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些事情的嚴重性,早在蘇吉利得知自己要二次入南北方天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預想。
第一次進南北方天的時候,她曾真的以為自己有死無生,從此就要和西遊劇場說拜拜了,可憑著不放棄的心思,還真闖出了一條捷徑,隻花了區區二十餘年就順利離開。
而今要再去,雖然沒法想象出最後的局麵如何宏大,可她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身受重傷誤入南北方天的蘇吉利了啊。
她如今身具三色琉璃鐲、又有了一根佛骨,還修習了歸元真經,更是從孫悟空處‘借’來了一根預示著成功的毫毛。
更別說真武天尊還給她備了那麽多寶貝、就連燃燈上古佛也送了她一根替身草……
而這些,都是東方朔不曾知道的。
當然,蘇吉利也沒有自大到她真的能在徦大勢至手下走多少招,所以她也有準備後事,那便是在入南北方天前,將本體黑蓮還有幻心魔鏡的分身留在須菩提手裏。
就算她真的應劫而死,至少和她綁在一條船上的這些人能留一條後路。
蘇吉利自覺已經想到了所有能想到的,也設想了所有不可估計的後果,最好的最壞的,她都有了準備。
所以聽到東方朔如此提醒時,她感動過後很快就拋之腦後。
東方朔也知道口頭之言的勸說並沒有多少重量,蘇吉利一路來運氣太過逆天,此刻就算聽到了可能身隕的危險也怕還村著一絲僥幸覺得一切還沒有那麽糟糕。
他歎了一聲,“也罷,船到橋頭自然直,既然師傅的事暫且不急,那我就先走了。唐久師體內放有一顆封竅石,等你順利離體後,切記立刻提醒我,哪怕捎封信訣都可以,我會立刻動手,免得這位上佛隨意妄為,真惹出了亂子……到時候被人發現,咱們可就要被一鍋端了。”
蘇吉利深以為然。
這個唐久師,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西遊沿路也有好幾年,他每一次折騰都能搞出一堆事兒,如今她被要挾替他渡劫,算起來也還是他的鍋。
想到此,蘇吉利板正了身子,作勢捏佛珠的空當又偷偷問了東方朔一句。
“朔兄,你說咱們二人合手,能不能現在就催動封竅石,讓唐久師成為九竅通靈之體?”
東方朔還真被問住了。
他自然是願意的,可封竅石一旦啟動,不僅會封掉唐久師的一竅,還會封存這具身體多出來的魂憶,如今裏頭可不止有唐久師,還有個蘇吉利呢。
一個不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那買賣可不劃算。
蘇吉利聞言隻能歎息。
***
小山坳的白霧起了半個時辰終於漸漸散去。
在青石板上臥睡的蘇吉利一如白霧之前的睡姿毫無變化,而樹上的孫悟空、樹下酣睡出聲的豬八戒、還有抱臂休息的沙僧也都沒有什麽奇怪之處。
雲頭,掃到此景的周真嚴幾個俱都無甚關注的轉開了視線。
隻有白龍馬……
蘇吉利抱著胳膊上的縮影鏡子紋印,慢慢皺起了眉頭。
她明明記得剛才和東方朔結束對話的時候,白龍馬還在沙僧附近站著,怎麽白霧消散不過須臾,它就跑到孫悟空坐著的那顆大樹下頭了?
該不會發現什麽了吧?
應該不是。
她全程都在和東方朔傳音入密,為防有人發現端倪,甚至還加了秘法遮掩,再加上白霧,應當不會有什麽紕漏……
放下疑心,蘇吉利終於也轉移了注意力。
***
大樹下,白龍馬的大眼珠子恰在此時轉了一圈,似是發現了自己再無人關注後,它又朝樹靠近了兩分。
孫悟空顯然也沒在睡覺,但他的注意力並不在白龍馬身上,他此刻倚靠在大樹上尾巴長長垂著,正在神遊天外。
那尾巴一來一去,是不是就會掃到白龍馬麵前,但很快又一晃而過晃到了別的地方。
白龍馬見不成,幹脆而大膽的又往前挪了半步,總算是被一尾巴正經的掃在了麵上。
它還沒叫出聲呢,孫悟空卻被嚇了一跳的收尾看過來,看清是不知什麽時候跑到了樹下的白龍馬時,才舒了一口氣。
“小白龍,走遠些!”
