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義行第一次見許意箏時,他十三歲。
平時瘋玩慣了的毛頭小子,正帶著一幫夥伴在街上“行俠仗義”,然後看見許意箏從許宅大門裏出來,他瞬間呆立。
鵝黃衣衫,明眸皓齒的姑娘,好看的讓他移不開眼,姑娘被大人牽著手,走遠了,忽然回頭看了一眼他,朝他笑了。
就這麽驚鴻一麵,霍義行一直沒有忘記姑娘的笑,他聽鄉鄰聊天說起過,許老爺的二兒子在京做官,膝下二子一女,衝他笑的姑娘,想必就是許老爺唯一的孫女了。
再次見麵,是四年後。
剛開春,神垕鎮四方農田裏皆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日暖風和,幼童的玩鬧聲此起彼伏,臨近傍晚,霍義行隨手揮舞著鋤頭走在田間地頭,嘴裏哼著不著調著鄉間民謠往家走去。
他剛剛幫著家裏種完菜,準備回去後吃完飯,到鎮子上人最多的瓦肆裏將那天沒有聽完的傳奇聽完,然後再叫幾個夥伴到街上溜達溜達。
三年前霍義行得一位外來先生教導,學到了一身的好本領,現在的霍義行,與四年前已完全不同了。他的本領成為了鄉鄰們津津樂道的趣事,在他們看來,是老天開眼,因為得到老天眷顧,霍家的那個毛頭小子才被那先生看中,親自傳授本領,教書識字,打拳耍刀。
為什麽那位先生偏偏隻選中他教呢?
霍義行這麽說:“先生見我生的壯,是個幹活的能手,我幫他幹活,他教我本領。”
至於那先生是誰,他隻字未提,鄉鄰也不清楚,去年剛入冬,那先生就走了,按照霍義行的說法,先生繼續去雲遊四方了。
現在霍義行身負本領,反倒比以前低調了許多,興許是年齡大了的關係,不過,行俠仗義的事情,他照做。
天還沒有黑下來,鎮子就熱鬧了起來,霍義行快步奔向瓦肆說書的地方,倚著門外的柱子認真的聽著。
說書先生握著一把扇子,口若懸河,將一位勇闖江湖的少年英雄事跡說的精彩紛呈,聽書的人跟著情節的輕重緩急,發出一陣陣驚呼聲。
忽然街上傳來一陣躁動,霍義行看到不遠處一家瓷製品鋪子裏的瓷碗、瓷盆等東西被幾個人不由分說的拿起來瘋狂扔出,至於那幾個人在砸什麽,他沒有看到。
他以為又是暴躁瓷商因為生意不和而產生的矛盾,便也沒太在意,回頭繼續聽書。
“站住!”
一位女子忽然大喊道。
霍義行頓覺不妙,心想莫不是那幾人欺負一個女孩子,這事可得管管,迅速轉身朝那家瓷器鋪子奔去。
他看到那幾人已經拐進了另一條巷子,一位黃衫姑娘緊追不舍。
霍義行來不及多想,進了另一條巷子,準備抄近路攔截,但是跑了一段後人沒截到,反而和那位黃衫姑娘在一條窄巷子裏撞了個正著。
黃衫姑娘被撞到在地,她立即起身,一把推開他,也不說話,一跳躍上牆頭,四下觀望,尋找逃跑的那幾人的蹤跡。
霍義行站在牆下仰頭看著她,落日餘暉,姣姣佳人,傍晚橘黃的日光流轉在她身側,一身黃衫的她,更顯耀眼。
記憶瞬間湧來,他激動不已。
“姑娘,你是不是姓許?”
黃衫姑娘聞言低頭看向他,衝他一笑:“是了,許意箏。”
這個笑,霍義行再熟悉不過了。
許意箏從牆上跳下來,二話不說便舉掌劈向霍義行,霍義行經那位不知道姓名的先生教誨,反應也極快,立即接了過來,兩人互搏起來。
許意箏掌勢靈活,劈、砍、刺等招數被她使得遊刃有餘,行雲流水的掌法讓霍義行驚歎不已。
他沒有使出全力,也不急著進攻,就陪著許意箏打。
許意箏感覺到了,收掌憤然說道:“我知道你與他們是一夥兒的,要打就好好打,裝模做樣是何用意?”
霍義行生性淳樸無邪,聽完這句話後,那俊朗但憨厚的臉上寫滿不解,心想我咋就和他們是一夥兒的了呢,他撓撓頭,略顯笨拙的解釋道:“我不是,我是來聽書的,看到你追他們,想著他們是不是欺負了你,來管管。”
許意箏見他神情真摯,不像說謊的樣子,對他的懷疑便減了幾分,但還是反問他:“真的?”
“千真萬確!我可以幫你一起找。”
她走到他麵前,圍著他打量了一圈,說道:“你本事不錯,誰教你的?”
