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吉利挨過去擺出一副好心求教的作態。
“朔兄,想到什麽了,說說唄?”
東方朔嗬嗬一笑,意外的站起來打算回屋。
竟是不太想說的樣子。
蘇吉利趕緊扯住他一條胳膊。
“東方朔,咱們有言在先,這種秘密一個換一個,我既然告訴你沙左紀就是卷簾仙君,你也得告訴我王母到底和魔族有什麽關係!”
東方朔眉目一皺,心道果然。
“你怎麽猜到和王母有關係的?”
這下不能不說了,蘇吉利遠比他想象的聰明得多,居然順藤摸瓜猜到了王母身上,原本還想著這種事知道的越多越不好。
既然蘇吉利自己想到了,還真得解釋解釋,免得回頭這瘋師妹胡亂腦補,做出什麽打草驚蛇不可挽回的事來。
不得不說,東方朔對蘇吉利是真了解。
東方朔揮手設下結界。
“你真的想知道?”
“真!真的不能再真!”
“其實這件事也不算什麽秘密,隻是天庭老人嘴緊,才沒什麽傳聞。你得答應我,就算你知道了這件事,也不能將這件事告訴給別人!”
“答應!我都答應你!快說!”蘇吉利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真相了。
***
要說清楚這件事,還得提一件很久以前的事,久到魔界未滅,久到王母和玉皇大帝初初升任天庭雙主尊位的時候。
自古升仙的法子就極為苛刻,世間眾人,雖然總有人前仆後繼的尋求成仙之法,卻不知道,有些事從出生起就已經注定。
凡人九竅者,才可為仙。
王母和玉皇大帝趕巧就是這樣一對妙人。
隻是想擔下天庭之主的責任,並不簡單,所以王母和玉皇大帝在飛升之後,為了平息疑慮,曾各自下凡曆練數十輪回。
十數輪回裏,他們各自嚐盡了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最終成功返天為仙。
禍端,就埋在王母轉世的第十世裏。
第十世的王母,是個修了弑魔道的毒辣和尚,她的眉目長得是世間少有的溫柔,下手卻是世間少有的狠辣。
那一世,她從出生起就與魔結仇,父母因魔而死,家族因魔殘敗,所以在她得知真相後,立誓要滅盡天下妖魔。
在她的觀念裏,妖魔哪有什麽好壞?是魔就是壞的,就該殺!
這就是王母第十世需要參破的眾生道。
也就是在這一世,她遇到了句芒。
句芒是魔,卻是一個好魔,那個時候,他還不是幻心魔鏡真正的主人,真的隻是偶然來凡間遊玩,也是偶然才認識了王母轉世。
王母轉世的和尚,名為恒難。
那個時候,句芒還是魔祖身邊的忠臣,修為高深,裝成一個凡人自不會隨便被被勘破。
可他的出現,偏偏成就了王母的轉世大劫。
劫有生死,恒難和句芒,二者必有一傷。
等恒難知道真相的時候,二人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而句芒也在偶然間,親口告訴了恒難他是魔的事實。
魔,由萬惡而生,天生就不該被容於世間,是魔就該死。
恒難不願相信世間會有魔族為善,可句芒卻在和她一起遊曆凡世的時候救了無數的人。
一念生,一念死,句芒告訴恒難,其實魔族並非都是由萬物惡念而生,在魔族,也有善魔和惡魔之分,即便是由惡生的魔,也有辦法清除它的惡,讓它還複本真。
怎麽可能?恒難不相信,她違逆本心,用句芒告知的秘法將他打成重傷。
在句芒差一點魂飛魄散之際,魔祖出現,將句芒帶走了。
恒難牽掛了句芒一世生死,直到百年將近,才在彌留之際,說出後悔二字。
輪回轉世,道法終成。
然而參破的道法,卻並未給魔族帶來轉機。
魔族天生身體力強,若任由他們發展下去,世間正道靡靡,邪道就會猖獗。
所以天庭由玉帝牽頭,聯合佛界,開始掀開了一場世紀大戰。
其實,這也不過是玉帝為了建功立業和王母聯手布的一場好局。
這一戰,前後打了足有三千年,魔界之所以節節敗退,正是因為王母暗中化身凡人,陪在句芒身邊探聽敵情。
句芒不識人心,因為心軟造成了惡果。
***
東方朔所知道的劇情就到這裏,事關王母的作風問題,確實不好大張旗鼓的傳閱。
實際上此事到這裏,隻是一部分。
***
魔界最終一敗塗地,魔祖為了保下後裔,將最後一批魔界餘民存於幻心魔鏡中,自己則被散靈而死。
