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五皇子跟顧淮還真的是就防著有人要利用這一點,然後跟皇上告狀。所以在決定將這些人扣押下來的時候,就已經給皇上發了奏折。
折子也很快就到了皇上的手上,皇上雖然覺得他二人這樣的法子有些太過於不入流了一些。但也知道,在這種時候這就是最好的辦法了,而且他們之所以會這麽做,那也是為了百姓著想,否則的話又何必要去做這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所以當真的有大臣在朝會上將這件事情提出來的時候,皇上先是誇讚了大臣一番。讓這大臣以為自己這麽做那就是合了皇帝的心思,頓時信心百倍。
又覺得如今那顧淮不在京城,與皇帝的接觸自然也就少了。再加上五皇子又去了福州,說不定這五皇子跟顧淮早就聯係到一起去了呢?
要不然的話,怎麽可能五皇子當初拜了他顧淮的夫人為師傅?而如今就連去曆練的地方都是他顧淮在的福州。這要說其中沒有任何的貓膩,隻怕不管換了是誰應該都不會相信的。
一想到自己能夠將顧淮從皇帝最寵信的寵臣身份上給拉下來,大臣的心裏就是一陣激動。當初顧淮能夠變成皇帝的寵臣,就是因為很是幫皇上辦了幾件大事,所以才會讓皇帝對他這麽的信任。
可如果要是自己能夠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將顧淮拉下馬,說不定自己就能夠有上位的機會。一想到這裏,大臣的心裏更是心神蕩漾。
他在如今的這個位置上早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了,可也不知道是他的額運氣不夠好,還是因為他的機會沒有到。
竟然一直都沒有升遷過,看著自己昔日的同窗們都要比自己爬的更高了,要說他的心裏一點都不心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他自己的心裏也是很清楚的,他之所以沒有能夠往上爬,主要還是因為他沒有抓住機會。機會這種東西一向都是稍縱即逝,他如今已經快四十五歲了,再要是沒有辦法動一動的話,隻怕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從三品的官,聽上去不小了。可在京城這天子腳下來看,卻又很普通了。
尤其是再跟顧淮一對比,那一位可是如今才剛三十歲出頭啊。可人家現在就已經是正二品的巡撫了,而且他在福州寧州等地已經做出成績來了,隻怕等到回京之後,就又要升官了。
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隻可惜的是這位大臣的想法是挺好的,就是他沒有猜透皇帝的意思,也不知道五皇子與他們以為的皇子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當皇帝問到,若是他們遇見了這樣的情況該怎麽解決的時候。大臣就傻眼了,這跟自己提出來的完全是兩回事好不好?
他說的是顧淮徇私枉法,怎麽就問自己該怎麽處置了呢?
“福州的糧價上漲,你們覺得要怎麽樣才能夠壓製住?”皇帝看了一眼大臣們?
大臣們頓時就不說話了,他們並不是想不出來辦法。隻是不願意去想而已,因為如果要是像顧淮跟五皇子這麽做的話,那就等於是動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他們這些人每年要收那些商人多少的孝敬?可沒有人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當皇帝問起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裝聾作啞了。
皇帝也知道這些大臣們的尿性,卻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沒有一個大臣願意站出來,也的確是讓他很是失望了。
他原先覺得自己的這個皇帝做的應該還算是不錯的,但現在看來隻怕這些都隻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其實他這個皇帝做的還是很失敗的,明明有這麽多的臣子,可真心為了朝廷辦事的人卻根本就沒有幾個。
都是存了私心的,而願意為朝廷辦事的人,卻還要被這些不願意為朝廷辦事的人拖累。
一想到這裏皇帝便忍不住想笑,他不是他父皇。他也講究仁善,但卻不是這樣個仁善法。
“既然諸位大臣們都說不出來,那朕看來五皇子與顧大人這麽做,就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既然沒有任何的問題,那今後也就不許人再在朕的麵前提及此事!”
