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黎正在與楚瑜湊請去湘水下遊視察的事情,楚瑜允了。
“那阿菀姑娘當真回拒了朕的賞賜。”楚瑜再次問,在他麵前的桌子上,擺放著那幅蠟燭的畫像。“不知道怎的,那晚回來後,她介紹這副畫時的樣子一直在朕腦海中回旋,當著那麽多人,她的話講的從容、大氣,克製又得體。果然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女兒,朕記得,當初此女與父母進京,也是為了選秀。說來,她與朕,還是有段緣分在的。”
楚黎微微變色,道:“皇上,張大人夫婦冤死,張姑娘正在孝中,還不足一年,她不願張揚,所以才婉拒封賞。”
“既然這樣,你傳朕口諭,隻要她有所求,朕可以無條件滿足她一個心願!”楚瑜本已經生了讓阿菀入宮之心,但聽到她正在孝中,又不忍奪孝,忙補充道,“隻要她想到了,隨時可以進宮告訴朕。”
“臣弟遵旨。”楚黎領旨退下,在殿外,他揉了揉發脹的額頭,思量著如何將此事告知阿菀與青衣候二人。
不巧,等他派人去傳二人,兩人都不在京中。
冷杉回稟道:“王爺,青衣候陪著母親去城外寺廟禮佛,要幾日才回城,而阿菀姑娘前幾日去了甘平縣,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
“她去甘平縣作甚?”楚黎問。
冷杉道:“因為錦繡閣遇到麻煩。是這樣的,錦繡閣最主要的絲麻綿等麵料的供應來源於吉、潭幾個盛產的大縣,錦繡閣跟那裏的村民都簽訂了秋收的契約。但這次在下麵負責征收的人說洪水蔓延至這幾個縣,農作物都被水淹了。沒法按時交付,而相隔不遠的甘平縣卻收貨頗豐,因為此事關係錦繡閣一整年的麵料,阿菀帶著人去當地買原料去了。”
“這等事情還要她親自去,侯府沒人了!”楚黎直覺還有隱情。按照他對青衣候的了解,這種車馬勞頓的事情萬不能攤派到阿菀頭上。
這邊,李貴進來道:“王爺,啟程的事宜已經準備妥當,負責押運的軍隊在城外等候著王爺。”
楚黎想了想,道:“罷了,皇兄要我將口諭親自轉告給阿菀姑娘,她既去了甘平縣,咱們去的吉遠、潭關諸縣都借道甘平,隻能到了甘平再派人去尋,到時再當麵告知與她。”他又提筆留信一封,交與劉管家,“等侯爺從城外回來,你親自交由他。”
李貴領命,楚黎忙帶著冷杉等眾護衛飛馬出城,與禁軍匯合後,火速趕往災區。
甘平在湘水上遊,是個產棉麻的大縣。畢竟,其他同行業已經朝這裏趕來,阿菀帶著童進寶等人日夜兼程而來,就是為了搶先一步。
搶購大戰拉開序幕,阿菀為了爭取民意,親自跑到田裏去幫他們摘棉花,收桑麻,嘮家常。她玩的不亦樂乎,跟著前來的人卻累的苦不堪言。城裏有客棧不住,偏生在偏遠鄉下和農民擠泥屋,睡土炕,吃糙米。
以致於當楚黎到達甘平縣,想要找人時,甘平縣令翻了整個城,都沒能找到。
“掌櫃,你真有法子。”童進寶站在阿菀身後,遠眺著這滿山遍野的棉麻,由衷的欽佩道,“和咱們簽訂收購契約的村民已經占據甘縣一半多,原以為,這次來是要花一番血本的,不想,收購價格竟然比咱們預估的要低很多。”
“你吩咐與村民接洽的人,讓他們別占村民便宜,不許搞小動作。這次雖然甘平縣沒遭水患,但其他縣份大家都有親戚朋友在,都聽他們說了錦繡閣和侯府的慷慨捐助事宜。咱們這次的收購價格不高,是村民給侯爺,給錦繡閣麵子。”
阿菀駐足望去,隻覺心情舒暢,比在京城的日子要舒服許多。她動了動筋骨,“進寶,我忽然覺得這田園生活很適合我。有點不想回京了。”
“這可不成,你要是不回去。小的這副皮先得被侯爺扒一層,然後慕容府的老夫人、尚書大人、忠勇將軍等人挨個排隊再扒一層……”進寶故作驚惶,可憐。
“哈哈哈!”阿菀開懷大笑,“你這皮夠厚的啊!能扒那麽多層。”
進寶欲在逗阿菀開心,不想瞧見一群人歪歪扭扭的朝他們跑來,邊跑邊喊:“阿菀姑娘,阿菀姑娘。”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兩人跟前。隻聽一個頭戴烏紗帽的人氣喘籲籲的說:“阿菀姑娘,在下是甘平縣令,攝政王……攝政王殿下在甘平縣城等著你呢,說皇上有口諭給你,你快回去吧!”
