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直夕陽西下,彩霞映紅著天空,晚風挾裹著花香送來陣陣清涼,隔水而立的亭子裏有幾個歌姬在彈奏著曲子,隱隱約約,穿山度水而來,仿佛仙境來的音樂。
阿菀接著舉起酒杯道:“這第二杯酒,就敬咱們的攝政王殿下。”
“好。”眾人應聲,都起身向楚黎敬酒,楚黎舉杯相迎,如此這般,大家又都向千樹敬了酒,酒過三巡,千雪、瑤窈才微微放開些,但依然不敢直視楚黎。大家不時稱讚阿菀準備的菜品和烤翅,互相閑聊著。
青衣候眼見阿菀和九貞不時低首相談,毫不避諱,不免生了酸意。“聽說蕭大夫在神醫府上牛角掛書、焚膏繼晷,一心一意、廢寢忘食,怎麽今日會得空來赴這宴席?”他這番話讓大家都看向九貞。
“勞逸結合侯爺不懂麽。”阿菀一嘴頂回去,發現打從九貞和侯爺相識,這侯汶海就沒給過人家什麽好臉色。
“哼!”侯爺越發醋意十足,促狹的丹鳳眼瞪著阿菀,一杯接一杯的喝著悶酒。
“蕭大夫家在何處?年紀幾何?”慕容千樹之前雖在王府與蕭大夫接觸過,但未深交,今日見他與阿菀確實親厚,不免也生出幾分不快——畢竟,男女有別。
“哥,你查戶口呢!”阿菀接話嗔怪道,“蕭大夫是我請來的朋友。”
聽阿菀如此說,千樹忙閉了嘴巴,也悶悶的喝著酒。正好與青衣候目光交接,兩人嘴角都泛起一個苦笑。
“秋兒,前日你千雪姐姐教你背了一首詩,你背來給你楚黎哥哥聽聽如何?”阿菀忙活躍著氣氛,她可不想大家都盯著九貞。
“好。”秋兒說著就開始背起來,“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不錯。此詩倒了應了這園中萬紫千紅的光景。”楚黎頷首,問道,“秋兒,可知道是誰寫的?”
“是……”秋兒拖長了尾音,偏著腦袋半天也想不起來,呆呆的杵在原地。
千雪見狀,忙接上:“是朱熹寫的。”秋兒一聽,立馬笑了:“對,千雪姐姐教過,說是朱熹寫的。”
“素聞慕容小姐工詩詞歌賦,如今看來,才女傳聞確實不假。”楚黎聲音如玉石般溫潤入耳。
千雪心神動蕩,忙起身回禮:“王爺謬讚,小女隻不過閨中清閑,識得幾個字而已,擔不起這‘才女’名號”。
“慕容姑娘過謙了,一直聽阿菀姑娘說秋兒是在跟你處讀書識字。我雖也有教讀,但總是缺乏細細輔導的空閑。說來,本王劃給秋兒的內容都是慕容姑娘悉心幫助她研讀、講解的。倒勞煩姑娘了。”楚黎幾句話下來早已經讓千雪耳紅麵赤,心口小鹿砰砰亂撞。
隻聽千雪靦腆的回道:“王爺言重了,照拂秋兒既是菀姐姐的叮囑,也是我同秋兒的情分。千雪不敢言辛苦,隻是千雪若有講解不對的地方,還望王爺讓秋兒轉告。讓千雪能夠改正。”
“嗯。”楚黎這次倒不客套,淡淡應道。
千雪慢慢坐下,喝了口水壓了壓心神,眼角不時偷瞧楚黎的側顏。瑤窈羨慕的看了千雪一眼,很羨慕她能夠與楚黎搭上話。
阿菀眼珠來回轉動著,又有了主意,隻聽她說道:“侯爺,聽說你聞湘水水患嚴重,已經捐贈了三千旦糧食,不日就要送往災區。”
“此事本王怎麽不知道?”楚黎問。
“杯水車薪而已。”侯爺一臉不願多談此事的表情。
“雖說杯水車薪,但勝在雪中送炭。”阿菀看向楚黎,“殿下,不光侯爺捐贈,瑤窈也悄悄捐贈了不少自己的珠寶首飾去為災民購買衣食。”
楚黎聽此,不免將目光投向瑤窈:“侯家小姐一個閨中女子,竟有如此慈善之心,也真是難得。”
瑤窈忙起身回道:“小女也隻是效仿哥哥,想為那些深受水患的百姓送去綿薄之力。算不得什麽的!”
楚黎深感欣慰,不禁歎道:“如今國庫空虛,要是京中大族都肯像你們侯氏兄妹般慷慨捐助,水患何愁不治啊!”
