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來到,入冬之後,魏家三郎沒有再出現。我左等右等沒等到人,差了長慶去問,得到魏三郎的回複是“不便再交往過密”。
那你丫的能告訴我一聲嗎?讓老子幹等很好玩哦?
於是乎,我又沒有事情可做了。冬天的農活本就不多,我傳信的差事也沒了,敏陽每日悶在宮裏看書寫字,修身養性,不與我玩鬧。
不過還好,我的禦用玩伴終於回來了。廟堂之上,北吳皇帝收服不了幾個老臣的心;朝野之外,地方小起義不斷。如此,他更無暇顧及與南衛的戰事。故不久後,蕭瑉便被召了回來。
我和他站在城樓上吹風,冬日的煦都沒有很肅穆,臘梅看得正好,黃澄澄的小花香味悠遠留長。兩年前,就是在這裏,我目送和親隊伍出了城,魏三郎還在城下偷偷送行。
我緊了緊鬥篷,氣道:“男子果然鮮少有靠譜的。你看那燕王,為了權位羞辱敏陽;這個魏家三郎,肯定也是因為怕冷,所以不再來了。他身體不好,不能挨凍,我可以理解,也沒人逼他親自來啊,派個小廝來問不就好了。”
蕭瑉扶額不答。
邊境兩年,他變高了不少,瘦了,也黑了一些,樣子倒是越發俊俏,他給我尚在發育的審美標準製定了一道高門檻,以至於後來我看哪個世家公子都不入眼。
“他倒是識趣,也是真心。“蕭瑉莫名其妙下了這判斷,深吸一口氣,歎道,”可惜了。“
後來我才知道,魏三郎不來相見,是因為魏家形勢不太好。近來魏氏一族不斷有人犯事,就連多年前的陳年舊案也被一並翻出來。
我已經有些懂了,魏三不來,是不想牽扯敏陽,按敏陽的性子,肯定會為了他去求情,父皇不願意我們幹涉政事,敏陽若去求情,定少不了一頓責罰。所以蕭瑉才說,魏三公子是真心的。我在這方麵總是一點就透。
那晚杜老說的清理朝堂,蕭瑉說,指的就是魏家。魏相的權力,已不受中書門下製衡了。魏家既然打破了朝局平衡,自然要被清理掉,這也是父皇順勢停了北疆戰事的原因。所以,蕭瑉會說魏三郎可惜,如果不是被家族拖累,他和敏陽或許早成了一對兒。
蕭瑉給我解釋清楚,我趴在書案上長噓一口氣:“果真複雜啊,不是我這種人能學會的。“
他轉著我的筆,說:“又沒人讓你學,我隻是見你好奇,解釋給你聽聽。“
“那我去告訴敏陽,讓她別生父皇的氣了。“
我起身欲走,被他一把拉住:“長公主是聰明人,豈會不懂。若是想得明白,自然什麽事都沒有;若想不明白,這心結也不是你三言兩語能解開的。“
“你的意思是……“他挑眉等著我的陳詞總結,沒想到我一拳捶在他胸口:”是說我不聰明了?“
他的胸膛硬邦邦的,砸得我的拳頭疼了。
蕭瑉吃痛,報複性地使勁搓揉我的腦袋,我的發絲和釵環都絞在了一起。他叫了聲:“被你發現了小笨蛋。“言罷,挑釁地跑開了。
我可不懂什麽按兵不動,隻知道有仇報仇,立馬追上去幹了一架。
我們都以為隻要把敏陽圈在宮裏,她就不會聽到外麵的風聲。事實上,風是無孔不入的——她還是知道了。我們都以為她又會不顧責罰去求情,可是她沒有。
她異常平靜,比以往更聽話地喝藥,認真吃飯。她好像要恢複從前模樣了,但我總感覺,眼前的她離從前那個她越來越遠。她依然會對我明媚地笑,我說不上來這個笑哪裏變了,隻是能感覺變了。
是我多想了吧。
她不再和我瞎玩,畢竟她已經二十有餘。大多時間她都在畫畫、寫字、看書,看的也不是野史話本,都是正經書了。原來當一個人真的長大成熟,會變得很安靜。
有時候我想拉她出去散散心,她反而勸我和她一起看書,說,將來有用。
這對皇兄他們有用,對我可派不上用處。
這幾年,不僅北吳明爭暗鬥不歇,南衛不知從何時開始,也是暗潮洶湧。而我,一直活在父皇他們為我搭建的溫暖裏,兩耳不聞窗外事。
我十三歲那年冬天,魏氏以通敵罪滅族,魏相及他幾個兒子自然頭幾個被處死。然魏相門生眾多,魏黨分布廣泛,根深蒂固盤踞交錯,又豈是一時半刻可以清理幹淨的。
我向蕭瑉打聽那魏三郎的消息,蕭瑉說,在暮秋時候,魏三公子便病故了。
魏家罪不可赦,可我看那魏三無辜又可憐,曾動過請父皇饒魏三一命的念頭,還未來得及實施,他就病故了。