“皇上有口諭給我?”阿菀愣在當場,沒等她反應,就被這群人前呼後擁的抗走了。
“掌櫃的——”進寶趕緊跟上去。
一刻不歇的回到城裏,在城門口,守城的人說攝政王的人馬等不得阿菀已經去了吉縣,攝政王留下口諭,讓阿菀在甘平縣等候他折返回來再宣讀皇上口諭。
阿菀卻安排進寶留在甘縣負責收購一事,自己帶了兩個護衛便要前去吉縣,那縣令哪敢就此讓阿菀輕裝簡行,忙派了一支衛隊送她。出了甘縣,到了吉縣的地界,洪水已經退去,但與甘平縣的景況想比,真真讓阿菀難受。
“九貞?”阿菀眼前忽然捕捉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城外的粥棚前,蕭九貞正在給難民問診。阿菀忙從車上下來,與她招呼。
“你怎麽在這裏?”兩人驚喜之餘,同時發問。九貞先說:“我受師傅之命來為受困的災民看病,已經有月多了。”
“我的事情說來話長,回頭我再跟你細說。”阿菀道,“我現在要急著去見攝政王,等見完他,我再回來尋你。”
“攝政王進城三日了,你趕緊去吧!”九貞知她定有急事,也不挽留。
兩人告別,阿菀帶著衛隊,就匆匆進了城。這來的一路上,阿菀一直提心吊膽,琢磨著,皇上有什麽口諭給她,是好?還是不好呢?
“那阿菀姑娘當真回拒了朕的賞賜。”楚瑜再次問,在他麵前的桌子上,擺放著那幅蠟燭的畫像。“不知道怎的,那晚回來後,她介紹這副畫時的樣子一直在朕腦海中回旋,當著那麽多人,她的話講的從容、大氣,克製又得體。果然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女兒,朕記得,當初此女與父母進京,也是為了選秀。說來,她與朕,還是有段緣分在的。”
楚黎微微變色,道:“皇上,張大人夫婦冤死,張姑娘正在孝中,還不足一年,她不願張揚,所以才婉拒封賞。”
“既然這樣,你傳朕口諭,隻要她有所求,朕可以無條件滿足她一個心願!”楚瑜本已經生了讓阿菀入宮之心,但聽到她正在孝中,又不忍奪孝,忙補充道,“隻要她想到了,隨時可以進宮告訴朕。”
“臣弟遵旨。”楚黎領旨退下,在殿外,他揉了揉發脹的額頭,思量著如何將此事告知阿菀與青衣候二人。
不巧,等他派人去傳二人,兩人都不在京中。
冷杉回稟道:“王爺,青衣候陪著母親去城外寺廟禮佛,要幾日才回城,而阿菀姑娘前幾日去了甘平縣,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來。”
“她去甘平縣作甚?”楚黎問。
冷杉道:“因為錦繡閣遇到麻煩。是這樣的,錦繡閣最主要的絲麻綿等麵料的供應來源於吉、潭幾個盛產的大縣,錦繡閣跟那裏的村民都簽訂了秋收的契約。但這次在下麵負責征收的人說洪水蔓延至這幾個縣,農作物都被水淹了。沒法按時交付,而相隔不遠的甘平縣卻收貨頗豐,因為此事關係錦繡閣一整年的麵料,阿菀帶著人去當地買原料去了。”
“這等事情還要她親自去,侯府沒人了!”楚黎直覺還有隱情。按照他對青衣候的了解,這種車馬勞頓的事情萬不能攤派到阿菀頭上。
這邊,李貴進來道:“王爺,啟程的事宜已經準備妥當,負責押運的軍隊在城外等候著王爺。”
楚黎想了想,道:“罷了,皇兄要我將口諭親自轉告給阿菀姑娘,她既去了甘平縣,咱們去的吉遠、潭關諸縣都借道甘平,隻能到了甘平再派人去尋,到時再當麵告知與她。”他又提筆留信一封,交與劉管家,“等侯爺從城外回來,你親自交由他。”