白龍馬噅了一口氣兒,應踢踢踏踏聲走遠了,隻是剛走到沙僧附近,就又一個轉頭,又朝孫悟空所在的大樹下摸了過去。
這一次,顯然比上一次要小心許多,可等到日初生也沒再等到孫悟空的尾巴晃蕩下來……
附在白龍馬身邊包袱袋子裏的麟天琪簡直要氣炸了。
他一邊穩著性子安撫白龍馬不要著急明晚繼續,一邊在心內數落觀音,給他派了個如此膽小的隊友!
幾個月前,他依著觀音的主意順利聯係上了小白龍,費了許久的功夫才讓他同意幫忙接近孫悟空。
這個小白龍,明明還不是白龍馬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爹也不怕,可當了一匹馬後膽子就和馬身一樣縮了小,任他如何哄騙都不願意在明麵上去觸碰孫悟空。
弑神槍非等閑,想要順利溝通內裏器魂,必須要與孫悟空密切接觸長達四個時辰,奈何他努力至今,通過白龍馬接觸孫悟空最長的時間,也不過一刻鍾……
還是第一次親密接觸!
還是那日白龍馬因病騙了一幫人慰問的時候才得來的片刻功夫!
可或許是白龍馬玩的太脫,自那以後,師徒幾個就對它微妙起來,倒也說不是嫌棄,但絕對不會再故意湊上去,好像生怕也染了什麽突然打噴嚏的病一般……
這讓麟天琪的計劃一拖再拖,到如今都沒有實現。
本來今夜起霧是個絕佳的機會,可誰知道不過站近了些碰了一下,就讓孫悟空察覺,麟天琪此刻簡直是百爪撓心,恨不得化身佛祖將它摁在五行山下好好操磨一頓,直接將弑神槍的器魂抽出來……
可惜麟天琪不是佛祖,孫悟空也不可能再被壓在五行山下,過了今日這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親密接觸,他還得再接再厲,在接下來的日子努力再靠近一點……孫悟空。
第一次進南北方天的時候,她曾真的以為自己有死無生,從此就要和西遊劇場說拜拜了,可憑著不放棄的心思,還真闖出了一條捷徑,隻花了區區二十餘年就順利離開。
而今要再去,雖然沒法想象出最後的局麵如何宏大,可她也不再是當初那個身受重傷誤入南北方天的蘇吉利了啊。
她如今身具三色琉璃鐲、又有了一根佛骨,還修習了歸元真經,更是從孫悟空處‘借’來了一根預示著成功的毫毛。
更別說真武天尊還給她備了那麽多寶貝、就連燃燈上古佛也送了她一根替身草……
而這些,都是東方朔不曾知道的。
當然,蘇吉利也沒有自大到她真的能在徦大勢至手下走多少招,所以她也有準備後事,那便是在入南北方天前,將本體黑蓮還有幻心魔鏡的分身留在須菩提手裏。
就算她真的應劫而死,至少和她綁在一條船上的這些人能留一條後路。
蘇吉利自覺已經想到了所有能想到的,也設想了所有不可估計的後果,最好的最壞的,她都有了準備。
所以聽到東方朔如此提醒時,她感動過後很快就拋之腦後。
東方朔也知道口頭之言的勸說並沒有多少重量,蘇吉利一路來運氣太過逆天,此刻就算聽到了可能身隕的危險也怕還村著一絲僥幸覺得一切還沒有那麽糟糕。
他歎了一聲,“也罷,船到橋頭自然直,既然師傅的事暫且不急,那我就先走了。唐久師體內放有一顆封竅石,等你順利離體後,切記立刻提醒我,哪怕捎封信訣都可以,我會立刻動手,免得這位上佛隨意妄為,真惹出了亂子……到時候被人發現,咱們可就要被一鍋端了。”
蘇吉利深以為然。
這個唐久師,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西遊沿路也有好幾年,他每一次折騰都能搞出一堆事兒,如今她被要挾替他渡劫,算起來也還是他的鍋。
想到此,蘇吉利板正了身子,作勢捏佛珠的空當又偷偷問了東方朔一句。
“朔兄,你說咱們二人合手,能不能現在就催動封竅石,讓唐久師成為九竅通靈之體?”
