甚至十幾個排的士兵集中起來也是一個不小的力量,用來奪取城門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普通的士兵畏懼排長的威嚴,不怎麽敢說話,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從大道理上講,排長說的或許是真的,但是給他們新生活的是魯若麟,並不是朝廷或者皇上,所以要他們叛變魯若麟心理上一時還有點轉不過來。
這個時候排裏的鎮撫官幽幽的說道:“排長,你終於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
鎮撫官也是安國軍排過來的,不可能叛變魯若麟。
“少廢話,要麽跟我們一起幹,要麽就去死。”排長惡狠狠的盯著鎮撫官,對身邊的親信打了個手勢,讓他們將鎮撫官幹掉,順便震懾一下那些士兵。
鎮撫官似乎料到他們有這一手,高聲大喊道:“動手吧!”
立馬從外麵跑進來一群全副武裝的士兵,手持弓弩火槍,將這裏團團包圍,看得排長一夥人目瞪口呆。
“將這些叛徒押下去,等候處置!”鎮撫官一聲令下,排長一夥人不敢反抗,臉色蒼白的被押走了。
這個時候再傻的人也知道,安國軍早有準備,所謂得裏應外合不過是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