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開了房門,路韶小心翼翼點上一盞燈,怕燭火閃爍晃眼,未敢太靠前,隻湊上看了看。
隻見淩海眨巴著眼睛看他,路韶納悶,又將燭火繞過床簾貼近了看,才發現淩海早醒了。
“你怎麽這麽早就醒了?也不出聲。”路韶邊說邊亮起每一個燭台,燈火通明,說話就方便多了。
“小廝敲門喚你的時候我就醒了,是個僧人找你?”淩海暫時難以動彈,唯一能活動自如的便是眼睛和嘴了,隻是路韶左右亮燈,淩海隻得伸長了脖子說話,生怕他聽不到。
路韶覺得他有些費勁,房間另一頭的燭火也就不點了,於是挨著床榻拉過一個凳子坐下,為他號脈。
“應該說,是兩個僧人。”路韶無奈的笑笑“揭了皇榜,讓我同他們一起進宮為晏貴妃診治。”
對於淩海來說,皇宮一直是入泥沼一般的危險存在,因為在皇宮裏,他失去了師父和素不相識卻為了救他而喪命的靈霜姑姑。
多年過去了,他對皇宮的畏懼從未消失過半點,這些日子零零散散也知道了王爺事情的來龍去脈,更是恨意頗深。
“你要去嗎?”
路韶感覺到淩海的脈搏突如其來的有些急促,這樣對病情可沒有半點好處。蹙眉道“進宮未必就是壞事,我是去救人,不是去刺殺,沒有什麽大礙。”
淩海慌忙搭茬“有分別麽?王爺不也是為了救人,現下落得什麽下場?”
路韶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對,可是既然已經答應了僧人,就不好推諉了。“同行的兩位僧人神通廣大,知曉人的前世今生,既如此,怎會讓我涉險?定是算出我此番是大顯身手的時候,所以邀我同去。”
淩海知道苦勸無果,答應了別人又怎好不去。“那你自己小心些,治病就罷了,閑事莫理。”
路韶點頭低聲應了。
從前隻知自己走南闖北心無掛礙,到了南詔後才知道有朋友牽掛是一件極為暖心的事,刨去李司堯與顧晚衾的關係不說,李司堯身邊的人心地良善,就連淩海也是,不過認識一兩日,卻也會設身處地為他擔心。
“我滅了燭火,你再睡會兒,茯苓和白術今日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照顧你。”
淩海嗯了一聲。
路韶一一將燭火熄滅,回房收拾了藥箱,看著時候差不多便出了房門,小廝迎上來“路神醫,先去飯廳用早飯吧,兩位僧人已經在飯廳了。”
路韶點點頭,小廝接過他的藥箱,跟著他一路到了飯廳。
見路韶進來,年歲尚小的僧人起身作了揖,路韶回禮後坐下。
接過一碗粥用勺子晃了晃,三人皆是不語,自顧自享用桌上的吃食。
待飽腹後,三人起身,路韶接過藥箱與他們二人一同出了門。
因為皇榜的緣故,進宮也沒有遭遇阻攔。
路韶實在不解,問道“師傅會治病麽?”
老僧人笑笑“不會。”
“所以揭了皇榜讓我同去,若是我不答應,師傅就是欺君大罪啊。”
“所以,路神醫一定會答應。”本想著晏國公一劫還有些日子,年節前應該是不會出什麽問題的,可是事發突然他也沒料到,隻好匆忙撂下瑣事,帶著徒弟趕往京城。可見天下事雖已命定,時間上卻不會讓人窺盡天機。
路韶自覺肉體凡胎,與僧人境界不同,無法與他有相同的理解,便也不再說什麽。
到了後宮,有公公過來帶路,領著他們去了關雎宮,一時間沸反盈天,太醫們吹胡子瞪眼睛,對君上是敢怒不敢言,隻好對著偏殿裏那位多嘴多舌的娘娘暗諷連連。
“有些人總是自不量力的,總覺著外麵的比家裏的好,殊不知家裏的才是最拔尖兒的...”
“不倫不類,醫典古籍怕是字都認不全,還敢揭皇榜,怕是有人裏應外合啊。”
“大不了讓他們試試,咱們十幾個人難道還抵不過兩個和尚和一個毛頭小子麽?”
