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用感慨而惆悵的語氣說道:“昨日朕有夢,夢到當初身為沛縣亭長時的時光,那時蕭何還隻是縣丞,張良還在尋找更多複仇的機會,韓信還在拜師學習……當時,誰會想到,爾等會與朕一起開創大漢,求萬民於水火……”
蕭何,張良,韓信三人不明白漢高祖劉邦突然說起往事,是何用意。但,不可否認,勾起了三人的回憶,想起了過去的種種。
誰能想到,當初“一無是處”的劉邦,現在成了大漢的開國皇帝。對此,明裏暗裏,肯定有許多人不服氣。比如韓信,心裏多少就有些不服氣。
在有些人看來,劉邦就是走了狗屎運,撿了個皇帝當。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他劉邦不如張良。
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他劉邦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他劉邦不如韓信。
若不是走了狗屎運,也許就隻能用“天命之子”來解釋劉邦為何能稱帝了……
蕭何,張良,韓信三人,靜靜的聽著漢高祖劉邦感懷過往。
說罷,漢高祖劉邦喝了一口熱茶。然後注視著三人,再次開口道:“朕緬懷過往,隻想告訴爾等,大漢不是朕一人而建立的,也有爾等的功勞。朕銘記於心,絕不會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大漢雖然建立了,匈奴亦被擊敗,但大漢現在百廢待興,需要爾等繼續努力。
隻要忠於大漢,忠於朕……朕,不怕爾等功高蓋主,反而會賜予封賞,更加重用之!”
蕭何聽得一愣一愣的,張良心裏嘀咕著,韓信眼光異樣,似乎不太相信劉邦所說的話。
但,不管如何,該表的忠心不能少。
“臣等,願為陛下,為大漢,肝腦塗地,至死不渝!”
三人齊聲道。
很好嘛!
漢高祖劉邦感覺很滿意,笑著道:“為了大漢,為了天下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希望爾等與朕共勉,不忘初心,堅定前行!”
這句話,劉邦是借鑒了華夏曆史書上對現代世界記載的話語,覺得高端上檔次,就拿來用。
不得三人說什麽,劉邦又繼續說道:“今日,朕詔爾等前來,是有大事商議。”
說著,劉邦起身,望向西北麵,道:“匈奴已不足為患,而今百廢待興,當與民休養生息,興農桑,以富民強國!”
“為此,必須整頓精簡兵馬,讓更多的人回去耕種田地。”
整頓精簡兵馬!
韓信心裏咯噔一下,沒了戰事,這是要收歸兵權了嗎?
他不甘心,放棄兵權,做個閑王,心裏憋屈。
對此,蕭何是讚同的,行禮道:“陛下聖明,自起義以來,戰爭持續近十年,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正需要收藏兵戈,休養生息。
眼下,各方兵馬,太多,太雜,亦須整頓,留下精兵以防守邊境。
此舉,乃利於天下百姓,更利於大漢萬世長存!”
張良為讚成,而且還有其他建議,道:“淘汰老弱病殘,精簡兵馬,勢在必行。除此之外,陛下應收歸天下兵權,以鞏固大漢根基。”
說著,看向韓信,問道:“大將軍,如今北方匈奴不足為患,天下太平。以大將軍看來,是否應該讓將軍們交回兵權,消除不必要的隱患,以更好的與民休養生息?”
隻要韓信帶頭交出兵權,其他將軍就不敢不交。
韓信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他舍不得交出兵權,享受這種權力,同時擔心交出兵權,會死得更快。
不過,韓信直冒冷汗,怕今日應對不好,來年今日就是自己的忌日!
心情複雜,猶豫不決。
空氣突然安靜下來,劉邦,蕭何,張良等人都在注視著韓信,等待答案。
半響後,韓信忐忑的說道:“陛下,如今天下太平,臣等老將忠於陛下,忠於大漢。臣願意解甲歸田,他日陛下若是有令,臣必唯命是從!”
考慮半響,韓信選擇了退讓。不說他沒有造反的意思,就是造反,也沒有取勝的把握,更何況現在劉邦還有一支強大的槍炮軍隊,不可敵。
造反幾乎就是死,選擇退讓,還有一線生機。
聽韓信如此說,蕭何放心下來。畢竟,韓信當初是他保舉的。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現在的韓信。
蕭何知道韓信自傲,不願意看著他落得悲慘的下場。
現在韓信選擇退讓,交出兵權,讓蕭何安心。
在張良看來,韓信這是明智之舉。覺得如今劉邦性情變化很大,胸懷更加強大,韓信交出兵權,劉邦很可能就會放過他。
然而,張良還是沒猜透劉邦的心思。
見韓信願意交出兵權,劉邦大喜。說道:“爾等是大漢三傑,朕離不開你們,大漢更離不開你們。
朕準備整頓精簡兵馬,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收歸兵權。當然,收歸兵權是勢在必行。朕收歸兵權,才能讓天下真正的安定,無人敢圖謀不軌!”