那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勢頭不大,敏陽在屋裏子烤火,手裏端著碗熱騰騰的銀耳湯。我知道不該說魏家的事,不知為何心裏忍不住,還是說了,但說的是句假話:“魏家犯了通敵之罪,不可饒恕,父皇原本想開恩留魏三一命,可魏三在暮秋時候就走了。“
父皇是國君,有他自己的考量,我是怕敏陽心裏怨他,所以這麽說的。
敏陽垂眸看著碗裏晶瑩的湯,炭火映襯得她雙頰紅撲撲的,恍惚間,像是看到那年元宵燈會上的姑娘,兩腮如霞,雙眸含羞。
她說:“這怎麽開恩呢,這是滅族的死罪。“
雲淡風輕,像是在談論一件不相幹的事。我想,這樣也好,她徹底放下了。
我聽說,蕭瑉協助父皇鏟除魏氏,立了功,父皇有意讓他接替丞相之位。要真是這樣,那他可是我南衛史上第二個少年丞相。
厲害。我有點自豪。
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好像魏氏滅門隻是一個開端。
在清查相關人等的過程中,居然發現了太子和魏家來往的信件,以及太子、魏氏與北吳密謀的證據,據說證據是個信物,是大哥特地請匠人打造的,世間獨一無二,僅此一件。
那時候我正在杜老那上課,敏陽跟皇祖母說,我該好好學點知識了,於是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被送過來……聽到這個消息,我立刻彈跳起來,杜老難得沒有責罵我不注意儀態,因為他也驚呆了。
大哥是要繼承皇位的人,他沒理由啊。
我去刑部大牢見大哥,刑部不放行;我去求父皇,父皇誰也不見。近年來發生的事一波接著一波,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把南衛國攪得人心惶惶。
我可太鬱悶了,誰也見不著。皇祖母身體越發不好,我也不敢再去給她添堵。
“敏陽,你相信大哥是無辜的,對嗎?“
敏陽用火鉗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動炭火:“證據確鑿,就算我們相信他,天下人如何相信呢。“
敏陽真的轉了性子,仿佛一潭死水,再大的石子也激不起水花。
那你丫的能告訴我一聲嗎?讓老子幹等很好玩哦?
於是乎,我又沒有事情可做了。冬天的農活本就不多,我傳信的差事也沒了,敏陽每日悶在宮裏看書寫字,修身養性,不與我玩鬧。
不過還好,我的禦用玩伴終於回來了。廟堂之上,北吳皇帝收服不了幾個老臣的心;朝野之外,地方小起義不斷。如此,他更無暇顧及與南衛的戰事。故不久後,蕭瑉便被召了回來。
我和他站在城樓上吹風,冬日的煦都沒有很肅穆,臘梅看得正好,黃澄澄的小花香味悠遠留長。兩年前,就是在這裏,我目送和親隊伍出了城,魏三郎還在城下偷偷送行。
我緊了緊鬥篷,氣道:“男子果然鮮少有靠譜的。你看那燕王,為了權位羞辱敏陽;這個魏家三郎,肯定也是因為怕冷,所以不再來了。他身體不好,不能挨凍,我可以理解,也沒人逼他親自來啊,派個小廝來問不就好了。”
蕭瑉扶額不答。
邊境兩年,他變高了不少,瘦了,也黑了一些,樣子倒是越發俊俏,他給我尚在發育的審美標準製定了一道高門檻,以至於後來我看哪個世家公子都不入眼。
“他倒是識趣,也是真心。“蕭瑉莫名其妙下了這判斷,深吸一口氣,歎道,”可惜了。“
後來我才知道,魏三郎不來相見,是因為魏家形勢不太好。近來魏氏一族不斷有人犯事,就連多年前的陳年舊案也被一並翻出來。
我已經有些懂了,魏三不來,是不想牽扯敏陽,按敏陽的性子,肯定會為了他去求情,父皇不願意我們幹涉政事,敏陽若去求情,定少不了一頓責罰。所以蕭瑉才說,魏三公子是真心的。我在這方麵總是一點就透。
那晚杜老說的清理朝堂,蕭瑉說,指的就是魏家。魏相的權力,已不受中書門下製衡了。魏家既然打破了朝局平衡,自然要被清理掉,這也是父皇順勢停了北疆戰事的原因。所以,蕭瑉會說魏三郎可惜,如果不是被家族拖累,他和敏陽或許早成了一對兒。
