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開遠帶著趙六順回到了季府,兩人在書房商談許久,季開遠忙到半夜,第二天,彈劾永王的奏疏經過太子一黨官員開的後門,順利呈到了聖人禦案之前。聖人對此非常重視,親發敕旨,責令三司審理此案。
此時王丞相的府中聚集了一眾太子黨的官員,其中就包括季開遠。季開遠本不喜結黨,但由於女兒的婚事,被綁在了這條船上,也就不得不從眾。
“此事,親家公辦得漂亮啊!”王韶明捋著胡須笑道:“三司會審就定在後日的七月初八,我們要打永王一個措手不及!”又問一個矮個子的官員:“錢侍郎,聖人此次是何態度?”
錢均益是中書侍郎,官居四品,但卻是個要職,侍奉天子側,最知聖人心。“聖人並無廢太子之意,一直都是永王仗著聖人恩寵自己蹦躂而已。平日裏暗地裏搞些小動作,聖人不以為意,但此次草菅人命,已是犯了聖人大忌,永王此次定會脫層皮!”
“不錯,萬年縣令身為朝廷命官,竟然唯永王馬首是瞻,這把聖人置於何地?把朝廷置於何地?挑戰聖人權威,永王這是自找死路啊!”王韶明哈哈大笑,又問眾人:“若你們是永王的謀士,此時該如何脫身?”
季開遠外任多年,審案無數,也見識過權貴之家的戲法,遂出聲道:“把罪責推脫到家奴身上,家奴定罪,自己頂多落個治家不嚴、禦下無能的罪名。”
“如此,該如何破解?”王韶明追問道。
“根據趙六順的供述,趙家是農籍,在萬年縣有糧田十三畝,永王酷愛蹴鞠,遂想占用趙家田地建蹴鞠場,此事一直是永王府的管家出麵處理,永王本人並未露麵。”季開遠頓了頓又說:“如今唯一能抓住永王把柄的,就是萬年縣令孫耀祖。僅僅一個永王府的管家,怎能讓朝廷命官任其差遣,聽其吩咐?隻能等三司會審之時,看能不能從萬年縣令那裏搜出與永王相關的物件書信了!”
王韶明點點頭:“今兒個就先散了吧,等三司會審時再見機行事!”
等眾人陸續退出王韶明的書房,王韶明一個響指,一個黑影從暗處現身,昏暗的燭光下,看不清他的麵目。
“去找魏先生,以永王的筆跡偽造一封書信,悄悄藏匿於萬年縣令孫耀祖家中。”
“喏!”黑影答應一聲,又消失在了黑夜中。
七月初八,大理寺的公堂外早已擠滿了圍觀的百姓,因為趙六順當街攔禦史,又牽扯出永王這一皇家權貴,此事已經傳遍長安城。聖人也派了貼身力士蔡渤前來,可見對此事的重視。
驚堂木一拍,趙六順跪在公堂之上,將自己的冤屈一五一十地講來。
“……這十三畝良田的收成,是家裏唯一的收入。草民也知,官不與民鬥。但凡永王給草民留下幾畝田地,草民也不會上告。這下全部奪走,無異於殺死草民全家啊!草民全家老小苦苦哀求,永王府的趙管家隻說風水先生看過了,就草民家裏這片地風水最好,就要這片地!草民父親辛苦種地一輩子,舍不得這三十畝良田,以死相逼,無奈永王府視人命為草芥,竟一劍刺死了草民的父親——阿爺呀——”
圍觀的百姓已經群情激昂了,奪人口糧猶如殺人父母,更何況奪走良田又殺人父親,太可惡!群情沸騰,“畜生”之類的字眼也已經清晰可聞。
大理寺卿任功青氣得“啪啪啪”狂拍驚堂木:“肅靜!肅靜!”
人群又稍微安靜了下來,大聲咒罵變成了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禦史大夫季開遠作為彈劾之人,代表禦史台坐在主審台上,見場麵稍微安靜了些,問道:“趙六順,此事和萬年縣令什麽關係?”
“永王府的管家殺了我父之後,我一氣之下狀告到萬年縣衙,縣令見我告的是永王,審都不審,就以擾亂公堂之名打了我二十大板,把我轟了出來!”趙六順說著褪下自己的褲子露出屁股:“諸公請看,當時打板子的痂,尚未完全褪去!”