眾人哄笑,三人卻是充耳不聞,由著公公帶路到了偏殿,辛潤如坐針氈,一直等著有人揭榜,才不孤獨孫歆硯的付出。
聽著院子裏的吵嚷,知道多半是揭榜之人來了,激動不已,待三人殿內站定,辛潤環視了一圈,老的老小的小,不管了,能治病就好。
“貴妃娘娘前些日子一直臥於病榻,這幾日急火攻心便倒下了,太醫們束手無策,隻切了一片太歲給貴妃娘娘續著,不知三位有何法子?”
路韶輕笑出聲,引得辛潤側目。
“娘娘不必驚慌,太醫們也是為了保命,用藥上膽子小了些。待我前去瞧瞧再做定奪。”
聽此話便是有把握的,說不準醫術比外麵站著那些隻知道冷嘲熱諷的還要高上許多。
“行”辛潤忙應下,喚了寒北進來帶路。
三人便隨著寒北入了正殿,太醫們不願離開,侯在外麵竊竊私語,間或夾雜著些意味深長的笑,他們並未想過裏麵躺著的是條人命,他們想的是那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三人會怎樣出醜,怎樣趾高氣昂進殿,又灰溜溜的出來說束手無策。
也是啊,如今晏國公去了,衛夫人也去了,晏冉如同孤兒一般沒有了家庭的支撐,又有誰會對她上心呢,一切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何須認真對待。
辛潤在偏殿裏徹夜未眠,昨夜自養心殿回來後,她就愈發自責,若是不救晏冉,便也不會將孫歆硯拖下水。可若是不救晏冉,初入宮時晏冉對她的照拂,這恩情就永遠也還不了了。
李司玄昨夜到底打的什麽主意?按照規矩,當晚有宮人被臨幸,是不能後續換上妃嬪的。畢竟妃嬪大多是官家女子,身份高一些,而臨幸的宮人最多隻能晉升到貴人便不能妄想了。所以中途換人會拂了那些臣子的臉麵,也是在後宮為妃嬪招來笑柄。
說來說去,都是這個昏君垂涎美色,國事也沒見他如此上心過。這樣一個君王,怕是隻會將縉朝推向深淵巨口。
愈發覺得,瑢親王和晏國公的事,少不了君上的推波助瀾,真是可笑,忠心耿耿的人為他爭鬥,最後兩敗俱傷,他這樣的人坐收漁利卻不安心治國,長生天是真的蒙了眼。
也不知孫歆硯現下回清彥殿了沒,昨夜的她,過的怕是更為屈辱,滿腹委屈無處訴說...
隻見淩海眨巴著眼睛看他,路韶納悶,又將燭火繞過床簾貼近了看,才發現淩海早醒了。
“你怎麽這麽早就醒了?也不出聲。”路韶邊說邊亮起每一個燭台,燈火通明,說話就方便多了。
“小廝敲門喚你的時候我就醒了,是個僧人找你?”淩海暫時難以動彈,唯一能活動自如的便是眼睛和嘴了,隻是路韶左右亮燈,淩海隻得伸長了脖子說話,生怕他聽不到。
路韶覺得他有些費勁,房間另一頭的燭火也就不點了,於是挨著床榻拉過一個凳子坐下,為他號脈。
“應該說,是兩個僧人。”路韶無奈的笑笑“揭了皇榜,讓我同他們一起進宮為晏貴妃診治。”
對於淩海來說,皇宮一直是入泥沼一般的危險存在,因為在皇宮裏,他失去了師父和素不相識卻為了救他而喪命的靈霜姑姑。
多年過去了,他對皇宮的畏懼從未消失過半點,這些日子零零散散也知道了王爺事情的來龍去脈,更是恨意頗深。
“你要去嗎?”
路韶感覺到淩海的脈搏突如其來的有些急促,這樣對病情可沒有半點好處。蹙眉道“進宮未必就是壞事,我是去救人,不是去刺殺,沒有什麽大礙。”
淩海慌忙搭茬“有分別麽?王爺不也是為了救人,現下落得什麽下場?”