說著,漢高祖劉邦上前,來到三人麵前,繼續道:“為了更好的完成整頓精簡兵馬的目的,朕準備設立兩個部門,一是兵部,掌管天下兵馬的調度權力,但沒有領兵之權……
二是神將府,掌管天下兵馬的領兵權,但無調度兵馬的權力……韓信,你等將領便入神將府,負責領兵和日常練兵。
若有戰事,須受兵部調令,才可出兵,否則一律視為謀反!”
兵部?
神將府?
一個掌管兵馬調度之權,一個掌管領兵之權?
陛下收歸兵權後,還要繼續分化兵權,進一步加強控製?
……
此舉是陛下想出來的,還是張良的主意?……蕭何看了看張良,認為是張良的手筆。
如今大漢除了掌兵的太尉,還有大司馬張良,而張良這個大司馬才是實權。
設立兵部和神將府後,歸何人管轄,大司馬還是丞相,或者直接聽命於陛下?……身為丞相,蕭何不得不多想,要考慮方方麵麵。
張良沒有理會蕭何眼神,也不會認為兵部和神將府出自蕭何之首,韓信就更不可能了。他現在,在等漢高祖劉邦的下文,想聽聽兵部和神將府具體的情況,再下結論。
漢高祖劉邦又說道:“兵部設立後,取代太尉和大司馬,並入兵部。兵部設尚書一職,統兵兵部,由張良這位大司馬擔任兵部尚書。
同時,設左右兵部侍郎,原來的太尉任兵部左侍郎……
神將府,設大將軍統領神將府,令設左右參謀,驃騎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以及四鎮將軍……”
漢高祖劉邦參照了後世的六部製度和五軍都督府,但沒有全麵采用,而是用兵部和神將府進行嚐試。
也是為了更好的掌控兵權,弱化丞相的權力,以加強皇權!
………
蕭何,張良,韓信三人不明白漢高祖劉邦突然說起往事,是何用意。但,不可否認,勾起了三人的回憶,想起了過去的種種。
誰能想到,當初“一無是處”的劉邦,現在成了大漢的開國皇帝。對此,明裏暗裏,肯定有許多人不服氣。比如韓信,心裏多少就有些不服氣。
在有些人看來,劉邦就是走了狗屎運,撿了個皇帝當。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他劉邦不如張良。
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他劉邦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他劉邦不如韓信。
若不是走了狗屎運,也許就隻能用“天命之子”來解釋劉邦為何能稱帝了……
蕭何,張良,韓信三人,靜靜的聽著漢高祖劉邦感懷過往。
說罷,漢高祖劉邦喝了一口熱茶。然後注視著三人,再次開口道:“朕緬懷過往,隻想告訴爾等,大漢不是朕一人而建立的,也有爾等的功勞。朕銘記於心,絕不會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事。
大漢雖然建立了,匈奴亦被擊敗,但大漢現在百廢待興,需要爾等繼續努力。
隻要忠於大漢,忠於朕……朕,不怕爾等功高蓋主,反而會賜予封賞,更加重用之!”
蕭何聽得一愣一愣的,張良心裏嘀咕著,韓信眼光異樣,似乎不太相信劉邦所說的話。
但,不管如何,該表的忠心不能少。
“臣等,願為陛下,為大漢,肝腦塗地,至死不渝!”
三人齊聲道。
很好嘛!
漢高祖劉邦感覺很滿意,笑著道:“為了大漢,為了天下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希望爾等與朕共勉,不忘初心,堅定前行!”
這句話,劉邦是借鑒了華夏曆史書上對現代世界記載的話語,覺得高端上檔次,就拿來用。
不得三人說什麽,劉邦又繼續說道:“今日,朕詔爾等前來,是有大事商議。”
說著,劉邦起身,望向西北麵,道:“匈奴已不足為患,而今百廢待興,當與民休養生息,興農桑,以富民強國!”
“為此,必須整頓精簡兵馬,讓更多的人回去耕種田地。”
整頓精簡兵馬!
