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若麟待在南京的這段時間,遼南那邊的發展並沒有停下腳步,反而加快了速度,特別是在軍隊組建上開始發力。


    隨著滿清西征,安國軍在遼東的壓力頓時大減,在遼東組建的新軍也開始漸漸形成戰鬥力,原來的安國軍已經可以抽調離開了。


    加上遼南剛剛組建完成的十萬新軍,安國軍現在可以動用的機動兵力足有近二十萬,已經非常可觀了。


    當然,那些剛組建的新軍還要一段時間才能走上戰場,但是用來護衛遼南是足夠了,所以魯若麟才有底氣讓王大海再派十萬軍隊到南京來。


    安國公府夜晚火光衝天,自然在提醒著人們,那裏有意外的事情發生。


    不知道內情的人心生疑慮,還以為安國公府發生火災呢。知道內情的人則要緊張得多,他們知道那裏正在發生刺殺,隻是不清楚結果如何。


    隨著安國公府的火勢被撲滅,城內的安國軍全軍出動,追查刺客的來龍去脈,局勢一時顯得非常緊張。


    但是有經驗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安國軍有憤怒,有殺氣,但是沒有恐慌。這種結果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刺客的行動失敗了,魯若麟一定還活著,甚至可能沒有受傷,否則安國軍士兵們不會這麽聽話。


    那些等著魯若麟被殺的人失望了,同時還有深深的憂懼,不知道魯若麟會如何反擊。


    作為刺殺事件的策劃者,史可法早已將家人都偷偷的送走了,身邊除了一個親信老仆,其他的都是臨時雇傭過來的人。


    史可法今夜一直坐在書房看書沒有去休息,隻是眼前的書怎麽也看不進去,腦子裏時刻都在想著刺殺事件的後續。


    如果刺殺成功,如何阻止安國軍報複將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在這點上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隻能進行說服,實在不行可以把皇帝請出來,相信安國軍再瘋狂也不敢把皇帝怎麽樣。


    魯若麟是安國軍的靈魂,他的兒子們又比較小,一旦魯若麟身死,那麽安國軍必定會迎來動蕩,甚至因此而退回遼南也非常可能。


    即使安國軍沒有退回遼南,失去主心骨的安國軍想必也會比較容易對付一些,搞不好還有被朝廷收編的可能。


    所以刺殺魯若麟雖然風險很高,但是對於朝廷的未來是很有好處的。


    可惜事與願違,通過了解外界的情況,史可法已經知道刺殺肯定失敗了,就是不知道安國軍什麽時候會找到自己頭上來。


    想到這裏,史可法喚來老仆:“安生,今天你就出發回老家一趟吧,吩咐家裏人出去避一避。最好是能夠找個沒人知道的地方隱姓埋名,沒有確切的消息千萬不要回家。”


    “老爺~”老仆欲言又止,知道事情可能會向最壞的方向發展。


    史可法與刺客之間都是老仆在居中聯係,所以刺殺的事情老仆也清楚。既然事情失敗了,以安國軍的能力很有可能會找到史可法與刺殺的關聯,所以老仆想勸史可法趁早離開。


    “不用多說了,你按我說的去做吧。我是朝中閣老,沒有確切的證據,安國軍應該不敢把我怎麽樣的。”史可法似乎知道老仆想要說什麽,直接命令道。


    “是老爺。”老仆知道史可法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是不可能更改的。


    在史可法心裏,即使被抓了殺掉又如何,他自認為問心無愧,為國除奸死又何惜。


    第二天一早,各路人馬紛紛跑到安國公府打探消息,在得知魯若麟無恙之後,不管是敵人還是其他勢力,都送上了禮品表示慰問,這個時候誰也不想因為一點疏忽而被安國軍懷疑。


    而因為彈劾稱病在家的陳新甲更是不顧流言蜚語,直接上門要麵見魯若麟。


    作為魯若麟在朝中最重要的盟友,魯若麟別人的麵子可以不給,但是對陳新甲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眼見魯若麟毫發無損的樣子,陳新甲也放心下來。


    他實在不敢想象,要是魯若麟出了什麽意外,安國軍會瘋狂到什麽程度。那些人是瘋了嗎?居然想刺殺魯若麟,不怕發瘋的安國軍士兵將他們都殺了嗎?


