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逝塵姑娘,你怎會不識得我?”鄭譽連不可置信的發問。
逝塵看了一眼周圍的隨從,略顯難為情的摸了摸鼻子,姿勢甚是優雅,向他再次確認道:“我真的不認識你!”語氣異常篤定。
那一瞬間鄭譽連覺得自己恍惚被人扔進了萬丈寒潭中一般,刺骨的涼意遍襲他全身,他在那一刻感受到了窒息的感覺。
他無意識的喃喃道:“你怎會不記得我...”
逝塵被身後的一位丫鬟催促著進了房間,她瞥了他一眼,那眼神中透出的淡然,讓鄭譽連的心徹底沉入潭底。
本來年三十是他最後一次值夜,第二日他便可以收拾回家與家人團聚了,若是今夜沒有遇到逝塵,他明日回家,也定能歡歡喜喜的與家人過年,可如今,他滿懷心事,這個年必定不會使他開懷暢心。
晚上值夜結束後,他渾渾噩噩的回到宅院裏,一進門就被神情慌張悲痛的管家告知,洛陽老家中鄭譽連的叔父意外去世了......
丫鬟們連夜給他們收拾行囊,鄭譽連再次返回開封府內告喪假,回來後一直坐在桌前靜默不語,一直坐到深夜臨行之前,他壓製住心底不斷奔湧而來的悲痛,提筆給好友許泊文寫了一封信。
信中大致意思是拜托他替自己去探望一下逝塵,並將逝塵不記得他的事情還有叔父逝世的事情一並告知,還特意囑托讓許泊文注意織機是否仍在逝塵那裏。
寫完書信並托人送出後,叫來留後京城宅院的幾位仆從給他們囑托了幾句後便連夜啟程回洛陽了。
鄭譽連擅長隱忍,回到洛陽老家後,家中無人看出他有任何反常,就連鄭母也沒有發現兒子暗藏心事,在叔父靈堂祭拜的時候,他沒忍住掉了幾滴淚,他不知道自己是為叔父在哭,還是為逝塵的無情在哭。
鄭譽連要為叔父守孝一年,因此便安安穩穩的在家呆著,期間會收到許泊文寫來的書信,通過書信他知曉自他回到洛陽後,許泊文並未有什麽機會再見過逝塵,更別說接近她的住處一探究竟,也知曉了鈞州一帶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凶殺案,凶手在逃中,他將自己的狀態在信中一一告知好友,如此這樣安靜度日。
五月的某一天,他陪母親上街購買物品,偶遇許意箏,隨她同行的還有另一位,據說就是後來江湖上很有名的刀客霍義行。
他邀請兩位到家中做客,在正院祭拜了叔父,鄭夫人將兩人安排在別院住下,後來他才知曉箏兒和霍義行在追擊一位在鈞州犯下命案的凶徒才途徑洛陽的。
這之後的事情文清禾他們知曉,鄭譽連便也未多做贅述。
孝期結束後,他返回京都,繼續在開封府中供職,一次在代替告假回家的同事在街上巡查時,遇到了出門遊玩的逝塵。
一年多不見,逝塵變得更加明麗,站在街上風雅旖旎,他看到身著華服錦帶的逝塵後,呆立了一瞬,隨即轉身打算進入右手的街道避一避尷尬,但是逝塵看到了他,將他喊停。
他背身負立,卻聞得到她身上馥鬱的香氣,逝塵轉到他麵前,笑道:“果然是你!”清豔的笑容還有她眼中的柔光,一如他最初見到的那樣。
未及他回應,逝塵繼續笑著說道:“你不記得我了?當年我去開封府獻藝,你還將我擋在了門口呢!”
鄭譽連不知道在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腦海中隻一遍又一遍的閃現出她身上鞭痕額畫麵,疼惜之意溢滿眼睛。
他笑問:“姑娘隻記得這些?”
逝塵聞言明眸微睜,雙眼顯得更加清澈水靈,笑道:“不然還能記得什麽?”
鄭譽連淡定抿嘴輕笑,看著她笑著說道:“最好不要記得太多!”
那之後,兩人見麵的機會就比較多了,原因是逝塵經過調教已成為京城才藝雙全的美姬,京城中官員逢節宴飲,都會邀請她獻藝,並在宴席中與眾人對詩答詞,才情無不受人讚揚,這樣的大笑宴會,鄭譽連作為開封府執事,也經常受邀參加,所以經常在宴席中見麵。
即便如此,他也未曾得到機會詢問那兩台織機的事情,
彼時新法開始不久,朝中氛圍總體來說是比較晦暗的,兩派之間爾虞我詐,互相總要鬥個你死我活,四月末禦史台大批的言諫監察官員因反對王相新法而遭到貶謫,那時候正是五月末,而就在幾天前,歐陽修也辭去宣徽南院使之職,前往蔡州任知州。
六月初,許泊文升任禮部侍郎,是禮部最年輕的領事,似乎絲毫不受新法之爭的影響,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鄭譽連,朝堂之間的暗鬥明爭,他一一看在眼裏,他很討厭,慢慢的便失去了信心,讀書時立下的明誌也漸漸崩塌四散,在自己的職位上他不求顯達隻求安穩,為派遣心中苦悶,他一有機會便去找逝塵。
逝塵有她自己的院子,但是能近得那裏坐在庭院中隻求聽一曲的人,都是可以毫擲千金的人,鄭譽連毫擲了三次後便擲不起了,最後花幾個銅板買幾升酒,拎著酒壺靠在逝塵所住那房子的牆根處,醉臥黃昏。
逝塵終於還是發現了,被發現後他也不尷尬,繼續喝他的酒,逝塵覺得好笑,打開窗戶後趴在窗前朝他喊:“鄭公子,為何不進來?”