一想起湘水水患,楚黎頓時沒了心情,今天這宴,阿菀備的食材都非常普通,量也緊湊,並沒有奢靡鋪張之氣,隻是在做法上講究了些而已。他說:“阿菀姑娘今日的宴席倒也是用了心思的,卻也合了本王的心意。”
“王爺不嫌棄樸素了些就好。”
“樸素才好,身為攝政王,要在在此時依然大魚大肉,那本王如何對得住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
阿菀琢磨著這宴會的氣氛因為水患而變得沉重,便接著這個話題道:“朝廷賑災款籌備的如何?”
“能籌到的都已經撥下去了,但依然不夠救護所有災民。”千樹擔憂的說,“朝廷正在想辦法。”
阿菀想起自己和秋兒流浪乞討的日子,知道挨餓的滋味不好受,她說:“攝政王,其實我們可以向民間發起捐助倡議。而且,我個人認為,民間的力量未必薄弱。所謂積少成多,隻要能盡早幫到災民,不管多少,能幫一點是一點。”
“這倒是個法子,隻是這如何倡議,總要有個章程。”談到正事,青衣候之前的小心眼都跑到爪哇國去了,他討好的問,“阿菀,你是否已經有了方案?”
楚黎也滿懷希望的追問:“阿菀姑娘要是有了主意,不妨說來眾人聽聽。”
阿菀坐直了身體,嚴肅的說:“其實,這個民間籌款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朝廷牽頭的籌款,這部分所麵向的人員就是各官宦、王公貴族。第二部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籌款,麵向廣大老百姓和富商的籌款。”
“阿菀,這朝廷可以強行要求食俸祿的王公大臣捐款,但不能讓老百姓也這樣啊。”九貞實事求是的提出異議。身為皇族的她,並不反對對王公貴族的捐贈,但要對普通老百姓,這卻是不妥的。
“不錯,籌款的第一部分咱們不用擔心,現在最主要的就是第二部分,這完全是看百姓的自願情況,得靠我們自己去宣傳,去倡議。”阿菀一步一步的說,“籌款先要造勢,朝廷先公布籌款結果,然後才能感染百姓,讓他們也自願為災民獻一份力量。”
“這確實是個好的籌措方案。我覺得可行!”侯爺第一個讚同。在坐的一聽,都點點頭,為阿菀的計劃折服。
千雪和瑤窈更是佩服阿菀,兩人暗中都有點汗顏,都在想——自己剛才在王爺跟前露的巧,都隻是些微末伎倆,根本不足一提。
阿菀接著舉起酒杯道:“這第二杯酒,就敬咱們的攝政王殿下。”
“好。”眾人應聲,都起身向楚黎敬酒,楚黎舉杯相迎,如此這般,大家又都向千樹敬了酒,酒過三巡,千雪、瑤窈才微微放開些,但依然不敢直視楚黎。大家不時稱讚阿菀準備的菜品和烤翅,互相閑聊著。
青衣候眼見阿菀和九貞不時低首相談,毫不避諱,不免生了酸意。“聽說蕭大夫在神醫府上牛角掛書、焚膏繼晷,一心一意、廢寢忘食,怎麽今日會得空來赴這宴席?”他這番話讓大家都看向九貞。
“勞逸結合侯爺不懂麽。”阿菀一嘴頂回去,發現打從九貞和侯爺相識,這侯汶海就沒給過人家什麽好臉色。
“哼!”侯爺越發醋意十足,促狹的丹鳳眼瞪著阿菀,一杯接一杯的喝著悶酒。
“蕭大夫家在何處?年紀幾何?”慕容千樹之前雖在王府與蕭大夫接觸過,但未深交,今日見他與阿菀確實親厚,不免也生出幾分不快——畢竟,男女有別。
“哥,你查戶口呢!”阿菀接話嗔怪道,“蕭大夫是我請來的朋友。”
聽阿菀如此說,千樹忙閉了嘴巴,也悶悶的喝著酒。正好與青衣候目光交接,兩人嘴角都泛起一個苦笑。
“秋兒,前日你千雪姐姐教你背了一首詩,你背來給你楚黎哥哥聽聽如何?”阿菀忙活躍著氣氛,她可不想大家都盯著九貞。
“好。”秋兒說著就開始背起來,“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不錯。此詩倒了應了這園中萬紫千紅的光景。”楚黎頷首,問道,“秋兒,可知道是誰寫的?”