    還好魯若麟沒事,事情還有緩轉的餘地。


    “興漢,你沒事就好。聽說你遇刺,我是心急如焚,當時就恨不得過來。隻是夜晚諸多不便,現在才過來,還請見諒。”陳新甲上來就表示歉意。


    “無事,閣老不來也沒什麽,不過是一些跳梁小醜,自尋死路罷了。”魯若麟毫不在意的揮了揮手。


    魯若麟與陳新甲已經非常熟悉了,自然不用講那些客套,也不用太在意禮節。


    “可有查出是誰動的手?”陳新甲直接問道。


    “這麽短的時間哪能查出來,不過想來能夠派出死士的除了那些勳貴也沒有別人了。”魯若麟搖了搖頭。


    “確實有可能。”陳新甲沒有反駁,“不過具體是哪一家就要好好查一查了。”


    “有什麽好查的,即使沒有派死士,那些勳貴們哪一個不盼著我死。”魯若麟冷笑道。


    陳新甲頓時急了,“興漢,你可不能搞誅連。真要這麽弄的話,整個江南都會亂掉的。”


    陳新甲之所以這麽著急過來,除了確定魯若麟的情況,也是要勸說魯若麟不能胡亂報複。


    魯若麟淡淡的說道:“閣老放心,我心裏有數。”


    沒有得到魯若麟的肯定答複,陳新甲心裏有些發虛,繼續勸道:“興漢,我知道你遭遇此事肯定非常憤怒,但是一切要以大局為重,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啊。”


    “大局為重?我願意以大局為重,但是有些人不願意啊,我能怎麽辦?”魯若麟冷冷的說道。


    “我知道你心裏有氣,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大動幹戈啊。不說九江那邊的左良玉還沒有解決,就是整個江南,除了南京其他地方都掌控在那些大族和權貴手中。你要是大開殺戒,那些地方非得亂套不可。”陳新甲很理性,希望魯若麟不要大開殺戒,畢竟魯若麟手裏掌控著南京城的所有軍隊。


    “左良玉?要不是為了等劉孔昭來南京城,我早就下令將左良玉殺個片甲不留了。按照時間來算,那邊的決戰應該已經開始了,要不了多久就會有消息傳回來的。”魯若麟不屑的說道。


    突然被魯若麟轉移了話題,陳新甲馬上對九江的戰事有了興趣。


    “你確定?真的可以打敗左良玉?不會有什麽意外?”陳新甲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雖然安國軍的戰鬥力他非常清楚,但是左良玉好歹也是有號稱百萬的大軍,而安國軍隻有十來萬人,想要擊敗左良玉應該沒那麽容易。


    “能有多難?你想想城外的叛軍,同樣號稱百萬,不過是一個夜襲就分崩離析。左良玉的大軍即使比叛軍強一些也有限,要不是我壓著讓孫富貴不出擊,左良玉能撐到現在?現在既然城外的叛軍已經解決了,左良玉就沒有留著的必要了。”魯若麟信心十足的說道。


    陳新甲知道城外的叛軍多是由衛所兵和臨時拉來的青壯組成,戰鬥力差些也很正常。但是左良玉好歹也是打了一輩子仗的人,手下兵馬也長期與農民軍交戰,戰鬥力應該會高一些。


    “既然你這麽有信心,我自然相信你。如果將左良玉擊敗,那朝中應該再也沒有人敢反對我們了,離我們徹底的掌控朝廷也不遠了。”陳新甲微微有些興奮的說道。


    “沒那麽容易。”魯若麟搖搖頭,“不把那些權貴們打下去,即使我們控製了朝堂,地方上依然是他們的天下,又和以前有什麽區別?”


