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帝國二年,1646年1月2日。
華夏月報,因為昨日王宇登基大典以及西施的皇後冊封大典而推遲發行。
這一期華夏月報的主題當然是華夏帝國皇帝登基大典和皇後的冊封大典。
一大早,華夏月報就在京城售賣,樣報也八百裏加急送到各州,府,縣印刷發行。
順天書院,周顯所在的宿舍。
因為上午沒課,他們就在宿舍看華夏月報。
“這畫像真是昨日登基大典時,陛下與皇後的?”
呂留良看著華夏月報中一張照片報紙發呆,嘴上稱讚:“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恐怕唐伯虎再世,也不能作出如此惟妙惟肖的畫作吧!”
一旁的周顯,作為穿越者,他隻能苦笑搖頭。他知道那些所謂的“畫像”,根本就是照出來的,然後再用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隻是,周顯雖然知道,但卻無法與舍友們解釋。
所以,他隻能苦笑搖頭。
“陛下登基,大赦天下,那些罪犯真幸運!”
楊成明看著華夏月報,看得認真,還時不時的讚歎:“沒想到我們也能趕上華夏帝國第一位皇帝登基大典的時刻,這也算是我們之福吧?”
“可惜,書院安排了代表前去觀禮,我們沒一人入選。”
劉威躺在床頭看報紙,一副悠閑樣。
“我們沒入選才是正常的。”
潘檉章不在意的笑了笑,而後指著報紙,說道:“今日的華夏月報,我在意的不是陛下和皇後的登基大典畫像,也不是大赦天下,而是陛下在登基時說的“永不加賦”,以及即將推行的攤丁入畝新賦稅。”
坐在桌子前的王錫闡轉身,看了看潘檉章,讚同道:“我也對此很在意,大概看了看內容,無論是永不加賦還是攤丁入畝,都是與我等息息相關之事。”
“王兄,不見得吧。對於有功名者,可是能免除稅賦的,對你們沒什麽影響,倒是對我家影響很大。”
楊成明苦笑,全宿舍隻有他沒有功名在身。
要不是順天書院招生不要求功名,通過考試便可以的話,楊成明可進不來。
宿舍八人中,楊成明沒功名,其他的都是秀才。
華夏帝國繼承前明的許多製度,其中前明時,有功名(秀才,舉人,進士等)在身的人,可享有免除徭役和賦稅等特權,如今在華夏帝國也適用。
“楊兄,別太在意,以你的才學,秀才肯定沒問題。”
在宿舍中,周顯與楊成明關係最好。兩人合作製作的香皂生意也越來越好,周顯當然要鼓勵下。
周顯沒有這具身體的記憶,後來才知道自己還是秀才,嗯,窮秀才。
當然,作為穿越者的周顯,不太看重功名。
“有王宇這個穿越狗在,秀才,舉人的特權早晚被取消!”
如今,周顯也知道了王宇的名字,但心中沒少詛咒王宇,心裏想著:“肯定把打印機和發電機帶到這個世界了,不然怎麽會接連出現照片在華夏報上……可以把現代世界的東西帶到古代,還真是令人羨慕啊!”
麵對周顯的鼓勵,楊成明很尷尬,在前明時,楊成明有參加過兩次秀才考試,但都沒中……
後來就沒繼續,知道華夏帝國建立,得到順天書院招生,他才再次嚐試繼續讀書。
作為商二代,被人瞧不起,楊成明也想考取點功名。
“華夏帝國也可以年年參加秀才考試,楊兄可以試試。”
朱彝尊一臉期待道:“明年,華夏帝國三年,三年一次的舉人考試,會舉行吧?”
“當然!”
陸隴其語氣肯定,道:“既然華夏帝國承認我們在前明獲得的功名,進行秀才考試,科考,當然也會舉行舉人的考試。”
科考中舉成為進士,便能做官,成為舉人,也有機會做官。秀才,也有可能當地方的小吏。
有功名,才能出人頭地!
“考取舉人,還有一年多時間,我等認真準備便可。”
潘檉章把話題拉回來,說道:“我們還是說說此“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吧,將來考取舉人,科考,恐怕都會考,而且為官也必須了解,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起來。”
一個地方的賦稅,可是一方官員的重要工作。
“永不加賦,是陛下登基大典提出來的,想必十分重要,華夏月報上有些解讀。”
潘檉章看著華夏月報,繼續說道:“華夏月報上說,永不加賦,即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華夏帝國從華夏帝國二年,也就是昨日起,未來華夏帝國增加的人丁,將不再收取丁銀。
華夏帝國的人丁稅,將以華夏帝國一年完成的人丁統計人數為準征收人丁稅,將來不再增加,也不再減少……”
等潘檉章說完,王錫闡接話道:“意思是,以後無論增加多少人,都不用交人丁稅了?……此舉,可是利民之舉啊,陛下真是仁德!”