韓信心裏咯噔一下,沒了戰事,這是要收歸兵權了嗎?
他不甘心,放棄兵權,做個閑王,心裏憋屈。
對此,蕭何是讚同的,行禮道:“陛下聖明,自起義以來,戰爭持續近十年,百姓早已苦不堪言,正需要收藏兵戈,休養生息。
眼下,各方兵馬,太多,太雜,亦須整頓,留下精兵以防守邊境。
此舉,乃利於天下百姓,更利於大漢萬世長存!”
張良為讚成,而且還有其他建議,道:“淘汰老弱病殘,精簡兵馬,勢在必行。除此之外,陛下應收歸天下兵權,以鞏固大漢根基。”
說著,看向韓信,問道:“大將軍,如今北方匈奴不足為患,天下太平。以大將軍看來,是否應該讓將軍們交回兵權,消除不必要的隱患,以更好的與民休養生息?”
隻要韓信帶頭交出兵權,其他將軍就不敢不交。
韓信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他舍不得交出兵權,享受這種權力,同時擔心交出兵權,會死得更快。
不過,韓信直冒冷汗,怕今日應對不好,來年今日就是自己的忌日!
心情複雜,猶豫不決。
空氣突然安靜下來,劉邦,蕭何,張良等人都在注視著韓信,等待答案。
半響後,韓信忐忑的說道:“陛下,如今天下太平,臣等老將忠於陛下,忠於大漢。臣願意解甲歸田,他日陛下若是有令,臣必唯命是從!”
考慮半響,韓信選擇了退讓。不說他沒有造反的意思,就是造反,也沒有取勝的把握,更何況現在劉邦還有一支強大的槍炮軍隊,不可敵。
造反幾乎就是死,選擇退讓,還有一線生機。
聽韓信如此說,蕭何放心下來。畢竟,韓信當初是他保舉的。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現在的韓信。
蕭何知道韓信自傲,不願意看著他落得悲慘的下場。
現在韓信選擇退讓,交出兵權,讓蕭何安心。
在張良看來,韓信這是明智之舉。覺得如今劉邦性情變化很大,胸懷更加強大,韓信交出兵權,劉邦很可能就會放過他。
然而,張良還是沒猜透劉邦的心思。
見韓信願意交出兵權,劉邦大喜。說道:“爾等是大漢三傑,朕離不開你們,大漢更離不開你們。
朕準備整頓精簡兵馬,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收歸兵權。當然,收歸兵權是勢在必行。朕收歸兵權,才能讓天下真正的安定,無人敢圖謀不軌!”
說著,漢高祖劉邦上前,來到三人麵前,繼續道:“為了更好的完成整頓精簡兵馬的目的,朕準備設立兩個部門,一是兵部,掌管天下兵馬的調度權力,但沒有領兵之權……
二是神將府,掌管天下兵馬的領兵權,但無調度兵馬的權力……韓信,你等將領便入神將府,負責領兵和日常練兵。
若有戰事,須受兵部調令,才可出兵,否則一律視為謀反!”
兵部?
神將府?
一個掌管兵馬調度之權,一個掌管領兵之權?
陛下收歸兵權後,還要繼續分化兵權,進一步加強控製?
……
此舉是陛下想出來的,還是張良的主意?……蕭何看了看張良,認為是張良的手筆。
如今大漢除了掌兵的太尉,還有大司馬張良,而張良這個大司馬才是實權。
設立兵部和神將府後,歸何人管轄,大司馬還是丞相,或者直接聽命於陛下?……身為丞相,蕭何不得不多想,要考慮方方麵麵。
張良沒有理會蕭何眼神,也不會認為兵部和神將府出自蕭何之首,韓信就更不可能了。他現在,在等漢高祖劉邦的下文,想聽聽兵部和神將府具體的情況,再下結論。
漢高祖劉邦又說道:“兵部設立後,取代太尉和大司馬,並入兵部。兵部設尚書一職,統兵兵部,由張良這位大司馬擔任兵部尚書。
同時,設左右兵部侍郎,原來的太尉任兵部左侍郎……
神將府,設大將軍統領神將府,令設左右參謀,驃騎將軍,前後左右四將軍,以及四鎮將軍……”
漢高祖劉邦參照了後世的六部製度和五軍都督府,但沒有全麵采用,而是用兵部和神將府進行嚐試。
也是為了更好的掌控兵權,弱化丞相的權力,以加強皇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