“是……”秋兒拖長了尾音,偏著腦袋半天也想不起來,呆呆的杵在原地。
千雪見狀,忙接上:“是朱熹寫的。”秋兒一聽,立馬笑了:“對,千雪姐姐教過,說是朱熹寫的。”
“素聞慕容小姐工詩詞歌賦,如今看來,才女傳聞確實不假。”楚黎聲音如玉石般溫潤入耳。
千雪心神動蕩,忙起身回禮:“王爺謬讚,小女隻不過閨中清閑,識得幾個字而已,擔不起這‘才女’名號”。
“慕容姑娘過謙了,一直聽阿菀姑娘說秋兒是在跟你處讀書識字。我雖也有教讀,但總是缺乏細細輔導的空閑。說來,本王劃給秋兒的內容都是慕容姑娘悉心幫助她研讀、講解的。倒勞煩姑娘了。”楚黎幾句話下來早已經讓千雪耳紅麵赤,心口小鹿砰砰亂撞。
隻聽千雪靦腆的回道:“王爺言重了,照拂秋兒既是菀姐姐的叮囑,也是我同秋兒的情分。千雪不敢言辛苦,隻是千雪若有講解不對的地方,還望王爺讓秋兒轉告。讓千雪能夠改正。”
“嗯。”楚黎這次倒不客套,淡淡應道。
千雪慢慢坐下,喝了口水壓了壓心神,眼角不時偷瞧楚黎的側顏。瑤窈羨慕的看了千雪一眼,很羨慕她能夠與楚黎搭上話。
阿菀眼珠來回轉動著,又有了主意,隻聽她說道:“侯爺,聽說你聞湘水水患嚴重,已經捐贈了三千旦糧食,不日就要送往災區。”
“此事本王怎麽不知道?”楚黎問。
“杯水車薪而已。”侯爺一臉不願多談此事的表情。
“雖說杯水車薪,但勝在雪中送炭。”阿菀看向楚黎,“殿下,不光侯爺捐贈,瑤窈也悄悄捐贈了不少自己的珠寶首飾去為災民購買衣食。”
楚黎聽此,不免將目光投向瑤窈:“侯家小姐一個閨中女子,竟有如此慈善之心,也真是難得。”
瑤窈忙起身回道:“小女也隻是效仿哥哥,想為那些深受水患的百姓送去綿薄之力。算不得什麽的!”
楚黎深感欣慰,不禁歎道:“如今國庫空虛,要是京中大族都肯像你們侯氏兄妹般慷慨捐助,水患何愁不治啊!”
一想起湘水水患,楚黎頓時沒了心情,今天這宴,阿菀備的食材都非常普通,量也緊湊,並沒有奢靡鋪張之氣,隻是在做法上講究了些而已。他說:“阿菀姑娘今日的宴席倒也是用了心思的,卻也合了本王的心意。”
“王爺不嫌棄樸素了些就好。”
“樸素才好,身為攝政王,要在在此時依然大魚大肉,那本王如何對得住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
阿菀琢磨著這宴會的氣氛因為水患而變得沉重,便接著這個話題道:“朝廷賑災款籌備的如何?”
“能籌到的都已經撥下去了,但依然不夠救護所有災民。”千樹擔憂的說,“朝廷正在想辦法。”
阿菀想起自己和秋兒流浪乞討的日子,知道挨餓的滋味不好受,她說:“攝政王,其實我們可以向民間發起捐助倡議。而且,我個人認為,民間的力量未必薄弱。所謂積少成多,隻要能盡早幫到災民,不管多少,能幫一點是一點。”
“這倒是個法子,隻是這如何倡議,總要有個章程。”談到正事,青衣候之前的小心眼都跑到爪哇國去了,他討好的問,“阿菀,你是否已經有了方案?”
楚黎也滿懷希望的追問:“阿菀姑娘要是有了主意,不妨說來眾人聽聽。”
阿菀坐直了身體,嚴肅的說:“其實,這個民間籌款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朝廷牽頭的籌款,這部分所麵向的人員就是各官宦、王公貴族。第二部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籌款,麵向廣大老百姓和富商的籌款。”
“阿菀,這朝廷可以強行要求食俸祿的王公大臣捐款,但不能讓老百姓也這樣啊。”九貞實事求是的提出異議。身為皇族的她,並不反對對王公貴族的捐贈,但要對普通老百姓,這卻是不妥的。
“不錯,籌款的第一部分咱們不用擔心,現在最主要的就是第二部分,這完全是看百姓的自願情況,得靠我們自己去宣傳,去倡議。”阿菀一步一步的說,“籌款先要造勢,朝廷先公布籌款結果,然後才能感染百姓,讓他們也自願為災民獻一份力量。”
“這確實是個好的籌措方案。我覺得可行!”侯爺第一個讚同。在坐的一聽,都點點頭,為阿菀的計劃折服。
千雪和瑤窈更是佩服阿菀,兩人暗中都有點汗顏,都在想——自己剛才在王爺跟前露的巧,都隻是些微末伎倆,根本不足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