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克利、趙清堯遇八仙的事在江湖傳開後,甚至比最早的楊靖在西域抱得美人歸之傳奇還要傳奇。
於是,有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人突然也站了出來,有鼻子有眼的說他在哪兒、在什麽時間也見過八仙。大概因他既無人證,也沒有什麽寶貝可供大家參考,所以人們都不相信他的話。
然而幾天過後,從西域忽然來了一位高僧,點名要與某某某再舉行一場對局,一決出勝負。
中原圍棋界聽說人家不遠萬裏地跑來,就是為了下這一盤棋,於是在諸多一等一高手的促成下,就很隆重地把那人請了出來。
大家一看,噫,他不是那個誰嗎?
高僧一見他就笑,說難得我墮落一回,不把你打敗我是無法再安寧了。他問這是為什麽?
高僧說,下了以後你就知道了。
兩人一交手,他就驚訝起來,等到了四十手,他果然停下手望著棋盤長考起來。
高僧說:“怎麽樣,知道厲害了吧,嗬嗬,這裏麵的名堂可有講究了,想不想知道我的棋為何長了?”
他點點頭。
於是,高僧接著得意洋洋道:
“你還記得那年我們下棋的事嗎?”
“回去之後,我因為動了怒氣,又因輸了棋動了執著心,所以不知不覺就染上了風寒。恍恍惚惚的不知怎麽就跑到了地下,被閻王爺一眼看見,很是吃驚地問我:你不是和尚嗎,怎麽也跑到我這裏來啦?”
我苦笑著告訴他說,是啊,連我都不知道怎麽一回事。他就說,不要緊,既然來了就給我們誦一篇《多功德經》,讓那些鬼們也聽聽,受一下教育。
可是我哪知道什麽是《多功德經》呀?
跟他一打聽,原來就是我們這兒的《金剛經》。
誰知這《金剛經》剛念了幾句,他們就經受不起了,一個個都叫頭疼,喊著讓我趕快走。
走了一半,我就聽見哪裏有下棋聲,一問,嗬嗬,他們居然正在搞一個什麽“鬼界圍棋爭霸賽”。我連忙跑過去觀看,不小心就那麽笑了一下,一顆黑子飛過來,恰好掉在我的嘴裏。我嚇了一跳,就醒了,病也一下子沒了。
然後,我再找人去下棋,沒有一個人下得過我了。
這人一聽就很高興地哦了一聲,對高僧說:
“既然你有這樣的奇遇,不如讓我出去想想辦法,再來與你比個高下如何?”
高僧連連點頭,說不妨一試,你想好了再來不更有趣嗎?
於是,他辭別高僧,騎上快馬,跑到一座山上,大叫“呂祖洞賓快快來救我”!
沒過一會兒,呂洞賓還真就跑了出來,他將棋局一步步地下出來,下到第四十手,呂洞賓就說不要下了,後麵準是沒有了,你肯定要輸一個半子是不是?他說“是啊”,卻看見呂洞賓也直搖頭,心裏一涼,嘴裏不覺冒出來一句“怎麽神仙也有不如鬼的地方呢”,拱拱手要走,呂洞賓又把他叫了回來,教訓道:
“你不要這麽沒有耐心,等我叫何仙姑來試試也不遲嘛!”
何仙姑將棋一看,馬上就對呂洞賓不住口地埋怨道:
“你這個老東西啊,老驢脾氣就是該不掉,你說說看,你這不是給我惹事嗎?”
呂洞賓嗬嗬直笑,連連搓手笑道:
“我是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你,找個理由聚一聚都不行?正好我這個小朋友找我幫忙,你就代勞想個辦法把他打發回去,我再請你去長安街上鬥酒好不好?”
