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死者陳棠棠,我希望大家記住這張照片。”


    d市公安局會議室,羅浩指著投影幕布上的照片說道。照片裏是個十來歲的小女孩,笑容天真,目光清亮。羅浩並未多做介紹,在電腦上點了幾下,便下台關燈。燈滅,一段視頻緩緩播放——


    到處燒得黑漆漆。


    垮塌的房梁,因為被消防水車澆過的緣故,正淅淅瀝瀝下著雨。雨落到地上,被灼成白霧,與黎明的青色繚繞成一片。那之中,穿梭著穿橙色製服的消防員,以及穿白色防護服的法醫,還有警察、家屬及各色人等……


    “這就是7月15日淩晨四點,發生在棲鳳園88棟的大火。”


    隨著視頻停在最後一幀,羅浩打開燈,正式進入主題。


    這是d市公安局內部的案情說明會。主講羅浩,是市局刑警支隊的副隊長;場下坐著的,除了刑警隊的人,還有市公安局的一把手——趙永新局長。


    趙局長的出席,顯示了這起失火案的社會關注度。


    火災發生地棲鳳園,位於市中心,是本地最古老的富人區,裏麵住著的,非富即貴。新聞裏光是沾上“棲鳳園”三個字,已足以吊起民眾胃口。而後綴的“88棟”,更是引起外界對屋主人身份的一波又一波猜測。


    事實上,在案發當日的新聞中,媒體已經對此做了清晰、明確的報道:屋主羅麗,本市居民,33歲,單身母親。


    棲楓園88棟,正是她經營的一家名為“唐宮”的高檔私人會所。也正因為這個名字,媒體報道時,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唐宮大火’這種噱頭十足的標題。雖然標題誇張,但好在事發時唐宮處於歇業狀態,並沒有造成大麵積傷亡,隻是一死一傷。傷的是屋主羅麗,輕度燒傷,而不幸罹難的,則是她十一歲的女兒——陳棠棠。


    “啊——”


    安靜中突然響起一聲怪叫,打斷了羅浩的介紹。他不滿地抬頭,向罪魁禍首嚴肅提醒道:“叢明晨,不要怪叫。”


    被點名的叢明晨意識到失態,忙道歉:“師父,對不起!”


    她聲音洪亮,莽撞。眾人一聽,便知道是大學剛畢業的菜鳥新人,出於好奇,紛紛扭頭看她。眼見成為全場焦點,叢明晨卻毫不在意,反而旁若無人地拍著胸口,嘴裏喃喃自語,認真自我安撫。於是,連趙局長也忍不住回頭,上下打量她一番,問道:“你就是那個新來的實習警員——叢明晨?”


    叢明晨“唰”一下起身,敬禮,大聲答道:“報告領導,我是叢明晨!”


    眾人均被她的反應逗笑,隻是礙於領導在場,笑得相當含蓄。饒是如此,一場嚴肅的案情說明會的氣氛也給破壞殆盡,換個脾氣不好的領導,恐怕早就罵出來了。但好在市公安局的這位趙局長還算和氣,這種場麵下,還能指著羅浩背後的投影,和和氣氣地問叢明晨:“你‘啊’什麽?”


    叢明晨指著投影,心有餘悸地說:“我才看出來,那是個人。”


    眾人便又隨著她的話重新看向投影。原來,畫麵正中,正是死者——陳棠棠的現場照,屍體已經高度碳化,如同一根木炭,不仔細看,跟背景裏焦黑的家具殘骸根本沒什麽區別——所以叢明晨才沒能一眼就認出來,且又在認出來後大驚失色,甚至尖叫出聲。


    但在座其他人——顯然都是警隊的老油條了——卻個個神色淡定,甚至還有人交頭接耳,嘲笑起菜鳥警察叢明晨的少見多怪。


    見此,趙局長頗感概:“是啊,那是個人。大家警察當久了,早就習慣用“死者”、“受害人”這類的詞來代替他們。但你們別忘了,就照片裏這麽一具黑黢黢的屍體,案發前,才隻是個小姑娘,一個年僅十一歲的小姑娘!”


    麵對局長的感懷,眾人神色都黯淡下來。一時會議室裏頗顯安靜,仿佛在為火災裏喪生的小女孩集體默哀。


    最後,還是趙局長擺手道:“羅浩,你繼續說。”


    羅浩便順著現場的氣氛,繼續介紹:“照片裏的死者,正是十一歲的小女孩陳棠棠。而起火原因,據她母親羅麗稱,是小女孩調皮玩打火機,點燃了臥室窗簾……”


    “小女孩淩晨四點不睡,玩打火機?”有人覺出不對,當即發問。


    羅浩道:“這正是本案的疑點之一。雖然消防大隊對起火原因的鑒定報告顯示,大火的確是由一樓西臥室的窗簾引發的,而且現場也確有打火機的殘骸,但這並不能說明,火就是小女孩放的。”


    眾人紛紛點頭,單從這份鑒定報告看,的確很難得出小女孩就是縱火元凶的結論。


    於是又有人道:“那怎麽羅麗說火是陳棠棠放的,這也太武斷了?”


    不等羅浩開口,座中便有人道:“應該是小孩白天就一直在玩打火機吧。這種事,當家長的,防不勝防。像我每年最怕的就是放暑假,要不是條件不允許,我家裏那兩個,我是恨不得一天給他們報八個班!”


