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關漢卿伸出右手,示意周禹先行。


    周禹也不推脫,當先一步。


    關漢卿與關羽一左一右,猶如兩大保鏢一般,三人離開了帳篷中。


    中軍大帳,主位上坐著的人不再是賈複,反而是一位貌不驚人,十分平凡,身著黑色戰甲的中年男子。


    賈複居於下首右側,對於中年男子剛來就搶了他的主帥沒有一絲不滿,甚至內心還有點小激動。


    賈複知道自己的能力,當個先鋒將軍綽綽有餘,但獨自為帥還是有些為難他了。


    現在有人接替了主帥之位,他高興還來不及呢,更別說這人是他千年前的老戰友,曾一起出生入死,患難與共。


    “君文,那位大儒真的答應加入我大漢?”中年男子看著賈複,疑惑地問道。


    他很好奇,什麽時候賈複運氣這麽好了,兩人相識千年,這種好事他還從來沒遇到過。


    “那是自然,如果不信,你可以問漢卿,他也在場。”賈複笑著說道。


    “那倒不必了,我還是信得過你的。”中年男子拒絕了賈複的提議,據他所知,賈複向來誠實。


    “公孫,你有些過於緊張了。”賈複笑著問道。


    “非是我緊張,隻是那位身份成迷,來曆不明,還是謹慎一些為妙。”中年男子低聲道。


    “公孫,你的擔心是多餘的,要知道周先生可是大儒。”


    “要真是如此,倒是我多慮了。”中年男子沒有反駁,如果真是大儒,絕對說一不二。


    最關鍵的是大儒異象是無法作假的,中年男子雖不曾親眼看見,卻也聽到很多類似的話,足以證明周禹的身份。


    賈複有可能認錯,但關漢卿不可能認錯。


    至於兩人合夥蒙騙自己,中年男子根本沒想過,先不說賈複,就單說關漢卿。


    他師父可是當朝尚書盧植,一位文武雙全的全才,對大漢忠心耿耿,不曾有過二心。


    他不僅是文道大能,更是位武道宗師。


    盧植目前距離大儒境界也僅差一線,可稱之為半步大儒,諸多儒門學子稱呼其為盧師。


    所以說,以兩人的身份是不可能背叛大漢的。


    就在中年男子陷入沉思時,周禹三人已然來到了大帳之外。


    “他們來了。”中年男子與賈複異口同聲地說道。


    “走吧,莫要失了禮數。”賈複站起身來,銀白色戰甲閃爍著淡淡的光芒。


    中年男子沒有言語,也是站起身來,準備迎接周禹。


    莫得辦法,大儒的地位就是這麽高,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會享受到最高待遇。


    如果周禹現在前往大漢,連漢帝都要親自接見,口稱表字,以示親切。


    兩人走出大帳,剛好遇見周禹三人。


    “馮將軍,賈將軍。”關漢卿微微行禮,笑著說道。


    “漢卿不必多禮。”中年男子笑著說道。


    中年男子平凡的雙眼掃過關羽,停留在周禹身上。


    “浩然正氣籠罩全身,的確是位大儒。”中年男子快速得出了結論。


    周禹麵色平淡,看著這中年男子,想來這便是那位新來的將領了。


    看其實力應該是不如賈複的,但差距不是很大。


    “先生近來過得可好?”賈複笑著說道。


    周禹微微一笑:“承蒙賈將軍照顧,過得還不錯。”


    “馮將軍,這位便是周先生。”關漢卿說道。


    “大漢征西將軍馮異,見過先生。”中年男子恭敬地說道。


    馮異,大漢征西將軍,周禹瞬間便知道了他的身份。


    馮異,光武帝劉秀座下雲台二十八將之一,排行第七,世人皆稱之為“大樹將軍”。


    雖然排位低於第三位的賈複,但實際地位卻在其之上。


    劉秀能夠重建漢室,馮異居功甚偉,單論功績,在二十八將中唯有岑彭能與之抗衡一二。


    隻不過現在雲台二十八將也隻剩下馮異與賈複了,其餘人盡皆隕落了。


    征西將軍馮異在當今大漢武將體係中可排進前十,地位高於賈複。


    “馮將軍不必多禮,不知此次喚吾前來有何要事?”周禹麵帶笑容,直接問道。


    馮異有些詫異,他沒想到周禹會如此直接。


    “先生,此事還是進大帳在做商討。”關漢卿英俊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


    關羽就靜靜站在周禹身旁,高大的身軀,好似個保鏢一樣。


    “嗯!如此也好。”


    眾人走進大帳,按照身份分列左右。


    “先生,實不相瞞,在下有事相求。”位於上首主位的馮異,低聲說道。


    “不知馮將軍有何事需要吾去做的?”


    此方世界皆以右為尊,所以周禹坐在了右側第一位。


    “先生,對於滇淩城,您是如何看待的?”坐在左側第一位,賈複問道。


    “站在大漢的角度,滇淩城是必須納入版圖的。”周禹沒有隱瞞,淡淡地說道。


    “先生所言極是,現在滇淩城隻有兩個選擇,要麽歸降,要麽滅亡。”賈複雙眼中閃過一縷精光,他對之前被圍攻還是有些怒氣的。


    “將軍有何打算,盡可說來。”周禹不想和他們打啞謎了,直入主題。


    馮異與賈複對視一眼,輕輕點點頭。


    “在下想請先生與吾等共同前往滇淩城,勸降滇淩城主。”賈複恭敬地說道。


    “此事重大,還請先生謹慎考慮。”馮異接著說道。


    “可以。”周禹神情隨意,便答應了下來。


    關羽疑惑地看著周禹,有些搞不懂他的想法。


    “在下先替大漢謝過先生。”馮異驚喜地說道。


    “先生此舉可是拯救了百萬百姓。”關漢卿笑著說道。


    “此話言之過早,吾可不敢保證。”周禹搖搖頭,他自然知道關漢卿之意。


    如果周禹能夠成功將滇淩勸降,那就避免了戰爭,雙方都不會再有傷亡,可謂功德無量。


    馮異與賈複也是這麽想的,能不發動戰爭就盡量避免。


    如果實在避免不了,那就隻能讓滇淩城體會下什麽叫做大漢鐵騎。


    “有先生出馬,此事已經成功大半。”關漢卿接著說道。


    還是因為周禹的身份,儒門大儒,地位尊貴,再加上大漢兩大頂級將領。


    三人共同去勸降,已經給足了滇淩城麵子。


    如果再被拒絕,必將踏碎大地,血洗滇淩城。


    先禮後兵,正是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古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醉空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醉空歌並收藏諸天古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