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乘了一葉小舟,漂泊許久,不知身處何地,此時是幾時。
夢被河水聲敲碎,待我坐起,小舟停在了岸邊,我下船,沿著一小徑往裏走,小徑兩旁植有桂樹,淺黃色的小花溫柔嬌羞,吐露幽香陣陣。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是極喜愛秋日,極喜愛桂花的。
小徑盡頭是一片池塘,緣岸草木茂盛,塘中卻是一池殘荷,花早已枯謝。我躲在假山石後,假山石剛好能擋住我的身形。
隔岸水榭之上,微風起,水晶簾動。先生在講課,聲音如蘭若寺的晚鍾,古遠悠長。
我小心地探出腦袋,望過去,三個少年盤膝而坐,正在聽課。
是兩位兄長,並蕭禹安。
我是來等蕭瑉下學的,他說今日傍晚要帶我去宮城後的天清山看楓葉。
宮裏亦植有楓樹,不過是零星散布的幾棵,那可比不上漫山遍野的好看。
皇城之內有一河道,與曦河相通。自宮內觀景亭乘舟,順流而下,正經過皇子們上課的明鏡軒。我有時也會來此聽聽課,不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來等蕭瑉下課的次數比自己來上學的次數多多了。
先生有時會拖堂,拖多久全看先生的心情。
記得有一次,我等到天黑,忍不住靠著山石睡著,最後被餓醒,他們竟然還沒下課。第二日,我便聰明了,等太陽落山用過晚膳再過去,熟料那日先生又按時下了課,蕭瑉以為我有事耽擱了,便一直在河邊等我。等我慢悠悠劃著小船來時,他已經快變成一尊雕塑了。於是,我們按約定去城中夜市吃小吃,他為了懲罰我,吃掉我半月的零用錢。
我好不肉痛,嘟囔道:“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之前讓我好等,最後一隻烤雞便讓我原諒他了,“豈不聞‘君子以厚德載物’,你要學會包容好嗎,尤其對我這樣一個善良無助的弱女子。你瞧你《論語》都學了個啥。”
“……你背的是《周易》裏的。”
……尷尬,背岔了。
第三日,我讓恒娘給我裝了一大包糕點零嘴,把茶壺茶杯也帶上了,抗了個大包裹晃悠悠乘船而下。我到的時候,他們還沒下課,我便照老規矩躲在水榭對岸的假山石後,卻發現多了一套小桌椅。
我一下笑出聲來,恒娘原本給我準備了一張桌布,好讓我墊在地上坐一坐,看來是用不著了。自那以後,這山石後就有了我的一方小天地。
今日先生又拖堂了,我在這小桌上泡好茶,擺好果盤點心,翻開采買官小徒弟長慶從宮外走私回來的小繪本。陽光透過桂樹的樹蔭正打在畫本上,丹桂飄香,好不愜意,等待的時間不經意就溜走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合上書,活動活動脖子,伸伸懶腰,抬頭,正撞上蕭瑉靠著山石,雙手環抱胸前,一臉好笑看著我:“你在這倒是挺自在。”
我收了胳膊,正要把書塞進包裹裏,卻被蕭瑉一把搶過去,皺著眉頭翻看了兩頁,又丟回我懷裏:“我當是什麽呢。“
這繪本記載了煦都至雁河一代所有小吃,圖文並茂,內容詳實,還有味道描述,供人想象,可謂珍品。
我癟癟嘴:“你當是什麽?”
他一邊幫我收拾桌子,一邊回道:“我當你開始啟蒙教育了。”
“啟蒙?啟什麽蒙?”
他輕笑一聲:“沒什麽,走吧。”
我還一頭霧水,他就背上包裹走在前頭了,我便整整裙擺跟上去。
出明鏡軒正遇上先生,我對所有老師都有畏懼之心,趕緊拽著蕭瑉胳膊,躲在他身後。
蕭瑉行不了禮,微微頷首:“先生慢走。”我也附和道:“慢走。”
老先生回禮欲行,捏著胡子歪頭看了一眼我,笑道:“小公主今日又來接郡王下學啦?”
什麽叫接???
我欲反駁,蕭瑉笑答:“答應帶她去玩兒呢。”
先生爽朗笑說:“秋意正濃,確實適合出遊。”
“先生不如一起?”
我掐了蕭瑉一把,客氣過頭了吧。
先生似乎看穿我的心思,搖頭道:“不了,老夫回去做飯嘍。”
看先生走遠,我拉拉蕭瑉的袖子:“先生還親自做飯哪,做給夫人吃嗎?”