鄭譽連仰頭朝上看去,醉笑道:“隻在你那庭院中稍坐片刻,便要費去我將近一年的薪俸,不進去了,更何況...”
說著低頭抿了一口酒,輕聲道:“在這裏看你一眼也挺好的!”
逝塵笑問:“公子如此鬱鬱寡歡,想是遇到了什麽事情,是何事啊?”
鄭譽連打了一個酒嗝,醉笑道:“我說了你可懂?”
逝塵:“你還未說,怎知我不懂?”
“那好,我便說與你聽!”
鄭譽連將一肚子牢騷還有因此連累受到的委屈悉數傾吐給逝塵聽了,逝塵的反應雖平靜卻並不淡然,她安慰道:“其實鄭公子你若是換個思維去想的話,或許你就不會這麽難受了!”
“我身為女子並不懂太多朝堂之事,大抵這世間之事或許皆有章法可循,所謂否極泰來便是如此,你若是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正好就是在考驗你的意誌時,所有的痛苦便不再是痛苦了!讀書時你立下的那些宏誌,無論日後你行的多遠都不能忘記,若是忘記了,便再也找不回你自己了!”
逝塵趴在高處窗戶上低頭說完這些話後,鄭譽連扔下酒壺扶著牆緩緩站了起來,他仰頭看著逝塵,強行抑製住心底的狂喜,笑道:“謝謝姑娘!”
“不客氣!公子生於富貴之家,自小事事順意慣了,想必這次所經曆的波折便是你遭遇的最大的磨難,一時有些接受不了也很正常!我建議你去找你的好朋友許公子好好聊一聊,問問他何以會升任禮部侍郎!”
逝塵看了一眼周圍的隨從,略顯難為情的摸了摸鼻子,姿勢甚是優雅,向他再次確認道:“我真的不認識你!”語氣異常篤定。
那一瞬間鄭譽連覺得自己恍惚被人扔進了萬丈寒潭中一般,刺骨的涼意遍襲他全身,他在那一刻感受到了窒息的感覺。
他無意識的喃喃道:“你怎會不記得我...”
逝塵被身後的一位丫鬟催促著進了房間,她瞥了他一眼,那眼神中透出的淡然,讓鄭譽連的心徹底沉入潭底。
本來年三十是他最後一次值夜,第二日他便可以收拾回家與家人團聚了,若是今夜沒有遇到逝塵,他明日回家,也定能歡歡喜喜的與家人過年,可如今,他滿懷心事,這個年必定不會使他開懷暢心。
晚上值夜結束後,他渾渾噩噩的回到宅院裏,一進門就被神情慌張悲痛的管家告知,洛陽老家中鄭譽連的叔父意外去世了......
丫鬟們連夜給他們收拾行囊,鄭譽連再次返回開封府內告喪假,回來後一直坐在桌前靜默不語,一直坐到深夜臨行之前,他壓製住心底不斷奔湧而來的悲痛,提筆給好友許泊文寫了一封信。
信中大致意思是拜托他替自己去探望一下逝塵,並將逝塵不記得他的事情還有叔父逝世的事情一並告知,還特意囑托讓許泊文注意織機是否仍在逝塵那裏。
寫完書信並托人送出後,叫來留後京城宅院的幾位仆從給他們囑托了幾句後便連夜啟程回洛陽了。
鄭譽連擅長隱忍,回到洛陽老家後,家中無人看出他有任何反常,就連鄭母也沒有發現兒子暗藏心事,在叔父靈堂祭拜的時候,他沒忍住掉了幾滴淚,他不知道自己是為叔父在哭,還是為逝塵的無情在哭。
鄭譽連要為叔父守孝一年,因此便安安穩穩的在家呆著,期間會收到許泊文寫來的書信,通過書信他知曉自他回到洛陽後,許泊文並未有什麽機會再見過逝塵,更別說接近她的住處一探究竟,也知曉了鈞州一帶發生一件駭人聽聞的凶殺案,凶手在逃中,他將自己的狀態在信中一一告知好友,如此這樣安靜度日。
五月的某一天,他陪母親上街購買物品,偶遇許意箏,隨她同行的還有另一位,據說就是後來江湖上很有名的刀客霍義行。
他邀請兩位到家中做客,在正院祭拜了叔父,鄭夫人將兩人安排在別院住下,後來他才知曉箏兒和霍義行在追擊一位在鈞州犯下命案的凶徒才途徑洛陽的。
這之後的事情文清禾他們知曉,鄭譽連便也未多做贅述。
孝期結束後,他返回京都,繼續在開封府中供職,一次在代替告假回家的同事在街上巡查時,遇到了出門遊玩的逝塵。
一年多不見,逝塵變得更加明麗,站在街上風雅旖旎,他看到身著華服錦帶的逝塵後,呆立了一瞬,隨即轉身打算進入右手的街道避一避尷尬,但是逝塵看到了他,將他喊停。
他背身負立,卻聞得到她身上馥鬱的香氣,逝塵轉到他麵前,笑道:“果然是你!”清豔的笑容還有她眼中的柔光,一如他最初見到的那樣。
未及他回應,逝塵繼續笑著說道:“你不記得我了?當年我去開封府獻藝,你還將我擋在了門口呢!”
