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蘇吉利看到這一幕,估計會把腸子都悔青了。
命運交錯,任她想破頭都不會猜到,因為江素和‘唐一世’的意外相見,讓這兩個人改變了彼此的命運。
當日蘇吉利帶走‘唐一世’,將他關在木屋內後,就走了。
而‘唐一世’也在確認了蘇吉利仙佛的身份後老老實實在屋內勤修己身了一個月。
隻是,第二個月,他並沒有如蘇吉利預料般離開,反而就此待了下來。
那幾本經書,也成了他每日禪坐的最佳慰藉。
蘇吉利說的與佛有緣這四個字,確然不錯。
‘唐一世’在木屋內待了足足四年,直到將那幾卷經書背透背熟後,才終於卷了包袱打算離開。
他一路向西,走走停停,感悟頗深,終於徒步到了流沙河附近。
流沙河河底很深,黃沙由河水衝刷伏岸,綿延出一片荒沙地。
看著前方洶湧不絕的河流,‘唐一世’覺得遊過去這個想法太危險,於是沿著流沙河逆流而上,試圖找到代步的方法。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唐一世’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時機,正當他打算離開岸邊去附近尋個暫住處的時候,河水卻突然開始渾濁湧動,自河底浮上來個什麽東西。
還未等他看清,就覺身子一輕,連人帶包袱都被突然出現的一隻手扯了開去,險死得生。
流沙河內浮出來的自然就是沙左紀,救走‘唐一世’的,則是在初見後尋了他數年的江素。
時也命也,原本該上演的驚魂場景,卻因往事因果,一步錯,步步錯。
當年‘唐一世’還是金蟬子的時候,為了尋找剔骨刀,曾在凡間蹉跎了數年,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偶然救下了原本該香消玉殞的江素。
時光荏苒,江素還是江素,‘唐一世’卻不再是金蟬子。
江素記起了金蟬子的救民之恩,是為報恩而來。
可在‘唐一世’的眼中,她卻和蘇吉利是一夥兒的。
當年蘇吉利雖然留下經書說他與佛有緣,可到底行惡在先為善在後,是善是惡至今未果,江素自然也被一並算在內。
因而‘唐一世’在看清救命恩人後,並未對江素有什麽好臉色。
可江素卻一廂情願的當他這態度是轉世之過,畢竟投胎後便什麽都不記得了。
‘唐一世’行萬裏路的打算,因為突然出現的江素被暫停,就此被迫跟著江素回到了木屋,又被她自浮屠山順出來的佛經安撫,一拖就拖了五年時間。
***
今日蘇吉利去送鸞月的魂魄往生,江素便又來了山上看望‘唐一世’。
自十二年前長安城遇到廣目一事後,江素就覺得這附近的山頭不太平,因而一旦離開,就會在木屋的籬笆外設下結界。
這邊砍柴的‘唐一世’發現屋外的結界有異,就知道江素又來送書了。
可不巧,今日江素來的著急又碰到蘇吉利在,沒什麽機會順佛經,所以她是光手來的。
‘唐一世’原本也打算拒絕這次的佛經誘惑,見她手中無物,心中倒是輕鬆了些。
如此告辭的話就更容易出口了。
他放下砍刀,將卷起的袖子一節節撫平,朝江素做了個揖。
“江姑娘,你來了。”
江素喜極了他這幅榮辱不驚的書生氣質,聞言也回了個半身禮,隻不過做的有些不倫不類。
‘唐一世’自不會挑這種短處拿捏,隻是照舊在一旁的空桌上給江素倒了一碗水,就回到屋內看佛經。
一如五年來的每日。
這五年來,江素以照看他的安危為由,幾乎每日都來拜訪,然後就耗在這桌旁,若非日夜有度,桌沿怕也得被她扶個坑出來。
在江素看來,這是佳人陪伴,在‘唐一世’看來,這是看守監視。
每次當他想要開口提離開時,江素總是會拿一本新佛經出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今日不見新的佛經,想來是天意使然。
‘唐一世’掃了一眼身邊打包好的包袱,將手中的佛經放到一側。
包袱隻卷了些衣物用品,江素帶來的佛經,他最想帶,卻一卷都不打算帶走。
在心內組織了片刻語言,‘唐一世’終於起身,背起包袱,打開了門。
江素有些驚訝的看著他。
“江姑娘,我要走了。”
江素迅速站起來擋在門前。
“唐公子,外麵危險!你不能……”
‘唐一世’沉了眉毛,繞開江素,依舊朝外走去。
江素有些後悔今日走得急,沒帶佛經來,最好的借口也沒了,她快行兩步再次擋在‘唐一世’前邊,還要再勸,卻對上了一雙冷冰冰的眸子。
“江姑娘,流沙河時,我感激你救我一命,這才從未說過狠話。五年來,你離開時就設下結界,人來了就在屋外守著,此種做法,無異於看守犯人!今日還請勿要在阻攔我!”
這話太過不留情麵,江素還是第一次被如此下臉,她頓了頓卻沒有反駁,隻安靜的跟在後頭朝外走去。
她早就知道的,遲早有這一天,既然他想離開,那她跟著便好。
想起在東方朔那看到的短命簽,江素攥緊了手指。
凡人一輩子就那麽長,護他一世無虞,也算報恩了吧?