幾位主審官一看,確是如此。
任功青當即扔下令簽,命快手傳萬年縣令前來問話。
半個時辰之後,圍觀的群眾都開始打盹兒了,萬年縣令孫耀祖才姍姍來遲。
朝幾位大人行了叉手禮,萬年縣令站在一旁,看不出絲毫慌亂。
“孫明府,這位趙六順狀告你包庇永王府管家殺人,你欲如何辯解?”刑部尚書賴永添問道。
孫耀祖穩如泰山,是因為來之前已經打點好了所有事宜,再看問話的,是永王陣營的刑部尚書,心裏更加有底,遂說道:“此人半月前前來狀告永王侵占他家田產,殺害他的父親,下官依律審理。遂讓戶班吏調來田地登記文書,發現這三十畝田本就是永王勳田,趙父更是在與鄰居鬥毆中致死,與永王並無幹係。念在其一介平民,下官隻打了他幾板子轟出去了事,請諸公明察!”
“你這狗官,你渾說!”趙六順叫道。
孫耀祖並不理會,隻是奉上了一個冊子。主審三人打開一看,果然是永王勳田的登記文書。
吏部尚書賴永添說道:“從文書上看,趙六順所說的三十畝田,確實是永王的勳田!”
“冤枉呀!”找劉順喊道:“草民祖上自前朝始就在此定居,幾世耕耘,年年歲歲向官府繳納稅糧,從無欠缺,官府的曆年繳稅記錄上應該可查!”
“二人各執己見,此時趙六順提出查官府曆年繳稅記錄,任寺卿賴尚書以為如何?”季開遠問道。
“查!”任功青做了決定。“甲庫的資料要查,趙父的死因也請賴尚書著人查驗!兩件事情齊頭並進,爭取早日結案!”
因為要去甲庫查閱資料,需先取得聖人手諭,於是審理暫停,待查閱相關檔案後再審。
而王丞相這邊,在得知萬年縣改了田地登記文書之後,懊悔不已。對方一招釜底抽薪,讓本以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今變得不可捉摸。如今隻能寄希望於永王並非手眼通天,能改得了甲庫裏的原始資料。
此時王丞相的府中聚集了一眾太子黨的官員,其中就包括季開遠。季開遠本不喜結黨,但由於女兒的婚事,被綁在了這條船上,也就不得不從眾。
“此事,親家公辦得漂亮啊!”王韶明捋著胡須笑道:“三司會審就定在後日的七月初八,我們要打永王一個措手不及!”又問一個矮個子的官員:“錢侍郎,聖人此次是何態度?”
錢均益是中書侍郎,官居四品,但卻是個要職,侍奉天子側,最知聖人心。“聖人並無廢太子之意,一直都是永王仗著聖人恩寵自己蹦躂而已。平日裏暗地裏搞些小動作,聖人不以為意,但此次草菅人命,已是犯了聖人大忌,永王此次定會脫層皮!”
“不錯,萬年縣令身為朝廷命官,竟然唯永王馬首是瞻,這把聖人置於何地?把朝廷置於何地?挑戰聖人權威,永王這是自找死路啊!”王韶明哈哈大笑,又問眾人:“若你們是永王的謀士,此時該如何脫身?”
季開遠外任多年,審案無數,也見識過權貴之家的戲法,遂出聲道:“把罪責推脫到家奴身上,家奴定罪,自己頂多落個治家不嚴、禦下無能的罪名。”
“如此,該如何破解?”王韶明追問道。
“根據趙六順的供述,趙家是農籍,在萬年縣有糧田十三畝,永王酷愛蹴鞠,遂想占用趙家田地建蹴鞠場,此事一直是永王府的管家出麵處理,永王本人並未露麵。”季開遠頓了頓又說:“如今唯一能抓住永王把柄的,就是萬年縣令孫耀祖。僅僅一個永王府的管家,怎能讓朝廷命官任其差遣,聽其吩咐?隻能等三司會審之時,看能不能從萬年縣令那裏搜出與永王相關的物件書信了!”
王韶明點點頭:“今兒個就先散了吧,等三司會審時再見機行事!”
