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見識過不少大風大浪的劉宗周這個時候也被嚇到了。


    國子監學生互毆,而且幾乎是全員參與,這樣的事情古往今來何時發生過,簡直是大明的恥辱。


    劉宗周的弟子們慌忙中護著他往外跑,一行人惶惶如喪家之犬。


    好在國子監的學生雖然打得火熱,但是並沒有為難劉宗周這個老人,讓他得以安然離開。


    國子監出了這麽大的事情,已經不是通過說服就可以安撫下來了,這個時候隻有出動軍隊才能製止住這場鬥毆。


    而南京城中朝廷早就沒有軍隊可以調動了,隻能求助於安國軍。維護南京城的穩定是安國軍的責任,安國軍自然不能不管。


    隨著一隊隊安國軍士兵進入國子監,在安國軍士兵的強力鎮壓之下,這場大型鬥毆終於被製止了。


    好在這些學生們的戰鬥力太弱雞,又是赤手空拳,所以沒有人死亡,隻是有不少人受傷。


    鑒於國子監的局勢比較緊張,為免再次發生衝突,安國軍進駐國子監負責維持秩序。國子監的學生們剛剛從軍營裏出來,就再次受到了安國軍的管製,不過地點發生了變化而已。


    國子監學生的這次鬥毆,影響甚至比當初他們遊行被安國軍扣押還要嚴重。畢竟這次他們公然反對朝廷,鼓吹安國公上位,已經突破了朝廷的底線。


    這一刻,朝廷與安國軍的矛盾徹底公開化了。


    朱慈烺和朝廷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這次再退讓,那朱慈烺和朝廷的威信將蕩然無存。


    國子監迅速行動,將這次參與鬥毆,並對朝廷持反對意見的學生全部開除學籍。刑部和錦衣衛也接到命令,對這些造反的學生進行抓捕,務必殺一儆百,震懾住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錦衣衛都督馮可宗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就將消息傳給了魯若麟,然後才開始慢慢的調集人手準備前往國子監實施抓捕。


    沒有錦衣衛的配合,刑部的那些兵丁們可不敢去國子監。作為目前唯一一支掌握在朝廷手裏的武裝力量,雖然實力孱弱,但錦衣衛依然被大家給予了全部希望。


    可惜的是如今的錦衣衛早就不是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恐怖特務機構了,當他們來到國子監的時候,被在國子監守衛的安國軍士兵堅決的拒之門外。連門都進不了,就更不用說抓人了。


    隨行而來的刑部官員見到此情景,連屁都不敢放一個,站在遠處甚至不敢靠近。


    幾番交涉無果之後,錦衣衛和刑部的人隻能灰溜溜的退走了。


    麵對安國軍的拒不配合,朝中百官惱羞成怒,紛紛要魯若麟給一個說法。錢謙益甚至不惜以首輔之尊親自到魯若麟府上前往拜訪,但是此時的安國公府已經開始閉門謝客了,至於原因嗎,魯若麟生病了自然不能見客。


    誰都知道在這個節骨眼上魯若麟生病八成是裝出來的,但是誰也沒有膽子去質疑。


    第二天,那些被國子監開革的學生就在安國軍的保護下離開了國子監,這次的地點依然是軍營,但是性質已經變了,不在是囚禁看押,而是為了保護他們。


    而且這次進軍營,他們將受到安國軍的係統培訓,為正式成為安國軍的一員做準備。


    經過這次風波,這些學生與朝廷算是徹底決裂了,安國軍是他們目前唯一的出路,基本不可能三心二意了。


    這樣的處理結果算是徹底暴露了朝廷的無能,以及在麵對安國軍時的束手無策。


    人心開始悄然發生變化,看好安國軍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朝廷必須有所行動,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並聚攏離散的人心。在這樣的背景下,朝廷的稅收行動終於開始了。


    為了使這次的收稅行動顯得更加高尚一些,朝廷不惜從自己身上割肉,嚴令沒有任何人有免稅特權,都要交稅。而且普通百姓的稅額定得非常低,以證明自己心向百姓,不畏權貴的高大形象。