東方朔還真被問住了。
他自然是願意的,可封竅石一旦啟動,不僅會封掉唐久師的一竅,還會封存這具身體多出來的魂憶,如今裏頭可不止有唐久師,還有個蘇吉利呢。
一個不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那買賣可不劃算。
蘇吉利聞言隻能歎息。
***
小山坳的白霧起了半個時辰終於漸漸散去。
在青石板上臥睡的蘇吉利一如白霧之前的睡姿毫無變化,而樹上的孫悟空、樹下酣睡出聲的豬八戒、還有抱臂休息的沙僧也都沒有什麽奇怪之處。
雲頭,掃到此景的周真嚴幾個俱都無甚關注的轉開了視線。
隻有白龍馬……
蘇吉利抱著胳膊上的縮影鏡子紋印,慢慢皺起了眉頭。
她明明記得剛才和東方朔結束對話的時候,白龍馬還在沙僧附近站著,怎麽白霧消散不過須臾,它就跑到孫悟空坐著的那顆大樹下頭了?
該不會發現什麽了吧?
應該不是。
她全程都在和東方朔傳音入密,為防有人發現端倪,甚至還加了秘法遮掩,再加上白霧,應當不會有什麽紕漏……
放下疑心,蘇吉利終於也轉移了注意力。
***
大樹下,白龍馬的大眼珠子恰在此時轉了一圈,似是發現了自己再無人關注後,它又朝樹靠近了兩分。
孫悟空顯然也沒在睡覺,但他的注意力並不在白龍馬身上,他此刻倚靠在大樹上尾巴長長垂著,正在神遊天外。
那尾巴一來一去,是不是就會掃到白龍馬麵前,但很快又一晃而過晃到了別的地方。
白龍馬見不成,幹脆而大膽的又往前挪了半步,總算是被一尾巴正經的掃在了麵上。
它還沒叫出聲呢,孫悟空卻被嚇了一跳的收尾看過來,看清是不知什麽時候跑到了樹下的白龍馬時,才舒了一口氣。
“小白龍,走遠些!”
白龍馬噅了一口氣兒,應踢踢踏踏聲走遠了,隻是剛走到沙僧附近,就又一個轉頭,又朝孫悟空所在的大樹下摸了過去。
這一次,顯然比上一次要小心許多,可等到日初生也沒再等到孫悟空的尾巴晃蕩下來……
附在白龍馬身邊包袱袋子裏的麟天琪簡直要氣炸了。
他一邊穩著性子安撫白龍馬不要著急明晚繼續,一邊在心內數落觀音,給他派了個如此膽小的隊友!
幾個月前,他依著觀音的主意順利聯係上了小白龍,費了許久的功夫才讓他同意幫忙接近孫悟空。
這個小白龍,明明還不是白龍馬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爹也不怕,可當了一匹馬後膽子就和馬身一樣縮了小,任他如何哄騙都不願意在明麵上去觸碰孫悟空。
弑神槍非等閑,想要順利溝通內裏器魂,必須要與孫悟空密切接觸長達四個時辰,奈何他努力至今,通過白龍馬接觸孫悟空最長的時間,也不過一刻鍾……
還是第一次親密接觸!
還是那日白龍馬因病騙了一幫人慰問的時候才得來的片刻功夫!
可或許是白龍馬玩的太脫,自那以後,師徒幾個就對它微妙起來,倒也說不是嫌棄,但絕對不會再故意湊上去,好像生怕也染了什麽突然打噴嚏的病一般……
這讓麟天琪的計劃一拖再拖,到如今都沒有實現。
本來今夜起霧是個絕佳的機會,可誰知道不過站近了些碰了一下,就讓孫悟空察覺,麟天琪此刻簡直是百爪撓心,恨不得化身佛祖將它摁在五行山下好好操磨一頓,直接將弑神槍的器魂抽出來……
可惜麟天琪不是佛祖,孫悟空也不可能再被壓在五行山下,過了今日這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親密接觸,他還得再接再厲,在接下來的日子努力再靠近一點……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