“是啊。先生手藝很好。“他瞅了一眼身旁的我,“為心愛之人做飯是很幸福的。”
嗯,我有同感:“就像皇祖母給我做好吃的時候,她都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先生是老師,也是丈夫,有平凡普通的幸福誒。這麽一看,先生也沒那麽令我畏懼了,反倒有些可愛,你看他拖堂的時間也剛剛好,我們到天清山,太陽正落在山頭上。
我真是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色,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
漫山遍野的紅楓,有些橘,又有點棕,瀟灑豪邁地潑灑天地之間,夕陽欲落,平添幾分瑰麗。兩相呼應,天空也變了顏色,隻餘邊角幾分淺藍。一時間,不知是楓葉染紅了青天,還是晚霞染紅了山野。倦鳥歸巢,隱入重重山巒中,唯留幾聲啼囀,久未散去。
蕭瑉帶我坐在較高的樹枝上,視野更佳。他問道:“作何感想?”
我沉吟片刻,答:“書到用時方很晚。”
……
晚風已有些寒意,他翻出包裹裏的披風給我披上。我瞧著眼前的景色移不開視線,他微微扳過我的肩膀,道:“轉過來,係結。”
好像有什麽東西擦過我的額頭,溫潤的觸感,許是沾了寒露的樹葉。
當夕陽完全落下去,連帶把印染天空的幾分橘紅光束也收走了,仿佛有人吹熄了燈火,楓林一下變成暗紅色,漸漸隱入夜幕之中。
天清山是皇家踏青之所,平時鮮少有人,天一黑,就摸不著東西南北了。出門前我特地帶了火折子,蕭瑉舉著火折子走在前頭,我跟在後頭,兩人七繞八繞,也沒繞明白,最後給繞進一個山穀裏去了。
秋天山裏總是比外麵冷的,我有披風,蕭瑉沒有。我們在山穀溪邊生了火,沿途摘的果子和下午剩的零嘴倒還可以對付一晚上。
我本來有點生氣,他要帶我玩連攻略都不做的嗎。可看他抱膝坐在火堆旁,倒有幾分委屈和可憐,跳動的火光下,他那雙本就有三分勾人的瑞鳳眼像含了濛濛水汽。
那詞叫什麽來著,我見猶憐。
害,這該死的甜美。
果不其然,我動了惻隱之心,便將裹在身上的披風敞開,示意道:“過來吧。”
他咧了個燦爛的笑容,乖順地挪過來。
“你怎麽長這麽高啊,我的披風太小了。哎呀,我的左胳膊都露出來啦,你別扯了!”
“那你躲我懷裏,我披著披風不就好了。”
他身上還挺暖和的。
兩側山壁割裂了夜空,隻餘窄窄一道,今夜的星星特別亮,除了觀星,我們好像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蕭瑉跟我說,邽州的星星還要好看。那邊有草原,晚上在草原上看星星,一大片星空就在頭頂,搖搖欲墜。
父皇曾告訴我,蕭瑉三歲那年,南衛與北吳交戰,北吳戰敗,割讓邽州給南衛,簽訂十年休戰協議。蕭瑉的父親在戰役中重傷身亡,蕭瑉的母親本就在生產時落下病根,不就也去了。姨祖父晉郡王心傷不已,求父皇將邽州賜為封地,帶著尚還懵懂的蕭瑉去了西北邽州。
所以,自蕭瑉記事起,直到八歲以前,他都一直和祖父住在邽州。老晉郡王去世後,皇祖母便將他接回煦都。畢竟是親妹妹的獨孫,皇祖母待他同我兩位兄長並無二樣,父皇也甚是喜歡他。他天資聰穎,言談舉止不似都城世家子弟,天生帶了幾分瀟灑和不羈,宛若草原的清風。
那一晚他跟我講了很多年幼的趣事,比如跟好友約著騎馬,一直往東邊騎,看誰先累趴下,結果把好友的馬給累死了,事後賠了好些零花錢,分期付息才還完。
我冷笑,你也有分期付息的時候。
他還告訴我,西北的美食甚多,與煦都的小巧精致不同,卻別有風味。我本已昏昏欲睡,聽他描述的黃米涼糕突然就餓了,央求他來日有機會帶我回邽州遊玩一番。
他隻道,看你表現吧。
皇祖母和父皇見我倆徹夜未歸,連夜派人來尋,終於在天亮時分找到我們。蕭瑉摟著我,我倆正蓋著披風,歪倒在石壁上呼呼大睡。
回去之後我便發燒了,蕭瑉也染了風寒,父皇大發雷霆,罰了他十板子,禁足一月抄書。待我病稍好,心裏惦記著邽州之約,想著他這麽愛玩的人被禁足一個月,怎麽著也一肚子怨氣吧,為了能有個好的表現,我接他下學更是殷勤,出去吃飯也搶著請客。
嗯??怎麽用“接”這個詞?