知道餘有孽逃脫,玉帝四處派人追查斬草除根,這個時候,王母卻突然站出來力挺魔道有善,為仙者該有容人之得。
何其可笑?最後居然是她在給魔界求情。
那個時候,天庭百廢待興,魔界又慘遭屠戮複起無望,玉帝雖不喜王母婦任之心,最終還是答應放魔族一馬。
這一場仙佛魔大戰,以魔界餘兵隱匿世間告一段落,陳天君也是那個時候投誠到了天庭的。
仙佛魔一戰,句芒身殘,雖然受命帶走了幻心魔鏡,卻因為傷重根本無力替它找什麽補給用的仙器仙寶。
所以當他得知追兵退回是因為王母求情時,再一次心軟了。
也許,在王母心裏,魔一直是有善惡之分的。
隻是這一次,準備找上門的句芒卻留了個心眼。
魔界最後的希望都在幻心魔鏡裏,所以他臨走前,隻拿走了玄黃旗,還主動解除了幻心魔鏡的認主封印,開啟了幻心魔鏡的萬噬陣法,將幻心魔鏡藏起後,才去找王母求助。
不愧是下過兩次殺心的人,王母第一次重傷了句芒,第二次背叛了他,第三次見句芒的時候,終於將他的命也一同取走了。
王母帶著句芒的腦袋,將玉帝最後一絲懷疑之心消除,保住了尊位。
而句芒之所以甘心赴死,則是因為死之前同王母定下的心魔約定。
一死一生,句芒可以用自己的命來讓玉帝對魔界消除殺心,但王母也要承諾,等到玄黃旗響,魔界餘人前來求助的時候,她要按照約定,放魔界一條生路,而且再不得陽奉陰違暗下殺手。
王母若是違背,必將在天劫之日化魔。
***
這一段故事,發生的很早,就連玉皇大帝都不甚知道後頭的發展,可卻有個沙左紀成了例外。
句芒一生行善,在死之前竟救過沙左紀一命,還送了一件信物給他。
王母這個人天性多疑,發現沙左紀帶著句芒的魔界之物後,既不能下殺手,便幹脆將他提拔到天庭,發展成了心腹。
將他和自己捆成了一條船上的螞蚱,日日看在眼中,才算放心。
就在這個時候,沉寂數年的玄黃旗,異動了。
蘇吉利應劫而來。
王母雖驚訝,卻還是要按照約定履行,便將沙左紀派了下去。
目的之一自然是為了送還這麵玄黃旗,斷絕魔族和她最後一絲因果,而另一點,則是為了借此機會讓沙左紀背上個與魔族有染的把柄,以期日後利用。
一石數鳥,最毒婦人心。
“朔兄,想到什麽了,說說唄?”
東方朔嗬嗬一笑,意外的站起來打算回屋。
竟是不太想說的樣子。
蘇吉利趕緊扯住他一條胳膊。
“東方朔,咱們有言在先,這種秘密一個換一個,我既然告訴你沙左紀就是卷簾仙君,你也得告訴我王母到底和魔族有什麽關係!”
東方朔眉目一皺,心道果然。
“你怎麽猜到和王母有關係的?”
這下不能不說了,蘇吉利遠比他想象的聰明得多,居然順藤摸瓜猜到了王母身上,原本還想著這種事知道的越多越不好。
既然蘇吉利自己想到了,還真得解釋解釋,免得回頭這瘋師妹胡亂腦補,做出什麽打草驚蛇不可挽回的事來。
不得不說,東方朔對蘇吉利是真了解。
東方朔揮手設下結界。
“你真的想知道?”
“真!真的不能再真!”
“其實這件事也不算什麽秘密,隻是天庭老人嘴緊,才沒什麽傳聞。你得答應我,就算你知道了這件事,也不能將這件事告訴給別人!”
“答應!我都答應你!快說!”蘇吉利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真相了。
***
要說清楚這件事,還得提一件很久以前的事,久到魔界未滅,久到王母和玉皇大帝初初升任天庭雙主尊位的時候。
自古升仙的法子就極為苛刻,世間眾人,雖然總有人前仆後繼的尋求成仙之法,卻不知道,有些事從出生起就已經注定。
凡人九竅者,才可為仙。
王母和玉皇大帝趕巧就是這樣一對妙人。
隻是想擔下天庭之主的責任,並不簡單,所以王母和玉皇大帝在飛升之後,為了平息疑慮,曾各自下凡曆練數十輪回。
十數輪回裏,他們各自嚐盡了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最終成功返天為仙。
禍端,就埋在王母轉世的第十世裏。
第十世的王母,是個修了弑魔道的毒辣和尚,她的眉目長得是世間少有的溫柔,下手卻是世間少有的狠辣。
那一世,她從出生起就與魔結仇,父母因魔而死,家族因魔殘敗,所以在她得知真相後,立誓要滅盡天下妖魔。
在她的觀念裏,妖魔哪有什麽好壞?是魔就是壞的,就該殺!