    不得不如此啊,朝廷已經被逼上了絕路,再不想辦法大家都要完蛋。不說會不會有性命之憂,至少魯若麟上位的話,大家別說榮華富貴了,肯定沒有好日子過。


    那些一直將祖製掛在嘴邊,誓死不交稅的權貴們這個時候也都軟了,至少在明麵上沒有反對。不過,交稅是態度,交多少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了。


    朝廷異常高調,恨不得滿世界宣傳這次的革新與創舉,以彰顯朝廷的“仁政”。


    那些朝廷下派監督收稅的官員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在一眾朝臣中算是比較清廉、剛直的,為的就是保證稅收能夠順利進行,證明朝廷並不比安國軍差。


    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幹,大明的吏治早就不是靠嚴令和幾個清廉的官員就能夠扭轉的。


    朝廷的命令經過州府,再下到縣、鄉、村,已經變形得麵目全非,早就不是原來的模樣。甚至很多地方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朝廷的新政策,依然在按照原來的規矩交稅。


    畢竟政策的執行是基層官吏的任務,他們想要欺上瞞下實在太簡單了。


    朝廷局勢是不是困難這些地方官吏並不關心,他們唯一關心的就是朝廷的新政策嚴重影響到了他們的利益。


    朝廷的想法是好的,讓富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但是地方的官吏們本身就是富戶們的代表,想要他們割肉滿足朝廷的要求,他們還沒有那麽高的覺悟。


    至於怎麽完成朝廷的任務,照老規矩來不就行了。到時候白花花的銀子送上去,難不成朝廷還能怪他們這些“有功之臣”?


    除了實行新稅法,朝廷還開始四處拉盟友,編製安國軍包圍網,用來抵禦安國軍的巨大壓力。


    關寧軍的祖大壽,宣府軍的楊國柱,福建的鄭芝龍,甚至遠走西域,隻在遼東留了一個空架子的滿清都迎來了朝廷的密使,一張針對安國軍的大網正在悄悄布置。


    不過這一切完全在魯若麟的掌控之中,麵對朝廷的舉動,魯若麟嗤之以鼻,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這些勢力,除了鄭芝龍,能夠對安國軍產生威脅的幾乎沒有。而且楊國柱和祖大壽與安國軍的關係非常微妙,到時候聽誰的還兩說呢。


    滿清現在在西域和蒙古草原上高歌猛進,將一眾蒙古部落和西域小國打得哭天喊地,全然不似被安國軍欺負得欲哭無淚的樣子。盛京這邊已經成了一個空架子,除了少部分人員,早就撤到西邊去了。


    滿清的重心已經西移,暫時對中原的事情沒有任何興趣,朝廷的努力完全是拋媚眼給瞎子看。


    如今的北方,宣府軍、關寧軍、滿清,三方勢力與安國軍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這三方勢力缺糧、缺物資,全靠與安國軍的貿易維持運轉。


    特別是滿清,繳獲的牲畜數以萬計,卻嚴重缺乏生活物資和武器裝備,這一點正好與安國軍形成了互補。


    如今的海州,已經成了安國軍與滿清最大的交易基地,每天都有數不盡的牲畜不遠萬裏被趕到這裏,帶走一箱箱的物資裝備,雙方都對這個交易方式非常滿意。


    滿清獲得了草原上稀缺的食鹽、布匹和鐵器,以及製作精良的武器,所付出的不過上草原上最不缺的牲畜和皮毛。更重要的是安國軍給出的價格還非常公道,有力的支援了滿清西征。


    正是因為西征前景良好,滿清已經不是很在乎遼東這邊的地盤了。滿清王廷早就西遷到了草原,盛京幾乎是不設防的。安國軍的活動範圍早就越過了雙方先前劃定的界線,滿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滿清心中,盛京遲早是保不住的,還不如在安國軍攻陷之前賣一個好價錢。安國軍也希望能夠完整的接收盛京,所以這段時間一直在向滿清釋放積極的信號,低價賣給滿清物資和武器就是其中之一。