那會兒我才八九歲,為供養蕭瑉,已經負債累累,欠了灣灣好些錢,把她存著的嫁妝都借光了,每月分期還本付息。
終於,我十一歲那年年初,煦都春節的喜慶還沒消散,蕭瑉便被送去北疆曆練,我又喜又憂。喜的是,他一走,我的經濟負擔就輕了,他的月俸我也可以耍點手段替他先保管著,反正他在邊疆沒什麽花錢的地方。憂的是,我一度擔心他因為不認路耽誤作戰,或是受到傷害,在他臨走前,特地去書閣翻閱北疆圖冊,又請魯國公幫忙,繪製了一套詳細的北疆地圖送給他,並保持一月一次的寫信頻率,確保他尚在人世。
此事常被皇祖母他們拿出來說笑,弄得蕭瑉臉上有點掛不住。
那時候,敏陽被送去北吳和親,蕭瑉又被派去北疆,我的生活一下子冷清了。為了打發日子,隻能另尋樂子,就十分勤勞地跟著皇祖母務農。
皇祖母退位成太上皇後,專注於農耕生產,稻種研發,並且總結了一些心得,而我也在皇祖母的一畝三分地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有時都忘記給蕭瑉寫信。
局勢漸漸變成蕭瑉保持一月一封地來信,而我,則是看心情回信了。若是某月他捎了北疆的小玩意兒,我的回信篇幅就會長一些;若是某月我的苗種死了,隻回個“祝好”也是有的。
一切全憑心情。
------題外話------
姝瑉小時候我好喜歡.(自娛自樂ing)......
等過了這幾篇,陛下就會安心務農了......
夢被河水聲敲碎,待我坐起,小舟停在了岸邊,我下船,沿著一小徑往裏走,小徑兩旁植有桂樹,淺黃色的小花溫柔嬌羞,吐露幽香陣陣。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是極喜愛秋日,極喜愛桂花的。
小徑盡頭是一片池塘,緣岸草木茂盛,塘中卻是一池殘荷,花早已枯謝。我躲在假山石後,假山石剛好能擋住我的身形。
隔岸水榭之上,微風起,水晶簾動。先生在講課,聲音如蘭若寺的晚鍾,古遠悠長。
我小心地探出腦袋,望過去,三個少年盤膝而坐,正在聽課。
是兩位兄長,並蕭禹安。
我是來等蕭瑉下學的,他說今日傍晚要帶我去宮城後的天清山看楓葉。
宮裏亦植有楓樹,不過是零星散布的幾棵,那可比不上漫山遍野的好看。
皇城之內有一河道,與曦河相通。自宮內觀景亭乘舟,順流而下,正經過皇子們上課的明鏡軒。我有時也會來此聽聽課,不過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來等蕭瑉下課的次數比自己來上學的次數多多了。
先生有時會拖堂,拖多久全看先生的心情。
記得有一次,我等到天黑,忍不住靠著山石睡著,最後被餓醒,他們竟然還沒下課。第二日,我便聰明了,等太陽落山用過晚膳再過去,熟料那日先生又按時下了課,蕭瑉以為我有事耽擱了,便一直在河邊等我。等我慢悠悠劃著小船來時,他已經快變成一尊雕塑了。於是,我們按約定去城中夜市吃小吃,他為了懲罰我,吃掉我半月的零用錢。
我好不肉痛,嘟囔道:“真是隻許州官放火。”之前讓我好等,最後一隻烤雞便讓我原諒他了,“豈不聞‘君子以厚德載物’,你要學會包容好嗎,尤其對我這樣一個善良無助的弱女子。你瞧你《論語》都學了個啥。”
“……你背的是《周易》裏的。”
……尷尬,背岔了。
第三日,我讓恒娘給我裝了一大包糕點零嘴,把茶壺茶杯也帶上了,抗了個大包裹晃悠悠乘船而下。我到的時候,他們還沒下課,我便照老規矩躲在水榭對岸的假山石後,卻發現多了一套小桌椅。
我一下笑出聲來,恒娘原本給我準備了一張桌布,好讓我墊在地上坐一坐,看來是用不著了。自那以後,這山石後就有了我的一方小天地。
今日先生又拖堂了,我在這小桌上泡好茶,擺好果盤點心,翻開采買官小徒弟長慶從宮外走私回來的小繪本。陽光透過桂樹的樹蔭正打在畫本上,丹桂飄香,好不愜意,等待的時間不經意就溜走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合上書,活動活動脖子,伸伸懶腰,抬頭,正撞上蕭瑉靠著山石,雙手環抱胸前,一臉好笑看著我:“你在這倒是挺自在。”
我收了胳膊,正要把書塞進包裹裏,卻被蕭瑉一把搶過去,皺著眉頭翻看了兩頁,又丟回我懷裏:“我當是什麽呢。“
這繪本記載了煦都至雁河一代所有小吃,圖文並茂,內容詳實,還有味道描述,供人想象,可謂珍品。
我癟癟嘴:“你當是什麽?”