霍義行的心跳加快了好幾拍,差一點就將先生的名字脫口而出,但他很快意識到,隻能結巴著回道:“不...不能說。”
“行吧,不勉強你,那我倆一起找他們!”
然後,兩人便在街上巷子裏仔仔細細的尋找那幾個人,黑夜降臨後,依舊沒有找到。
這個過程中,霍義行從許意箏那裏知道了為什麽一定要追到這幾個人。原來這幾人不知道受誰的指使,合謀害死了鈞州知府裏的一名無辜的文吏官員,然後畏罪潛逃。
她前幾日剛到鈞州,就聽說了此事,官府的人一直在找,沒想到在趕來此地的路上被她給撞上了,於是一直緊追不放。
霍義行聽後憤然捶牆:“等我抓到他們,不碎屍萬段他們,我不姓霍!”
許意箏被他的俠義之心震懾到,拍拍他的肩膀:“那個,碎...碎屍萬段倒不至於,若是那樣的話,我們與他們又有何區別?但殺人償命,這一點,毋庸置疑!”
就這樣一直搜找,但毫無結果,兩人累了,垂頭喪氣走進一家酒店要了幾兩酒小酌起來。
兩杯酒下肚,霍義行緩緩說:“許姑娘,我見過你!”
“是嗎?在哪裏?”許意箏已經連喝了三杯酒,一邊斟酒一邊問他。
霍義行抱臂微微仰頭思索;“大概是四年前,我在街上看到你的。”說著撓撓頭,嘿嘿憨笑了兩聲:“你那時還對著我笑了呢,很好看!”
許意箏聽後噗嗤一笑:“我記起來了,原來是你!我記得那時候但凡我來到老家,每逢上街,總會看到一個傻大個領著一群小孩子在街上耀武揚威,嘴上說著打抱不平,其實處處闖禍,蘇阿婆家的雞圈圍欄不知道被你們撞倒多少回了!”
此時,霍義行的臉微紅,為了掩飾尷尬以及該死的害羞,他大笑了兩聲:“原來姑娘早就注意到在下了!”
“那是自然,其實我也....其實我最佩服的就是行俠仗義的豪傑了。”
兩個年齡相近的人,因為崇尚俠義,好打抱不平、行俠仗義,聊起天來,無止無境,忘乎所以,聊到酣處,霍義行甚至會忘記,與自己暢所欲言的,是一位豆蔻少女。
平時瘋玩慣了的毛頭小子,正帶著一幫夥伴在街上“行俠仗義”,然後看見許意箏從許宅大門裏出來,他瞬間呆立。
鵝黃衣衫,明眸皓齒的姑娘,好看的讓他移不開眼,姑娘被大人牽著手,走遠了,忽然回頭看了一眼他,朝他笑了。
就這麽驚鴻一麵,霍義行一直沒有忘記姑娘的笑,他聽鄉鄰聊天說起過,許老爺的二兒子在京做官,膝下二子一女,衝他笑的姑娘,想必就是許老爺唯一的孫女了。
再次見麵,是四年後。
剛開春,神垕鎮四方農田裏皆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日暖風和,幼童的玩鬧聲此起彼伏,臨近傍晚,霍義行隨手揮舞著鋤頭走在田間地頭,嘴裏哼著不著調著鄉間民謠往家走去。
他剛剛幫著家裏種完菜,準備回去後吃完飯,到鎮子上人最多的瓦肆裏將那天沒有聽完的傳奇聽完,然後再叫幾個夥伴到街上溜達溜達。
三年前霍義行得一位外來先生教導,學到了一身的好本領,現在的霍義行,與四年前已完全不同了。他的本領成為了鄉鄰們津津樂道的趣事,在他們看來,是老天開眼,因為得到老天眷顧,霍家的那個毛頭小子才被那先生看中,親自傳授本領,教書識字,打拳耍刀。
為什麽那位先生偏偏隻選中他教呢?
霍義行這麽說:“先生見我生的壯,是個幹活的能手,我幫他幹活,他教我本領。”
至於那先生是誰,他隻字未提,鄉鄰也不清楚,去年剛入冬,那先生就走了,按照霍義行的說法,先生繼續去雲遊四方了。
現在霍義行身負本領,反倒比以前低調了許多,興許是年齡大了的關係,不過,行俠仗義的事情,他照做。
天還沒有黑下來,鎮子就熱鬧了起來,霍義行快步奔向瓦肆說書的地方,倚著門外的柱子認真的聽著。
說書先生握著一把扇子,口若懸河,將一位勇闖江湖的少年英雄事跡說的精彩紛呈,聽書的人跟著情節的輕重緩急,發出一陣陣驚呼聲。
忽然街上傳來一陣躁動,霍義行看到不遠處一家瓷製品鋪子裏的瓷碗、瓷盆等東西被幾個人不由分說的拿起來瘋狂扔出,至於那幾個人在砸什麽,他沒有看到。
他以為又是暴躁瓷商因為生意不和而產生的矛盾,便也沒太在意,回頭繼續聽書。
“站住!”