鄭譽連不知道在她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腦海中隻一遍又一遍的閃現出她身上鞭痕額畫麵,疼惜之意溢滿眼睛。
他笑問:“姑娘隻記得這些?”
逝塵聞言明眸微睜,雙眼顯得更加清澈水靈,笑道:“不然還能記得什麽?”
鄭譽連淡定抿嘴輕笑,看著她笑著說道:“最好不要記得太多!”
那之後,兩人見麵的機會就比較多了,原因是逝塵經過調教已成為京城才藝雙全的美姬,京城中官員逢節宴飲,都會邀請她獻藝,並在宴席中與眾人對詩答詞,才情無不受人讚揚,這樣的大笑宴會,鄭譽連作為開封府執事,也經常受邀參加,所以經常在宴席中見麵。
即便如此,他也未曾得到機會詢問那兩台織機的事情,
彼時新法開始不久,朝中氛圍總體來說是比較晦暗的,兩派之間爾虞我詐,互相總要鬥個你死我活,四月末禦史台大批的言諫監察官員因反對王相新法而遭到貶謫,那時候正是五月末,而就在幾天前,歐陽修也辭去宣徽南院使之職,前往蔡州任知州。
六月初,許泊文升任禮部侍郎,是禮部最年輕的領事,似乎絲毫不受新法之爭的影響,與之成鮮明對比的是鄭譽連,朝堂之間的暗鬥明爭,他一一看在眼裏,他很討厭,慢慢的便失去了信心,讀書時立下的明誌也漸漸崩塌四散,在自己的職位上他不求顯達隻求安穩,為派遣心中苦悶,他一有機會便去找逝塵。
逝塵有她自己的院子,但是能近得那裏坐在庭院中隻求聽一曲的人,都是可以毫擲千金的人,鄭譽連毫擲了三次後便擲不起了,最後花幾個銅板買幾升酒,拎著酒壺靠在逝塵所住那房子的牆根處,醉臥黃昏。
逝塵終於還是發現了,被發現後他也不尷尬,繼續喝他的酒,逝塵覺得好笑,打開窗戶後趴在窗前朝他喊:“鄭公子,為何不進來?”
鄭譽連仰頭朝上看去,醉笑道:“隻在你那庭院中稍坐片刻,便要費去我將近一年的薪俸,不進去了,更何況...”
說著低頭抿了一口酒,輕聲道:“在這裏看你一眼也挺好的!”
逝塵笑問:“公子如此鬱鬱寡歡,想是遇到了什麽事情,是何事啊?”
鄭譽連打了一個酒嗝,醉笑道:“我說了你可懂?”
逝塵:“你還未說,怎知我不懂?”
“那好,我便說與你聽!”
鄭譽連將一肚子牢騷還有因此連累受到的委屈悉數傾吐給逝塵聽了,逝塵的反應雖平靜卻並不淡然,她安慰道:“其實鄭公子你若是換個思維去想的話,或許你就不會這麽難受了!”
“我身為女子並不懂太多朝堂之事,大抵這世間之事或許皆有章法可循,所謂否極泰來便是如此,你若是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正好就是在考驗你的意誌時,所有的痛苦便不再是痛苦了!讀書時你立下的那些宏誌,無論日後你行的多遠都不能忘記,若是忘記了,便再也找不回你自己了!”
逝塵趴在高處窗戶上低頭說完這些話後,鄭譽連扔下酒壺扶著牆緩緩站了起來,他仰頭看著逝塵,強行抑製住心底的狂喜,笑道:“謝謝姑娘!”
“不客氣!公子生於富貴之家,自小事事順意慣了,想必這次所經曆的波折便是你遭遇的最大的磨難,一時有些接受不了也很正常!我建議你去找你的好朋友許公子好好聊一聊,問問他何以會升任禮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