他一邊幫我收拾桌子,一邊回道:“我當你開始啟蒙教育了。”
“啟蒙?啟什麽蒙?”
他輕笑一聲:“沒什麽,走吧。”
我還一頭霧水,他就背上包裹走在前頭了,我便整整裙擺跟上去。
出明鏡軒正遇上先生,我對所有老師都有畏懼之心,趕緊拽著蕭瑉胳膊,躲在他身後。
蕭瑉行不了禮,微微頷首:“先生慢走。”我也附和道:“慢走。”
老先生回禮欲行,捏著胡子歪頭看了一眼我,笑道:“小公主今日又來接郡王下學啦?”
什麽叫接???
我欲反駁,蕭瑉笑答:“答應帶她去玩兒呢。”
先生爽朗笑說:“秋意正濃,確實適合出遊。”
“先生不如一起?”
我掐了蕭瑉一把,客氣過頭了吧。
先生似乎看穿我的心思,搖頭道:“不了,老夫回去做飯嘍。”
看先生走遠,我拉拉蕭瑉的袖子:“先生還親自做飯哪,做給夫人吃嗎?”
“是啊。先生手藝很好。“他瞅了一眼身旁的我,“為心愛之人做飯是很幸福的。”
嗯,我有同感:“就像皇祖母給我做好吃的時候,她都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先生是老師,也是丈夫,有平凡普通的幸福誒。這麽一看,先生也沒那麽令我畏懼了,反倒有些可愛,你看他拖堂的時間也剛剛好,我們到天清山,太陽正落在山頭上。
我真是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色,一時間竟找不到合適的言語來形容。
漫山遍野的紅楓,有些橘,又有點棕,瀟灑豪邁地潑灑天地之間,夕陽欲落,平添幾分瑰麗。兩相呼應,天空也變了顏色,隻餘邊角幾分淺藍。一時間,不知是楓葉染紅了青天,還是晚霞染紅了山野。倦鳥歸巢,隱入重重山巒中,唯留幾聲啼囀,久未散去。
蕭瑉帶我坐在較高的樹枝上,視野更佳。他問道:“作何感想?”
我沉吟片刻,答:“書到用時方很晚。”
……
晚風已有些寒意,他翻出包裹裏的披風給我披上。我瞧著眼前的景色移不開視線,他微微扳過我的肩膀,道:“轉過來,係結。”
好像有什麽東西擦過我的額頭,溫潤的觸感,許是沾了寒露的樹葉。
當夕陽完全落下去,連帶把印染天空的幾分橘紅光束也收走了,仿佛有人吹熄了燈火,楓林一下變成暗紅色,漸漸隱入夜幕之中。
天清山是皇家踏青之所,平時鮮少有人,天一黑,就摸不著東西南北了。出門前我特地帶了火折子,蕭瑉舉著火折子走在前頭,我跟在後頭,兩人七繞八繞,也沒繞明白,最後給繞進一個山穀裏去了。
秋天山裏總是比外麵冷的,我有披風,蕭瑉沒有。我們在山穀溪邊生了火,沿途摘的果子和下午剩的零嘴倒還可以對付一晚上。
我本來有點生氣,他要帶我玩連攻略都不做的嗎。可看他抱膝坐在火堆旁,倒有幾分委屈和可憐,跳動的火光下,他那雙本就有三分勾人的瑞鳳眼像含了濛濛水汽。
那詞叫什麽來著,我見猶憐。
害,這該死的甜美。
果不其然,我動了惻隱之心,便將裹在身上的披風敞開,示意道:“過來吧。”
他咧了個燦爛的笑容,乖順地挪過來。
“你怎麽長這麽高啊,我的披風太小了。哎呀,我的左胳膊都露出來啦,你別扯了!”