華夏帝國目前是沿襲明朝製度,地稅、丁銀分征。
王宇也是效仿康熙的“永不加賦”,但更加完善。
如此,是為了獲得天下民心,鞏固統治。
王宇喊出的永不加賦,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是對華夏帝國賦役製度的改革措施,也是為接下來的攤丁入畝做準備。
具體的永不加賦是指以華夏帝國一年全國的丁數為準,此後達到成丁年齡的,不再承擔丁役。
而以後人丁稅的收取,會將丁銀稅額固定、不再增收。準備命令各州將現行錢糧冊內有名丁數永遠作為定額,不再增減。
對以後新生人丁(即滋生人丁)不征錢糧;而丁銀並不按丁計算,丁多人戶也隻交納一丁錢糧。
從華夏帝國二年起,戶部在研究編審新增人丁補足舊缺額時,除照地派丁外,仍實行按人派丁,即一戶之內,如果減少一丁,又新添一丁,以新添抵補減少;倘若減少的有二三丁,新添的不夠抵補,則以親族中丁多人戶抵補;如果還不夠,以同甲同圖中糧多人戶頂補,抵補之後的餘丁才歸入滋生人丁冊內造報。
在曆史上,此舉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辦法施行後,又出現了新增人丁不征稅,舊額人丁不減稅的矛盾;而且,新增人丁很多,用誰來補充舊丁缺額,也很難做到苦樂平均。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王宇在喊出“永不加賦”的同時,還會推行“攤丁入畝”,以解決這些問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實際上為接下來要實行的攤丁入畝奠定基礎。此舉,也是華夏封建社會中徭役向賦稅轉化的重要標誌。
……
見舍友們對“永不加賦”讚不絕口,周顯心裏腹誹道:“有什麽大不了的,要是我,也能做到。何況,永不加賦,聽起來很好,不過是欺騙天下百姓,為的是收買人心,鞏固封建統治而已。”
不過,不管周顯如何腹誹,都不能忽略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曆史意義。
它把全國丁銀總額基本固定,從中央到地方不得隨意增加,使廣大農民負擔相對穩定,逃亡人口減少,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同時,也利於人口的快速增加,為將來提供更多的勞動力等等。
“別看“永不加賦”說起來好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周顯語出驚人,引來舍友們側目。
……
華夏月報,因為昨日王宇登基大典以及西施的皇後冊封大典而推遲發行。
這一期華夏月報的主題當然是華夏帝國皇帝登基大典和皇後的冊封大典。
一大早,華夏月報就在京城售賣,樣報也八百裏加急送到各州,府,縣印刷發行。
順天書院,周顯所在的宿舍。
因為上午沒課,他們就在宿舍看華夏月報。
“這畫像真是昨日登基大典時,陛下與皇後的?”
呂留良看著華夏月報中一張照片報紙發呆,嘴上稱讚:“不知是出自哪位大家之手,恐怕唐伯虎再世,也不能作出如此惟妙惟肖的畫作吧!”
一旁的周顯,作為穿越者,他隻能苦笑搖頭。他知道那些所謂的“畫像”,根本就是照出來的,然後再用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隻是,周顯雖然知道,但卻無法與舍友們解釋。
所以,他隻能苦笑搖頭。
“陛下登基,大赦天下,那些罪犯真幸運!”
楊成明看著華夏月報,看得認真,還時不時的讚歎:“沒想到我們也能趕上華夏帝國第一位皇帝登基大典的時刻,這也算是我們之福吧?”
“可惜,書院安排了代表前去觀禮,我們沒一人入選。”
劉威躺在床頭看報紙,一副悠閑樣。
“我們沒入選才是正常的。”
潘檉章不在意的笑了笑,而後指著報紙,說道:“今日的華夏月報,我在意的不是陛下和皇後的登基大典畫像,也不是大赦天下,而是陛下在登基時說的“永不加賦”,以及即將推行的攤丁入畝新賦稅。”
坐在桌子前的王錫闡轉身,看了看潘檉章,讚同道:“我也對此很在意,大概看了看內容,無論是永不加賦還是攤丁入畝,都是與我等息息相關之事。”
“王兄,不見得吧。對於有功名者,可是能免除稅賦的,對你們沒什麽影響,倒是對我家影響很大。”
楊成明苦笑,全宿舍隻有他沒有功名在身。
要不是順天書院招生不要求功名,通過考試便可以的話,楊成明可進不來。
宿舍八人中,楊成明沒功名,其他的都是秀才。
華夏帝國繼承前明的許多製度,其中前明時,有功名(秀才,舉人,進士等)在身的人,可享有免除徭役和賦稅等特權,如今在華夏帝國也適用。
“楊兄,別太在意,以你的才學,秀才肯定沒問題。”
在宿舍中,周顯與楊成明關係最好。兩人合作製作的香皂生意也越來越好,周顯當然要鼓勵下。
周顯沒有這具身體的記憶,後來才知道自己還是秀才,嗯,窮秀才。
當然,作為穿越者的周顯,不太看重功名。
“有王宇這個穿越狗在,秀才,舉人的特權早晚被取消!”