大臣們震驚了,尤其是想要借此機會將顧淮給拉下馬的大臣。這算什麽?難道皇上這是默許了顧淮如此的做法?這將國家法度至於何地啊?
大臣哭天搶地,說這是亡國之相。還要一頭撞死在大殿上,可就算是將事情鬧得這麽大,也沒有令皇上改口!
甚至在大臣撞柱子卻沒有撞死之後,留下了一句話:“既然你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好,那就讓你們自己去處置吧!”
很快,這位大臣就被安排去了全州,讓他去處理糧價的事情。當然,並不是隻有這位大臣自己一個人去了,皇帝還安排了禦史同去!
去之前,皇帝很是交代了禦史一番,讓禦史好好的盯著大臣,如果要是大臣在三個月之後不能將此事給解決好的話,那就永遠都不用回京了。
大臣都快絕望了,全州的情況哪裏比得上福州啊?而且他一個京官,對地方上很多的事情根本就不了解,就算是自己去了,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可問題是他不去可能嗎?
這個時候他才是真的後悔了,為什麽自己就沒有能夠控製住自己呢?如果自己要是將自己給控製住了的話,那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隻可惜的是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而那些不像這位大臣一樣之後被送去地方上的官員們,則是暗地裏鬆了一口氣。其實他們也有這樣的打算,隻不過他們沒有像這位一樣這麽的迫不及待。
如果要是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那他們肯定是不會這麽做的了。這都叫什麽事兒啊!算了,這以後啊,還是盡量夾著尾巴過日子吧!要不然隻怕是還有的自己倒黴呢!
顧淮跟五皇子在得到京城的消息之後,忍不住得冷笑了兩聲:“這些人到還真的是一如既往啊!”
當初他們在這麽做的時候,自然也就想到了自己這麽做會帶來的弊端。但他們也很清楚,如果糧價要是不能控製住的話,那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就算是為了老百姓,哪怕是讓他們背上罵名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折子也很快就到了皇上的手上,皇上雖然覺得他二人這樣的法子有些太過於不入流了一些。但也知道,在這種時候這就是最好的辦法了,而且他們之所以會這麽做,那也是為了百姓著想,否則的話又何必要去做這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所以當真的有大臣在朝會上將這件事情提出來的時候,皇上先是誇讚了大臣一番。讓這大臣以為自己這麽做那就是合了皇帝的心思,頓時信心百倍。
又覺得如今那顧淮不在京城,與皇帝的接觸自然也就少了。再加上五皇子又去了福州,說不定這五皇子跟顧淮早就聯係到一起去了呢?
要不然的話,怎麽可能五皇子當初拜了他顧淮的夫人為師傅?而如今就連去曆練的地方都是他顧淮在的福州。這要說其中沒有任何的貓膩,隻怕不管換了是誰應該都不會相信的。
一想到自己能夠將顧淮從皇帝最寵信的寵臣身份上給拉下來,大臣的心裏就是一陣激動。當初顧淮能夠變成皇帝的寵臣,就是因為很是幫皇上辦了幾件大事,所以才會讓皇帝對他這麽的信任。
可如果要是自己能夠借著這個難得的機會,將顧淮拉下馬,說不定自己就能夠有上位的機會。一想到這裏,大臣的心裏更是心神蕩漾。
他在如今的這個位置上早已經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了,可也不知道是他的額運氣不夠好,還是因為他的機會沒有到。
竟然一直都沒有升遷過,看著自己昔日的同窗們都要比自己爬的更高了,要說他的心裏一點都不心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他自己的心裏也是很清楚的,他之所以沒有能夠往上爬,主要還是因為他沒有抓住機會。機會這種東西一向都是稍縱即逝,他如今已經快四十五歲了,再要是沒有辦法動一動的話,隻怕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從三品的官,聽上去不小了。可在京城這天子腳下來看,卻又很普通了。
尤其是再跟顧淮一對比,那一位可是如今才剛三十歲出頭啊。可人家現在就已經是正二品的巡撫了,而且他在福州寧州等地已經做出成績來了,隻怕等到回京之後,就又要升官了。
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隻可惜的是這位大臣的想法是挺好的,就是他沒有猜透皇帝的意思,也不知道五皇子與他們以為的皇子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當皇帝問到,若是他們遇見了這樣的情況該怎麽解決的時候。大臣就傻眼了,這跟自己提出來的完全是兩回事好不好?