“那你躲我懷裏,我披著披風不就好了。”
他身上還挺暖和的。
兩側山壁割裂了夜空,隻餘窄窄一道,今夜的星星特別亮,除了觀星,我們好像也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蕭瑉跟我說,邽州的星星還要好看。那邊有草原,晚上在草原上看星星,一大片星空就在頭頂,搖搖欲墜。
父皇曾告訴我,蕭瑉三歲那年,南衛與北吳交戰,北吳戰敗,割讓邽州給南衛,簽訂十年休戰協議。蕭瑉的父親在戰役中重傷身亡,蕭瑉的母親本就在生產時落下病根,不就也去了。姨祖父晉郡王心傷不已,求父皇將邽州賜為封地,帶著尚還懵懂的蕭瑉去了西北邽州。
所以,自蕭瑉記事起,直到八歲以前,他都一直和祖父住在邽州。老晉郡王去世後,皇祖母便將他接回煦都。畢竟是親妹妹的獨孫,皇祖母待他同我兩位兄長並無二樣,父皇也甚是喜歡他。他天資聰穎,言談舉止不似都城世家子弟,天生帶了幾分瀟灑和不羈,宛若草原的清風。
那一晚他跟我講了很多年幼的趣事,比如跟好友約著騎馬,一直往東邊騎,看誰先累趴下,結果把好友的馬給累死了,事後賠了好些零花錢,分期付息才還完。
我冷笑,你也有分期付息的時候。
他還告訴我,西北的美食甚多,與煦都的小巧精致不同,卻別有風味。我本已昏昏欲睡,聽他描述的黃米涼糕突然就餓了,央求他來日有機會帶我回邽州遊玩一番。
他隻道,看你表現吧。
皇祖母和父皇見我倆徹夜未歸,連夜派人來尋,終於在天亮時分找到我們。蕭瑉摟著我,我倆正蓋著披風,歪倒在石壁上呼呼大睡。
回去之後我便發燒了,蕭瑉也染了風寒,父皇大發雷霆,罰了他十板子,禁足一月抄書。待我病稍好,心裏惦記著邽州之約,想著他這麽愛玩的人被禁足一個月,怎麽著也一肚子怨氣吧,為了能有個好的表現,我接他下學更是殷勤,出去吃飯也搶著請客。
嗯??怎麽用“接”這個詞?
那會兒我才八九歲,為供養蕭瑉,已經負債累累,欠了灣灣好些錢,把她存著的嫁妝都借光了,每月分期還本付息。
終於,我十一歲那年年初,煦都春節的喜慶還沒消散,蕭瑉便被送去北疆曆練,我又喜又憂。喜的是,他一走,我的經濟負擔就輕了,他的月俸我也可以耍點手段替他先保管著,反正他在邊疆沒什麽花錢的地方。憂的是,我一度擔心他因為不認路耽誤作戰,或是受到傷害,在他臨走前,特地去書閣翻閱北疆圖冊,又請魯國公幫忙,繪製了一套詳細的北疆地圖送給他,並保持一月一次的寫信頻率,確保他尚在人世。
此事常被皇祖母他們拿出來說笑,弄得蕭瑉臉上有點掛不住。
那時候,敏陽被送去北吳和親,蕭瑉又被派去北疆,我的生活一下子冷清了。為了打發日子,隻能另尋樂子,就十分勤勞地跟著皇祖母務農。
皇祖母退位成太上皇後,專注於農耕生產,稻種研發,並且總結了一些心得,而我也在皇祖母的一畝三分地裏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有時都忘記給蕭瑉寫信。
局勢漸漸變成蕭瑉保持一月一封地來信,而我,則是看心情回信了。若是某月他捎了北疆的小玩意兒,我的回信篇幅就會長一些;若是某月我的苗種死了,隻回個“祝好”也是有的。
一切全憑心情。
------題外話------
姝瑉小時候我好喜歡.(自娛自樂ing)......
等過了這幾篇,陛下就會安心務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