這就是王母第十世需要參破的眾生道。
也就是在這一世,她遇到了句芒。
句芒是魔,卻是一個好魔,那個時候,他還不是幻心魔鏡真正的主人,真的隻是偶然來凡間遊玩,也是偶然才認識了王母轉世。
王母轉世的和尚,名為恒難。
那個時候,句芒還是魔祖身邊的忠臣,修為高深,裝成一個凡人自不會隨便被被勘破。
可他的出現,偏偏成就了王母的轉世大劫。
劫有生死,恒難和句芒,二者必有一傷。
等恒難知道真相的時候,二人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而句芒也在偶然間,親口告訴了恒難他是魔的事實。
魔,由萬惡而生,天生就不該被容於世間,是魔就該死。
恒難不願相信世間會有魔族為善,可句芒卻在和她一起遊曆凡世的時候救了無數的人。
一念生,一念死,句芒告訴恒難,其實魔族並非都是由萬物惡念而生,在魔族,也有善魔和惡魔之分,即便是由惡生的魔,也有辦法清除它的惡,讓它還複本真。
怎麽可能?恒難不相信,她違逆本心,用句芒告知的秘法將他打成重傷。
在句芒差一點魂飛魄散之際,魔祖出現,將句芒帶走了。
恒難牽掛了句芒一世生死,直到百年將近,才在彌留之際,說出後悔二字。
輪回轉世,道法終成。
然而參破的道法,卻並未給魔族帶來轉機。
魔族天生身體力強,若任由他們發展下去,世間正道靡靡,邪道就會猖獗。
所以天庭由玉帝牽頭,聯合佛界,開始掀開了一場世紀大戰。
其實,這也不過是玉帝為了建功立業和王母聯手布的一場好局。
這一戰,前後打了足有三千年,魔界之所以節節敗退,正是因為王母暗中化身凡人,陪在句芒身邊探聽敵情。
句芒不識人心,因為心軟造成了惡果。
***
東方朔所知道的劇情就到這裏,事關王母的作風問題,確實不好大張旗鼓的傳閱。
實際上此事到這裏,隻是一部分。
***
魔界最終一敗塗地,魔祖為了保下後裔,將最後一批魔界餘民存於幻心魔鏡中,自己則被散靈而死。
知道餘有孽逃脫,玉帝四處派人追查斬草除根,這個時候,王母卻突然站出來力挺魔道有善,為仙者該有容人之得。
何其可笑?最後居然是她在給魔界求情。
那個時候,天庭百廢待興,魔界又慘遭屠戮複起無望,玉帝雖不喜王母婦任之心,最終還是答應放魔族一馬。
這一場仙佛魔大戰,以魔界餘兵隱匿世間告一段落,陳天君也是那個時候投誠到了天庭的。
仙佛魔一戰,句芒身殘,雖然受命帶走了幻心魔鏡,卻因為傷重根本無力替它找什麽補給用的仙器仙寶。
所以當他得知追兵退回是因為王母求情時,再一次心軟了。
也許,在王母心裏,魔一直是有善惡之分的。
隻是這一次,準備找上門的句芒卻留了個心眼。
魔界最後的希望都在幻心魔鏡裏,所以他臨走前,隻拿走了玄黃旗,還主動解除了幻心魔鏡的認主封印,開啟了幻心魔鏡的萬噬陣法,將幻心魔鏡藏起後,才去找王母求助。
不愧是下過兩次殺心的人,王母第一次重傷了句芒,第二次背叛了他,第三次見句芒的時候,終於將他的命也一同取走了。
王母帶著句芒的腦袋,將玉帝最後一絲懷疑之心消除,保住了尊位。
而句芒之所以甘心赴死,則是因為死之前同王母定下的心魔約定。
一死一生,句芒可以用自己的命來讓玉帝對魔界消除殺心,但王母也要承諾,等到玄黃旗響,魔界餘人前來求助的時候,她要按照約定,放魔界一條生路,而且再不得陽奉陰違暗下殺手。
王母若是違背,必將在天劫之日化魔。
***
這一段故事,發生的很早,就連玉皇大帝都不甚知道後頭的發展,可卻有個沙左紀成了例外。
句芒一生行善,在死之前竟救過沙左紀一命,還送了一件信物給他。
王母這個人天性多疑,發現沙左紀帶著句芒的魔界之物後,既不能下殺手,便幹脆將他提拔到天庭,發展成了心腹。
將他和自己捆成了一條船上的螞蚱,日日看在眼中,才算放心。
就在這個時候,沉寂數年的玄黃旗,異動了。
蘇吉利應劫而來。
王母雖驚訝,卻還是要按照約定履行,便將沙左紀派了下去。
目的之一自然是為了送還這麵玄黃旗,斷絕魔族和她最後一絲因果,而另一點,則是為了借此機會讓沙左紀背上個與魔族有染的把柄,以期日後利用。
一石數鳥,最毒婦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