    見魯若麟始終沒有放棄大開殺戒的想法,陳新甲有些急了:“興漢,你要知道那些權貴們在江南紮根幾百年,早已與江南融為一體。一下子都清除掉動靜實在太大了,我們完全可以徐徐圖之,慢慢來。”


    “他們這些人除了殘民害民,還能夠有什麽用處?讓他們多活一天都是對百姓的殘忍。現在李自成還在北方肆掠,張獻忠也在為禍四川,天下百姓何其痛苦,實在是時不待我啊。”魯若麟歎道。


    “我知道你心憂天下百姓,我又何其不心疼。但是我們現在隻有這點人,沒有那些官員,我們如何治理地方?何況殺戮太多的話總歸對你的名聲不好。原本江南的讀書人就對你多有詬病,要是真的大開殺戒,隻怕天下讀書人都會與你離心離德的。”陳新甲依舊苦勸。


    江南的讀書人大多出自富裕家庭,與權貴們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再加上各種裙帶關係,可以說他們的心基本是和權貴們一起的。


    做慣了大爺的讀書人突然間發現安國公居然完全不將他們放在眼裏,那種落差與氣憤自然毫不掩飾的表露了出來。


    所以江南士林的輿論現在對魯若麟相當的不友好,更不用說支持了。


    而士林是地方的主要掌控者,地方上的各項事務基本由他們說了算。朝廷的勢力最多也隻能到達縣這一級別,再往下就是這幫以讀書人為代表的鄉紳的天下了。


    普通百姓大多愚昧,他們也習慣了聽從那些鄉紳的命令。說到權威,在普通百姓看來,朝廷都沒有那些鄉紳的話好使。


    江南可不是區區遼南可比的,沒有數量龐大的基層官員,想複製遼南的統治模式,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陳新甲認為,現在不能將那些讀書人得罪死了。


    魯若麟也知道陳新甲說的有道理,但是他更明白那些讀書人的秉性。


    誠然,讀書人裏確實有很多硬骨頭,寧死不屈、寧折不彎,但是大部分讀書人都是欺軟怕硬的,真要是刀架在脖子上,立場變得比誰都快。


    想想錢謙益在滿清來臨時的水太涼,以及大量讀書人投降滿清,就知道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節操究竟如何了。


    也就是大明文貴武賤把這些讀書人慣的,真以為少了他們朝廷就玩不轉了。


    魯若麟這些年一直在濟州島和遼南推行教育可不僅僅是為了提高百姓們的素質,同時也是在為以後擴大地盤做準備。


    陳新甲把治理地方想的太複雜,以為缺了讀書人就不行。其實隻要品行不差,有基本的學識,充當基層官吏是完全可以的,並不需要人人都是舉人和進士。


    “閣老放心,我不會搞誅連的,這次我隻針對刺殺我的人。”在人手還沒有到位之前,魯若麟不介意先忍一忍。


    “那就好,那就好。”陳新甲稍微放心了一些。


    魯若麟遇刺這麽大的事情,按理說應該鬧得滿城風雨、風聲鶴唳才對,但是安國軍在進行了一陣追查之後又恢複到了以前的狀態,將精力再次放在了城外的俘虜身上,讓人摸不到頭腦。


    當然,這隻是表麵的情況,私底下暗影司正在全力追查幕後凶手,並且已經有了一些頭緒。


    那些參與過刺殺行動的人知道表麵的平靜預示著後麵會有更加猛烈的風暴,反而更加不安。這種不知道什麽時候屠刀會落下來的情況,比安國軍大肆報複還要讓人感到恐懼。


    就在這個時候,九江那邊的戰事終於有了結果。當戰報傳到南京的時候,百姓們歡呼雀躍,而百官們則是一片透心涼。


    左良玉的大軍在安國的攻擊麵前一擊即潰,敗得幹脆利落,連左良玉和他的兒子都死在了攻擊之中。百萬大軍四散逃跑,鳥獸雲散。


    在九江戰報傳來的同時,鬆江那邊圍困林鎮遠的戰鬥也有了結果。不出大家所料,叛軍敗了,但是敗得那麽難看卻實在出乎大家的意料。


    鬆江那邊的叛軍在得知南京城外的主力被安國軍擊敗之後,十幾萬大軍居然一夜之間自行崩潰,讓林鎮遠的軍隊連進攻的機會都沒有。


    至此,當初被人給予厚望的清君側大軍全都灰飛煙滅,而安國軍的實力幾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整個江南再也沒有一支可以抗衡安國軍的軍隊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再造天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豬哥老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豬哥老腰並收藏明末之再造天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