如今,周顯也知道了王宇的名字,但心中沒少詛咒王宇,心裏想著:“肯定把打印機和發電機帶到這個世界了,不然怎麽會接連出現照片在華夏報上……可以把現代世界的東西帶到古代,還真是令人羨慕啊!”
麵對周顯的鼓勵,楊成明很尷尬,在前明時,楊成明有參加過兩次秀才考試,但都沒中……
後來就沒繼續,知道華夏帝國建立,得到順天書院招生,他才再次嚐試繼續讀書。
作為商二代,被人瞧不起,楊成明也想考取點功名。
“華夏帝國也可以年年參加秀才考試,楊兄可以試試。”
朱彝尊一臉期待道:“明年,華夏帝國三年,三年一次的舉人考試,會舉行吧?”
“當然!”
陸隴其語氣肯定,道:“既然華夏帝國承認我們在前明獲得的功名,進行秀才考試,科考,當然也會舉行舉人的考試。”
科考中舉成為進士,便能做官,成為舉人,也有機會做官。秀才,也有可能當地方的小吏。
有功名,才能出人頭地!
“考取舉人,還有一年多時間,我等認真準備便可。”
潘檉章把話題拉回來,說道:“我們還是說說此“永不加賦”與“攤丁入畝”吧,將來考取舉人,科考,恐怕都會考,而且為官也必須了解,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起來。”
一個地方的賦稅,可是一方官員的重要工作。
“永不加賦,是陛下登基大典提出來的,想必十分重要,華夏月報上有些解讀。”
潘檉章看著華夏月報,繼續說道:“華夏月報上說,永不加賦,即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華夏帝國從華夏帝國二年,也就是昨日起,未來華夏帝國增加的人丁,將不再收取丁銀。
華夏帝國的人丁稅,將以華夏帝國一年完成的人丁統計人數為準征收人丁稅,將來不再增加,也不再減少……”
等潘檉章說完,王錫闡接話道:“意思是,以後無論增加多少人,都不用交人丁稅了?……此舉,可是利民之舉啊,陛下真是仁德!”
華夏帝國目前是沿襲明朝製度,地稅、丁銀分征。
王宇也是效仿康熙的“永不加賦”,但更加完善。
如此,是為了獲得天下民心,鞏固統治。
王宇喊出的永不加賦,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是對華夏帝國賦役製度的改革措施,也是為接下來的攤丁入畝做準備。
具體的永不加賦是指以華夏帝國一年全國的丁數為準,此後達到成丁年齡的,不再承擔丁役。
而以後人丁稅的收取,會將丁銀稅額固定、不再增收。準備命令各州將現行錢糧冊內有名丁數永遠作為定額,不再增減。
對以後新生人丁(即滋生人丁)不征錢糧;而丁銀並不按丁計算,丁多人戶也隻交納一丁錢糧。
從華夏帝國二年起,戶部在研究編審新增人丁補足舊缺額時,除照地派丁外,仍實行按人派丁,即一戶之內,如果減少一丁,又新添一丁,以新添抵補減少;倘若減少的有二三丁,新添的不夠抵補,則以親族中丁多人戶抵補;如果還不夠,以同甲同圖中糧多人戶頂補,抵補之後的餘丁才歸入滋生人丁冊內造報。
在曆史上,此舉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辦法施行後,又出現了新增人丁不征稅,舊額人丁不減稅的矛盾;而且,新增人丁很多,用誰來補充舊丁缺額,也很難做到苦樂平均。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王宇在喊出“永不加賦”的同時,還會推行“攤丁入畝”,以解決這些問題。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實際上為接下來要實行的攤丁入畝奠定基礎。此舉,也是華夏封建社會中徭役向賦稅轉化的重要標誌。
……
見舍友們對“永不加賦”讚不絕口,周顯心裏腹誹道:“有什麽大不了的,要是我,也能做到。何況,永不加賦,聽起來很好,不過是欺騙天下百姓,為的是收買人心,鞏固封建統治而已。”
不過,不管周顯如何腹誹,都不能忽略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曆史意義。
它把全國丁銀總額基本固定,從中央到地方不得隨意增加,使廣大農民負擔相對穩定,逃亡人口減少,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
同時,也利於人口的快速增加,為將來提供更多的勞動力等等。
“別看“永不加賦”說起來好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周顯語出驚人,引來舍友們側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