何仙姑聽了這句話,方才轉怒為喜,在棋盤上擺出了一個“一子解雙征”的棋勢,就將他打發了回去。
回去後,當他一擺出這個“一子解雙征”的棋勢,高僧二話不說,馬上大驚失色地將手裏的黑棋投到了桌子上,起身就要打道回府。
西域高僧,在中原再次铩羽而歸,一下子就在朝野之間傳開了。
廟堂之上的皇帝見人家就這麽走了,心裏又納悶,又覺得過意不去,就派人問高僧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要知道,中原素來就是禮儀之邦,又常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能威加四海。麵對一個前來求道的西域高僧,即便他求的是棋道,也還是要問問清楚的才好。
畢竟,聖人不也說過嗎?“終日無所事事,不有博弈者乎”,棋雖小道,但以小見大,大道亦可聞也。
麵對皇帝之問,高僧回答說:
“請陛下千萬不要誤會,那手棋是何仙姑的“第十八打劫法”,又號稱“萬劫不複”,所以貧僧一下子悟道了,決定這就回去麵壁,再不能枉費心機了。”
皇帝聽說高僧居然在中原又有了一番“悟道”,當即高興得親自出宮去送他,並要高僧給他坐而論道,講講此番中原之行“悟的是什麽道”。
“不可說,不可說也。”
直到最後踏上歸途,高僧也再不肯多說一句話,隻是雙手合什,連連微笑,一路西去了……
跟兩個白胡子老頭兒,坐在一隻橘子裏麵,像走馬燈似的看了一圈下來,牛棋不僅看得莫名其妙,而又頭昏腦漲。
正在他哀歎被人封印了一般成了聾子和啞巴之際,其中一個白胡子老頭兒忽然在他腦瓜上輕拍了一下道:
“猴子,汝打擾了吾二人的橘中之樂,肯定是要為此吃些苦頭的。怎麽樣,這一番看下來,這橘中之樂的妙趣,汝可悟出了一些什麽沒有?”
牛棋撇撇嘴,忽然發現自己又可以亂說亂動了,當即跳腳罵道:
“什麽橘中之樂,不就是天上人間的各種圍棋之事麽?”
“老東西,你們喜歡圍棋,便逼著別人也跟著你們一起喜歡圍棋,莫名其妙,豈有此理!”
“你們等著,待我學到了本事,一棍子來敲碎你們的大腿骨!”
一對白胡子老頭兒一點也不惱怒,隻是嗬嗬一笑,指著下麵的皇帝道:
“汝這猴子,真是狗咬呂洞賓不是好心人。”
“汝張大雙眼看看清楚,這下麵的皇帝,到底是哪個耶!”
一絲明悟,忽然閃過。
牛棋抓抓腦袋,定睛一看,頓時大叫一聲:
“啊也,他、他不是那個西遊路上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嗎?”
說著,一個“禦弟”模樣的書呆子形象,栩栩如生地一下子浮現在他的眼前……
於是,有個不願透露姓名的人突然也站了出來,有鼻子有眼的說他在哪兒、在什麽時間也見過八仙。大概因他既無人證,也沒有什麽寶貝可供大家參考,所以人們都不相信他的話。
然而幾天過後,從西域忽然來了一位高僧,點名要與某某某再舉行一場對局,一決出勝負。
中原圍棋界聽說人家不遠萬裏地跑來,就是為了下這一盤棋,於是在諸多一等一高手的促成下,就很隆重地把那人請了出來。
大家一看,噫,他不是那個誰嗎?
高僧一見他就笑,說難得我墮落一回,不把你打敗我是無法再安寧了。他問這是為什麽?
高僧說,下了以後你就知道了。
兩人一交手,他就驚訝起來,等到了四十手,他果然停下手望著棋盤長考起來。
高僧說:“怎麽樣,知道厲害了吧,嗬嗬,這裏麵的名堂可有講究了,想不想知道我的棋為何長了?”
他點點頭。
於是,高僧接著得意洋洋道:
“你還記得那年我們下棋的事嗎?”
“回去之後,我因為動了怒氣,又因輸了棋動了執著心,所以不知不覺就染上了風寒。恍恍惚惚的不知怎麽就跑到了地下,被閻王爺一眼看見,很是吃驚地問我:你不是和尚嗎,怎麽也跑到我這裏來啦?”
我苦笑著告訴他說,是啊,連我都不知道怎麽一回事。他就說,不要緊,既然來了就給我們誦一篇《多功德經》,讓那些鬼們也聽聽,受一下教育。
可是我哪知道什麽是《多功德經》呀?
跟他一打聽,原來就是我們這兒的《金剛經》。
誰知這《金剛經》剛念了幾句,他們就經受不起了,一個個都叫頭疼,喊著讓我趕快走。
走了一半,我就聽見哪裏有下棋聲,一問,嗬嗬,他們居然正在搞一個什麽“鬼界圍棋爭霸賽”。我連忙跑過去觀看,不小心就那麽笑了一下,一顆黑子飛過來,恰好掉在我的嘴裏。我嚇了一跳,就醒了,病也一下子沒了。
然後,我再找人去下棋,沒有一個人下得過我了。
這人一聽就很高興地哦了一聲,對高僧說:
“既然你有這樣的奇遇,不如讓我出去想想辦法,再來與你比個高下如何?”