一位女子忽然大喊道。
霍義行頓覺不妙,心想莫不是那幾人欺負一個女孩子,這事可得管管,迅速轉身朝那家瓷器鋪子奔去。
他看到那幾人已經拐進了另一條巷子,一位黃衫姑娘緊追不舍。
霍義行來不及多想,進了另一條巷子,準備抄近路攔截,但是跑了一段後人沒截到,反而和那位黃衫姑娘在一條窄巷子裏撞了個正著。
黃衫姑娘被撞到在地,她立即起身,一把推開他,也不說話,一跳躍上牆頭,四下觀望,尋找逃跑的那幾人的蹤跡。
霍義行站在牆下仰頭看著她,落日餘暉,姣姣佳人,傍晚橘黃的日光流轉在她身側,一身黃衫的她,更顯耀眼。
記憶瞬間湧來,他激動不已。
“姑娘,你是不是姓許?”
黃衫姑娘聞言低頭看向他,衝他一笑:“是了,許意箏。”
這個笑,霍義行再熟悉不過了。
許意箏從牆上跳下來,二話不說便舉掌劈向霍義行,霍義行經那位不知道姓名的先生教誨,反應也極快,立即接了過來,兩人互搏起來。
許意箏掌勢靈活,劈、砍、刺等招數被她使得遊刃有餘,行雲流水的掌法讓霍義行驚歎不已。
他沒有使出全力,也不急著進攻,就陪著許意箏打。
許意箏感覺到了,收掌憤然說道:“我知道你與他們是一夥兒的,要打就好好打,裝模做樣是何用意?”
霍義行生性淳樸無邪,聽完這句話後,那俊朗但憨厚的臉上寫滿不解,心想我咋就和他們是一夥兒的了呢,他撓撓頭,略顯笨拙的解釋道:“我不是,我是來聽書的,看到你追他們,想著他們是不是欺負了你,來管管。”
許意箏見他神情真摯,不像說謊的樣子,對他的懷疑便減了幾分,但還是反問他:“真的?”
“千真萬確!我可以幫你一起找。”
她走到他麵前,圍著他打量了一圈,說道:“你本事不錯,誰教你的?”
霍義行的心跳加快了好幾拍,差一點就將先生的名字脫口而出,但他很快意識到,隻能結巴著回道:“不...不能說。”
“行吧,不勉強你,那我倆一起找他們!”
然後,兩人便在街上巷子裏仔仔細細的尋找那幾個人,黑夜降臨後,依舊沒有找到。
這個過程中,霍義行從許意箏那裏知道了為什麽一定要追到這幾個人。原來這幾人不知道受誰的指使,合謀害死了鈞州知府裏的一名無辜的文吏官員,然後畏罪潛逃。
她前幾日剛到鈞州,就聽說了此事,官府的人一直在找,沒想到在趕來此地的路上被她給撞上了,於是一直緊追不放。
霍義行聽後憤然捶牆:“等我抓到他們,不碎屍萬段他們,我不姓霍!”
許意箏被他的俠義之心震懾到,拍拍他的肩膀:“那個,碎...碎屍萬段倒不至於,若是那樣的話,我們與他們又有何區別?但殺人償命,這一點,毋庸置疑!”
就這樣一直搜找,但毫無結果,兩人累了,垂頭喪氣走進一家酒店要了幾兩酒小酌起來。
兩杯酒下肚,霍義行緩緩說:“許姑娘,我見過你!”
“是嗎?在哪裏?”許意箏已經連喝了三杯酒,一邊斟酒一邊問他。
霍義行抱臂微微仰頭思索;“大概是四年前,我在街上看到你的。”說著撓撓頭,嘿嘿憨笑了兩聲:“你那時還對著我笑了呢,很好看!”
許意箏聽後噗嗤一笑:“我記起來了,原來是你!我記得那時候但凡我來到老家,每逢上街,總會看到一個傻大個領著一群小孩子在街上耀武揚威,嘴上說著打抱不平,其實處處闖禍,蘇阿婆家的雞圈圍欄不知道被你們撞倒多少回了!”
此時,霍義行的臉微紅,為了掩飾尷尬以及該死的害羞,他大笑了兩聲:“原來姑娘早就注意到在下了!”
“那是自然,其實我也....其實我最佩服的就是行俠仗義的豪傑了。”
兩個年齡相近的人,因為崇尚俠義,好打抱不平、行俠仗義,聊起天來,無止無境,忘乎所以,聊到酣處,霍義行甚至會忘記,與自己暢所欲言的,是一位豆蔻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