蕭瑉給我解釋清楚,我趴在書案上長噓一口氣:“果真複雜啊,不是我這種人能學會的。“
他轉著我的筆,說:“又沒人讓你學,我隻是見你好奇,解釋給你聽聽。“
“那我去告訴敏陽,讓她別生父皇的氣了。“
我起身欲走,被他一把拉住:“長公主是聰明人,豈會不懂。若是想得明白,自然什麽事都沒有;若想不明白,這心結也不是你三言兩語能解開的。“
“你的意思是……“他挑眉等著我的陳詞總結,沒想到我一拳捶在他胸口:”是說我不聰明了?“
他的胸膛硬邦邦的,砸得我的拳頭疼了。
蕭瑉吃痛,報複性地使勁搓揉我的腦袋,我的發絲和釵環都絞在了一起。他叫了聲:“被你發現了小笨蛋。“言罷,挑釁地跑開了。
我可不懂什麽按兵不動,隻知道有仇報仇,立馬追上去幹了一架。
我們都以為隻要把敏陽圈在宮裏,她就不會聽到外麵的風聲。事實上,風是無孔不入的——她還是知道了。我們都以為她又會不顧責罰去求情,可是她沒有。
她異常平靜,比以往更聽話地喝藥,認真吃飯。她好像要恢複從前模樣了,但我總感覺,眼前的她離從前那個她越來越遠。她依然會對我明媚地笑,我說不上來這個笑哪裏變了,隻是能感覺變了。
是我多想了吧。
她不再和我瞎玩,畢竟她已經二十有餘。大多時間她都在畫畫、寫字、看書,看的也不是野史話本,都是正經書了。原來當一個人真的長大成熟,會變得很安靜。
有時候我想拉她出去散散心,她反而勸我和她一起看書,說,將來有用。
這對皇兄他們有用,對我可派不上用處。
這幾年,不僅北吳明爭暗鬥不歇,南衛不知從何時開始,也是暗潮洶湧。而我,一直活在父皇他們為我搭建的溫暖裏,兩耳不聞窗外事。
我十三歲那年冬天,魏氏以通敵罪滅族,魏相及他幾個兒子自然頭幾個被處死。然魏相門生眾多,魏黨分布廣泛,根深蒂固盤踞交錯,又豈是一時半刻可以清理幹淨的。
我向蕭瑉打聽那魏三郎的消息,蕭瑉說,在暮秋時候,魏三公子便病故了。
魏家罪不可赦,可我看那魏三無辜又可憐,曾動過請父皇饒魏三一命的念頭,還未來得及實施,他就病故了。
那年冬天的第一場雪,勢頭不大,敏陽在屋裏子烤火,手裏端著碗熱騰騰的銀耳湯。我知道不該說魏家的事,不知為何心裏忍不住,還是說了,但說的是句假話:“魏家犯了通敵之罪,不可饒恕,父皇原本想開恩留魏三一命,可魏三在暮秋時候就走了。“
父皇是國君,有他自己的考量,我是怕敏陽心裏怨他,所以這麽說的。
敏陽垂眸看著碗裏晶瑩的湯,炭火映襯得她雙頰紅撲撲的,恍惚間,像是看到那年元宵燈會上的姑娘,兩腮如霞,雙眸含羞。
她說:“這怎麽開恩呢,這是滅族的死罪。“
雲淡風輕,像是在談論一件不相幹的事。我想,這樣也好,她徹底放下了。
我聽說,蕭瑉協助父皇鏟除魏氏,立了功,父皇有意讓他接替丞相之位。要真是這樣,那他可是我南衛史上第二個少年丞相。
厲害。我有點自豪。
事情遠遠沒有結束,好像魏氏滅門隻是一個開端。
在清查相關人等的過程中,居然發現了太子和魏家來往的信件,以及太子、魏氏與北吳密謀的證據,據說證據是個信物,是大哥特地請匠人打造的,世間獨一無二,僅此一件。
那時候我正在杜老那上課,敏陽跟皇祖母說,我該好好學點知識了,於是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被送過來……聽到這個消息,我立刻彈跳起來,杜老難得沒有責罵我不注意儀態,因為他也驚呆了。
大哥是要繼承皇位的人,他沒理由啊。
我去刑部大牢見大哥,刑部不放行;我去求父皇,父皇誰也不見。近年來發生的事一波接著一波,仿佛有一隻無形的手,把南衛國攪得人心惶惶。
我可太鬱悶了,誰也見不著。皇祖母身體越發不好,我也不敢再去給她添堵。
“敏陽,你相信大哥是無辜的,對嗎?“
敏陽用火鉗有一下沒一下地撥動炭火:“證據確鑿,就算我們相信他,天下人如何相信呢。“
敏陽真的轉了性子,仿佛一潭死水,再大的石子也激不起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