路韶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對,可是既然已經答應了僧人,就不好推諉了。“同行的兩位僧人神通廣大,知曉人的前世今生,既如此,怎會讓我涉險?定是算出我此番是大顯身手的時候,所以邀我同去。”
淩海知道苦勸無果,答應了別人又怎好不去。“那你自己小心些,治病就罷了,閑事莫理。”
路韶點頭低聲應了。
從前隻知自己走南闖北心無掛礙,到了南詔後才知道有朋友牽掛是一件極為暖心的事,刨去李司堯與顧晚衾的關係不說,李司堯身邊的人心地良善,就連淩海也是,不過認識一兩日,卻也會設身處地為他擔心。
“我滅了燭火,你再睡會兒,茯苓和白術今日會一直陪在你身邊照顧你。”
淩海嗯了一聲。
路韶一一將燭火熄滅,回房收拾了藥箱,看著時候差不多便出了房門,小廝迎上來“路神醫,先去飯廳用早飯吧,兩位僧人已經在飯廳了。”
路韶點點頭,小廝接過他的藥箱,跟著他一路到了飯廳。
見路韶進來,年歲尚小的僧人起身作了揖,路韶回禮後坐下。
接過一碗粥用勺子晃了晃,三人皆是不語,自顧自享用桌上的吃食。
待飽腹後,三人起身,路韶接過藥箱與他們二人一同出了門。
因為皇榜的緣故,進宮也沒有遭遇阻攔。
路韶實在不解,問道“師傅會治病麽?”
老僧人笑笑“不會。”
“所以揭了皇榜讓我同去,若是我不答應,師傅就是欺君大罪啊。”
“所以,路神醫一定會答應。”本想著晏國公一劫還有些日子,年節前應該是不會出什麽問題的,可是事發突然他也沒料到,隻好匆忙撂下瑣事,帶著徒弟趕往京城。可見天下事雖已命定,時間上卻不會讓人窺盡天機。
路韶自覺肉體凡胎,與僧人境界不同,無法與他有相同的理解,便也不再說什麽。
到了後宮,有公公過來帶路,領著他們去了關雎宮,一時間沸反盈天,太醫們吹胡子瞪眼睛,對君上是敢怒不敢言,隻好對著偏殿裏那位多嘴多舌的娘娘暗諷連連。
“有些人總是自不量力的,總覺著外麵的比家裏的好,殊不知家裏的才是最拔尖兒的...”
“不倫不類,醫典古籍怕是字都認不全,還敢揭皇榜,怕是有人裏應外合啊。”
“大不了讓他們試試,咱們十幾個人難道還抵不過兩個和尚和一個毛頭小子麽?”
眾人哄笑,三人卻是充耳不聞,由著公公帶路到了偏殿,辛潤如坐針氈,一直等著有人揭榜,才不孤獨孫歆硯的付出。
聽著院子裏的吵嚷,知道多半是揭榜之人來了,激動不已,待三人殿內站定,辛潤環視了一圈,老的老小的小,不管了,能治病就好。
“貴妃娘娘前些日子一直臥於病榻,這幾日急火攻心便倒下了,太醫們束手無策,隻切了一片太歲給貴妃娘娘續著,不知三位有何法子?”
路韶輕笑出聲,引得辛潤側目。
“娘娘不必驚慌,太醫們也是為了保命,用藥上膽子小了些。待我前去瞧瞧再做定奪。”
聽此話便是有把握的,說不準醫術比外麵站著那些隻知道冷嘲熱諷的還要高上許多。
“行”辛潤忙應下,喚了寒北進來帶路。
三人便隨著寒北入了正殿,太醫們不願離開,侯在外麵竊竊私語,間或夾雜著些意味深長的笑,他們並未想過裏麵躺著的是條人命,他們想的是那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三人會怎樣出醜,怎樣趾高氣昂進殿,又灰溜溜的出來說束手無策。
也是啊,如今晏國公去了,衛夫人也去了,晏冉如同孤兒一般沒有了家庭的支撐,又有誰會對她上心呢,一切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何須認真對待。
辛潤在偏殿裏徹夜未眠,昨夜自養心殿回來後,她就愈發自責,若是不救晏冉,便也不會將孫歆硯拖下水。可若是不救晏冉,初入宮時晏冉對她的照拂,這恩情就永遠也還不了了。
李司玄昨夜到底打的什麽主意?按照規矩,當晚有宮人被臨幸,是不能後續換上妃嬪的。畢竟妃嬪大多是官家女子,身份高一些,而臨幸的宮人最多隻能晉升到貴人便不能妄想了。所以中途換人會拂了那些臣子的臉麵,也是在後宮為妃嬪招來笑柄。
說來說去,都是這個昏君垂涎美色,國事也沒見他如此上心過。這樣一個君王,怕是隻會將縉朝推向深淵巨口。
愈發覺得,瑢親王和晏國公的事,少不了君上的推波助瀾,真是可笑,忠心耿耿的人為他爭鬥,最後兩敗俱傷,他這樣的人坐收漁利卻不安心治國,長生天是真的蒙了眼。
也不知孫歆硯現下回清彥殿了沒,昨夜的她,過的怕是更為屈辱,滿腹委屈無處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