高僧連連點頭,說不妨一試,你想好了再來不更有趣嗎?
於是,他辭別高僧,騎上快馬,跑到一座山上,大叫“呂祖洞賓快快來救我”!
沒過一會兒,呂洞賓還真就跑了出來,他將棋局一步步地下出來,下到第四十手,呂洞賓就說不要下了,後麵準是沒有了,你肯定要輸一個半子是不是?他說“是啊”,卻看見呂洞賓也直搖頭,心裏一涼,嘴裏不覺冒出來一句“怎麽神仙也有不如鬼的地方呢”,拱拱手要走,呂洞賓又把他叫了回來,教訓道:
“你不要這麽沒有耐心,等我叫何仙姑來試試也不遲嘛!”
何仙姑將棋一看,馬上就對呂洞賓不住口地埋怨道:
“你這個老東西啊,老驢脾氣就是該不掉,你說說看,你這不是給我惹事嗎?”
呂洞賓嗬嗬直笑,連連搓手笑道:
“我是很長時間沒有看到你,找個理由聚一聚都不行?正好我這個小朋友找我幫忙,你就代勞想個辦法把他打發回去,我再請你去長安街上鬥酒好不好?”
何仙姑聽了這句話,方才轉怒為喜,在棋盤上擺出了一個“一子解雙征”的棋勢,就將他打發了回去。
回去後,當他一擺出這個“一子解雙征”的棋勢,高僧二話不說,馬上大驚失色地將手裏的黑棋投到了桌子上,起身就要打道回府。
西域高僧,在中原再次铩羽而歸,一下子就在朝野之間傳開了。
廟堂之上的皇帝見人家就這麽走了,心裏又納悶,又覺得過意不去,就派人問高僧到底是怎麽一回事。要知道,中原素來就是禮儀之邦,又常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能威加四海。麵對一個前來求道的西域高僧,即便他求的是棋道,也還是要問問清楚的才好。
畢竟,聖人不也說過嗎?“終日無所事事,不有博弈者乎”,棋雖小道,但以小見大,大道亦可聞也。
麵對皇帝之問,高僧回答說:
“請陛下千萬不要誤會,那手棋是何仙姑的“第十八打劫法”,又號稱“萬劫不複”,所以貧僧一下子悟道了,決定這就回去麵壁,再不能枉費心機了。”
皇帝聽說高僧居然在中原又有了一番“悟道”,當即高興得親自出宮去送他,並要高僧給他坐而論道,講講此番中原之行“悟的是什麽道”。
“不可說,不可說也。”
直到最後踏上歸途,高僧也再不肯多說一句話,隻是雙手合什,連連微笑,一路西去了……
跟兩個白胡子老頭兒,坐在一隻橘子裏麵,像走馬燈似的看了一圈下來,牛棋不僅看得莫名其妙,而又頭昏腦漲。
正在他哀歎被人封印了一般成了聾子和啞巴之際,其中一個白胡子老頭兒忽然在他腦瓜上輕拍了一下道:
“猴子,汝打擾了吾二人的橘中之樂,肯定是要為此吃些苦頭的。怎麽樣,這一番看下來,這橘中之樂的妙趣,汝可悟出了一些什麽沒有?”
牛棋撇撇嘴,忽然發現自己又可以亂說亂動了,當即跳腳罵道:
“什麽橘中之樂,不就是天上人間的各種圍棋之事麽?”
“老東西,你們喜歡圍棋,便逼著別人也跟著你們一起喜歡圍棋,莫名其妙,豈有此理!”
“你們等著,待我學到了本事,一棍子來敲碎你們的大腿骨!”
一對白胡子老頭兒一點也不惱怒,隻是嗬嗬一笑,指著下麵的皇帝道:
“汝這猴子,真是狗咬呂洞賓不是好心人。”
“汝張大雙眼看看清楚,這下麵的皇帝,到底是哪個耶!”
一絲明悟,忽然閃過。
牛棋抓抓腦袋,定睛一看,頓時大叫一聲:
“啊也,他、他不是那個西遊路上的唐朝皇帝李世民嗎?”
說著,一個“禦弟”模樣的書呆子形象,栩栩如生地一下子浮現在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