    兩邊可謂是郎有情,妾有意,隻是還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罷了。


    宣府軍和關寧軍跟安國軍的關係就更加複雜了。


    宣府軍目前與安國軍的勢力範圍並不接壤,而且自身也沒有什麽產出,極度依靠外部輸入。以前有朝廷輸血,宣府軍還能勉強度日。現在朝廷沒有了,京師還在劉宗敏手裏,宣府軍直接就斷了糧。楊國柱又不想投靠李自成,所以隻能自力更生。


    現在能夠支援宣府軍的隻有相鄰的關寧軍,以及與楊國柱交情不錯的魯若麟了。


    宣府一地沒有什麽特產,主要靠與草原上的蒙古人進行交易賺些差價。現在草原被滿清禍害得不輕,很多小部落抵擋不住滿清的攻勢,又不想被滿清統治,紛紛南下,來到了宣府軍的勢力範圍。


    滿清現在不想與漢人勢力發生什麽衝突,所以對於跑到宣府軍勢力範圍內的小部落沒有怎麽理會,使得宣府軍治下意外有了一批牧民。


    楊國柱放下成見,收留並保護了那些牧民,代價就是那些牧民需要上交牲畜和皮毛。


    對於這個要求牧民覺得很正常,而且楊國柱收的比以前的頭人還要少,自然歡天喜地的留在了楊國柱治下。


    楊國柱知道自己底蘊有限,涸澤而漁的話要不了多久就會山窮水盡,所以一直小心翼翼的收攏著治下的財富,用來和安國軍換取物資。


    楊國柱買來的東西想要到手,必須經過關寧軍的地盤。好在宣府軍與關寧軍目前的關係還不錯,有點唇齒相依的感覺,所以物資通道還算通暢,勉強維持著目前的局麵。


    關寧軍的日子就要比宣府軍好過多了。


    有山海關擋住大順軍,東麵的滿清又已遠走,安國軍的重心也轉移到了江南,關寧軍的整體局勢還是比較安全的。


    經濟上麵,關寧軍北麵也是緊挨著蒙古草原,同樣可以進行牲畜和皮毛貿易。而且關寧軍還有洪承疇在任時建造的水泥廠,這也是一個巨大的財源。


    水泥這個東西用處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是供不應求。特別是安國軍,自己生產的水泥完全不夠用,每年都要從關寧軍進口大量的水泥。關寧軍也借著出口水泥,從安國軍那裏換取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


    最近關寧軍還開始屯田,準備緩解糧食緊張的問題。畢竟安國軍自身的糧食都不太夠用,自然沒有多餘的賣給關寧軍。


    以前關寧軍不屯田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隻是那個時候時刻麵臨戰爭,種好的糧食隨時都有可能被滿清搶走,根本就是賠本的買賣,所以糧食絕大多數都靠關內供應。


    現在關內供應糧食的渠道已經沒有了,南京朝廷自顧不暇,也沒有餘力向關寧軍輸送糧食,要想不餓死就要自己想辦法了。


    宣府軍、關寧軍、滿清三方合力向安國軍供應牲畜,使得安國軍的牲畜保有量大大增加。


    牲畜保有量的提高,不光是增加了安國軍的肉食供應,更是大大的促進了生產力的提升。


    在這個沒有蒸汽動力和石油動力的年代,蓄力是唯一能夠靈活使用的動力。畢竟水力和風力有很大的局限性,靈活度上嚴重不足。


    鋼製農具、耕牛,以及用原始農家肥的使用,安國軍治下農田的畝產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比大明的平均水平起碼高了近四成。


    也就是遼東地區開發的時間還不長,還沒有穩定下來。一旦遼東地區進入良性循環,魯若麟相信安國軍的糧食就再也不用愁了。


    對於福建的鄭芝龍,朱慈烺登基時就封他為南安伯,福建總鎮,也是一方軍頭。


    特別是鄭芝龍海上力量強大,正好可以用來對付安國軍的艦隊。而且鄭芝龍離朝廷最近,最有可能幫助到朝廷,所以鄭芝龍是這次朝廷拉攏的重頭戲。


    朝廷下的本錢不可謂不大,隻要鄭芝龍點頭,朝廷馬上就封他為南安侯。要是幫助朝廷趕跑了魯若麟,朝廷承諾可以封鄭芝龍為南安公,世襲罔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再造天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豬哥老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豬哥老腰並收藏明末之再造天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