他說的是顧淮徇私枉法,怎麽就問自己該怎麽處置了呢?
“福州的糧價上漲,你們覺得要怎麽樣才能夠壓製住?”皇帝看了一眼大臣們?
大臣們頓時就不說話了,他們並不是想不出來辦法。隻是不願意去想而已,因為如果要是像顧淮跟五皇子這麽做的話,那就等於是動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他們這些人每年要收那些商人多少的孝敬?可沒有人願意去做這樣的事情,所以當皇帝問起來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裝聾作啞了。
皇帝也知道這些大臣們的尿性,卻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竟然沒有一個大臣願意站出來,也的確是讓他很是失望了。
他原先覺得自己的這個皇帝做的應該還算是不錯的,但現在看來隻怕這些都隻是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其實他這個皇帝做的還是很失敗的,明明有這麽多的臣子,可真心為了朝廷辦事的人卻根本就沒有幾個。
都是存了私心的,而願意為朝廷辦事的人,卻還要被這些不願意為朝廷辦事的人拖累。
一想到這裏皇帝便忍不住想笑,他不是他父皇。他也講究仁善,但卻不是這樣個仁善法。
“既然諸位大臣們都說不出來,那朕看來五皇子與顧大人這麽做,就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既然沒有任何的問題,那今後也就不許人再在朕的麵前提及此事!”
大臣們震驚了,尤其是想要借此機會將顧淮給拉下馬的大臣。這算什麽?難道皇上這是默許了顧淮如此的做法?這將國家法度至於何地啊?
大臣哭天搶地,說這是亡國之相。還要一頭撞死在大殿上,可就算是將事情鬧得這麽大,也沒有令皇上改口!
甚至在大臣撞柱子卻沒有撞死之後,留下了一句話:“既然你們覺得這樣的做法不好,那就讓你們自己去處置吧!”
很快,這位大臣就被安排去了全州,讓他去處理糧價的事情。當然,並不是隻有這位大臣自己一個人去了,皇帝還安排了禦史同去!
去之前,皇帝很是交代了禦史一番,讓禦史好好的盯著大臣,如果要是大臣在三個月之後不能將此事給解決好的話,那就永遠都不用回京了。
大臣都快絕望了,全州的情況哪裏比得上福州啊?而且他一個京官,對地方上很多的事情根本就不了解,就算是自己去了,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可問題是他不去可能嗎?
這個時候他才是真的後悔了,為什麽自己就沒有能夠控製住自己呢?如果自己要是將自己給控製住了的話,那是不是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隻可惜的是事情已經發生了,現在說這些又有什麽用呢?
而那些不像這位大臣一樣之後被送去地方上的官員們,則是暗地裏鬆了一口氣。其實他們也有這樣的打算,隻不過他們沒有像這位一樣這麽的迫不及待。
如果要是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那他們肯定是不會這麽做的了。這都叫什麽事兒啊!算了,這以後啊,還是盡量夾著尾巴過日子吧!要不然隻怕是還有的自己倒黴呢!
顧淮跟五皇子在得到京城的消息之後,忍不住得冷笑了兩聲:“這些人到還真的是一如既往啊!”
當初他們在這麽做的時候,自然也就想到了自己這麽做會帶來的弊端。但他們也很清楚,如果糧價要是不能控製住的話,那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就算是為了老百姓,哪怕是讓他們背上罵名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