殊不知此行為在‘唐一世’眼中,無異於牢籠困縛!
隻是他也知道,即便他說什麽,江素也不會離開。
二人走走停停,路過了長安城,路過了兩界山,於三個月後,再次到了流沙河前。
河水一如既往的奔騰,‘唐一世’麵對著洶湧的浪騰,突然就有種宿命的感覺。
也許他早就應該到這裏,早就應該過這條河,而不是為了一本佛經和江素糾糾纏纏,到現在才走到這裏。
他轉過身,直直看向江素。
“江姑娘,緣起於此,緣盡於此。請不要再跟了。”
江素抿抿唇,搖了搖頭。
‘唐一世’歎了一聲,再不欲勸,他重新轉頭沿著河岸逆流而上。
天色漸漸昏暗,河流奔騰的速度微妙的加快,‘唐一世’沒有發現,跟在他身後的江素也沒有發現。
這一次的流沙河,沒有掀起旋渦,也沒有突然起浪,加速的河流隻輕輕的在岸邊帶起一陣逆向的氣流。
‘唐一世’一步一步走的甚穩,並沒有因為逆風的氣流有什麽變化。
驚變來的又突然又迅速。
等到江素抬頭發現不對的時候,‘唐一世’已經一腳打滑踩進了河裏。
她整個人化作一道閃電,驚鴻般在最後的瞬間拉住了‘唐一世’的手!
河內的力量很大,很邪乎,‘唐一世’隻覺腳腕處那陣生疼一路躥過下身直達頭頂,撕扯和鈍疼齊齊席卷過全身,他突然就想起來了。
此行要曆佛骨之難,死傷難免。
他扭頭看向狠狠拽著自己的江素。
“江姑娘,放手!”
那一瞬間眼神的經變,江素沒有錯過,可她不願就這樣鬆手!
“不要!唐公子,你不能死!你不要死!”
‘唐一世’的身子又被河中的怪力扯離幾分,江素目呲欲裂的扯著唯剩的手臂,卻不想‘唐一世’自己伸過手來幫著河裏的東西掰她手掌!
“江素!放開!”
這是‘唐一世’在這世間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唐一世’從沒叫過她江素,他從來都是叫江姑娘,即便最生氣的時候,也是叫她江姑娘。
江素呆愣愣的鬆了手,看著‘唐一世’就此被暗流卷入河內不見蹤跡。
那個人,不是‘唐一世’,是金蟬子。
他想起來了。
命運交錯,任她想破頭都不會猜到,因為江素和‘唐一世’的意外相見,讓這兩個人改變了彼此的命運。
當日蘇吉利帶走‘唐一世’,將他關在木屋內後,就走了。
而‘唐一世’也在確認了蘇吉利仙佛的身份後老老實實在屋內勤修己身了一個月。
隻是,第二個月,他並沒有如蘇吉利預料般離開,反而就此待了下來。
那幾本經書,也成了他每日禪坐的最佳慰藉。
蘇吉利說的與佛有緣這四個字,確然不錯。
‘唐一世’在木屋內待了足足四年,直到將那幾卷經書背透背熟後,才終於卷了包袱打算離開。
他一路向西,走走停停,感悟頗深,終於徒步到了流沙河附近。
流沙河河底很深,黃沙由河水衝刷伏岸,綿延出一片荒沙地。
看著前方洶湧不絕的河流,‘唐一世’覺得遊過去這個想法太危險,於是沿著流沙河逆流而上,試圖找到代步的方法。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唐一世’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時機,正當他打算離開岸邊去附近尋個暫住處的時候,河水卻突然開始渾濁湧動,自河底浮上來個什麽東西。
還未等他看清,就覺身子一輕,連人帶包袱都被突然出現的一隻手扯了開去,險死得生。
流沙河內浮出來的自然就是沙左紀,救走‘唐一世’的,則是在初見後尋了他數年的江素。
時也命也,原本該上演的驚魂場景,卻因往事因果,一步錯,步步錯。
當年‘唐一世’還是金蟬子的時候,為了尋找剔骨刀,曾在凡間蹉跎了數年,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偶然救下了原本該香消玉殞的江素。
時光荏苒,江素還是江素,‘唐一世’卻不再是金蟬子。
江素記起了金蟬子的救民之恩,是為報恩而來。
可在‘唐一世’的眼中,她卻和蘇吉利是一夥兒的。
當年蘇吉利雖然留下經書說他與佛有緣,可到底行惡在先為善在後,是善是惡至今未果,江素自然也被一並算在內。
因而‘唐一世’在看清救命恩人後,並未對江素有什麽好臉色。
可江素卻一廂情願的當他這態度是轉世之過,畢竟投胎後便什麽都不記得了。
‘唐一世’行萬裏路的打算,因為突然出現的江素被暫停,就此被迫跟著江素回到了木屋,又被她自浮屠山順出來的佛經安撫,一拖就拖了五年時間。