    顯然,這是一位備受熊孩子荼毒的家長。他的解釋,立即博得了現場多數人的認同,大家紛紛點頭,仿佛對羅麗的“武斷”多了幾分理解。


    但也有耳尖的警察,仍抱著懷疑的態度,問羅浩:“你剛才說,起火的是一樓西臥室。可是,我看你報告裏寫的,”他敲敲手底一遝材料,“羅麗住在二樓東臥,他們孤兒寡母住那麽一棟大別墅,有必要一個一樓、一個二樓,還一東一西隔那麽遠嗎?”


    羅浩報以一笑,對有人能發現這一點頗為欣賞。


    有人順著這個思路,吐槽道:“這麽說還真是,這娘倆關係是有多不好?”


    “倒不見得是關係不好……”


    羅浩這話說得意味深長,但沒等他具體解釋,一直靜坐旁聽的趙局長就發話道:“這麽說來,你是懷疑羅麗的供詞,不認可她對起火原因的解釋。”


    羅浩點頭。


    趙局長道:“那你的意思是?”


    聞言,羅浩振奮起來。他摁下手裏的激光翻頁器,將投影切換到下一頁——那裏並排放著死者陳棠棠生前和死後的照片,左邊是笑容明媚、稚氣未脫的女童,而右邊……則是一具蜷縮的焦黑屍體。


    現場一片唏噓。


    羅浩轉向趙局長,認真道:“我請求對屍體進行解剖,進一步分析死亡原因。”


    羅浩的話一出口,便引起在座眾人的站隊,主要分成三派。一派主張,死者身份明確,死亡原因清楚,家屬並無異議,這種情況下對屍體進行解剖並無必要。這是浪費警力、濫用公安局職權的行為。


    另一派則認為,羅麗的話並非沒有漏洞,在案情有疑點的情況下,對屍體進行解剖,是公安部門的分內職責。而且這正是體現警察專業性的時候,嚴謹一點沒有錯。


    最後這撥人就比較謹慎了。他們主要考慮的是,如果屍體解剖後,發現與羅麗的說法並無出入,那就勢必會引起當事人和社會大眾的不理解以及不滿情緒。本案的社會關注度極高,無論是廣大網民,還是上級部門,抑或與羅麗屢有桃色緋聞傳出的d市首富馮耀陽,都屬於市局得罪不起的人。這個時候節外生枝,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一時吵吵嚷嚷。


    羅浩緊張地盯著趙局長。


    因為在一般刑事案件中,也即死者身份明確、死亡原因清楚的情況下,除非死者家屬申請,公安機關不會主動解剖。但是,如果案情存疑,為了查明死因,公安機關是可以對屍體進行解剖的。當然,這需要負責人的批準。


    所以,雖然眾說紛紜,但最關鍵的,還是市局老大——趙永新趙局長的態度。


    隻是,趙局長沉思良久,卻始終一言不發。


    眼看氣氛越來越僵,羅浩隻好打出最後一張牌:“事發後,我曾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棲楓園的住戶、唐宮的鄰居。他說自己最後一次見到死者,是在本月1號淩晨,他夜跑經過唐宮,在窗口看到過陳棠棠,當時小女孩右臂打著石膏,臉上有淤青。”


    現場不少人皺起眉頭。羅浩這個時候說這件事,明顯是有所暗示。


    果然,隻聽他繼續說道:“結合小女孩的情況,我認為唐宮大火並不是簡單的意外。而羅麗,很可能也不像她自己說的那麽無辜。”


    趙局長不滿地開口:“你這都是猜測……”


    “所以我們才需要屍體解剖來查明陳棠棠的真實死因!”


    羅浩分毫不退,甚至不惜打斷領導的話。


    “趙局,就像您剛才說的,陳棠棠還隻是個十一歲的小女孩,一個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她每天最大的煩惱,也許隻是學校作業太多,喜歡的花裙子媽媽不給她買,或者後排的男生老是拿鉛筆戳她……她本該這麽無憂無慮地長大,而不是躺在冷冰冰的太平間裏,更不該被燒得黑黢黢,連眼睛和鼻子都分不出來!各位,現在她就躺在我們刑警大隊的太平間裏,別人可以不知道,但我們身為警察,如果連她到底是怎麽死的都不能確定,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


    他這一番話說得很動情,再配上死者陳棠棠對比強烈的兩張照片,讓人很難反駁。一時間,眾人都不再開口,而是同羅浩一樣,神色緊張地看著趙局長。


    在眾人的目光中,趙局長突然轉向叢明晨,問她:“小姑娘,你怎麽看?”


    “報告!”叢明晨剛要起身,被趙局長擺手示意坐下,於是不客氣地坐下,誠實答道:“我覺得該剖。”


    “哦,怎麽說?”


    叢明晨聳聳肩:“不查清楚的話,晚上睡不著覺。”


    眾人均是一愣。


    隻有趙局長哈哈大笑:“說的是啊小姑娘!對於警察來說,真相才是最重要的。案子查不清楚,晚上怎麽睡得著?”


    於是,刑警隊副隊長羅浩的請求,因為實習警員叢明晨的一句話,而得到了局長趙永新的批準。但不管過程怎麽樣,屍體解剖,總算是得以進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宮的少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土豆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土豆兔並收藏唐宮的少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