李貴領命,楚黎忙帶著冷杉等眾護衛飛馬出城,與禁軍匯合後,火速趕往災區。
甘平在湘水上遊,是個產棉麻的大縣。畢竟,其他同行業已經朝這裏趕來,阿菀帶著童進寶等人日夜兼程而來,就是為了搶先一步。
搶購大戰拉開序幕,阿菀為了爭取民意,親自跑到田裏去幫他們摘棉花,收桑麻,嘮家常。她玩的不亦樂乎,跟著前來的人卻累的苦不堪言。城裏有客棧不住,偏生在偏遠鄉下和農民擠泥屋,睡土炕,吃糙米。
以致於當楚黎到達甘平縣,想要找人時,甘平縣令翻了整個城,都沒能找到。
“掌櫃,你真有法子。”童進寶站在阿菀身後,遠眺著這滿山遍野的棉麻,由衷的欽佩道,“和咱們簽訂收購契約的村民已經占據甘縣一半多,原以為,這次來是要花一番血本的,不想,收購價格竟然比咱們預估的要低很多。”
“你吩咐與村民接洽的人,讓他們別占村民便宜,不許搞小動作。這次雖然甘平縣沒遭水患,但其他縣份大家都有親戚朋友在,都聽他們說了錦繡閣和侯府的慷慨捐助事宜。咱們這次的收購價格不高,是村民給侯爺,給錦繡閣麵子。”
阿菀駐足望去,隻覺心情舒暢,比在京城的日子要舒服許多。她動了動筋骨,“進寶,我忽然覺得這田園生活很適合我。有點不想回京了。”
“這可不成,你要是不回去。小的這副皮先得被侯爺扒一層,然後慕容府的老夫人、尚書大人、忠勇將軍等人挨個排隊再扒一層……”進寶故作驚惶,可憐。
“哈哈哈!”阿菀開懷大笑,“你這皮夠厚的啊!能扒那麽多層。”
進寶欲在逗阿菀開心,不想瞧見一群人歪歪扭扭的朝他們跑來,邊跑邊喊:“阿菀姑娘,阿菀姑娘。”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兩人跟前。隻聽一個頭戴烏紗帽的人氣喘籲籲的說:“阿菀姑娘,在下是甘平縣令,攝政王……攝政王殿下在甘平縣城等著你呢,說皇上有口諭給你,你快回去吧!”
“皇上有口諭給我?”阿菀愣在當場,沒等她反應,就被這群人前呼後擁的抗走了。
“掌櫃的——”進寶趕緊跟上去。
一刻不歇的回到城裏,在城門口,守城的人說攝政王的人馬等不得阿菀已經去了吉縣,攝政王留下口諭,讓阿菀在甘平縣等候他折返回來再宣讀皇上口諭。
阿菀卻安排進寶留在甘縣負責收購一事,自己帶了兩個護衛便要前去吉縣,那縣令哪敢就此讓阿菀輕裝簡行,忙派了一支衛隊送她。出了甘縣,到了吉縣的地界,洪水已經退去,但與甘平縣的景況想比,真真讓阿菀難受。
“九貞?”阿菀眼前忽然捕捉到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城外的粥棚前,蕭九貞正在給難民問診。阿菀忙從車上下來,與她招呼。
“你怎麽在這裏?”兩人驚喜之餘,同時發問。九貞先說:“我受師傅之命來為受困的災民看病,已經有月多了。”
“我的事情說來話長,回頭我再跟你細說。”阿菀道,“我現在要急著去見攝政王,等見完他,我再回來尋你。”
“攝政王進城三日了,你趕緊去吧!”九貞知她定有急事,也不挽留。
兩人告別,阿菀帶著衛隊,就匆匆進了城。這來的一路上,阿菀一直提心吊膽,琢磨著,皇上有什麽口諭給她,是好?還是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