***
今日蘇吉利去送鸞月的魂魄往生,江素便又來了山上看望‘唐一世’。
自十二年前長安城遇到廣目一事後,江素就覺得這附近的山頭不太平,因而一旦離開,就會在木屋的籬笆外設下結界。
這邊砍柴的‘唐一世’發現屋外的結界有異,就知道江素又來送書了。
可不巧,今日江素來的著急又碰到蘇吉利在,沒什麽機會順佛經,所以她是光手來的。
‘唐一世’原本也打算拒絕這次的佛經誘惑,見她手中無物,心中倒是輕鬆了些。
如此告辭的話就更容易出口了。
他放下砍刀,將卷起的袖子一節節撫平,朝江素做了個揖。
“江姑娘,你來了。”
江素喜極了他這幅榮辱不驚的書生氣質,聞言也回了個半身禮,隻不過做的有些不倫不類。
‘唐一世’自不會挑這種短處拿捏,隻是照舊在一旁的空桌上給江素倒了一碗水,就回到屋內看佛經。
一如五年來的每日。
這五年來,江素以照看他的安危為由,幾乎每日都來拜訪,然後就耗在這桌旁,若非日夜有度,桌沿怕也得被她扶個坑出來。
在江素看來,這是佳人陪伴,在‘唐一世’看來,這是看守監視。
每次當他想要開口提離開時,江素總是會拿一本新佛經出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今日不見新的佛經,想來是天意使然。
‘唐一世’掃了一眼身邊打包好的包袱,將手中的佛經放到一側。
包袱隻卷了些衣物用品,江素帶來的佛經,他最想帶,卻一卷都不打算帶走。
在心內組織了片刻語言,‘唐一世’終於起身,背起包袱,打開了門。
江素有些驚訝的看著他。
“江姑娘,我要走了。”
江素迅速站起來擋在門前。
“唐公子,外麵危險!你不能……”
‘唐一世’沉了眉毛,繞開江素,依舊朝外走去。
江素有些後悔今日走得急,沒帶佛經來,最好的借口也沒了,她快行兩步再次擋在‘唐一世’前邊,還要再勸,卻對上了一雙冷冰冰的眸子。
“江姑娘,流沙河時,我感激你救我一命,這才從未說過狠話。五年來,你離開時就設下結界,人來了就在屋外守著,此種做法,無異於看守犯人!今日還請勿要在阻攔我!”
這話太過不留情麵,江素還是第一次被如此下臉,她頓了頓卻沒有反駁,隻安靜的跟在後頭朝外走去。
她早就知道的,遲早有這一天,既然他想離開,那她跟著便好。
想起在東方朔那看到的短命簽,江素攥緊了手指。
凡人一輩子就那麽長,護他一世無虞,也算報恩了吧?
殊不知此行為在‘唐一世’眼中,無異於牢籠困縛!
隻是他也知道,即便他說什麽,江素也不會離開。
二人走走停停,路過了長安城,路過了兩界山,於三個月後,再次到了流沙河前。
河水一如既往的奔騰,‘唐一世’麵對著洶湧的浪騰,突然就有種宿命的感覺。
也許他早就應該到這裏,早就應該過這條河,而不是為了一本佛經和江素糾糾纏纏,到現在才走到這裏。
他轉過身,直直看向江素。
“江姑娘,緣起於此,緣盡於此。請不要再跟了。”
江素抿抿唇,搖了搖頭。
‘唐一世’歎了一聲,再不欲勸,他重新轉頭沿著河岸逆流而上。
天色漸漸昏暗,河流奔騰的速度微妙的加快,‘唐一世’沒有發現,跟在他身後的江素也沒有發現。
這一次的流沙河,沒有掀起旋渦,也沒有突然起浪,加速的河流隻輕輕的在岸邊帶起一陣逆向的氣流。
‘唐一世’一步一步走的甚穩,並沒有因為逆風的氣流有什麽變化。
驚變來的又突然又迅速。
等到江素抬頭發現不對的時候,‘唐一世’已經一腳打滑踩進了河裏。
她整個人化作一道閃電,驚鴻般在最後的瞬間拉住了‘唐一世’的手!
河內的力量很大,很邪乎,‘唐一世’隻覺腳腕處那陣生疼一路躥過下身直達頭頂,撕扯和鈍疼齊齊席卷過全身,他突然就想起來了。
此行要曆佛骨之難,死傷難免。
他扭頭看向狠狠拽著自己的江素。
“江姑娘,放手!”
那一瞬間眼神的經變,江素沒有錯過,可她不願就這樣鬆手!
“不要!唐公子,你不能死!你不要死!”
‘唐一世’的身子又被河中的怪力扯離幾分,江素目呲欲裂的扯著唯剩的手臂,卻不想‘唐一世’自己伸過手來幫著河裏的東西掰她手掌!
“江素!放開!”
這是‘唐一世’在這世間留下的最後一句話。
‘唐一世’從沒叫過她江素,他從來都是叫江姑娘,即便最生氣的時候,也是叫她江姑娘。
江素呆愣愣的鬆了手,看著‘唐一世’就此被暗流卷入河內不見蹤跡。
那個人,不是‘唐一世’,是金蟬子。
他想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