等眾人陸續退出王韶明的書房,王韶明一個響指,一個黑影從暗處現身,昏暗的燭光下,看不清他的麵目。
“去找魏先生,以永王的筆跡偽造一封書信,悄悄藏匿於萬年縣令孫耀祖家中。”
“喏!”黑影答應一聲,又消失在了黑夜中。
七月初八,大理寺的公堂外早已擠滿了圍觀的百姓,因為趙六順當街攔禦史,又牽扯出永王這一皇家權貴,此事已經傳遍長安城。聖人也派了貼身力士蔡渤前來,可見對此事的重視。
驚堂木一拍,趙六順跪在公堂之上,將自己的冤屈一五一十地講來。
“……這十三畝良田的收成,是家裏唯一的收入。草民也知,官不與民鬥。但凡永王給草民留下幾畝田地,草民也不會上告。這下全部奪走,無異於殺死草民全家啊!草民全家老小苦苦哀求,永王府的趙管家隻說風水先生看過了,就草民家裏這片地風水最好,就要這片地!草民父親辛苦種地一輩子,舍不得這三十畝良田,以死相逼,無奈永王府視人命為草芥,竟一劍刺死了草民的父親——阿爺呀——”
圍觀的百姓已經群情激昂了,奪人口糧猶如殺人父母,更何況奪走良田又殺人父親,太可惡!群情沸騰,“畜生”之類的字眼也已經清晰可聞。
大理寺卿任功青氣得“啪啪啪”狂拍驚堂木:“肅靜!肅靜!”
人群又稍微安靜了下來,大聲咒罵變成了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禦史大夫季開遠作為彈劾之人,代表禦史台坐在主審台上,見場麵稍微安靜了些,問道:“趙六順,此事和萬年縣令什麽關係?”
“永王府的管家殺了我父之後,我一氣之下狀告到萬年縣衙,縣令見我告的是永王,審都不審,就以擾亂公堂之名打了我二十大板,把我轟了出來!”趙六順說著褪下自己的褲子露出屁股:“諸公請看,當時打板子的痂,尚未完全褪去!”
幾位主審官一看,確是如此。
任功青當即扔下令簽,命快手傳萬年縣令前來問話。
半個時辰之後,圍觀的群眾都開始打盹兒了,萬年縣令孫耀祖才姍姍來遲。
朝幾位大人行了叉手禮,萬年縣令站在一旁,看不出絲毫慌亂。
“孫明府,這位趙六順狀告你包庇永王府管家殺人,你欲如何辯解?”刑部尚書賴永添問道。
孫耀祖穩如泰山,是因為來之前已經打點好了所有事宜,再看問話的,是永王陣營的刑部尚書,心裏更加有底,遂說道:“此人半月前前來狀告永王侵占他家田產,殺害他的父親,下官依律審理。遂讓戶班吏調來田地登記文書,發現這三十畝田本就是永王勳田,趙父更是在與鄰居鬥毆中致死,與永王並無幹係。念在其一介平民,下官隻打了他幾板子轟出去了事,請諸公明察!”
“你這狗官,你渾說!”趙六順叫道。
孫耀祖並不理會,隻是奉上了一個冊子。主審三人打開一看,果然是永王勳田的登記文書。
吏部尚書賴永添說道:“從文書上看,趙六順所說的三十畝田,確實是永王的勳田!”
“冤枉呀!”找劉順喊道:“草民祖上自前朝始就在此定居,幾世耕耘,年年歲歲向官府繳納稅糧,從無欠缺,官府的曆年繳稅記錄上應該可查!”
“二人各執己見,此時趙六順提出查官府曆年繳稅記錄,任寺卿賴尚書以為如何?”季開遠問道。
“查!”任功青做了決定。“甲庫的資料要查,趙父的死因也請賴尚書著人查驗!兩件事情齊頭並進,爭取早日結案!”
因為要去甲庫查閱資料,需先取得聖人手諭,於是審理暫停,待查閱相關檔案後再審。
而王丞相這邊,在得知萬年縣改了田地登記文書之後,懊悔不已。對方一招釜底抽薪,讓本以為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如今變得不可捉摸。如今隻能寄希望於永王並非手眼通天,能改得了甲庫裏的原始資料。